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景華縱火燒死6人案,最高法院今天「自為改判」,改判無期徒刑定讞。
理由是:……屬於殺人的間接故意,而不是直接故意,不符合判《兩公約》規定要處死刑啊要具備殺人直接故意的要件。所以本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最高法院刑事發言人徐昌錦庭長)
首先,我先看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六條,並沒有必須直接故意殺人才可以判死刑這樣的要件。再到處查,只有查到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死刑判決報告~75位死刑犯判決綜合分析》裡面有以下這段:
「……
其中所謂「情節最重大之罪」,依人權事務委員會相關解釋,雖限於「蓄意殺害並造成生命喪失」(there was an intention to kill which resulted the loss of life),然此僅屬公政公約因應不同國家刑事法制度所設之「最低度要求」。
依此,非謂凡犯「殺人罪」者即均應處以死刑;又應將「未發生死亡結果」或「不確定故意」之犯罪排除於「情節最重大之罪」範圍外
……」
經由一些文獻指引,找到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36號一般性意見第35點,原文節錄:「The term “the most serious crimes” must be read restrictively and appertain only to crimes of extreme gravity, involving intentional killing.(僅限於涉及故意殺人的極嚴重罪行。) Crimes not resulting directly and intentionally in death,(未直接和故意導致死亡的罪行,) such as drug offences, attempted murder, corruption and othe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rimes, armed robbery, piracy, abduction, and sexual offences, although serious in nature, can never justif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rticle 6, the impos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簡而言之,必須「故意殺人」,而且「直接、故意地導致死亡」,才能判處死刑。本段落並列舉包含毒品罪、殺人未遂罪、武力強盜、海盜及性侵害犯罪等罪,不能宣告死刑。
這段英文出自A/HRC/4/20,解釋「情節最重大之罪」:「The requirement of human rights law that the death penalty should be imposed only for the “most serious crimes” continues to be interpreted subjectively by certain States. The report examines the travaux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surveys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Human Rights Committee, and analyses the comments by the Secretary-General, principles declared b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and the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and concludes that, if it is to comply with the most serious crimes restriction, the death penalty can only be imposed in cases where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re was an intention to kill which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life. 」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英文「intentional/intentionally」,是否包含「不確定故意」?如果從英美法的角度,犯罪的主觀要素分類大致上有intentional, reckless, negligence等,如果並沒有強烈的意圖(intention),但是能預見而去做某些行為會侵害法益,仍然去做,也會構成魯莽(reckless),以殺人罪為例,魯莽行為致死會構成involuntary manslaughter(英美法的殺人罪有很多種,這邊姑且翻譯成「比較嚴重的過失致死」)通常會比murder(謀殺)的罪輕很多。
(這邊以美國為例)你以為美國刑法會用魯莽殺人(過失致死)輕易放下強盜致死、縱火致死、強姦致死的人嗎?在大部分的立法例裡,只要犯下重罪(felony,能判超過一年徒刑的,全都是重罪)致人於死,而且沒有嚴重違背因果歷程的,都會被被擬制為「謀殺」,稱為「重罪謀殺」(felony murder),所以即使行為人在強盜過程中,被害人嚇到跌倒死亡,或者結夥搶劫,你的同伴把被害人槍殺,自己也要成立「重罪謀殺罪」。這個理論是基於「移轉的故意」(transferred intent),意思是說,你在做某些危險的事,就該知道那件事可能發生的危害,對實際發生的危害直接當成是故意所為的。
言歸正傳,我國除了毒品罪、海盜罪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罪不用殺死人就可以判死刑以外,強盜致死、擄人勒贖致死,都不用殺人故意,就可以判死刑。
運輸一級毒品,或者強盜沒有殺人故意,根據《刑法》都可以判死刑,更遑論不確定故意的殺人了。不過根據「《兩公約》規定必須具有殺人的直接故意」才能判處死刑的這個說法,以上這些通通不能判死刑,所以應該可以說,《刑法》裡面許多死刑的規定,是只能嚇人用。
或者說,《兩公約》真的是當年總統、立法者、學者們想的這樣嗎?
歡迎指正與提供意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0的網紅吳志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週末喜洋揚-吳志揚x陳欣宏-抓住世足的尾巴】 本集邀請到世足賽授權轉播 愛爾達 陳欣宏 製作總監,近期世足賽風靡全球,到底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熱愛足球呢? 原來足球在歐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如吃飯喝水一般,自然就成為生活與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推廣至美國創立足球的大聯盟,現在可以說是...
penalty意思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八卦
阿博心情手扎 - 亂丟垃圾
亂拋垃圾一律罰款1,500元 (港幣)
A Fixed Penalty of $1,500 for Littering
★ 吐痰在廢屑箱內
★ 吐痰在路邊
★ 將垃圾投入路邊竹蘿或紙盒
★ 垃圾未分類
★ 未清理狗糞便
★ 亂丟垃圾
★ 亂丟菸蒂
去年在香港跑山訓練時,覺得香港的許多山徑怎麼那麼乾淨,離開時偶然看到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所張貼的宣導單,將會罰款約快6,000新台幣,台灣環保局依照廢棄物清理法,也會罰款新台幣1,200以上~6,000以下罰款,(部分縣市會有舉發獎勵金),新加坡則是罰款2萬~4萬新台幣左右,甚至會有社區服務,日本嚴重會列入前科…等等。
在台灣跑了不少山,發現在比較好抵達的地點垃圾較多,記得的有一次跑到觀音山好漢坡的山頂平台,那時剛好有團體在做淨山活動,發現樹枝樹葉下,竟然能挖出許多嚇屎人的飲料罐、塑膠袋、菸蒂、零食袋…等,於是我和哲豪、Ruth、一起訓練的朋友,一人幫忙拿兩袋垃圾跑下山,看到山裡清下來累積的垃圾袋多到嚇人!或是百岳南二段幫忙扛15公斤垃圾下來、以及看到平溪的天燈掛在樹上,這些都有許多志工自發性去協助清理,
或是一些籃球場運動過後,人群遺留下來的飲料罐…有時看了心裡真是難過,
其中最不能忍受的是亂丟菸蒂、或丟入水溝裡!
