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天下文化撤下貼文之後:精神科醫師到底犯了什麼錯?他們真的錯了嗎?到底哪些是對,哪些是錯?
昨天晚上的嚴正呼籲後,很高興天下文化至少先撤下了貼文,但更重要的「向社會大眾說明正確觀念」以及「向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致歉,很可惜地,我們還沒有看到。但社會上對 #疾病的正確認知 以及 #對疾病處置的合理期待 還有 #我們到底有多少資源 這些事情,是需要一起討論的。
為什麼這件事情值得大家花心思關注呢?因為社會上一直都不乏這類聲音:
「精神科醫師都只會開藥,但是過動症也應該要做心理治療。」
「是藥三分毒,吃藥就是有副作用!」
這些論點有正確的,也有誤解的,希望佔用你兩分鐘的時間讓我們好好告訴你。
先不講過動症,舉個自閉症的例子。藥物到底有什麼好處?藥物可以用相對便宜的方式,幫助許多孩子在校園生活、求學。法國的精神醫學界在歐洲是相對排斥藥物治療的(此處指的治療是針對自閉症合併的情緒和注意力問題,而非自閉症本身的治療),但結果是:
英國大學裡自閉症學生的比率,是法國的十七倍(也就是有更多自閉症學生可以順利進入大學)。瑞典自閉症患者有60%進入一般學校就讀,法國只有20%。在法國有許多孩子因此喪失了順利求學的機會。(詳細的狀況可參考延伸閱讀,精神科陳豐偉醫師做了大量的考證研究)
在上一篇貼文中,我們已經說明了過動症需要臨床觀察超過半年,並且在兩大類症狀中同時符合多個項目,醫師才會作出診斷,絕對不會是亂下診斷。
但不少人可能感覺:精神科醫生都只會開藥,不注重心理治療。
事實上,這是個天大的誤解。在過動症的治療中,搭配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多專業的合作,一直都是重要的。只是其中有個大問題:患者的家庭跟整個社會,到底有多少資源?
在所有的治療方法中,#藥物是相對便宜有效的,換句大家聽得懂的,就是 #CP值高 。大家可以想想,在現代的社會中,雙薪家庭的爸媽,要能夠每天陪小孩吃晚餐,其實常常都不容易做到了。另外如果有需要自費做心理治療,或者是其他非藥物的介入,這些錢要從哪裡來?
醫師在幫助患者時,會以病人為中心,除了疾病的診斷外,也會同時考慮家庭、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是否能夠取得。對多數家庭來說,藥物治療以外的選項,其實在時間以及金錢上的考量來說,真的很不便宜。如果患者的家庭狀況允許,或者是政府與社會的資源足夠,精神科醫師絕對不會要你「只能吃藥,不能做其他輔助治療」。
另外,其實坊間也不乏一些利用家長對疾病不熟悉的恐懼,或利用家長對孩子的虧欠,大搞一些收費極高,但證據力不足的「治療方式」,這往往讓家長額外付出大筆費用,對孩子也不一定有幫助。
至於藥物有副作用,這是正確的。如同「所有藥物」,只要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就像有些人吃了感冒藥會有嗜睡副作用的道理一樣。坊間跟你說什麼純天然、純手工、純什麼的,不管是什麼東西都一樣,有作用就有副作用。大家也不要以為中藥就沒有副作用,通通都有!哪個人跟你說他的東西保證沒副作用的,叫他出來講,我們一定可以找出副作用讓他閉嘴!
