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設計|全民動起來的泰國身心防疫 icon 設計]
不同國情,但設計為防疫都是一條心!由泰國平面工作室 PIE Studio 設計一系列從身體、手機、社交距離、遠距工作,甚是提醒「Don't Panic(別慌張)」字樣的 icon 設計,提供 ai、eps、png、pdf,#免費開放 給疫情下的大家使用。
▨ 下載 ai, eps, jpg, pdf 檔 ⇉ http://bit.ly/PIEmaker_covid19
▨ 下載去背 png 檔 ⇉ http://bit.ly/PIEmaker_covid19_png
(歡迎轉分享的時候,附上 #PIEmaker 的hashtag,因為他們超低調、粉專不容易 tag 到)
#歡迎二創(變成台灣版的XDD)
﹏﹏﹏﹏﹏﹏﹏﹏﹏
❍ 貼心的 icon設計 ❍
﹋﹋﹋﹋﹋﹋﹋﹋﹋
去年疫情在泰國爆發時,art4d 整理 85 件回應疫情的有趣設計。其中,在當前的台灣,這個 icon 設計一年後回光返照的很即時,超適合貼在你家門口、製作防疫懶人包、告示之類的應用。
發現了嗎?
70%酒精、防護面罩,都是泰國的防疫配備;還有「眼睛、嘴巴不要碰」、「手機、錢包都給我消毒」的可愛呈現。
也很喜歡這個 icon 設計最後的「別慌張!」,就像是告訴我們,病毒雖然可怕,但我們可以做好我們能做的,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也能和病毒長期抗戰(泰國已經從四月第三波爆掉後,遠距工作至今⋯⋯)
#接下來兩週都會分享有趣的防疫設計
﹏﹏﹏﹏﹏﹏﹏
❍ PIE studio ❍
﹋﹋﹋﹋﹋﹋﹋
2013 年由 Surachead Sinlapabunlang 和 Jaruwan Duangkum 在曼谷成立的平面設計工作室,主要是做 Logo 設計(泰國網路新媒體 The MATTER 也是他們作品)、書籍封面設計(很多漢語書籍找他們)、icon 設計。
▨ 官網 ⇉ https://piehouse.wixsite.com/home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graphicdesign #icondesign #PIE #art4d #COVID19 #socialdesig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umans Offshore was targeting those who chose to leave their island. And there are hundreds of island out there which only a pinch of them speaks mand...
socialdesign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八卦
[#字體設計|社運現場用94要用___字體啦!]
(點開限時動態 #投票投起來)
想到社會運動的現場,你會想到什麼?
是在抗議布條上滿滿的手寫字體?還是噴在2014年立法院上標語的康熙字典體?
在今年泰國反政府運動的文宣中,「斑馬線」字體(#ThangMaaLai #ฟอนต์ทางม้าลาย )和「消失的頭」字體( #Huahai #ฟอนต์หัวหาย)頻繁地在抗爭現場,陪伴著街頭的人們、在電腦手機面前的支持者。
﹏﹏﹏﹏﹏﹏﹏﹏﹏﹏﹏﹏﹏
❍ 字體作為社運的背地推手 ❍
﹋﹋﹋﹋﹋﹋﹋﹋﹋﹋﹋﹋﹋
PrachathipaType 巧妙地取自「民主」的泰文諧音(ประชาธิปไตย, pra-cha-thi-pa-dai),是一個渴望運用藝術和設計,推動泰國實質民主的字體設計工作室。
﹏﹏﹏﹏﹏﹏﹏
❍ 斑馬線字體 ❍
﹋﹋﹋﹋﹋﹋﹋
斑馬線的設計是為了要讓行人可以安全地通過;然而,在曼谷很多時候車子是不會因為斑馬線就就此停下來,導致不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藉由斑馬線字體的設計,想要鼓勵人們勇於前行。
不論是馬路上極速的行車,或是在當今泰國軍政府控制下,都應該要積極追求屬於人民一般的權利,小至能夠安全地過馬路,大到真的有實際民主。
﹏﹏﹏﹏﹏﹏﹏﹏
❍ 消失的頭字體 ❍
﹋﹋﹋﹋﹋﹋﹋﹋
Huahai字體,取自於泰國官方書面文件常用的TH Sarabun New字體。將泰文字母中,稱之為 "loop terminal"或"the head"的下筆圓圈全部移除,並結合泰文語意中意味著不屑一顧的 "ไม่เห็นหัว"(中文直譯為看不見頭、沒有頭),而設計出的字體,以此控訴政府罔顧人民的聲音。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感謝 PrachathipaType設計師的線上文字採訪。
▶︎▶︎▶︎ 寫在採訪之後
這兩個字體目前在社運現場是免費使用,採訪完後,一方面非常敬佩字體設計師對於民主的追求,另一方面卻又為他只能屈身在字體背後,在當前政治環境下,無法標明真實身份而感到委屈與惋惜。
對我而言,字體是民族、國家認同集大成的創作。
回頭看見台灣,太陽花學運後以第一個群募成功的中文字體—— justfont 金萱體,以及越來越多民間設計師投入的 Bohan Graphic 凝書體、 回轉設計 Return Design 兵體、 玉川設計所 Wenhengju Design Co. 的拳體,設計師正在將感受到的台灣價值鑲嵌在作品上。
期待泰國也會有天光漸亮的那一天。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PrachathipaType #WhatHappeningInThailand #FontDesign #SocialDesign #SocialMovement #Democracy
socialdesign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八卦
[#社會設計|IG濾鏡也能成為曼谷的1999]
走在台北街頭,看到雨後路面小池塘、人行道磚面爆凸、馬路機車亂停人行道,心裡覺得很傻眼貓咪的時候,第一時間想打1999、或是直接檢舉魔人上身之外,還可以怎麼辦?
