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變種病毒是哪招?
昨天開始新聞開始報又變種病毒了!菲律賓變種病毒 #恐更具傳染力,#恐削弱疫苗效果。變種病毒之亂何時了呀😢
這標題不仔細看會讓人誤會這病毒又比現在檯面上這些變種病毒又更有傳染力又更恐怖。會看日文的,日本感染科醫師忽那賢志整理的非常好。我放在留言。這個表是忽那醫師整理的。
我提醒幾個重點:
1.日本厚生勞動省在3月12日宣布,從2月25日自菲律賓入境的旅客身上檢測出新型變種新冠病毒,與現在全球已知的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南非變種病毒株「B.1.351」和巴西變種病毒株「P.1」等三大變種新冠病毒都不同。但因為他有E484K和N501Y的變異,可以猜測和後兩株株變種病毒有類似的特性。
菲律賓政府衛生部也進一步證實,的確有在當地檢測出全新變種新冠病毒「P.3」,境內甚至已經有93人感染,這種變種病毒也和巴西變種病毒「P.1」屬於相同譜系。
2.新冠病毒反正就是會一直變種,不變種才是新聞。重點是哪個變種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會影響到疫苗效力,重症比例會不會較高?
3.有南非變種病毒那個E484K突變的,就要比較擔心疫苗效力下降。不過到目前為止,只是看到中和抗體降低,保護力會比較降低,但疫苗都還是可以有效的預防重症(嬌生疫苗,Novavax在南非證明其效力,AZ則是因為收案數太少所以難以下定論)。
4.這個菲律賓變種病毒才剛剛發現,到底傳染力有無增加,重症率有無增加,疫苗有沒有效,都還須要進一步研究。從12月的英國變種病毒開始媒體就一直嚇民眾,出來一個嚇一次,煩不煩呀.....而佛奇多次強調,對抗變種病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快把疫苗施打率提升,減少病毒複製的機會,就會減低他突變的機會。
5.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驗到該新型變種病毒,會特別注意,並強調目前從菲律賓入境我國的旅客,都是以「移工」為主,在踏入國門和檢疫期滿都會各做一次採檢,也都要到集中檢疫所進行14天檢疫。放心,在我們的14+7之下,病毒進來的機會很小啦。我們都守了一年了。
6.日本監測變種病毒,有發現慢慢增多的傾向,多半是英國變種病毒。英國變種病毒可能傳染力較高,似乎比原本的D614G有優勢會取代掉原本病毒株。這一點我們在以色列也看到了。以色列在NEJM刊登的大型研究中發現目前流行已經幾乎都是英國變種病毒,但輝瑞疫苗對他還是可以很有效的對付。英國變種病毒B.1.1.7已經確定現有疫苗都是有效的,不管是實驗室的中和抗體或是實際上在英國還有以色列的臨床試驗都看到了。大家不用太擔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病毒 #新冠性病毒 #病毒的起源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最近爆發的新冠狀病毒在世界蔓延,這是一種新型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和噴嚏傳播,所以大家記得帶上VFE口罩,就是病毒過濾率的口罩,其實更嚴重的並不是這個流感,而是美國的流感。 大家需要了解多一點關於病毒是...
rna病毒複製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八卦
好消息:病人尿與糞便中沒有活病毒
壞消息:症狀消失後活病毒持續排出
之前的研究知道糞便中及尿中出現病毒的核酸,大家擔心會有糞口傳染的風險,但是以下這篇研究降低了我們的憂慮
2020年四月一日自然Nature期刊中德國慕尼黑聯邦議院微生物研究所對9例住院病人病毒學分析,提供上呼吸道組織中活性病毒複製的證據。咽喉病毒脫落在有癥狀的第一周非常高(峰值為第4天7億RNA拷貝/每喉拭子,)。傳染性病毒很容易從咽喉和肺源樣本中分離出來,但儘管糞便病毒RNA濃度很高,從糞便樣本中沒有分離出來活的病毒,。血液和尿液也從未產生病毒。從痰中脫落病毒RNA比癥狀結束更持續。
rna病毒複製 在 馮云 Facebook 八卦
讓世界安靜慢下來的武漢肺炎病毒不見得都是壞的呦,如果把它當成是一個(忠言逆耳的)好朋友來看,就可能可以是個靜下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好時機。
.
不是嗎?