但精神科藥物治療的好處是,相關的副作用至少是被研究地相對透徹的,醫師也會考慮副作用等因素來調整劑量以及選擇藥物。至少精神科醫師會非常誠實地告訴你各種好處與風險。
有不少人會妖魔化精神科醫師,說他們是 #邪惡藥廠的幫兇 ,但這真的是天大的誤會。藥商的利益可不可能影響用藥行為?當然是有可能。但是醫師也不全然是笨蛋,我們也會努力找出藥廠提出的研究相關問題,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以及討論,希望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
以上是多數醫師們的態度。但洪蘭教授長期的作為,可就不是如此。他在 #親子天下 的專欄就提到一段:
『目前醫生開給ADHD孩子的藥物,如利他能(Ritalin)或阿迪羅(Adderall)都是興奮劑,因為他們是大腦活化的不足,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太過興奮。阿迪羅其實是安非他命,如果販賣安非他命是非法,我們怎麼可以隨便就給孩子吃阿迪羅呢?現已有研究者出來呼籲,在給孩子開藥前,先問他的睡眠夠不夠,在排除睡眠因素後,才考慮開藥。』
這整段文字,就是在妖魔化精神藥物,把它類比為毒品。醫生會在六歲以下孩子開藥,通常要經過很多的考量和評估。在洪蘭教授的許多文章內,往往還帶有「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是爸媽教養出問題」的這類觀點,如果孩子得到過動症,爸媽已經夠辛苦了、夠難過了,如果必須用藥時,還要遭受到洪大教授這樣的半恐嚇言論壓力,我們真的為這些爸媽感到不捨。
寫到這,我心底一直想起好幾位跟我在醫學院前後屆最熱血的好友們,有不少比率都投入精神科。他們往往是對弱勢的族群有很深的關懷,對探究精神的本質有熱情,才投入精神科的領域。精神科醫師對於疾病的去污名化、去標籤化(例如同志或各種性傾向、性認同,痲瘋病、愛滋、甚至是皮膚疾病如乾癬...等的去污名化),他們做研究、寫文章投書、到公聽會發聲、甚至跟病友們一起上街頭抗爭,就是為了保護所有人生而為人的基本人權。
兒童心理更是其中難做的一塊。孩子沒有人為他們發聲,孩子的一切,不管是生活、教育、醫療,都是在我們大人的安排之下。這群兒童精神專家,其實就是孩子精神衛生和人權的守護者,在我心目中,他們有崇高的地位。
但實際他們面臨的,往往是不明白的社會大眾,把他們當作「亂診斷、亂開藥」的壞人。結果努力幫別人去污名的精神科醫師,自己被嚴重地污名化,這真的是很諷刺的一件事。
精神醫療一直都是社會上很複雜的領域。除了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症狀外,有太多太多歧視、污名、誤解有待解決,還有資源分配(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室人數、健保是否願意給付...)、教育體制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知(現實生活中有教師可能對過動症不夠理解,而有意無意傷害了孩子)、家庭是否有足夠資源陪伴與照護,這都需要整個社會有更多的正確認知、互動、討論、思考,一起找出路。
我們想說的不是醫學好棒棒、精神科醫師好棒棒、藥物治療好棒棒、心理師好棒棒,其他人都是亂講。我們只是希望,大家在評斷相關議題時,能更多面向地思考。也想和所有精神科的同業們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們從沒在逆境中絕望,繼續為社會上最弱勢的身心疾病患者努力:)
至於天下文化跟洪蘭教授,如果連做到這樣,你們都還是不願意道歉承認錯誤,那大家就放生吧...沒什麼好說了。
---
延伸閱讀:
陳豐偉醫師對精神科藥物的相關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68370266562852&id=100001696777038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50的網紅PeatleStillShi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eatle - Ritalin feat. D.ten (Prod. KUMA) Peatle 「Undercurrent」 EP Coming Soon. Spotify https://reurl.cc/O0vmn3 #hikarigang #peatle Peatle ㄧ早起...
「ritalin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ritalin副作用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最近有一則內容有很大錯誤的新聞報導,內容大概是說:「有高三的女學生在服用俗稱聰明藥的藥物 #利他能(Ritalin)後,出現掉髮、失眠。且在停藥後出現頭痛、噁心,甚至是幻聽幻覺的現象,後來到醫院才發現她所服的利他能成份有安非他命,即是俗稱冰毒。」以上的這段內容,有很多很多部分都有嚴重的錯誤,請大家不要輕易相信啊!
以下幫大家做個重點整理。
#利他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不是聰明藥
網路上有些傳言,會認為吃了利他能(Ritalin)這類藥物後,能有專注力提升、理解力變強、學業表現變好的效果。
但事實上,這種藥物是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一般人吃了其實智商並不會因此變高,學業表現也沒什麼證據真的會變好。
但它終究是個藥物,在未經醫師診斷處方的狀況下使用,不但未必能得到好處,還有可能遇到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影響食慾以及失眠。
#利他能是中樞神經興奮劑,#但不含安非他命
此外,利他能也不是所謂的冰毒,不含安非他命,更不是古柯鹼(有些媒體曾錯誤報導這是跟古柯鹼一樣的藥物)。
利他能確實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安非他命也是中樞神經興奮劑,但兩者其實在藥理的機制上並不相同。
在國外確實有其他種的 ADHD 治療藥物,會使用安非他命的異構物,另如 Adderall,但台灣目前沒有開放使用這類藥物。
#利他能是合法的藥物,#不必過度擔心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確實是影響許多孩童、教師、家長的問題,行為以及藥物的治療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在醫師評估、家長同意,且和孩童溝通良好的狀況下,使用這類藥物,確實可以讓很多原本幾乎是沒辦法上學的孩子,能在藥物的控制下順利完成學業或工作。
在治療上,行為療法確實是成本比較高,許多家長也不一定有能力負擔。藥物治療是一個相對成果比較好預估,成本也相對可控的治療方式。
有關治療方式的選擇,會因為每個人的狀況而有所不同,一定還是要跟自己的醫師完整溝通。但我們很擔心民眾對於這類的 ADHD 藥物貼上了嚴重的錯誤標籤,導致原本可以控制的問題,到最後反而因為錯誤的認知,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我們可以理解,每個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也都擔心孩子承受風險。但我們希望大家也能理解,醫療人員會把有關治療的選項,以及各種治療的優缺點,盡力清楚與家長溝通。在醫病溝通順暢的狀況下,做出決策,才是對孩子比較好的方式!
