20121027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Part3.1 心理情緒與身體症狀
在某些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不願意放下,一直要自己更加的追求、更加的努力,因為好像一放下就覺得自己太懶散。這些東西長期下來造成了肌肉緊繃,或者在過度工作、睡眠不足當中所產生的壓力感。
一個聽起來很不體面的一種習慣,一種內在的、很孩子氣的東西,你在壓抑它,而它表現在過度反應的身體上,有沒有這樣的東西呢?
過敏:
過敏是內在的免疫系統過度的反應,做過敏源測試是很好的,醫學可以幫助了解很多。但是有很多過敏症狀的朋友都有觀察到自己雖然對某個東西過敏,但為什麼不是每次都過敏呢?
開始做心靈開啟的動作的時候,你會很驚訝,它跟你內在的狀態是有關連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都跟內在的狀態有關連。
有人說常常過敏的人,在內在的關係跟人格上有一個特質,這是古典的心理學家所說的,不能說這是百分之百的準確,因為它並不是用一種不斷重覆驗證的科學實驗去做的,它是來自於許多心理學家,他跟個案不斷的探索、記錄,然後觀察出來的趨勢。
長期的過敏現象、有過敏症狀的人,跟他周圍的人、事、物當中常常會有一股強的無力感,然後他個人的習慣是要強力的控制跟外在的關係。例如:他非常能夠需要確認他的朋友怎麼跟他相處,甚至他的親密關係必須在他很能夠掌控的一個狀況下,而這種過度跟外在的東西、外在的人事物綁在一起的狀況,會把自己造成一種很容易緊張、焦慮不安的狀態,反應在身體上的時候常常是一些過度敏感的症狀,也可以說這是象徵著心靈上的過度敏感。
皮膚:
皮膚科的醫師也跟我說過,很多他的個案來做醫美,當個案在訴說著皮膚問題種種的時候,都會聊起自己婚姻、家庭、感情。現在每個女生都弄得美美,都希望男友可以多愛自己一點,希望不會受到其他女生的吸引。
這位皮膚科醫師就說:『那妳有沒有想過,如果妳照著妳本來的樣子,他不能讓妳很滿意的話,這個人值不值得呢?』幾乎所有的個案都會跟這位皮膚科醫師說:『值不值得可以慢慢來決定,但是我把自己放在一個不敗的地位比較好,所以趕快把我弄漂亮吧!』
皮膚科醫師說:『很奇怪喔!其實這樣子的個案,在這些病歷上發現如果問個案們是什麼皮膚性質?幾乎每個都會說是混合敏感性肌膚。』
我自己對這樣的症狀倒是蠻有體會的,在自己對某些事情非常執著,不能使力卻偏要著力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肌膚過敏的症狀。
曾經上過我們節目的芳療大師溫佑君老師,那時她跟我們聊到很多皮膚的問題或是敏感性的問題,除了用藥物、精油、生活態度去改變之外,在她的療法裡面非常強調『心態』。
了解自己對關係的過度執著,溫老師那時就講過敏感性的肌膚跟個性非常有關係。
to be continued.....
PIC:http://torontobodymind.ca/blogs/michael-apollo/transcendental-meditation-techniqu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Ash Cho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ow to meditate 冥想姿勢: 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簡單,真的就只是坐下來閉上眼就好了,不用執著於蓮花坐不蓮花坐的問題上。你只需要考慮兩點:1.你個人的舒適感;2. 不要舒適到你會睡著(如果你是為了舒緩失眠則除外) 冥想時間長度: 沒有所謂,5分鐘、10分鐘也可以。也可以慢慢增加到30...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Facebook 八卦
My Experience Doing
TM Meditation
4-Day Cours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面對人生的轉折點,別人的經驗分享,一句鼓勵的話,
都可能幫助我們找到前行的方向。
每個人都有迷惘。
該選什麼科系?要不要換工作?要成家嗎?中年危機?退休要幹嘛?