病毒從來沒有不存在過,它們從你出生到這個地球以後就一直都在,西醫也一直沒有辦法有殺死病毒的藥,因為病毒會(在你弱的時候)與你合而為一,所以小從一場感冒大到各種病毒引起的肺炎都要靠自己才能痊癒。
這個自己:就是平常有沒有吃好睡好心情好運動好⋯點點滴滴累積來的自己,然後是越急越不得的自己。
防疫是一輩子的功課,是很長很長很長的馬拉松,有跑過鐵人賽的人可能都有所領悟,什麼都是心一旦急了慌了就先自毀一半,戰力免疫力都跟著一起下降。
.
不(想也不太能)待在人多不通風的密閉空間太久,所以捷運公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這十年來搭過的次數算算還真沒超過10次。
每次坐小黃,上車前先確認不能有汽車芳香劑和香水(不然就會立即跳車),就算沒有化學香,一上車也是一定開窗,塗油膏在鼻孔。
不得不搭的飛機會買商務艙和別人離開遠一點,塗油膏在鼻孔內,一直噴花水敷純露用精油,然後不抽煙的我在世界各地機場一定找室外去待著為了多補點新鮮好空氣。
辦公室,家裡,店面⋯不論晴雨冷熱開沒開冷暖氣,都要打開(的像陽台),然後還要點上噴上塗上那些防護抗菌給支持的精油們⋯去餐廳不是要有窗的,要不最好能坐戶外,去上課的教室,去旅店住宿能不能開窗是首選必要條件,這個有了其他再能繼續,能走樓梯的樓就不進電梯,一定要進電梯會憋氣,不去電影院看電影,去超市買東西會用最快的速度買好就走,運動首選森林原野中每週至少一次,要不一定要通風很好的室內空間才可以做運動⋯這些常被人覺得有點誇張,莫名其妙(還會被制止)的行為,最近似乎因為武漢病毒的傳播,可能可以翻身變主流了⋯^_^至少不會被制止。
#通風很重要
#中醫說的氣
#化學香氣是肺的大殺手呦
#這時候就不要再用化學合成香來加重身體的負擔啊
是不是那天那個厭惡害怕排斥 #化學合成精油香水 也可以(從怪胎行為)變主流呢?⋯⋯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過。
#好好保護自己 #好好生活 #好好睡覺 #保持平靜多微笑😊
#沒有任何藥物勝得過日常生活
以下這篇北京醫學博士的建議分析寫得很好,謝謝你🙏推推❤️
.
本文作者:薄世寧,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國家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現場處置指導專家。現任職於北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50講》主理人。
文章題目: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你好,我是薄世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CU醫生。
今天,我和你說說病毒性肺炎為什麼這麼難治,ICU醫生是怎麼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普通人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自己。
從SARS到新型肺炎,病毒性肺炎從未走遠
1997年,我有兩個最要好的同學,一起分到了北京,在同一所大醫院當醫生。他們是戀人,後來結婚了。聚會的時候,同學們就擠在他們那個狹窄的房子里,看他們的照片,有的是一起在森林里嬉戲,有的是一起坐在綠地上學習,有的是一起參加醫院的活動。生活就是這麼幸福,每個人都羨慕他們。
2003年,非典(SARS)來了。
女生在工作中被感染了,是那種傳染性最強毒性也最強的病毒,很多感染的人沒能救過來。
她越來越重。為了留住她,在搶救的時候,她的愛人,也就是我的這個男同學,摘下了口罩,給她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大顆大顆的淚就這麼一滴滴的順著他的臉流到了女生的臉上,然後又滴在白色的病床上......
很不幸,最後女生還是走了。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悲壯的和病毒博弈的歷史,各種病毒引起的烈性瘟疫都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記憶。遠的有天花、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近的有SARS、埃博拉、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因流感病毒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些數字離你還是很遠的話,那麼你一定還記得有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所有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不以為然的流感可能需要搶救,可能花費巨大,甚至可能致命。
而這一切,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
為什麼病毒性肺炎這麼難治?