Reference:
1. 利他能錠 10mg 仿單
2. UpTodat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verview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
📙 我們出書囉!來看看我們的血淚結晶 http://bit.ly/2DstDFn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ritalin副作用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八卦
家中的小寶貝總是調皮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會是過動兒嗎?別擔心,過動症是可以透過治療來改善的。
【淺談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下)
臺北榮總 劉慕恩醫師
治療:
當學齡兒童本身症狀已妨礙到學校課業及學習、人際關係時,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幫助這些兒童。藥物治療主要為:中樞神經興奮劑 〔Psychostimulant, 臺灣的品項為methyphenidate (Ritalin):譯做”利他能”〕,可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的核心症狀治療,若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症狀改善,情緒調節困難的狀況也會改善,為第一線的治療。
Ritalin為一種短效性的藥物,半生期約1-2小時,主要療效為使孩童在學校能夠靜下來專心念書、不因症狀減少學習的機會。其副作用很少,大多為輕度的頭痛、腸胃不舒服、胃口降低、噁心、體重減輕及失眠。而非興奮劑處方上,atomoxetine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與情緒調節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同時,需合併非藥物治療,包含: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親職訓練、感覺統合訓練,並配合課業輔導及日常生活活動的安排。
若治療的效果不明顯,往往需考慮其它的診斷或共病問題(如合併情緒障礙),此時的情緒行為症狀即不易處理,需要合併其它的治療策略。
參考書目:
美國精神疾患診斷標準第四版
遠流: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
台北榮總:榮總人月刊376期,藍彣烜醫師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全篇完)
完整文章請上:
http://www.lilac.org.tw/Columnist/Columnist_.php?id=134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
ritalin副作用 在 PeatleStillShiny Youtube 的評價
Peatle - Ritalin feat. D.ten (Prod. KUMA)
Peatle 「Undercurrent」 EP Coming Soon.
Spotify https://reurl.cc/O0vmn3
#hikarigang #peatle
Peatle
ㄧ早起床 服下第ㄧ顆ritalin
是新的ㄧ天但ㄧ樣留在鋼筋叢林.
超載的情緒現蹤跡 情感豐富 在感受裡加入更多身影
不找藉口給自己也不需同情
說者無心可惜傷害卻沒道理 在這
裡最擅長的事 奉獻給命運
想破關這個遊戲 但難度是終極
他們跟我ㄧ樣都注入 很多心血
我已經長大了 學著 解開心結
試著道歉試著付出我的愛
曾經壓抑的憤怒從今不再負載
像歌詞常說的 man do or die
人生只有ㄧ次它不可重來
該做的決定卻不只one time
在外支離破碎 也要記得回來
(ㄧ樣每天抽兩包煙
改變的是 曾不想改變
在心裡面蕩著鞦韆
我努力活著 所以不會糾結)
很多事其實沒有對錯 只是立場不同 還是只是你不認同就是罪過 反面的教材只怕副作用太多
大部分的人都等到時候再說
細膩跟我扯不上邊 ,破碎的家庭使我放不下戒備
體驗著更破碎的世界 ,看見裙帶關係為了利益變得嗜血
ㄧ樣場景 ㄧ樣夢見那天
刺眼光線 依舊向我身上堆疊
有天善惡有報 如何通往極樂世界
付出代價那天 我們的Pay day
也用最憤怒的音樂 歌頌生命 無盡
正義的無賴配最美麗的風景我願意相信
別讓 強硬 的個性 變成武器
只要努力活的像你自己
D.ten
別讓燈熄滅 在我離開之前
別說我累 還能勇敢一點
重播的音樂 詞改了又寫
寫下腦海中片段的畫面
別說破太多 讓我好過一點
別問太深 還沒走的太遠
我還沒看見 你說的樂園
繼續走吧總會到的那天
走在別人說是未來的路上
聽他們說著經歷跌跌撞撞
有些人說著編出的謊
有些人陪著你闖
有些人只是過客但在你身上留下傷
他們裝作巧合相遇都是意外
太過巧妙的偽裝連他自己都錯亂
反問著自己是誰也不知該怎麼辦
心急了愈來愈慌 他走得愈來愈快
不再迷惘也不再分錯對
再多的辛苦也不再喊累
用最單純的方式試著兌現 yeah
改變了曾經的不想改變
不再迷惘不在過去徘徊
再多的辛苦也不再喊累
用最單純的方式試著兌現 yeah
還留下的 讓我說聲謝謝
Directed & Edited by Kuma
Song Produced by Kuma
3D Design by RemisFF
Peatle https://www.instagram.com/peatlestillshiny/
Kuma https://www.instagram.com/kfrom70/
Dten https://www.instagram.com/dten_lin/
RemisFF https://www.instagram.com/remisff_design/

ritalin副作用 在 PeatleStillShiny Youtube 的評價
Peatle - Ritalin (visualizer) feat. D.ten (Prod. by KUMA)
Spotify https://reurl.cc/O0vmn3
Peatle
ㄧ早起床 服下第ㄧ顆ritalin
是新的ㄧ天但ㄧ樣留在鋼筋叢林.