作者費里斯在四十歲生日也碰到卡關。
他精通五國語言、二十一歲就創業成功、暢銷書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
主持全球最紅播客節目、還是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
四十之前,費里斯被形容活得「比賈伯斯還精采」。面臨四十,卻突然失去目標。
為了突破瓶頸,他決定向他想得到的厲害人物尋求建議。
就像面對面談話,創業家、運動員、作家、電影人、教育家、科學家
坐下來與你分享他們最深刻的失敗、最值得的投資、最荒謬的習慣、
最喜歡的書、聽過最糟的建議、最忙的時候如何放鬆。
你會發現,沒有人有一樣的人生,但困惑與掙扎的心情卻很類似。
別人走過的軌跡、某瞬間的轉念、被震撼的一句話,
都可能成為我們當下最需要的力量。
取自《人生給的答案 I》
***************************
各位朋友,早安:
早上來分享這本書,來幫大家打打氣!
閱讀很棒的是,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去廣闊我們的視野。現代生活很複雜,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時我們需要聽聽別人的說法。
這本書很有趣,如同上述文案,作者問了不同的人,跟他們對談訪問,擷取了重要的問答。這些人所集合成的集體智慧,相當可觀。又好像廟裡的籤詩,有類似問題,便可翻開相應的篇章,聽聽不同的觀念指引。
「要是你不害怕的話,你會怎麼做?」
這句話,我也常拿來自問自答,去感受我真正想要與渴望的是什麼。我們常常是為了逃避恐懼而活,忘了擁抱愛也可以生活。
另外,感覺煩躁或當機的時候,我也會使用下列的方法。我一天片片斷斷地,會靜坐好多次,這是一種休息與充電的活動。另外,我也常常出去走一走,最近有一種體悟:走一走能把精神提起來,似乎感受到身體有氣在流動,但我不太知道怎麼描述!
祝願您,在這些分享的文字中,找到當下需要的力量!
***************************
如果你不害怕,你會怎麼做?
【文/ 演員及創業家 Jesse Williams 傑西.威廉斯】
▍過去五年,讓生活變好的新信念、行為或習慣?
我之前聽過很多人在說「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但直到今年才開始實際接觸,因為這個習慣,我開始能清整思緒,快速幫自己充電。大衛.林區基金會提供了易懂的指導方針,避掉過多看來過於簡化、操作上困難的元素,畢竟那些東西很容易會把有意願的初學者嚇跑。
另外,心理治療幫我開啟了通往行為和想法背後動機的大門,我能更誠實地面對自己,也更真誠地與人互動,像是走捷徑,讓我無論與自己或與他人都能有更明確的溝通。
對自己與對他人都坦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感到超載或無法專注時,會怎麼做?會問自己什麼問題?
有兩個原因會讓我無法專注,可能是我累了,也可能身邊有令人分心的事物,或是兩個原因同時存在。有時我會試著讓自己冷靜一下,去逛一逛、呼吸清涼的空氣、喝杯冷飲或沖個澡。不一定要沖冷水澡才有效,沖澡本身就像是讓自己重新開機的儀式。如果分心是因為累了,我會乾脆小睡片刻,最近則時常以冥想的方式休息。如果問題不在疲倦,我會隨手拿身邊讀到一半的小說,繼續書中的旅程。閱讀有創意的作品能刺激我想出創新的點子,我會冒出很多很棒的想法,也會想起某些曾經想做的事,一件未完成的事或某個寫到一半的故事。
我的朋友雅德佩羅喜歡說:「要是你不害怕的話,你會怎麼做?」問自己這個問題往往能讓人重拾方向。
***
就算你是顆豐滿多汁的水蜜桃,世界上還是有不喜歡水蜜桃的人
【文/ 第一舞孃 Dita Von Teese蒂塔‧萬提斯】
▍如果可以在任何地點放廣告看板,內容不限,想在上面放什麼?為什麼?
「就算你是顆豐滿多汁的水蜜桃,世界上還是有不喜歡水蜜桃的人。」這是我朋友的曾祖母說的,我朋友告訴我後,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身為滑稽歌舞劇的舞孃,有人認為我有天賦、很愚蠢,很美麗或很醜陋。但我試著像天鵝讓水珠滑落頸背一樣,任憑這些侮辱從身上滑落而不傷害我,因為我覺得大部分被廣為接受的事物都是既平庸又無聊的。
▍過去五年,讓生活變好的新信念、行為或習慣?