無論是非典肺炎、流感肺炎,還是今天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儘管病原體不同,但它們都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這三者的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表現類似,治療方法也類似。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三種病毒引起的感染,多數病人病情相對較輕,沒問題,休息、對症以後都會好轉,可以痊癒。只有那些發生了嚴重併發症,比如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導致病情危重的,才需要ICU收治進行搶救治療。
那麼,為什麼有些病毒性肺炎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
兩個關鍵原因:
首先,沒有特效藥;
其次,是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咱們需要先瞭解病毒和細菌的區別。
病毒學家可能會告訴你,二者大小不同、結構不同,和你說細胞壁、細胞膜、蛋白外殼、遺傳物質、DNA、RNA、逆轉錄、酶系統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但我只想告訴你一件事: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歸根到底在於能不能獨立生存。
多數細菌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它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但病毒不同了,它要的不僅是「營養」。所有的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所以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借助其他物種的細胞加工遺傳物質,加工蛋白,不停的繁衍出下一代的病毒。
理解了這一點,咱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性肺炎難治了。
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有抗生素。很多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殺滅」敏感菌。對於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們有藥。
但是研發抗病毒藥就太難了。
第一個原因,我剛才說了,病毒和細菌不一樣,它進入人體後,會鑽到細胞里,會把它的遺傳物質插入到細胞內的染色體上,所以能夠干擾病毒複製的藥,就難免會引起人的細胞功能異常。
第二個原因,病毒會快速繁衍,不停地發生突變,你剛研發出藥物,病毒又變了。
第三個原因,很多細菌在結構上或者代謝上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作用於一種細菌某個部位或者代謝環節的抗生素可以對其他的細菌有效。但是,病毒種類太多了,共性少,很難找到廣譜的抗病毒藥物。
這就決定了,對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我們沒有特效藥。即便有了具有一定效果的藥物,對病毒起到的效果也僅是「抑制」,而且越在早期應用效果越好,後期應用效果並不理想。
那很多病毒感染,就像輕型流感是怎麼好的呢?
對,靠的我們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無論有沒有藥,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都非常重要。
應對細菌性肺炎,人體天然會有兩個基礎防禦:
l 咳嗽、咳痰;
l 白細胞尤其是其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
咳嗽、咳痰是為了排出痰液、壞死物質、甚至病原微生物。在我們ICU,評價病人預後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病人咳痰是否「有力」,有時候,咳痰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用抗生素。
白細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細胞增多,也是細菌感染時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是為了增加殺菌的力量。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化驗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乾咳,意味著雖然人體啓動了咳嗽反射,想要把病毒或者壞死物質排出體外。但是,狡猾的病毒藏匿在了細胞里。氣道內分泌物少,痰少,雖然可以經過咳嗽將一部分病毒隨著飛沫排除體外,但是這也恰恰滿足了病毒為了繁衍自己,加快傳播的本性,並不能有效的去除病原體。所以肺泡細胞不斷受到攻擊,但是人體卻很難通過咳痰,把它們有效的排出去。
咳不出來,再加上對抗病毒的部隊——淋巴細胞又減少,這兩種關鍵的防禦能力下降了。病毒不斷地複製並且侵犯細胞,嚴重的病例,在兩三天之內,病人的大部分肺泡細胞都被攻陷,X-線下或者CT下,顯示為「白肺」。
三、醫生怎麼治?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嗎?
那麼,醫生怎麼治療這種嚴重的病毒肺炎呢?
首先,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這個時候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就一定用,任何能幫到病人的,都會考慮到。
同時,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進展迅速的時候,會用到激素,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然後,嚴重病例,就是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我們就用呼吸機,用正壓把氧氣打到肺裡面。
@病人腎功能衰竭了,我們還有辦法,可以用CRRT,也就是一台人工腎臟,幫助病人清除毒素,脫水。
@如果病人凝血垮了,可以補充新鮮血漿和凝血物質。
@如果病人的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當呼吸機給純氧也不能滿足的時候,
我們還有ECMO,也就是一台體外的「心肺」,可以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打回到人體。
前段時間,有報道說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不是意味著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終極武器呢?
我必須告訴你,不是。為什麼呢?因為所有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設備,起到的作用都是支持。
呼吸機支持肺,讓肺休息,等待自愈;
CRRT支持腎,替代腎臟的功能,等待自愈;
ECMO,是對心臟和肺,最高級別的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跑贏病毒的複製,讓人體免疫系統重新獲得優勢。換句話說,先把命保住,給自我修復贏得時間,創造條件。這個時候不僅需要有力的醫療,更到了拼人體免疫力的時候了!
