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晚做嘉賓,
本來已打好的IG,
但竟然PO唔到,
在沒有無save低啲字,
睡魔急call的情況下放棄了重寫,
因我悟出這是上天的旨意,
衪要我搵一晚乖乖哋坐低睇埋先再說出感想,
好,收到。
老實說,
第一晚有責任在身,
話就話只係唱一首歌,
但我亦相當緊張,
因為你老友叫得你來第一場剪綵必定是他對有信心,
不求轟動紅館(這個重任又邊輪得到我呀🤪),
但求順順利利開個靚頭,
本來最初原意大會希望我的表演歌曲是逃避你,
但當我看完他的歌單,
我決定要唱笑忘書,
一來這首經典作品不入圍這次演唱會有點可惜,(我明嘅,大部份歌手都很想找些方法skip了一兩首mega hit ,覺得已經唱到口where where , 你估我無咩?)
二來,
他騎劫了我的黃色大門,
這次擔任他的嘉賓我名正言順地來個大報復也是理所當然。
綵排時用心感受歌詞,
感性鬼上身,
突然感觸落淚,
令到大家呆了半秒,
這麼好的歌曲歌詞真想把它據為己有。
把他這首本名曲演釋好是我當晚的mission,
當然也希望我們的互動令大家看得開懷,
最後除了在開場頭15分鐘在後台的電視旁替他興奮緊張,
知道觀眾反應極好之後就一直留在化妝間準備直到我的部份。
表演非當順利,
只是無情情比佢請我吃兩粒荔枝非常費解,
呢個人成腦都係衰嘢,
低級到不行🤣
這大概是頭場的情況
對不起這篇感想有點長,
以上都是開場白,
或者,
你可以趁下個 尿break兒再追埋落去,
本來諗住不如地成篇當今期ming’s的稿去交,
但好彩這兩天靈感不絕大把貨不用咁慘情。
好吧,
正題是,
今天看了一個有史以來最好睇的張敬軒演唱會,
演唱會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從心而發,
真感情永遠看不厭,
當你由第一個演唱會已經是他的座上客,
你會發覺這次的他把這些年所經歷和感受赤裸裸地交出來 ,
以往的他有很多包袱,
對自己亦都不是最有信心,
很多不必要的憂愁。
但今天當他經歷了種種不同的高低變得更踏實成熟,
把包袱也拿走了。
每一個部份都滲出他對藝術的執着和尊重,
亦找到了更在舞台上需要有的平衡,
唱功毋庸置疑,
坐著坐著,
靈魂真的一層一層被騷動了。
當他唱hurt so bad 我彷彿看到了剛剛出道瘦骨嶙峋的張敬軒,我們在港台互相問好,這段友情就開始了。我們的關係很微妙,可能是雙子水瓶與生俱來的心領神會,平時什麼不用多說,他有他的冇尾飛陀,我有我的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某一個夜闌人靜又可以心血來潮傾個通宵電話,關係一步一步走來,更像一家人了。他跟我說,自兩年前某事件發生後,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恭喜你!好好享受你值得的愛。
最後一場,good show !
@ Hong Kong
save後台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八卦
[追病毒週記]10/31Sat/UK防疫禁令第222天
新局勢登場,首相強森在延遲幾乎三小時的記者會中發布英格蘭🏴再度lockdown的消息,自11月5日至12月2日共四週。
(據說原本下週才要公開,但是在週五晚上走漏風聲,週六只好先踹共)
#萬聖夜驚魂😰
下週一會宣布更多細節、週三通過國會辯論、週四凌晨開始實施。
(前幾個月強強森有些新措施沒知會國會就宣佈實施,下議院主席表示森77)
冬季的防疫令和春季時一樣的原則:
⚠️Stay home, save lives, protect NHS
所以所有人儘量待在家 #禁串門子
⛔️非民生必需品的營業場所關閉(包括餐廳、酒吧、健身房)
🉑一樣可以出門買菜和運動(不限時間、不用通行證)
🚸和春季不同的是,這次不關學校(包括大學、托兒所)
#關了學校中產階級的家長就不願意讓你開
也不關沒要求關閉的工作場所
#例如拖延很久的高速鐵工程
所以如果因為教育需求、或是無法在家工作的產業(不限核心工作者)仍可以出門,整個比較接近夏季時的禁令。
⚠️外出活動限同ㄧ家戶的人
⚠️或是與指定的(支持圈)獨居者同行
⛔️居家不能有訪客
⚠️但父母分居的孩子仍可以繼續兩邊輪流住
#沒說不同居的情侶能不能室內見
🉑照顧危弱人士或是志工活動仍可以外出
#沒說盡量不要搭大眾交通
⚠️高危險族群的居家隔離令則取消,改建議避免與人群接觸
⚠️除了工作之外禁止出國
#不必笑想國外旅遊
#蘇格蘭首長呼籲不要去英格蘭
#威爾斯首長呼籲英格蘭人不要來
🉑職業團體運動可以繼續進行(是工作)
⛔️業餘團體運動暫停
🉐受禁令影響無法工作的產業政府撥放80%薪資,這一點確認會補助全英國。
#蘇格蘭首長鱘魚女士表示感謝(鋪梗希望以後他們lockdown時也還有得領)
#曼城牛仔市長推特表示你給我記住(直譯:我們會記得你當初不肯給5百萬現在又花更大筆的)
🏴北愛與威爾斯早已各自進行lockdown
🏴蘇格蘭自11月2日起會施行五級分區,但是疫情最重的中央蘇格蘭算三級,維持目前的禁令,一般商店還可以照常營業、只是餐廳不能賣晚餐、禁止串門子和共乘私人汽車。
<英國式lockdown>
和中國不一樣,歐洲各國lockdown內容也不太一樣,英國從來沒有封過城(只有建議非必要避免出入某些疫區)、或鎖國(從沒禁止外國人入境、只有航空公司自行停飛),所以我不翻譯成「·封城」但也還沒找到滿意的中譯。#也請不用再問lockdown後台灣人能不能入境英國
雖然英國自三月底發布lockdown之後還沒有完全取消防疫禁令(還陸續加碼),但要指名春夏那段stay home #以及囤貨 的日子,叫做full lockdown,有時就簡單說lockdown,現在則是second lockdown