超載的情緒現蹤跡 情感豐富 在感受裡加入更多身影
不找藉口給自己也不需同情
說者無心可惜傷害卻沒道理
在這裡最擅長的事 奉獻給命運
想破關這個遊戲 但難度是終極
他們跟我ㄧ樣都注入 很多心血
我已經長大了 學著 解開心結
試著道歉試著付出我的愛
曾經壓抑的憤怒從今不再負載
像歌詞常說的 man do or die
人生只有ㄧ次它不可重來
該做的決定卻不只one time
在外支離破碎 也要記得回來
(ㄧ樣每天抽兩包煙
改變的是 曾不想改變
在心裡面蕩著鞦韆
我努力活著 所以不會糾結)
很多事其實沒有對錯
只是立場不同 還是只是
你不認同就是罪過 反面的教材只怕副作用太多
大部分的人都等到時候再說
細膩跟我扯不上邊 破碎的家庭使我放不下戒備
體驗著更破碎的世界 看見裙帶關係為了利益變得嗜血
ㄧ樣場景 ㄧ樣夢見那天
刺眼光線 依舊向我身上堆疊
有天善惡有報 如何通往極樂世界
付出代價那天 我們的Pay day
也用最憤怒的音樂 歌頌生命 無盡
正義的無賴配最美麗的風景我願意相信
別讓強硬的個性變成武器
只要努力活的像你自己
D.ten
別讓燈熄滅 在我離開之前
別說我累 還能勇敢一點
重播的音樂 詞改了又寫
寫下腦海中片段的畫面
別說破太多 讓我好過一點
別問太深 還沒走的太遠
我還沒看見 你說的樂園
繼續走吧總會到的那天
走在別人說是未來的路上
聽他們說著經歷跌跌撞撞
有些人說著編出的謊
有些人陪著你闖
有些人只是過客但在你身上留下傷
他們裝作巧合相遇都是意外
太過巧妙的偽裝連他自己都錯亂
反問著自己是誰也不知該怎麼辦
心急了愈來愈慌 他走得愈來愈快
不再迷惘也不再分錯對
再多的辛苦也不再喊累
用最單純的方式試著兌現 yeah
改變了曾經的不想改變
不再迷惘不在過去徘徊
再多的辛苦也不再喊累
用最單純的方式試著兌現 yeah
還留下的 讓我說聲謝謝
Peatle https://www.instagram.com/peatlestill...
KUMA https://www.instagram.com/kfrom70/
D.ten https://www.instagram.com/dten_lin/
Cover by. https://www.instagram.com/remisff_design/

ritalin副作用 在 一篇ADHD藥物副作用改善心得(轉自PTT) 的八卦
高雄楠梓心欣診所(身心醫學專科/精神科): 一篇ADHD藥物副作用改善心得(轉自PTT) ... <看更多>
ritalin副作用 在 Re: [討論]ADHD藥物副作用與討論心得- 看板Child_Psy 的八卦
首先要感謝有人對於藥物問題提出一些心得以及正確觀念
畢竟要有人整理出這些其實很花時間與心力
但身為一個專業人員 我想有必要針對這篇文章提出一些修正
內文有些部分會適度刪除 要不然字數太多 還請作者見諒
※ 引述《babylovetw (unconditionallove)》之銘言:
: 標題: [分享] 關於ADHD藥物副作用心得與解決方法
: 時間: Thu Oct 12 10:59:25 2017
:
: ADHD/ADD醫學認為的原因
:
: 基本上醫學研究把它定義
: 在「腎上腺素不足」和「多巴胺不足」,
: 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或「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但我個人覺得每個人成因都會有點不一樣。
: 且大部份ADHD在成年後都會因為「社會化」的因素,
: 變成ADD而沒有「過動症」的H部分(Hyperactivity),
: 因此也更容易憋在心裡,常有挫折感在工作或學業。
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上成因有許多可能不可考
但問題是在憋在心中之下 長期的挫敗感又無處宣洩
其實很容易讓個案有容易焦慮或憂鬱的特質
: 從小就有鼻中隔彎曲的問題,還有鼻過敏的問題,
: 我一直以為這是我白天嗜睡,腦袋缺氧所導致。
: 然後常常跑去耳鼻喉科看醫師,甚至被醫師慫恿開刀,
: 但有些醫師評估後說沒必要(因為我的換氣量正常)。
過去研究 有部分合併嚴重呼吸中止症的ADHD個案 開完刀之後可以進步非常多
當然 這些人ADHD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什麼過敏或腦部缺氧的原因所導致....