講到這,你一定還在擔心著最開始病例里提到的男同學,他一定也會被傳染了吧?因為當時的病毒傳染性太強了,這麼口對口人工呼吸,很難幸免。
萬幸的是並沒有。連發燒連咳嗽沒有,男生一點事都沒有。
當然了,這是極端場景下的極端案例,絕對不鼓勵任何人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嘗試不做防護。切記!切記!
他為何在如此烈性的病毒面前保住了自己,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維護良好的人體免疫才是正途。
四、健康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
在病毒肆虐的當下,迅速的提升免疫力是不太可能了,沒有任何可以快速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
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辦?我送你三個詞:加強防護,好好睡覺,平和心態。
關於第一點我就不再多說了。相信這幾天你學到的自我保護知識,超過了有史以來你學到的所有關於自我防護知識的總和。我只強調,去人口密集又通風差的地方,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醫院,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我說的是正確佩戴口罩,不是說戴口罩,很多人不會戴口罩。要勤洗手,不要用臟手去摸臉,揉眼睛,擦嘴,摳鼻子,這樣很容易把臟手上的病毒代入人體。還有就是少聚會。這個時候沒有任何聚會比健康更重要,居家就是最好的防護。
第二點,好好睡覺。熬夜對於人體免疫系統的降低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熬夜會影響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研究表明連續缺覺一周還會對700多個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基因產生影響,繼而對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加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我們有個常識,生病之後會困倦,在以前我們會認為這是疾病分泌的疾病因子直接導致的,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其實更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修復,在其他物種體內發現了一種叫做nemuri的調控睡眠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指導大腦合成抑菌肽,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還促進睡眠。這可能才是睡眠增加的真正驅動力,睡眠不僅是生理規律,更是自我修復和對抗感染等疾病的需求。
所以特殊時期,保證每天7-8小時的良好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平和心態,學會微笑。
緊張、不安、焦慮,這些心理變化會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就會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
同時,劇烈的心理變化還會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頭痛,血壓波動,胃部不適,腸道功能紊亂等等。這些疾病又進一步削弱機體抵抗力。
在面臨病毒威脅的時候,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通過良好的睡眠,平和的心態,保護好自己的免疫系統,剩下的,就交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醫生吧。
寫在最後,我們已經開始收治疑似的危重病例了,同時,也在時刻準備著替換支援武漢的同事們。連夜趕出來這篇稿子,接下來可能沒太多時間叮囑更多了。病毒肆虐,做好防護,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rna病毒複製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病毒 #新冠性病毒 #病毒的起源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最近爆發的新冠狀病毒在世界蔓延,這是一種新型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和噴嚏傳播,所以大家記得帶上VFE口罩,就是病毒過濾率的口罩,其實更嚴重的並不是這個流感,而是美國的流感。
大家需要了解多一點關於病毒是什麼,而它的特性是怎樣的。
首先病毒並不算是一種生物,它是叫類生物。是一種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它是在一個保護膜裡面的一段DNA or RNA, DNA脫氧核糖核酸是雙螺旋結構,而RNA核糖核酸則是單鏈結構。
它自身不能繁殖,也不能複製和分裂,但是它們會感染有細胞的生命體,令感染的細胞發生變異或進化,經而傳染去到其他的細胞。那麼我們來看看病毒的構造是怎樣的?
首先它最外面有一個保護層,包裹著一個帶有遺傳資訊的長鏈狀的分子,而這一小段遺傳分子有記載著這個病毒的特性,當病毒接觸到可以入侵的細胞時,它的保護膜會保護這個遺傳分子進入細胞裡面,當它進入細胞裡面,它的保護膜就會消失,而這個遺傳分子就好像Lego一樣,會尋找DNA雙螺旋結構裡面可以插入的位子,就會好些Lego這樣Plug in進去,而使其變異,令整個細胞變異過後,就會開始分裂出更多的變異細胞。
那麼究竟病毒是怎樣開始的呢?在很早以前已經有病毒的記載,早在古埃及和聖經裡面也有記載,在聖經的利未記裡面也有講到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食物不可吃。
利未記也有講到傳染病和隔離14天的記載,在利未記13章第四節有講到
4 如果那人的患處有白斑,沒有凹陷,患處的毛髮也沒有變白,祭司要把他隔離七天。 5 第七天,祭司要再次檢查患處,如果患處沒有惡化,沒有擴散,祭司要把他再隔離七天。
所以在很久以前已經有病毒了和知道隔離的重要性。
那麼大家來想想看,病毒是如何開始的呢?
