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晚上,是屬於龍蝦的晚上
之前點餐時,女侍應推介的龍蝦併牛扒,Porterhouse 32安士,連骨的澳洲和牛,與原隻白灼波士頓龍蝦,二合為一,頓時變成龐然大物。
連骨的牛扒總是滋味的,烤得焦香四射的澳洲和牛,肥膏的油香與肉香不分彼此,軟淋的肉質,我估,我吃掉了一半。
龍蝦尾的肉特別爽,拿著巨大的龍蝦頭,向著裡面鑽,一步一步都是殺機,香甜的蝦膏,你怎可以錯過?
一輪大戰之後,最後只剩下蝦殼與骨頭,代價是吃不下甜品。
很佩服美女L天生麗質,饞嘴的她,依然保持model身型,再摸摸自己的肚腩,慨嘆年少多好。
全文:http://foodie-smashingpumkins.blogspot.hk/…/lily-and-blo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就說文字是很有趣的東西,看到扒房兩隻中文字,感覺不知何解便會覺得有點拘謹。但一用回英文Steak House,感覺又好像變得輕鬆起來。扒房本來就是吃牛扒的地方嘛,心情怎麼要那麼沉重呢?這次來到全新的Porterhouse by Laris,型格至上,輕鬆的氣氛下品嚐到講究的靚扒,才算真正享受。 ...
porterhouse牛扒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八卦
《信報》專欄
三藩市吃名牌農莊牛扒
老土說一句:「在美國,吃美國牛是常識吧!」雖說日本和牛以油花分佈均勻、入口即溶的口感著稱,但我還是喜歡美國牛濃郁的肉味,脂肪噴香、味道餘韻往往還有肉味深邃的鮮甜,十分動人。草飼牛當然比起谷飼牛為佳,肉味乾淨得多。這裡想特別強調,並非只要是美國牛就特別好吃,還要看農莊、品種以及熟成的處理等方方面面,我也吃過不怎麼樣的美式牛扒、烤牛肉,肉味淡出鳥來。儘管如此,還是出色的為多,每到美國任何一個城市,都很自然地想去鋸扒,三藩市固然不乏有名的連鎖/扒房品牌,但是作為寫飲食的人,總想發掘一些當地人的心水之選。這一次,經地膽友人P小姐介紹,來到了在海邊的口碑扒房Epic Steak,餐廳有戶外和室內座位,戶外能對牢金門大橋用餐,景觀甚佳。但造訪這晚天氣較冷,還是坐室內比較舒服!
Epic Steak在入口接待處的後邊就是半開放式廚房,看見美式牛扒其中一個重要賣點:特製的柴爐燒烤,爐灶在下不斷加柴燃燒,上面鋪上一排鐵架,肉扒、海鮮等,就直接鋪上去烤製,全程以人手控制熟度。這裡夾雜著柴火與肉類烤製時散發的香氣,此等人間煙火,叫人生有可戀!
P小姐推介時說到,這家扒房的燒烤海鮮也很有名,於是前菜點了一客烤八爪魚,果然不俗!肉質鮮美之餘,火候、熟度都是水準之上,口感軟嫩有彈性,入口多汁且鬆化,美味。牛扒選項有7、8款,除了一款是A5宮崎和牛,其餘都是美國牛,並且詳細註明了出自農產和產地——作為一家三藩市扒房,自然少不了美國農莊中的「愛馬仕」,同樣是位於三藩市郊區的Bryan Flannery!資深的美式扒饕客,吃扒都不是挑餐廳,而是挑你入手的貨色!Bryan Flannery是一家家庭式農莊,約有50年歷史吧!天然方法飼養牛隻,牛兒先是吃草,屠宰前一個月才以最優質的粟米餵飼以儲肥、讓肉質軟嫩、肉味更甜,但又不至於過肥。熟成也是Bryan Flannery的強項,堅持至少40天,肉味濃郁無比!認識Bryan Flannery,因為中環曾有扒房獨家引入,吃過難忘。這次久別重逢,還不是它?菜單上有三款扒皆是出自這頂級名牌農莊,分別是14安士肉眼(ribeye)、16安士腰脊肉(New York steak),以及30安士的上等腰肉(porterhouse)。所點的是肉眼,果然令人擊節滿意,所要求的五成熟做得到位,肉質柔嫩但不失嚼勁,肉味極深邃,濃郁而不騷,肉甜十分醇厚,餘韻還有甘甜,好扒!好扒!不負農莊的盛名!
圖解:
1. Epic Steak的半開放式廚房,看到柴爐燒烤的運作。
2. Bryan Flannery農莊的肉眼扒,餐廳的火候熟度掌控精準,讓上等食材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porterhouse牛扒 在 香港人.遊香港 hkppltravel Facebook 八卦
【🐮#牛魔王注意 !600蚊有找!中環高級扒房任食牛扒!】
最近呢間中環高級扒房搞咗個新推廣,逢星期日至二嘅晚巿,都可以去到佢哋扒房任點任食5款牛扒,5款扒包括有牛大腿內側、牛胸腩、牛側腹扒、牛臀肉同埋黑安格斯西冷牛扒,埋單都係500幾蚊,性價比超高呀!詳情: http://hkppltravel.com/?p=53979
#中環 #蘭桂坊 #PORTERHOUSE #BEEFITUP #香港人遊香港美食 #香港人遊香港 #hkppltravel #hkpfood #hkfood #discoverhongkong...
See More
porterhouse牛扒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就說文字是很有趣的東西,看到扒房兩隻中文字,感覺不知何解便會覺得有點拘謹。但一用回英文Steak House,感覺又好像變得輕鬆起來。扒房本來就是吃牛扒的地方嘛,心情怎麼要那麼沉重呢?這次來到全新的Porterhouse by Laris,型格至上,輕鬆的氣氛下品嚐到講究的靚扒,才算真正享受。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