: 但個人認為ADHD不能被定義成一種「症」(個人主觀認為)
ADHD絕對是一種症。就是有功能上的缺損。
: ADHD或ADD很容易被誤診出來,只要注意力不足,
: 然後體力太多嚮往戶外活動或是好奇愛跑來跑去,
: 別人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不喜歡看課本,
: 看到課本就會睡覺等狀況都會被診斷出ADHD或ADD。
沒錯。所以診斷時在蒐集夠多必要資訊,是非常關鍵的。
也因此幾年前新北市政府要執行所謂大規模篩檢ADHD的時候,被各專業罵翻了。
(所幸,之後也沒去執行這個腦殘的計畫就是)
單純填個量表,對於診斷ADHD來說,是完全不夠的。
如果有人可以聽家長講個五分鐘,快速確診ADHD,那應該要換個地方就醫。
: 但如果認真從人類歷史來看,只是ADHD不適合生存在這個年代罷了
: 。可能ADHD在以前是擅長狩獵,戰士或拓荒者一樣擁有高活動力
: 的人,不適合坐在教室讀書的人。
: (ADHD不代表學習力不足,他們只是比較無法長時間專注,
: 常常會分心神遊陷入思考中。)
完全錯誤觀念。不要再用這個偽科學的說法來合理化ADHD。
請參見底下這篇,高雄醫學大學顏正芳教授提出的解釋。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524/1125016/
另外,ADHD孩子分心神遊,並不一定是陷入思考,反而有一定比例是在放空。
: 例如牛頓(自問自答的人)、愛因斯坦(不認真工作只喜歡思考的人)、
: 圖靈(發明電腦的重要人物,熱愛長跑)
: 、英國首相邱吉爾(小時候過動,每天下課去跑10分鐘才能專心上課)。
: 如果拿到現代的表準看他們無疑是ADHD/ADD、
: 猝睡症的代表人物;且自從美國川普當選後
: ,媒體也一直調侃他有很多ADHD的症狀,
: 就連賈伯斯(喜歡散步談公事)以前的影片也被挖出來說他也是ADHD...
沒見過的人,只憑著傳記來描述,不要隨便推論對方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這些描述有他們小時候主要照顧者的說法?有足夠持續的狀況?
媒體記者,甚至是精神科醫師,做隔空診斷是非常恐怖且不負責任的。
: 利他能(中樞神經興奮劑類)
:
: 然這款藥爭議性頗大,因為在美國被譽為窮人版古柯鹼
: ,在華爾街也常被濫用,導致藥物被嚴格管制,
: 讓有需要的患者很難拿到藥。但他也沒外傳的聰明藥那麼神奇,
: 了不起只是提升注意力,思路變清晰而已。
利他能在美國被稱為窮人版古柯鹼?