我愈來愈主動參與我的事業,了解財務面。我記得1950年代的性感指標范多倫(Mamie Van Doren)曾跟我說:「財務一點也不好玩,但妳一定要自己打理,因為一定會有人想騙妳。」她說的一點也沒錯,跟數字打交道一點樂趣也沒有。我當然想只專注我的藝術工作就好,但現在我對我的巡迴演出跟簽約的財務流程都更了解,就能用更聰明的方式來談生意。
.
以上文字取自
人生給的答案 I:你的掙扎,他們都經歷過,世界最強當你最堅強的後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208
.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Ash Choi Youtube 的評價
How to meditate
冥想姿勢:
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簡單,真的就只是坐下來閉上眼就好了,不用執著於蓮花坐不蓮花坐的問題上。你只需要考慮兩點:1.你個人的舒適感;2. 不要舒適到你會睡著(如果你是為了舒緩失眠則除外)
冥想時間長度:
沒有所謂,5分鐘、10分鐘也可以。也可以慢慢增加到30分鐘。冥想時間並非愈長愈好,最重要是你在過程中有進入到狀態。冥想並非放空,需要我們一定的專注力,我們才不會入睡。所以過長的冥想時間會令我們精神疲勞,追求放鬆的我們不希望出現這個情況。
冥想時要想什麼?還是什麼都不要想:
冥想中有幾個主張,一種是建議你什麼都不要想,只專注於呼吸就好。另一種則建議你只需要將自己當成一個中間管道就好,不需要刻意去壓制想法(會出現想法本來就很自然),只需要在過程中觀察出現過的想法,我自己是偏好不壓制想法。
benefits of meditation
身:
降血壓、舒緩身體的慢性痛
舒緩失眠問題
提升專注力
心:
如運動鍛練身體一樣,冥想可以鍛練精神健康。
meditation現今甚至成為心理醫生都建議的治療方法。
Mindfulness meditation和breath awareness meditation可以應用於於治療焦慮症、PTSD、抑鬱症、上癮、躁鬱症、失眠等等心理疾病。原理是此兩種meditation可以在大腦中架起新的神經網絡,讓腦內處理情緒反應的海馬迴重新獲得平衡。
靈:
與內我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提升創意思考,從不同角度思考世界(創造性冥想)
並非只有藝術行業才需要創意:科學、商業、行政...各行各業都需要用到創意
更細心留意身邊人事物
Type of meditation:
-body scan meditation
舒緩失眠、慢性痛楚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禪定
宗教色彩比較濃厚、靈修人士層面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培養對身邊人事物的同情心和友善
改善待人處事態度
-mindfulness meditation
提升觀察力,感受活在當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UXEUZmcwZg/hqdefault.jpg)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評價
誦持強大「嗡」字真言的八大好處
00:00
12:30
當我第一次開始練習瑜伽時,我比較驚訝的是參與吟誦是何等容易和自然的感覺。我曾在電影中看過和聽過宗教練習的誦經,但是我有從來沒有真正去做直到上一堂瑜伽課。它是一個咒語來著毫無疑問,一個強大高振動的咒語,因為你就是可以感覺到它,誦唸「嗡」(Om)音有許多關於心理的、身體的和精神的好處,甚至一些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它對健康的益處。
根據《吠陀》經(Vedas)記載,典型的聲音如海浪拍打著海岸,風拋擲樹葉等等聲音,發生在彼此敲擊著對方而形成空氣分子的波浪,接著我們感知到聲音。然而,「嗡」音是由本身所展開,因此它被視為宇宙的聲音,組成所有一切之所是。正如尤迦南達(Yoganand)上師所說的,誦唸「嗡」代表所有意識的展現。﹝來源﹞
梵語「嗡」字發音就像「歐姆」,據說是代表三重分段時間﹝清醒狀態、 睡夢狀態與深眠狀態﹞。「嗡」也代表神,源頭,或宇宙意識,它被認為是造物者聲音,代表創造裡的所有之所是,它容許它的實踐者加強脈輪的能量然後向上流動,然後從頂輪向外開展。
根據瑜伽文獻、印度教和佛教,「嗡」也是關係到第三眼脈輪的真言,當誦唸「嗡」 時可以清理和和平衡你的第三眼,「嗡」也涉及到頂輪,代表與源頭的連接。
你可能會注意到的八個誦唸「嗡」的益處:
幫助減少壓力