這裡就是有三種可能性,
1. 生物的細胞殘留物
像之前講的一樣,病毒是雙螺旋結構裡面的其中一段,那麼是否是細胞死去後的殘留物呢?就好像DNA裡面的其中一段,而從很久以前地球有生物以來就開始了呢?而在大量的生物死去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DNA的殘留物漂浮在空氣中,這種叫跳躍基因,就是可以在細胞和細胞之間跳躍的遺傳分子。然後經過了幾千幾萬年的進化或改變,到現在世界上發現的病毒不下32萬種。
2. 細胞的退化版本
如果不是殘留物,那就有可能是死去屍體上面的細胞退化,因為唯有退化成最小的單位,把DNA不必要的分子減去才可以繼續‘生存’, 而它並不可以獨自生存,因為它不是完整的DNA,而這個帶有遺傳基因的分子遇到適合的宿主(就是適合它的DNA),它就會再次的‘活過來。
3. 共同進化理論
就是不同的細胞接觸時,兩種或者是更多的跳躍基因結合在一起,並且進化成新的DNA,而這種共存的機制讓它們又在產生新的遺傳分子,一直變異一直進化,而到現在為止,已經進化成許許多多不同的病毒。
但是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上帝創造的,那麼病毒也是他創造的嗎?為什麼他要製作帶來死亡的東西呢?
我想來想去,不知道我想的東西是否正確,我分享給你們聽。
這個大自然是有個固定的法則,有兩個不變的法則,
第一:這個大自然是循環的,
第二:這個大自然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的時候,就會出現其他的東西來平衡。
這個大自然是循環的,有出生就會有死亡,而死亡就會帶來生命,然後再循環。就好像動物植物一樣,一樣會死亡,而死亡的屍體就會歸於大地,而大地就會長出植物供於其他的動物或植物,病毒就是帶來死亡的其中一個途徑,它並沒有思想,也沒有情緒,也沒有偏幫任何一方,為什麼我說他沒有思想是好呢?因為它寄生宿主如果死了後,它也跟著死去,如果它會思考,應該不會弄死它的宿主,對它一點好處都沒有。唯有它沒有思考,不會分什麼動物植物人類,它只負責帶來死亡而已。
第二就是大自然會有自己修復的能力,當大自然的生物鏈已經不平衡了,病毒可能就是平衡它的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這個病毒突然在這個時候爆發的,而是由於某種生物在過度氾濫會造成大自然不平衡,而病毒會在這種生物裡面寄生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病毒會在這種生物細胞裡面成功變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我自己有時會在想,感覺我們人類並不適合在這個地球上,就好像創世紀裡面講的一樣,亞當和夏娃一開始的伊甸園可能就不是在地球上,為什麼我那麼說呢?因為地球的每個生物植物和這個大自然都是很符合的,唯有人類是和這個大自然格格不入,而原本伊甸園並沒有死亡,但是由於人類得到了智慧,很有可能會毀滅伊甸園,你可以看看現在我們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破壞,不是因為我們有了思考才會學會犯罪嗎?才會做一些破壞大自然的愚蠢行為嗎?
所以造物主把亞當夏娃趕出伊甸園。把他們趕到沒有永生的地球,因為有了死亡,他們才會仰望神嗎?
或者是否真的是被外星人製作了我們,把我們放在地球上,就是為了挖礦呢?然而外星人為什麼不自己來,是否他們也怕病毒呢?
無論人類和病毒是如何開始,我們真的應該醒悟了,人類真的是很渺小。在這個大自然之中,不堪一擊,應該要學會如何和這個大自然共存,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我們才會學會珍惜,在這次的疫情裡面,我看到很多人類醜惡的一面,也看到很多人類為了對抗病毒勇敢的行為,在此我對於所有在前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就記得訂閱,分享和按贊。如果想我做什麼主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會試著做。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rna病毒複製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全力支援屏東防疫!
中午我特別和屏東縣潘孟安縣長、王必勝指揮官說明,高雄四家醫學中心,全力支援相關屏東的防疫。
醫院轉送、病床及集中檢疫所,檢驗量能、防疫物資也全力支援。
高雄市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屏東枋山群聚感染事件,中午也特別召開專家應變會議,在防疫上採取升級的策略:
高醫鍾飲文院長,向大家說明什麼是變種病毒?疫苗對變種病毒的防護力?