一有在士林夜市,看到正前方的小姐,吸完菸直接丟到地上,我內心小宇宙直接炸掉,不知哪來的勇氣,我直接彎下腰撿起來說:「不好意思小姐,可以不要亂丟菸蒂嗎?謝謝。」
還好對方是客氣和我說抱歉,其他人我可能被靠杯一頓說雞婆,或是被肚爛吧…有時想想,全台灣多少人,才勸說1個人能影響什麼?幹嘛自找麻煩,真的有必要這麼認真嗎?有必要,也許沒必要?
我想,學校的教育,加上社會宣導與約束,將轉變成國民意識,也將直接變成公共空間的尊重+環境維護的良好習慣,一切,都是從教育開始,
隨手筆記請多指教。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penalty意思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八卦
阿博心情手扎 - 亂丟垃圾
亂拋垃圾一律罰款1,500元 (港幣)
A Fixed Penalty of $1,500 for Littering
★ 吐痰在廢屑箱內
★ 吐痰在路邊
★ 將垃圾投入路邊竹蘿或紙盒
★ 垃圾未分類
★ 未清理狗糞便
★ 亂丟垃圾
★ 亂丟菸蒂
去年在香港跑山訓練時,覺得香港的許多山徑怎麼那麼乾淨,離開時偶然看到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所張貼的宣導單,將會罰款約快6,000新台幣,台灣環保局依照廢棄物清理法,也會罰款新台幣1,200以上~6,000以下罰款,(部分縣市會有舉發獎勵金),新加坡則是罰款2萬~4萬新台幣左右,甚至會有社區服務,日本嚴重會列入前科…等等。
在台灣跑了不少山,發現在比較好抵達的地點垃圾較多,記得的有一次跑到觀音山好漢坡的山頂平台,那時剛好有團體在做淨山活動,發現樹枝樹葉下,竟然能挖出許多嚇屎人的飲料罐、塑膠袋、菸蒂、零食袋…等,於是我和哲豪、Ruth、一起訓練的朋友,一人幫忙拿兩袋垃圾跑下山,看到山裡清下來累積的垃圾袋多到嚇人!或是百岳南二段幫忙扛15公斤垃圾下來、以及看到平溪的天燈掛在樹上,這些都有許多志工自發性去協助清理,
或是一些籃球場運動過後,人群遺留下來的飲料罐…有時看了心裡真是難過,
其中最不能忍受的是亂丟菸蒂、或丟入水溝裡!
一有在士林夜市,看到正前方的小姐,吸完菸直接丟到地上,我內心小宇宙直接炸掉,不知哪來的勇氣,我直接彎下腰撿起來說:「不好意思小姐,可以不要亂丟菸蒂嗎?謝謝。」
還好對方是客氣和我說抱歉,其他人我可能被靠杯一頓說雞婆,或是被肚爛吧…有時想想,全台灣多少人,才勸說1個人能影響什麼?幹嘛自找麻煩,真的有必要這麼認真嗎?有必要,也許沒必要?
我想,學校的教育,加上社會宣導與約束,將轉變成國民意識,也將直接變成公共空間的尊重+環境維護的良好習慣,一切,都是從教育開始,
隨手筆記請多指教。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penalty意思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評價
【週末喜洋揚-吳志揚x陳欣宏-抓住世足的尾巴】
本集邀請到世足賽授權轉播 愛爾達 陳欣宏 製作總監,近期世足賽風靡全球,到底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熱愛足球呢? 原來足球在歐洲、拉丁美洲等國家,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如吃飯喝水一般,自然就成為生活與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推廣至美國創立足球的大聯盟,現在可以說是普及全球;而足球迷人的地方在於難以預測,除了低比分之外,其中有很多變數,包含陣型、策略、甚至球員的身體狀況等等,舉例來說,本屆比利時V.S.日本,在歷史上每每對上,都讓比利時艱辛困難,以上種種的原因,讓球迷們對足球賽無法自拔。
足球賽中充滿許多術語,包含越位、紅黃牌、帽子戲法、香蕉球、罰12碼等等,是不是感覺有許多熟悉卻又陌生的用語,其中罰12碼又被稱為PK(Penalty Kick),是由犯規的守方門將(守門員)與進攻方球員在球門前單挑,是足球中最嚴重的判罰,而如今在台灣也衍生為單挑的意思。
如果想要了解世足賽在踢甚麼?足球到底有甚麼門道?如何盡情享受球賽的刺激? 事不宜遲,請馬上開始收聽本集的週末喜洋揚,精彩內容都在本集的廣播中。
#世足賽⚽
#ELTA愛爾達⚽
#看懂足球踢甚麼⚽
penalty意思 在 一個格仔玩到你流晒汗!懲罰箱Penalty Box,究竟點樣玩㗎? 的八卦
一個簡單嘅訓練工具,可以玩到你流晒汗!大家可以睇吓阿Chi教大家點玩!#健身香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