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決戰中途島》Midway | ★★★★
歷史戰爭片該怎麼拍?
.
當羅蘭艾默瑞奇要拍攝「中途島戰役」的電影計畫公佈時,我就相當興奮且期待這部電影的誕生;加上後續公佈卡司陣容以及飾演的角色,不論是伍迪哈里森將飾演的尼米茲上將,或是豐川悅司所飾演的山本五十六,或是派翠克威爾森所飾演的情報軍官,也或者是艾德斯克林所飾演的飛行員,都說明了本片記錄的觀點相當廣:小至基層戰士,大至領導階層,更有美日雙方的觀點加入;一方面期待艾默瑞奇呈現大場面戰爭的聲光效果,另一方面則擔心電影的焦點是否無法聚焦。
.
然而在這兩小時又18分鐘的片長裡,我們看到了艾默瑞奇用非常老練(或者說「復古」)的手法處理多條故事線,更從太平洋戰爭開戰前的美日雙方外交談判上的故事說起,甚至延伸了將中途島戰役關係密切的珍珠港事件拉進討論,確實在歷史的觀點上相當全面。
.
又或者說,套句片中軍方不斷強調「戰情」解讀的態度是什麼?「實話實說」或許就是最佳解。
.
全片並非完全只是以美方觀點敘事,飾演山本五十六的豐川悅司、飾演南雲忠一的國村隼、飾演山口多聞的淺野忠信,三個在日本軍事史上重要的角色,戲份意外地多;電影在日本方的觀點記錄上,也讓人清楚理解到當年日本海軍較為先進的作戰思維。我認為,這是在過去好萊塢戰爭電影,甚至是麥可貝的《珍珠港》所沒有的亮點之一。
.
作為一位歷史和軍事迷,《決戰中途島》是一部紮紮實實、從頭徹尾讓我興奮和感動的電影作品,因為它將我過去所閱讀的冰冷史料,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大銀幕上;特別是曾經想像過那個身處在俯衝轟炸機中的飛行員,在面對火網交織的危險之中,仍然朝著砲火邁進的作戰方式,要說傻?要說蠢?要說勇敢?要說魯莽?我想在這部片中,能夠透過影像讓人感受戰場上,戰士們的大無畏精神。身處在前線戰事,實際參與戰鬥的光景,光用想的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啊!
.
我認為艾默瑞奇在歷史細節上的考究,下了非常大的力氣,去思考如何有組織性地呈現電影;它就是一部為了軍事迷而生的作品,也同時是一部為了記錄這場戰役、保存人類歷史記憶的戰爭電影;但若是站在主流商業角度來看,若是對歷史背景不熟悉的觀眾來說,《決戰中途島》的資訊量龐大,人物角色也相當多又複雜,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消化,或許是讓人憂心的地方。(看看那精美的中文字幕翻譯...嗯...軍事同好們,你懂的)
.
這其實說明了歷史觀點、或是一場戰爭的發生,並非能夠從單一視角或原因切入;很多都是衝突的累積,造就慘劇和悲劇的發生。「中途島戰役」為何被稱作「扭轉戰局的一役」?又或者被寫進教科書內?美日雙方的軍事角力拔河,太平洋戰場上的佈局,其實都是值得我們跳脫1942年6月4日這天,來好好從整個世界的局勢來深思和反省。期待本片能夠讓觀眾們不再只是單一觀點看待任何事件;但事實上,要去導正主流觀眾的習慣,真的很難。
.
歷史電影要怎麼拍?照實拍?還是能夠因為戲劇效果而做變動?而變動的拿捏該如何衡量?我想一直以來都是電影人和觀眾之間,不斷在摸索那條隱形的界線,一種需要做取捨的思考方向。中途島戰役能說的故事很多,要講的背景也很多。如何聚焦故事的重點,傳達這起歷史事件給我們的教訓及意義,我認為是這部電影應該要做到的目標。
.
而這場大規模動員的戰役,確實也讓本片在呈現戰場上,有十足的娛樂話題。情報工作配合著實際戰場遭遇,飛行員或是海軍將領在面對戰局的變化,不論在場景設計、特效、或是音效剪輯上,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現。若是單純享受聲光效果,《決戰中途島》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停留在近期我們所看過的戰爭電影作品記憶中。
.
而回顧羅蘭艾默瑞奇的導演作品,我們從他的成名作品《ID4星際終結者》開始,到他長期關注的環境議題《明天過後》,同性戀議題的《石牆風暴》,或是挑戰政治議題的《白宮末日》等作品。他一直以來都嘗試著用他自己的方式,說出他想要說的故事。
.
就戰爭電影而言,他也嘗試過如《決戰時刻》這種以美國單一觀點為主的戰爭電影,或是《ID4星際終結者》這種以科幻題材帶出美國愛國主義的作品。《決戰中途島》試著讓美日觀點平衡,中間更加入了正在抗日作戰的中國人(中資置入?),艾默瑞奇求新求變的意圖,確實讓我看得相當感動。
.