「透過濾鏡不只是抱怨,而更像是以幽默迂迴的方式和社會溝通。」
曼谷設計公司 Pink Blue Black & Orange 在 a day 最新一期〈Re-Design〉社會設計邀請之下,設計出Instagram #AR互動濾鏡,當你看到路上出現不該出現的荒謬事情時,可以和人物設定很ㄎㄧㄤ的泰式天使一起指出路上很鬧的地方。
除了瘋狂抱怨和直指該負責的單位,更透過泰式幽默化解想要抱怨的情緒,和朋友一起分(ㄎㄠˋ)享(ㄅㄟ),並且迂迴地地和負責單位表達意見。
▨ 濾鏡在這裡 ⇉ https://www.instagram.com/ar/1049916065460466/
﹏﹏﹏﹏﹏﹏﹏﹏﹏
❍ 天使之都從哪來❍
﹋﹋﹋﹋﹋﹋﹋﹋﹋
泰國信仰之中,曼谷為神祇、廟宇為中心(看看旅行團每次都會狂帶你去各種廟參觀,就知道曼谷有多多廟),也有「天使之都」的外稱。
此外,在泰國Instagram有1200萬個用戶, Pink Blue Black & Orange 便結合信仰與社群媒體,藉由Instagram泰式天使濾鏡設計,拍下路上這些有夠鬧的事情(例如電線桿上層層環繞的電線、路上磁磚爆凸、雨後馬路變成小池塘的荒謬),和神明一起「人神共憤」。
﹏﹏﹏﹏﹏﹏﹏﹏﹏﹏﹏﹏﹏﹏
❍ Pink Blue Black & Orange ❍
﹋﹋﹋﹋﹋﹋﹋﹋﹋﹋﹋﹋﹋﹋
由 Vichean Tow 和 Siam Attariya 共同創立的曼谷設計顧問公司,通常都在做商業案,但是Siam Attariya有在做社會設計(例如泰國版美感教科書)的有趣專案。
特別有研究了一下Siam,他過去當過無印良品的首席設計師、2014年創立泰國平面設計協會( ThaiGa ),也是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會員,以及2019年泰國 Designer of the Year 平面組年度設計師。
▨ 官方網站 ⇉ http://www.pinkblueblack.com/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pink_blue_black_orange/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寫在寫稿之後
AR互動濾鏡,我大多看到使用在漂亮的地景和場域上,例如今年由 黑青 Black and Blue Cosmos 設計統籌 台灣設計展 Taiwan Design Expo #新竹獸登入城市 新竹建物上的可愛怪獸,很少看過AR互動濾鏡使用在彰顯城市的不完美之處。
覺得 Pink Blue Black & Orange 敢拿城市中醜陋的一面拿來玩,一部分顯現出泰國人隨和和幽默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不像台灣的高速行政效率,相較而言,泰式行政風格真的效率不太行⋯⋯如果真的遇到問題,好像沒辦法立馬解決,我想透過這個有趣的社群媒體推廣,可能拍完、分享完,大概心裡就爽快多了吧XDD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cityofangelsth #ARfilterdesign #socialdesign #pinkblueblackorange
socialdesign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評價
Humans Offshore was targeting those who chose to leave their island. And there are hundreds of island out there which only a pinch of them speaks mandarin. ⠀
⠀
To serve those who does not speak Mandarin. This is your month. Bare with me, and my Mandarin-Japanese accent English at the moment, I wasn't planning on making this english until the night before recording this episode. ⠀
⠀
This month’s episode would be in English. We’re also planning on making Japanese episodes, if any of you listening knew interesting humans Offshore. Plz let us know. Leave a common on our official site, or leave us massage on Facebook, Instagram or line.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I possible could. ⠀
⠀
Taiwan, Singapore, Japan, England, Iceland ⠀
and socially speaking Hong Kong is also an island. ⠀
⠀
⠀
Fu shi man 符士汶 - Sam, was born on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Who has graduated from enviroment and interior design(BA) of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hile in school, Sam was already interested in all kinds of social issue and would physically participate. Until 2014, “occupy central” erupt in September. Inspired by the discussion and power of people, Sam joined a social enterprise startup and put her life and energy into social design. ⠀
⠀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her personal experience at occupy central, also the motivation behind her adventure and where she is heading. ⠀
Please welcome, Spatial design + community designer- Fu shi man.⠀
⠀
Ep027- Social designer, freedom chaser - Fu shi man符士汶⠀
#socialDesign #hongkong #parallelLab⠀
- 香港理工大學 設計學院 環境及室內設計系畢業⠀
- Interior Designer @ Parallel Lab⠀
- Co-owner of Made in simple⠀
- 日比野設計⠀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pADjSPaC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