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按摩,師傅一邊按,一邊跟我閒聊。只有三十多歲的師傅說,他跟太太想生孩子,但又擔心不知要怎麼教孩子,如何在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裡生存,簡言之,對台灣教育沒有信心到寧可不生小孩。我當時頭朝下,陷在按摩椅的洞裡,說話有點吃力,但對師傅此話實在太有感,即使背朝著師傅,我還是忍不住舉手發表意見。就這樣,我面對著地下,他面對著我的背,就台灣的教育問題討論了好一會兒。
師傅認為我的問題,是肌肉練得不均衡,於是介紹我去跟他的麻吉練重訓。教練教得很認真,但我顯然有歐巴桑性格,他好幾次得提醒我,訓練時不要講話。我平常其實沒那麼多話,那是因為教練無意間提及,懷孕的太太打算到美國去生小孩,擔心的也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兩位年輕朋友都告訴我,他們其實不一定要孩子上長春籐學校,能上固然好,沒有也沒關係,但要能在全球化的環境裡,有競爭力。
台灣跟中國的朋友們常有一種歐美國家的教育方式就是比較好的說法。可是很奇怪的是,我在美國跟歐洲的朋友,很多都覺得他們當地的教育制度很爛。就說美國好了,美國的教師近年來對美國教育制度的批評越來越多,反感到要到街頭去抗議。美國教育制度被罵己快二十年,從小布希時代就被罵得很慘,為了節省政府經費,砍教育經費砍到見骨,弄得教師們都得去兼差才能養活自己,教育品質能不低落嗎?這不是我個人意見,這是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的意見。
https://www.nytimes.com/…/teachers-protest-education-fundin…
國家即然不肯用稅金教育下一代,家長們只好自力救濟,花大錢送孩子去私校,或是花大錢到好學區買房,讓孩子可以進好一點的公校,於是又造成教育上的貧富不均。這比收入造成的貧富不均還要嚴重,因為貧窮家的孩子可能好幾代都翻不了身。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一大堆付了大錢,完成大學教育的學生跟家長,又發現孩子的大學教育無法讓孩子在職場有競爭力,於是歐巴馬時期又大力推動技職學校,希望解決美國高等教育與現實社會脫節的問題。這是以德國的技職學校作模範,讓孩子高中起就到工廠實習,到大學畢業時,己有七八年實務經驗,比美國大學生大學畢業再到職場當新鮮人,顯然專業技能要強得多。我在過去十年,這個說法聽得很多,不只美國,很多台灣朋友也認為台灣的教改就是敗在把專科等技職學校都改制成大學。
所以去年底三立在規劃”世界的教室”的專題時,美國的部分我便提議到一所明星技職高中去看看,這是不是新一代公共教育的典範。
我們選了位於紐澤西州的高科技高中,我們待了一星期,從校長老師到學生及家長,訪了三十多人,最後製作成二十二分鐘的專題。
這是個很棒的學校。師資裡有很多Phd,老師們的教學方式又很靈活,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學校經費充足,學校的器材動不動上百萬美金,讓孩子能有最接近真實職場的工作經驗。
這裡的孩子真的也很出色,比如Sophie。我第一次聽製作人楊倩瑩提起Sophie時,就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將來可以上哈佛那種。第一眼看到Sophie時,我的印象又是:好漂亮的小女生。長長的頭髮,慧黠的大眼睛,修長的身形;一開口講話,卻又酷得不得了,廢話很少的那種。但跟我講話時,眼睛看著我,安安靜靜聽我講完,然後條理分明的回答我。她其實不想接受三立採訪的,但媽媽認為很重要,她就答應了下來。但事先跟採訪小組討價還價,什麼可以拍,什麼不可以拍,早上七點到八點半可以,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可以,下午三點到五點不行,鋼琴練習可以,跆拳道練習不可以;我一點不覺得她難搞,因為美國我認為很傑出的孩子,行事曆個個都是排到爆,重要的是,說好的事,她都做到。小妮子告訴我,將來想做神經外科醫師。我相信她做得到,十六七歲人生目標己定,再加上時間管理小小年紀己養成習慣,只要不改志,一定可以達標。
所以這個高科技高中就是我們教育制度的答案了嗎?