- 變種病毒的發展?
- 不同變異株的傳播力
- 英國變異株與印度變異株的比較
- AZ疫苗對印度2變種病毒有效
- 預防感染住院之效果
- 疫苗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
高高屏是一個共同生活圈,針對變種病毒要特別提高警覺。
COVID-19肺炎的病毒它是一個RNA的病毒,在複製的過程容易產生突變,會影響它的傳播力、致病率及對現有的診斷、工具及臨床治療的方式,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怕它會影響到疫苗的保護力。
原來的英國的變種病毒跟印度的症狀稍微有不一樣。
英國Alpha株,它大概以味覺或嗅覺的感覺異常,或是會拉肚子、腹瀉為主,但是Delta的印度變種病毒,它是以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為主。
目前國內的疫苗,都有9成以上的保護力。
所以面對變種病毒的威脅,除了接到通知趕快打好打滿之外,還是要戴口罩、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共同來對抗新的印度變種病毒。
.
高榮林曜祥院長,也分享因應印度變種病毒,高雄醫療院所的加嚴措施。
尤其,有許多員工、親朋好友或認識者從屏東枋山或附近的民眾,建議加強健康自主管理,有任何身體症狀都可到社區的快篩站檢查,有病狀都可以跟醫生說;另外,所有醫療單位,鳳山、林園、大寮等診所單位碰到有病人有上呼吸道疾病,也要加強防護,也要至篩檢站檢查。
.
這張是R=8,就是印度變種病毒,20天1個會變成4096。
他的病毒量,假如都不做疫調、不匡列、不隔離,20天後就是4096;假如匡列六成,最後是81,假如一個一個一個維持沒有傳播,至少要匡列九成。
.
⭐高雄市因應「印度Delta變異株」加嚴措施
◎匡列社區高風險對象,採檢
農業貨車司機:採檢+造冊接種
與屏東有關的攤商:採檢
◎批發果菜市場降載
◎診所加強TOCC,枋山(楓港、善餘村)
6/6後曾出入枋山鄉加強通報
14天3次、7天2次呼吸道症狀轉診採檢,若有確診個案未轉診後續確診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罰
◎醫院加強院內管理
針對出入屏東枋山的員工加強自主健康管理,
已住院超過三天病患,三天採檢一次,
已住院三天內出現呼吸道症狀者,再次進行PCR採檢
◎交通樞紐加強宣導
⭐枋山專案
1. 6/6後曾進出枋山鄉活動者或與該處人員接觸者,進行快篩
2. 出現症狀者(上呼吸道症狀、發燒、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等),請與723-0250或1922聯絡,勿自行前往醫療院所!
另外,今天全國78例本土病例,高雄市本土病例+0。
仁武區(恩主公醫院案)家庭群聚感染事件,到目前為止,總共匡列1076位。
採取大範圍匡列,讓可能的感染者能夠阻絕於社區之外,並監控相關接觸者的健康狀況,請大家放心。
從流行的狀況來看,新北有36個、台北有30個個案,代表這兩個地區有沒有找到感染源的隱形傳播鏈。
疫苗是防疫最好的工具,高雄市醫事人員的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總共67847人,完成接種的比例是99%,形成醫院診所的堅強防護網。
防疫是一體的,謝謝看護社區健康的基層診所。也感謝高雄市醫師公會 賴聰宏理事長、高雄縣醫師公會 王宏育理事長,盡心盡力結合所有醫療院所防疫。
社區基層診所,醫護人員百分之百接種第一劑的疫苗,會發給「防疫安心診所」標籤,讓民眾、病患,可以很安心的到診所來看診。
天氣很熱,常常在很多接種站,看到醫護人員防護衣脫下來的時候,全身都是汗水,真的是非常的辛苦,我要特別表達感謝。
⭐高雄市殘劑施打原則
每一支疫苗都是非常珍貴,高雄市在施打疫苗順序,第一個按照風險,第二個照健康危害程度施打疫苗。
因此,高雄市施打疫苗的順序,還是按照年齡打下來。以聯合國資料來看,65歲以上致死率和15-24歲兩族群做比較,是245倍,所以長輩一定要打疫苗。
將以65歲以上長輩為優先列冊(社區/大型接種站含1-7類公費對象),按照列冊施打,免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