英國也沒有宵禁,#英國式curfew是賣酒的場所提早打烊🤣
<疫區日常>
前幾天我到劍橋去辦事,趁機見劍橋的朋友。為了配合我這個從二級疫區來的人不能室內聚會,朋友必須和我一起在風雨中散步。我順便告訴她蘇格蘭銘言:沒有壞天氣只有錯裝備。
#跟壞天氣地區的人學正面思考💪
這些在疫情不緊張地區的人,很難想像別的地方怎麼樣生活,我被問好幾次倫敦是不是很緊張。其實習慣就好,生活一樣過 #水煮青蛙🐸。
我在離峰時間搭車、選通風人少的地方、使用有防疫措施的公共空間、遇到那種口罩沒遮鼻子(或是口罩上有通風篩😤)的人就離遠一點。
其他疫區的青蛙🐸們,或是抗戰中的戰友們,你們怎麼過日子呢?水溫怎麼樣?
save後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大自然在說話」影展活動分享】
此刻的法國巴黎,正舉行全球矚目的氣候變遷會議,最終目的希望能在12天的會議結束後達成共識,朝向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的目標邁進。
這次《報導者》與《CNEX紀實頻道》(http://www.cnex.com.tw/)合作,推出「大自然在說話」影展,於每星期二晚上10點播出。精選五部與氣候環境相關的紀錄片,包括關於沙漠化的《風沙線上》、對照吐瓦魯與台灣的《沈沒之島》、關懷水資源的《傍水而生》,以及討論環境對策的《低碳國度》與《B模式:緊急動員拯救文明》。
希望透過紀錄片的播放,讓更多人實際了解氣候環境的真相,並起身採取行動,為我們居住的地球盡一份心力。未來《報導者》也將針對氣候環境議題,進行長期且深入的調查報導與分析,請粉絲們持續關注。
CNEX 紀實頻道
影展 X 論壇 ▏大自然在說話
此刻、正有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國政府與 NGO 代表、工作人員、媒體記者,聚首巴黎十二天,試圖克服彼此歧見,替人類對抗全球暖化的努力制定新的框架協定,替代早已過時的《京都協議書》。與會者期盼,能夠找到一種共識,讓我們能在2050年前,將暖化上升的溫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
這場會議註定將被寫入歷史,並形塑我們的未來。
在這個關鍵的十二月,《CNEX紀實頻道》也與《報導者》合作,於每周二晚間十點「地球公民報」主題時段,推出「大自然在說話」影展。我們精選五部與氣候環境相關的紀錄片,包括關於沙漠化的《風沙線上》、對照吐瓦魯與台灣的《沈沒之島》、關懷水資源的《傍水而生》,以及討論環境對策的《低碳國度》與《B模式:緊急動員拯救文明》。
同時,CNEX 紀實頻道也獲「保護國際基金會」授權,將在頻道上播放「大自然在說話」系列短片。這個系列短片邀請到包括 Julia Roberts、Harrison Ford、Kevin Spacey,以及周迅、湯唯、陳建斌等東西方十五位巨星獻聲配音,以第一人稱口吻,扮演大自然中的雨林、花、海洋等角色。鏡頭下大自然的容顏,搭配的深刻警醒的旁白,提醒我們「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卻需要大自然」。
尤有甚者,CNEX也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將在 COP21 期間持續追蹤會議進度,並於會後(暫定12/20日)邀請環境領域專家舉辦座談,並撰文討論本屆會議的重要決策與影響,與台灣該做的事。
▍COP21會後座談
詳情待確定後公布,請密切關注 CNEX 紀實頻道專頁
▍影展片介紹
▎風沙線上Whisper of Minqin
中國 / 54 min / 王文明 / 12月1日22:00播出
首週排播的《風沙線上》,聚焦在中國西北,正面臨沙漠化危機的甘肅民勤。當地面對黃沙進逼,人口外流,走不走,成為剩餘居民的艱困掙扎。
十歲女孩何芳菲與幾戶鄰居不想走;他們不想拋下祖先埋骨處、親手建的房。何爺爺堅信,「治沙要靠老百姓」,當地政府期待的「人退沙退」不可能。但在綠洲另一邊,宋和村的陳家想搬卻無處可去。「我們希望政府安置我們,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碳排導致大氣暖化與沙漠擴張、興建水庫更令河道乾涸,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變遷,往往回撲人類身上。在《風沙線上》這部片中我們見證了,政府主導的植樹抗沙流於形式而不具效果;遷徙政策又逼迫無數世居於此的家庭,得割裂對土地的依戀。民勤的悲歌,正是這個時代的警語。
▎低碳國度Carbon Nation
美國 / 83min / Peter Byck / 12月8日22:00播出
過量碳排放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帶來諸如極地冰融、海面上升、沙漠化與極端氣候等惡果;這是近年許多紀錄片的主軸。但當多數影片聚焦於問題與成因,《低碳國度》 (Carbon Nation) 這部片調轉鏡頭,聚焦於可能的解決方案。
本片導演彼得畢克(Peter Byck) 訪問了兩百多位各界領袖,陸續探究各種再生能源、節能科技,甚至是碳捕捉等領域,勾勒了一張宏觀的行動藍圖。本片以樂觀務實的口吻指出,以我們目前掌握的科技,早已足夠開創低碳未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能有哪些努力方向?