很遺憾的,我覺得不是。
因為這是個很昂貴的教學方式。學校每年經費是五千萬美金也就是十五億台幣,學校在2017年度共有學生835名,平攤下來每個學生一年的教育經費是180萬台幣。這在美國也是大錢,不然不會大家擠破頭想進這個學校。
但當我跟現在在做監督公立學校預算學委的Maria講起此事時,來自貧窮社區的Maria破口大罵,認為政府對這些有錢社區投注這麼多資源,窮社區卻連個學校都沒有,小朋友得要每天坐公車一兩個小時,才能上個爛學校。
是的,很多美國人對他們的教育制度很不滿。
同樣的,我在法國在英國在中國在新加坡的朋友,都對孩子的學校教育有很多抱怨。
不可能每個國家的政府都無能吧?
我想各國家長對自己國家公共教育的失望,很可能是全球化的現象之一。科技的快速進步,加上全球化促成的嚴重貧富不均,讓全球中產階級的父母特別焦慮,怕孩子受的教育,跟不上世界變化的腳步,不足以讓他們將來養活自己。
我在我的按摩師傅跟健身教練上,都看到這個焦慮。
但你要去跟有錢階級比教育資源,這不是去跟核武大國做武器競賽嗎?而且二十年前,有多少人知道,無人車人工智慧會是今日的顯學呢?
所以我覺得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只要孩子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對新的事物不排斥,將來碰到問題,能自己去學新的技能及知識來解決,這就足夠了。
這也是我認為紐澤西高科技高中最厲害的,不是在那些動轍上百萬的昂貴器材,而是這些老師們非常努力的讓孩子對科目產生興趣。我對Sophie的媽媽最欽佩的,不是她把Sophie教得很會念書,而是她把Sophie教得很會做時間管理。
這些我們在台灣,可以做吧?
插播廣告:
#三立新聞 世界的教室在本周六6/9 11pm播出
#Tiffany Lee 好朋友李宜蓁推出”樂讀名畫”活動,我覺得就屬於讓孩子對藝術產生興趣的教學方式,家中如有三到八歲的小朋友,可以考慮。
聯結在此: goo.gl/AS8v6F
phd廣告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八卦
臉書的廣告
英國各大媒體這幾天都在猜測接下來英國二次宵禁封城的走向,繼蘇格蘭政府頒布禁止室內集會,幸好室外六人以下集會可以繼續,或者也可以相約在餐廳,餐廳和酒吧強制在十點以後宵禁。
這一波疫情真的是徹底改寫人類歷史,再大的公司企業或學校紛紛倒閉,以前高不可攀的世界名校,現在每天塞滿我的信箱和臉書,朋友笑說臉書都偷聽我們講話。
每次在群組內討論某件事,臉書馬上精準投放廣告。朋友有的廣告是情趣內衣,有的是新鮮蔬果直送,有的是各種玩具,我則是源源不絕『學習資源』。
我截圖給朋友看,我臉書滿滿的商學院課程廣告!從劍橋、牛津、LSE倫敦政經、UCL倫敦大學學院、到敝校KCL倫敦國王學院,滿滿的各種MBA商學院課程廣告。曾幾何時,這些世界前30大的名校要拼命打廣告招生,朋友笑說我如果晚幾年申請遇到疫情應該就輕易上牛劍商學院了。
話說前陣子還有專員打來兩次陌生開發要我立馬報名UCL的MBA,資訊也是塞爆我的信箱,我臉書從商學院課程到藝術課程到音樂教室,我的臉書廣告都在『提醒』我要好好的學習。
我到底做了什麼,臉書一直狂投放這廣告給我。每次打開臉書,看到這些廣告都有種罪惡感趕緊關上。難道是冥冥之中叫我去唸MBA嗎?我的PhD都還沒完成啊哭。
舉手發問,大家的臉書廣告都是什麼類型的啊?跟你們心想的有契合嗎?
#圖為上週末蘿蔔絲爸爸幫娜娜打扮成小公主
#蘿蔔絲娜娜小燕子紫薇合體
#六人Bubble組合室內最後一聚
#等等政府要新公告了
phd廣告 在 畢明 Facebook 八卦
(慎入)這是講求反省、要有intellectual脾胃的一篇。
你一天要自己完成多少事情?
做好幾多工作、呃幾多like,食幾多好西,
追幾多潮聞、去幾多新店、做幾多gym?