應該說,利他能被山達基教會抹黑成窮人版古柯鹼才對。
剛剛google了"窮人版古柯鹼" 發現好幾筆從"無毒世界基金會"出現的連結
聽起來很不錯,實際上認真再去追,你會發現這個基金會,根本就是山達基的分支。
拜託。不要再把這個藥物跟毒品做任何連結。會加深大眾恐懼。
: 副作用太多了,不太可能上癮
:
: 基本上Methylphenidate(利他能學名藥),
: 在藥物作用期間一開始會讓「基底核」釋放出更多必要傳導物質,
: 藉此刺激腦中「多巴胺a1受體」+「正腎上腺素b2受體」,
: 讓多巴胺產生像運動後的暢快感或飲酒前段的欣快感
: (這跟安非他命類興奮劑很像),
: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上癮的問題或戒斷的問題,
: 因為吃幾天後這些快感很快就會被大腦習慣,
: 最後就只剩下保持清醒和一大堆副作用。
: 正常人吃過幾次後根本不會想在去碰它,因為藥退了會很痛苦。
: (所以副作用多,可讓有心人士不至於把它變成毒品使用)
: 當然ADHD的患者也會有一些副作用產生,只是比一般人來得少。
methylphenidate,不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
這個藥物,是抑制多巴胺在腦部的再回收,藉此增加腦中多巴胺的濃度。
至於古柯鹼,雖然也有抑制多巴胺回收的作用。但因為太快在腦部就被代謝,
加上其高成癮性,因此並不會被拿來當作ADHD的藥物使用。
安非他命,才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進而讓腦部產生精神症狀。
兩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再說很像了。說很像,還是會讓家長恐慌。
然後,副作用是因人而異。吃藥沒有副作用產生的兒童多的是。
戒斷就更不用講了,比例其實也不是那麼高。
因此成癮性,其實是很低的(可以忽略啦,基本上會成癮的話,個案不會一直漏藥)
: 有壓力或重大事情時盡量少吃
:
: 當人處於壓力時候,腎上腺會分泌皮脂醇(又名可得松)
: 的壓力賀爾蒙,讓你增加清醒或迴避的動力,
: 但是過多的皮脂醇會傷害大腦短期記憶的海馬迴(短期記憶),
: 如果吃利他能+壓力會加重壓力賀爾蒙釋放,
: 誘發其他如躁鬱等問題。
: 而如果一些會議或是運動的狀況請勿食用,
: 因為他會引起心跳過快,或高熱症與橫紋肌溶解症等問題。
請舉證?這樣的說法有科學實證嗎?
起碼我在學的時候,沒聽說過服藥應該要避免壓力或重大事件。
而且當有這樣的狀況下,反而個案更容易不專心,因此規律服藥才是重要的。
至於心跳?我只能說會微幅增加,但要到心跳過快應該差很遠。
高熱跟橫紋肌溶解,假使從維基百科來看,也要到"嚴重的過量"才會。
怎麼定義嚴重的過量,是沒講,但我相信照著仿單上開並不會"嚴重的過量"。
所以有很多網路上查到看似恐怖的藥物副作用,是可以省略的。
而且查詢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引用的來源有沒有問題。
: 前一陣子有一個英國人喝了烈酒+利他能,然後還跑去游泳
: ,最後掛了...但這只是一千萬人裡面的一個例子而已,
: 不要把它當成娛樂性用藥就不會有什麼大礙。
像這樣的例子,根本就無法確定死因是什麼。
光是喝完烈酒就可以產生一大堆問題,跟服用利他能的關聯性完全不明。
: 基本上有我看過一個92歲的老人家為了讀完報紙,醫師給
: 他低劑量的藥,他還活得好好的。這就代表正當使用,他
: 的風險很低,但要注意不要天天服藥,偶爾該停止幾天,
: 讓藥物「耐受性」變好,不會一直追加量。
年紀大的個案,用利他能應該不會長期服用。
畢竟這類藥物不太可能在老人家身上做太多大型研究。
藥物適應症上也未必有到那麼大。
但是,對於兒童青少年,我的建議就是,請依照自己的醫師指示來服用。
不要沒事自己加減藥物,最後出了問題卻又來錯誤歸因。
耐受性這件事情,在利他能身上其實並沒有那麼明顯。
沒有必要因為害怕所謂的的耐受性而加加減減。它這不是鎮定劑,也不是酒精。
: 副作用可能是維他命B群不足
哪來這樣的副作用?請舉證。不要誤導大眾。
以台灣現在的經濟狀況,與兒童的飲食狀況,很少有B群不足的機會。
(好啦其實我覺得根本幾乎沒有)
家長沒事都會想要補個B群,老實講只是補自己心安而已。
: 副作用的問題自己試驗後覺得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 被耗光了,所以缺乏會引起身體很多不舒服現象,
: 食慾不振、其他神經敏感問題等。
食慾不振才是最典型且最多的副作用,但了不起佔三成。
換個角度來說,有七成的個案吃過methylphenidate並不會有食慾的問題。
至於是不是多巴胺被耗光,我只能說是您多慮了。這是您自己的錯誤連結。
: 且現在食物都是加工或糖分很的食物(包含麵包、白米等)
: 因為窮學生時期早餐可能一個三明治打發,
: 吃飯或吃麵下午再來個麵包或一杯飲料..
