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顧2021五月綠角財經筆記的狀況。
五月最熱門的新文章是Your Money or Your Life讀後感2---被誤解的財務自由。
Your Money or Your Life是我目前看過對於”財務自由”解說得最為透徹的一本書。假如你還執著於”被動收入>生活支出=財務自由”這種概念,這本書值得一讀。
投資元大台灣高股息ETF(0056)前,你該知道的三件事(3 Myths about 0056)也得到許多迴響。有些讀者朋友的確從這些數字中得到應有的概念。但也有少部分人持續講一些不太有邏輯的說詞。這我就無能為力了。
多方失誤的保險公司---南山人壽業務代刷信用卡與ETF交易案則藉由金管會的裁罰案,看出一家保險公司在業務員管理與投資方面的多重缺失。
這個月投資界的重大事件,是耶魯大學校務基金投資長,大衛.史雲生先生(David Swensen)在2021五月5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7歲。
史雲生先生是美國法人投資界的重要人物。他以嶄新的觀念管理耶魯大學校務基金,帶來卓越的成績。形成業界所稱的耶魯模式,Yale Model。也成為許多大型機構基金管理仿效的對象。
雖然身為一位績效卓越的主動投資人,但史雲生先生在著作中從未誇耀自己的成績。反而以謙遜的態度不斷告知投資人,指數化投資是一個優越的選擇,主動投資要勝出是多困難的事。加上精準到位的投資論述,讓他成為我最喜歡的財經作家之一。
我看過他寫的非典型成功(Unconventional Success) 與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其中Unconventional Success還看了三遍。真是一本卓越的投資著作。
可惜的是,他太早過世,書也寫得太少本了。
史雲生先生的過世,代表全球投資界又少了一顆指路明星。
指路,不代表他可以告訴你下個月或明年市場是漲是跌。而是他持續地給出正確的投資思維,可以帶領你耐心的走過這些波動。
他的離世,是投資界的重大損失。
完整討論,可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1/06/2021.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wensen management」的推薦目錄: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swensen management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swensen management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Democracy is a terrible form of government, but eight times better than any other.”
民主是很糟糕的政府型態,但比任何其它存在過的型態都來得好。
這真是一句漂亮且務實的說法。民主政府的”效能”與缺點,相信身在台灣的讀者朋友,有第一手的親身體驗。
你覺得,這是個什麼爛制度,但沒辦法,我們就是要繼續用。許多時候,或說是在大多時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完美解決,我們只有現階段最好的解決。因為它的不完美,我們必需忍受這個方法與制度的缺陷。
我們不能也無法承擔,因為否定這個制度的缺點,而走上回頭路的後果。民主不好,所以你要試試看極權統治嗎?在國王皇后統治的時代,他們要開戰或加稅,你只能順從或武裝叛亂時,才能體會民主的可貴嗎?
不,民主不夠好,但比其它已知政治型態都還要好,所以在下一代更好的統治概念出現前,我們都仍繼續使用民主體制,並一路上修補它的大洞小坑。
同樣的概念,在我思考投資與金融相關的問題時,反覆的出現。
在投資方面,指數化投資是個好主意嗎?追求平均?這會是個好主意嗎?
表面看起來,實在不像。但在我們知道其它確實可行且更好的投資方法之前,指數化投資是絕佳管道。
與其相信虛幻的選股能力,不如相信年復一年獲取平均的穩當。太多人相信難以成立的選股能力,而放棄指數化投資的路途,是一種昧於事實。
很多投資人(或投機人)直接用一句,”我努力研究一定可以勝過市場”,直接否決早已成篇累櫝的理性分析,然後一頭埋進用功選股的遊戲當中。這種愚昧的程度,只有在地球衛星圖前說”我相信地球是平的”,可堪比擬。
而且,所有,我再重覆一次,所有偉大的選股大師,包括葛拉漢、巴菲特、彼得林區、大衛史雲生,在他們心中,市場都是一個可怖可敬的對手,他們非常明瞭輸給平均的危險。
巴菲特說, "A low-cost index fund is the most sensible equity investment for the great majority of investors. My mentor, Ben Graham, took this position many years ago, and everything I have seen since convinces me of its truth."
彼得林區說,"Most investors would be better off in an index fund."
David Swensen說,”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benefits of active management accrue only to the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not to investors. Sensible investors embrace passively managed index funds.”
因為明瞭這個危險,才有那麼一點機會打敗市場。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挑戰什麼,蒙著頭,呆呆向前衝的人,後果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麼,指數型基金教父John C. Bogle在接受晨星訪談時,模仿邱吉爾的說法,說出,
” Indexing is a terrible way to invest, but it’s a better way than any other way to invest that has ever been devised.”這句話的原因。
(完整全文與續篇請見: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10/winston-churchills-political-opinion.html)
swensen management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基金為什麼表現不好?
難道是經理人有持股上的限制,有羊群行為、分析上的不足等種種問題嗎?
不,核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費用。
所以第八章”Obvious Sources of Mutual-Fund Failure”,基金失敗的明顯原因,講的就是表面上就看得到的基金收費。第九章”Hidden Causes of Poor Mutual-Fund Performance”講的就是檯面下的基金投資成本。
這兩章總頁數75頁,全部在講基金的收費。從佣金、內扣費用,到12b-1、績效費、交易費用,上架費、Soft Dollar、Late Trading與Market Timing。看完之後,身為基金投資人的你絕對會大為訝異,原來有那麼名目可以從你身上挖錢。
台灣基金投資人大多知道的,就是買基金要付出的手續費(其實應該叫佣金才對,因為它是用成交金額百分比計收)。
作者列為明顯費用支出的”經理費”,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已經是隱藏費用了,被收的不知不覺。就更不用談後面其它更多的收費名目了。
作者寫了這麼一句話”Within the realm of active equity management, investors inhabit a perverse world where higher fees correspond to lower returns.”
在主動股票投資管理的世界中,投資人面對的是費用愈高,績效愈低的情境。
美國當地投資人已經對此做出反應,大多資產集中在費用率比較低的基金。台灣呢?
台灣的業者讓台灣投資人無從選擇。聯合壟斷式的,股票型基金1.5%經理費,債券型基金0.75%經理費,是一個連收入比較高的美國人都嫌貴的費用。台灣投資人卻甘之如飴,以為本當如此,讓自己的績效被費用大口吃掉。
許多投資人根本不知道,就以為都沒有事。
不,你要睜大眼睛,看清楚這些業者,如何把你的投資成果,”錢”,從你身上挖走。
作者講基金,全都是在講費用。也就是說,David Swensen認為這是基金投資最重要的知識。
為什麼要注意費用?因為它正是基金公司與投資人利益衝突的戰場。
叫你不需要注意基金收費的人,等於是請你當一隻乖乖的羊,讓基金公司拔毛。
不要再當溫馴的羊了。
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大多投資人看到的是營利型基金(For-Profit Fund)。基金是發行出來替資產管理公司賺錢的。
你說基金是發行出來替投資人賺錢的?
假如你還這麼想,你一定是基金公司最歡迎的客戶。
投資人買進”替別人賺錢”的基金,然後以為是在”替自己賺錢”,這就是基金業者最希望投資人相信的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