旅行升職加薪shopping,缺一不可,
以Exercise你的自由,
表演活得豐盛,活出無限可能?
公司沒有沒把你當「社畜」,你有沒有把自己當「家畜」?
//「社畜」,日本名詞,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語,即社會/公司的牲畜,生存只為了放血賣肉死而後矣。很多集團中層和高層,一樣像條不停在追逐自己尾巴的狗。 //
他們只有偽自由,賣自己的自由,換錢、更多的錢、名、權、虛榮。沒有了工作,他們什麼都不是。
//一個美國的三歲非裔小孩,在上學的路上不斷自我肯定,大聲重複給自己唸着:“I am smart. I am blessed. I can do anything(高音)!爆紅的短片,孩子真可愛。
聽見渾身不自在。周身唔聚財。
//社會和父母在灌輸和建立一種太簡化、有偏差、不負責任鳥語花香、過度正面的承諾了玫瑰園。在慢性落毒。
這毒,叫正能量主義,又或者是「功績社會」症候群,無色無臭,卻奪命。韓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在《倦怠社會》(Fatigue Society)及《透明社會》中的思考與反省,深深的震撼了西方社會,解釋了為什麼........
“We Have Become Exhausted Slaves in a Culture of Positivity”。薪金奴隸、樓奴、不斷自我迫害,求功績、贏嘉許、賺Like!不能停,不敢停、令你不成功的是你自己別怪人。
於是抑鬱、burnt out、崩潰、想死、死了。//
日劇《Dr. 倫太郎》的堺雅人喝醒他的病人說:「請不要再努力了!你已經努力到無法再努力的地步了吧!」
同是日劇,《我的家政夫渚先生》的女主角,有個虎媽一直教她「只要努力就無所不能」。
“Yes We Can”、“Impossible is nothing”、 “Just do it ”。「自由萬歲無所不能」的偽超能感,像邪教,香港廣告也說「有才能,就有可能」。
但有時真係冇㗎喎。//
.
.
很想告訴那位三歲小朋友,你未必可以do anything的,當然你可以試,可以努力,可以堅持,但不一定會成功,and it’s ok。
//倦怠社會吃人,它不再是以前Michel Foucault說的狀態,不再是「規訓式」管治,再沒有一個像「敵人」的大佬,要世人在禁止、懲罰、命令的形式下存活,如今的社會「成績為本」,一街都是啦啦隊,鼓勵增值、請你奮鬥、自我爆破,於是人人去讀多個PHD、拚命工作、亡命健身,捨命豐盛才對得住自己........
沒有人因為更自由而更快樂,卻以為有自由而過度追求,自己迫死自己,既加害又受害,努力到自我剝削。沒有了禁止你命令你的big巴打擔當壞人的角色,不成功就係自己衰//
有一本書叫《The Quit》,書首第一頁是“If at first you don’t succeed, try, try again. Then quit. No use being a damn fool about it” – W. C. Fields。//
就算成功了,都可以停,可以放過自己的。
#點解抑鬱症多過傷風感冒
#倦怠社會吃人 #韓炳哲
#又係MichelFoucault
#正能量邪教
#社畜家畜過勞死 #迫死自己
#增值增值增值 #自我爆破啦
#讀多個PHD #有冇開心啲
#拚命工作 #亡命健身 #自己迫死自己
#做人為咗開心啫
#普羅米修斯 #卡夫卡一早警告過你
#我好簡單 #活自己喜歡的人生
#你有你追名利權又唔識停
#不做畜和集團奴 #真正的自由
#放過自己
phd廣告 在 首屆YouTube Works 香港年度廣告大賞表揚傑出創意 - 新頭條 的八卦
得獎品牌. 創意團隊. 廣告活動. 獎項. 滙豐. PHD, Wunderman Thompson Hong Kong. 滙豐One 告別投資A0. 年度大獎. 最佳成效獎. 最佳市場洞察獎. ... <看更多>
phd廣告 在 看板PhD 文章列表-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看板 精華區 · 最舊 ‹ 上頁 下頁› 最新. 19. Re: [問題] 讀社科博士班的家庭困境. ... <看更多>
phd廣告 在 [香港廣告](2018)薄餅博士PhD(16:9) [HD]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