: 只會讓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飆升,
: 造成這些碳水化合物轉換成更多脂肪造成肥胖代謝不良,
: 讓人注意力不足昏昏欲睡的感覺。
: 另外吃進去的東西到底有沒有被吸收轉換成
: 有用的傳導物質才是關鍵,所以吃B群可讓這些糖類、
: 蛋白質類,有效率的轉化成腦部重要物質,
: 這是解決副作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嘗試看看。
什麼方法都可以嘗試。針對食慾不好的輔助方法:
1.少量多餐。
2.不要因為食慾不好,反而讓個案吃太多零食而有惡性循環。
: 但也別嗑太多B群或礦物質(一個禮拜大概3-4天份就很多了)
: 晚上別吃B群以免影響睡眠或是肝腎負擔。
: B6會讓神經亢奮睡不好。
: 也有臨床研究顯示,B群“有可能”會助長快速分裂細胞
: (例如:頭髮、指甲、“腫瘤”等)
: 所以我覺得還是中立的看待營養食品與藥品,
: 因為每個東西過量一定有它的問題存在,
: 即使是水喝多了也會水中毒一樣。
不管補充什麼東西,都照著仿單走應該問題都不大就是。
: 另外冬天容易體溫偏低的人,B群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改善。
: 因為多巴胺缺乏時手腳也容易冰冷、
: 體溫偏低。對於ADD、憂鬱症等症狀的人會有明顯改善。
........我只能說無害,至於有沒有這麼樣的益處,倒是沒看過類似研究就是。
: 有氧運動
:
: 最簡單的就是拉拉筋(像貓一樣的伸展動作),或打球、
: 跑步的戶外運動,一週至少最少三次,
: 運動可以釋放肌肉裡面GABA抑制劑(鎮靜、穩定神經)
: ,讓過動和煩躁可以降低,同時也可加快血清素多巴
: 胺的合成,還有腦部血流量的提升降低疲勞感增加注意力,
: 但別運動過頭反而只會更疲勞而已...
重點。運動很重要。非常重要。但是不要過度疲勞。
很多家長會希望可以用運動取代藥物?拜託不要那麼不切實際了....
有時候把孩子累壞,到頭來又去罵他們注意力差,是很本末倒置的。
: 運動+飲食控制
:
: 這些方式甚至可以減少用藥量與減少副作用。
: 有時候甚至可以停個一兩天,還能保持不錯的專注度。
老話一句。請依照醫囑服用藥物就好。
: 以上純屬患者個人經驗,可能只適用某群人,
: 並非一體適用或是實證醫學。但值得參考看看!
經驗分享的重點。從其中找適合自己的部分採用就好。
但是上面內容有涉實證醫學相關的部分,或是理論謬誤的地方,請大家注意。
: 有副作用歡迎提出,我會盡量想辦法回答,畢竟問沒有吃利他能的醫師,他們也不能講個
: 所以然,然後換成專司達或Ritalin LA 但學名藥都是一樣的,反而沒什麼幫助。
其實,專思達或利長能(Ritalin LA),副作用都比利他能少。換藥不盡然無效。
: 推 s52053033: 我女兒吃10毫克的利他能,藥效退之後會有皮膚癢(約15 10/14 15:50
: → s52053033: ~30分)食慾差,心情低落,自我刺激更多 10/14 15:50
: 那她可能要再劑量低一點5+5先適應劑量,間隔半小時(先不要一口氣吃到10mg,可以自行
: 1/4去抓到適合自己的劑量因為這種成分他不是用身高體重去衡量的,而且劑量拿捏不容
: 易),B群跟運動先開始做(提高左璇酪氨酸,吃香蕉深色蔬菜機轉),另外小孩比較好的方式還
: 是18mg的專司達(5+5+5+3=18mg在12小時內緩慢釋放)但它單價比較貴大概30~40不過健保
: 有給付,但「早餐」吃一顆就可以了。
: 先注意您女兒的情緒低落問題,藥退了會誘發躁鬱問題(因為多巴胺,腎上腺素耗光了,
: 我上面有寫)
藥物,還是建議回原就醫地點跟醫師討論。網路上分析多半是空談。
孩子問題在網路上不適合隔空診斷。畢竟我們沒看過病人,也沒看過他跟別人互動。
情緒行為問題可能有更多前事或其他成因造成,不應該全部歸咎在藥物。
: 皮膚癢兩個原因:缺乏B6.B12發炎反應或神經敏感。
皮膚癢原因太多,不適合隔空診斷。
: → s52053033: 準確度如何,醫師說心智年齡不到3歲的小孩本來就好動 10/14 21:57
: 有點不負責任的說法,過動跟活潑的孩子的特徵不太一樣
完全同意。但三歲以前我們不太會放ADHD診斷。太早了。氣質因素影響為主。
: → s52053033: 不過您說的維生素我會讓她補充,謝謝您 10/14 22:01
: 讓她吃魚油+B群,發展前額葉皮質區,還有修復神經異常用。但不用到天天吃...一瓶也蠻貴的
實證還不夠。但在無害的原則下可以試。
: 推 s52053033: 對了,也有小兒神經科醫師說自閉過動妥瑞都有關聯,她 10/14 22:03
: → s52053033: 去評自閉也有, 10/14 22:03
: 自閉症、妥瑞症、亞斯伯格大部分都跟多巴胺失調有關,也是同一個腦區的問題。
: 我建議讓她去做更完整診斷如:SPECT單光子腦部斷層掃描,或腦波掃描EEG,
: 測試哪一個腦區血流不順,或前額葉發展不穩(老實說有些醫師聽她講兩三句話
: 就判定她的症狀,有點像算命的感覺)如果有申請到傷病卡是可以減免很多,
: 自付好像在6~8000左右(我不太了解行情soory)
抱歉因為不太會回文,上一段修改內文格式。
1.不要把這些診斷歸在同一個腦區的問題。這些診斷上其實有很多腦區都不太一樣...