《國際瑜伽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誦唸「嗡」音會降低大腦邊緣系統的活動,這是大腦中和壓力,情緒,學習,以及動機有關聯的部位。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儀器來監測大腦活動,研究人員發現誦唸「嗡」放鬆大腦,因此可以減少壓力,另一項研究發現它可以用來治療抑鬱症。
改善注意力
如果你熟悉冥想,我確信你能想像誦唸咒語「OM」是如何可以提高注意力。瑜伽文獻裡討論到瑜伽的「八支」(Eight Limbs)﹝即八種方法﹞,第六種是Dharana,是梵語的「專注」,在練習專注時,一個人可以利用冥想以及吟唱咒語,以達到最大專注力,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瑜珈功修行者是完全處於當下,因而能夠減慢心智活動,就專注在一個目標上,抑或是完全讓頭腦安靜下來。
平衡你的情緒
如果你曾經感到一點失落或稍微情況不好,誦唸「嗡」音可以幫助你連接本我和平衡你的情緒,你可能會發現,隨著你持誦,你的頭腦開始清理,這是因為你專注在一件事,「嗡」的聲音或振動發散,「嗡」擁有大自然一切相同的頻率,讓你進一步做連接,並且向內看。
強化脊椎神經
當你發出「嗡」音第一部分,「阿」音時,振動從腹部發出,可以協助支援你的脊椎神經,據說一個人常常誦唸「嗡」音,他的脊椎神經可能變得更有效能。
減輕胃的問題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減輕大腸激躁症( IBS)症狀和改善腸道健康,研究顯示,藉由引起放鬆的反應,練出者展現IBS症狀得到緩解,降低焦慮,以及得到整體更佳的生活品質。誦唸「嗡」也能誘導放鬆的反應,因為這是常見的冥想練習,所以下次你胃痛時,也許唸誦「嗡」也可以協助你胃的問題。
改善心臟健康
在過去,冥想已被證實能改善心臟健康。如果一個人連續誦唸「嗡」多次,這可被視作一種冥想,特別是因為誦唸「嗡」之後的靜默是冥想重要的部份。2006年一份針對「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TM)的效果研究,這是一種靜坐形式,練習者不斷重複一個咒語,結論是TM可以改善血壓和心臟自主神經系統,以及降低冠心病的風險。
改善精神的靈活性
2010年一份研究調查,誦唸「嗡」對心靈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誦唸「嗡」結果會同時獲得靈敏的精神和生理上獲得休養的雙重效果,這是有道理的,打坐和唸佛事實上可以提高專注力。
幫助自己擺脫負面情緒
誦唸「嗡」創造在體內積極的振動,然後可以吸引正向能量進入你的生活,誦唸「嗡」讓你專注在你的第三眼脈輪和目光向內觀照,靜默你的頭腦,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負面想法,喋喋不休或似乎不能停止思考,試著誦唸「嗡」幾次,看看這樣是否可以幫助將頭腦的心智活動慢下來。
最後的想法
誦唸咒語沒有所謂對或錯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每個人聽起來可能有些不同,有時我會在開車時吟唱「嗡」幾次,或特別是練瑜伽之後,它幫助我讓心平靜下來和轉向內在,記住我們內心都存在著愛,不要害怕走出你的舒適區,你也來試試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QgZqf_w72I/hqdefault.jpg)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M) is a form of silent, mantra meditation advocated by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movement. Maharishi Mahesh Yogi created the ... ... <看更多>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超覺靜坐是什麼? 的相關結果
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是世界上最多人練習(六百萬練習者)的,也是有最廣泛科研(六百項研究)的靜坐技術。而且,根據這些科研結果,超覺靜坐同時 ... ... <看更多>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在 超覺靜坐 的相關結果
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TM)須由合格認證的教師親自傳授。練習時只須舒適地坐下,閉上眼睛。每日練習兩次,每次為時二十分鐘。學習超覺靜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