▎沈沒之島Taivalu
台灣 / 78min / 黃信堯 / 12月15日22:00播出
2009年的八八風災過後,台灣開始關注全球暖化,陳文茜的《正負2度C》開拍,同年,聯合國在哥本哈根召開上一屆的全球氣候變遷大會。
當年八八風災中,台灣收到一筆來自南太平洋友邦土瓦魯的捐款,金額相當於該國全年GDP的百分之一。但在哥本哈根的會議上,也正是吐瓦魯的代表,聲淚俱下地懇求各國正視全球暖化。因為當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平均海拔兩公尺的吐瓦魯,將會是全球第一個被淹沒的國家。
本片導演黃信堯在八八風災中,記錄了水淹南台灣的畫面。他同時開始注意吐瓦魯,尋思這個島國的民眾,如何面對「國家可能沉沒」的命運?於是隔年他帶著八十公斤攝影器材跑到吐瓦魯,拍出了這部《沈沒之島》。
我們來看看:他看到了什麼?
▎傍水而生Waterlife
加拿大 / 109min / Kevin McMahon / 12月22日22:00播出
水,是地球表面維繫許多生命的介質。但在地表大氣的水循環中,我們熟悉的,往往只有從水龍頭到排水孔的這一小段。
《傍水而生》這部由加拿大著名導演Kevin McMahon拍攝的紀錄片,聚焦在美加國境的五大湖,一路從源頭的尼皮貢河追索到大西洋。這五大湖水系,蘊含地表三分之一的淡水,供應三千五百萬人飲用。
片中除了自然美景,也用電腦動畫帶出分子尺度的故事。其除了完整呈現水的旅程,也聚焦在過量漁撈、下水道逸流、工業廢棄物、農業用藥、住宅開發、外來物種、乃至氣候變遷等種種因素,對五大湖水質與生態帶來的威脅。
▎B模式︰緊急動員,拯救文明Plan B: Mobilising to Save Civilisation
美國 / 87min / Hal Weiner / 12月29日22:00播出
由麥特戴蒙配音,艾美獎製作團隊製作,《B模式:緊急動員,拯救文明》是根據Lester Brown著作的同名書拍攝而成的紀錄片。這部片可以說是一部環境議題的公路電影,在世界各地拍攝最先進與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
Lester Brown傳遞的訊息清楚而堅定,要嘛面對氣候變遷的現實、不然就要承擔文明消失的後果。最終,這部片也提供觀眾一個新興的節約模式,以再生能源加上實際的政策,來防止全球暖化日益加劇的威脅。
片中除了有Lester Brown之外,也訪問到諾貝爾獎得主Paul Krugman、普立茲獎建築師Tom Friedman、前州長暨內政部長Bruce Babbitt,以及許多學者及科學家,拍攝的地點則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部、義大利、土耳其、孟買、尚比亞、海地、以及美國。
聯合主辦:CNEX紀實頻道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協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TEIA) 環境資訊中心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低碳生活部落格
save後台 在 后台系统 的八卦
Oct 19, 2021 - Explore 最爱桔梗's board "后台系统" on Pinterest. ... landing page | Save the artic Design, Graffiti, Web Design, Template Design,. ... <看更多>
save後台 在 金鐘獎後台直擊!鋒澤演出前模仿魷魚遊戲玩一二三木頭人 的八卦
金鐘獎後台直擊!鋒澤演出前模仿魷魚遊戲玩一二三木頭人~. 38,763 views38K views. Sep 26, 2021. 2.1K. 131. Share. Save. 2,107 / 131. Fengze TV 鋒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