2.做SPECT,EEG,老實講一點必要都沒有,除非你要做研究。
最近研究顯示,部分ADHD的EEG的異常,有可能是ADHD之後的結果,而非成因。
因此除非懷疑有腦傷,要不然做EEG無意義。
SPECT研究出來,對於藥物的治療上不會有任何差別。
我看過個案自費到美國做了30萬元的研究腦部影像,
最後醫師給他的建議是....回台灣繼續吃一樣的藥。
3.在無意義的狀況下,健保不會給付。你有重大傷病卡也是一樣。
: 推 s52053033: 抱歉,手機重複推文,真的很謝謝您給我如此寶貴的意見 10/15 00:32
: → s52053033: ,我會再找時間帶去檢查,感激不盡 10/15 00:32
: 推 s52053033: 您說的這些檢驗項目,還沒有醫師有建議作.另可能是病患 10/15 00:36
: → s52053033: 多,醫師沒時間一一解釋,也加上看診及侯診時小孩都坐 10/15 00:36
: → s52053033: 不住,所以都很快的看完 10/15 00:36
: 推 s52053033: 也謝謝您跟我說一些專有名詞,讓我更瞭解有關adhd多一 10/15 00:39
: → s52053033: 點 10/15 00:39
: 嗯,正常來說如果有穩定下來做EEG腦波斷層掃描就可以了。因為是要看治療效果,
: 還有營養補充後看多巴胺傳遞在前額葉(組織能力控制衝動區)跟顳葉(情緒,記憶)有沒有恢復平緩,
: 才會知道真的問題。因為感覺上服用利他能皮膚癢有點不太正常。很像開了A毒藥,然後
: 又去看皮膚科拿解藥,用藥邏輯上有點矛盾。只是覺得怪怪的...
EEG那段錯誤。
醫師排EEG剛剛提過沒有意義,而且需要冒著被健保核刪的風險。
皮膚癢的話....回去找醫師討論吧,搞不好需要換藥。
: 推 s52053033: 抱歉,再請教一下,eeg腦波斷層要檢查是要掛小兒神經 10/15 13:35
: → s52053033: 科還是心智科呢?小時後有帶去作核磁共振,醫師是說正 10/15 13:35
: → s52053033: 常 10/15 13:35
不管掛哪科,醫師如果覺得沒有必要就不會開。
斷層掃描就更沒意義了。
: SPECT單光子腦部斷層是測量腦部活動量情況,當然它健保補助不多就是了。
: (用藥前後的差別,有沒有幫助看掃描就知道了)
實務上,我們不會因為確認想要比較用藥前後的差別,讓孩子去做腦部檢查。
再說一次,這樣的檢查幾乎都是人體研究用。
: 但光從您口述的內容其實就知道她的狀況是非典型的ADHD,如果您住台北的話,
: 可以找台大高淑芬醫師判斷看看,因為她是國內少數有在做研究的醫師(臨床
: 醫師較少碰非典型的ADHD問題)
高醫師有一段時間很少接初診了。多半都是研究導向。現在他複診就已經看不完囉。
如果有興趣做相關的研究,建議先打電話到台大醫院兒童精神部洽詢再說。
台大的初診有夠難掛,如果去了又不符合自己需求就很尷尬了。
: ※ 編輯: babylovetw (111.184.213.165), 10/15/2017 17:21:46
: 推 s52053033: 謝謝您的回複,我們住彰化,往台北有些距離,我有掛小 10/15 22:31
: → s52053033: 兒神經科,也會詢問醫生看能不能作檢查 10/15 22:31
中部的話,也可以考慮台中榮總,或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181.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ld_Psy/M.1508493402.A.80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