整體而言,我喜歡《決戰中途島》在歷史考究上鉅細靡遺的敘事,說明整場戰役發生的來龍去脈與發生的背景,而並非只鎖定在戰事當天的過程描述。我也喜歡片中以美方艦載飛行員為主視角的觀點,帶領觀眾進入槍林彈雨的激烈戰場之中,呈現前線戰士的心境變化。就在「中途島戰役」的77年後,今日我們能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歷史?用什麼樣的觀點走進戰爭?或許都是電影人透過創作,想要傳達的理念與價值觀。而我非常慶幸這部電影的誕生,強烈推薦給對戰爭和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們,相信是不會失望。
.
.
《決戰中途島》 #midway
台灣上映日期:2019-11-08
双喜電影發行
.
.
.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決戰中途島 #midwaymovie #patrickwilson #woodyharrelson #lukeevans #battleofmidway #worldwar2 #pacificwar #histor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上的今天 1944-JUNE-15 塞班島戰役 推薦電影《獵風行動》+《太平洋的奇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在中途島戰役後,日本從原本的攻勢轉變成為守勢;美軍也在1943年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後取得勝利,連續拿下了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以及新幾內亞地區,一步步逼退日軍。 ▶ P...
pacificwar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八卦
《決戰中途島》Midway 試映會後極短評
.
歷史電影要怎麼拍?照實拍?還是能夠因為戲劇效果而做變動?而變動的拿捏該如何衡量?
.
特別是這場扭轉局勢的歷史轉捩點,大規模結合情報、海上、空中,以及領導人物的戰略運用,能說的故事很多,要講的背景也其實很多。如何聚焦故事的重點,傳達這起歷史事件給我們的教訓及意義,我認為是這部電影應該要做到的目標。
.
不得不說,這部我從去年聽聞開拍計畫到現在一直很期待的戰爭電影,事實上也非常滿足我這個戰爭歷史迷。電影相當詳實地將這場「中途島戰役」的來龍去脈講述清楚,甚至也將戰前的美日關係、海軍對於大規模戰略的戰爭思維描述地鉅細靡遺。若你也是個軍事迷,或對這場中途島戰役有所研究,那麼這部電影確實把這些原本冰冷的史料,具像化表現地十分精彩,推薦給對這方面主題有興趣的朋友。
.
但片長不短的故事劇情,資訊量龐大,且多位人物角色和經典的真實歷史人物,或許讓一般觀眾(甚至是完全沒有歷史知識背景的朋友)有些吃不消。但從一張票能夠盡收聲光效果、片長頗長的份量而言,CP值相當足夠。至少精彩的海空戰場面,相信能夠讓電影院的音響設備發揮到極致!
.
.
《決戰中途島》 #midway
台灣上映日期:2019-11-08
双喜電影發行
#決戰中途島 #midwaymovie #patrickwilson #woodyharrelson #lukeevans #battleofmidway #worldwar2 #pacificwar #history
pacificwar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八卦
#歷史上的今天 1944-JUNE-15 塞班島戰役
推薦電影《獵風行動》+《太平洋的奇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在中途島戰役後,日本從原本的攻勢轉變成為守勢;美軍也在1943年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後取得勝利,連續拿下了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以及新幾內亞地區,一步步逼退日軍。
▶ PODCAST收聽讓耳朵懷孕的聲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bfh1wvgsjz30873dxeb6rq5
▶ YouTube收看精彩的影片圖像版本:
https://youtu.be/_vq0xJwtEcQ
雙方陷入僵局之際,美軍決定採用跳島戰術,朝著日本本土進攻;也就是不採行逐一收復各島嶼的戰法,跳過防守較為堅強的日軍島嶼,採陸海空封鎖的方式切斷這些島嶼的補給命脈,進而有效提升收復的進度與效率。
而位於馬里亞納群島上的塞班島,則是一個相當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島嶼;倘若美軍拿下塞班島,將可以進駐B-29長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進而破壞日本國防圈,對日本進一步施壓。值得一提的是,美軍遠征軍艦隊在1944年6月5日離開珍珠港,同時也是歐洲戰場的盟軍開始大君主行動,在諾曼第登陸的日子。這個時候,盟軍在歐洲戰場發動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太平洋戰場上則發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艦隊。
1944年6月13日,15艘美軍戰艦朝著島上岸防設施砲擊,並在隔日上午七點開始進行登陸作戰;超過300輛的履帶式兩棲登陸車,運載著80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在大約9點於塞班島的西部海岸登陸。詭異的是,日軍並沒有在岸邊佈設重兵,反而在灘頭上設置了許多小旗,以利標示出砲擊位置,讓第一波登陸的美軍遭受到嚴重砲轟。到了夜晚,日軍發動奇襲也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直到6月16日,美軍攻下了重要的阿斯里托機場,日軍又發動了奇襲,雙方一來一往戰況慘烈。
日軍在接下來一個月內不斷發動奇襲,甚至在7月7日發動了太平洋戰場上規模最大的「萬歲衝鋒」,也就是「自殺式攻擊」;日軍在有限的資源下,只拿著裝有刺刀的步槍朝著美軍衝鋒,嘴裡喊著「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讓美軍見識到日軍近乎瘋狂的戰爭行為;不只是軍人,就連當地的日本平民也在各地陸陸續續發生自殺事件,讓戰場變得極為血腥殘酷。當時美軍稱這個戰場為「地獄」,不是沒有原因。
塞班島戰役到了7月9日大致告一段落,不少日軍官兵被發現自殺於洞穴之中;包括中途島戰役中失利的南雲忠一中將,在中途島戰役後被日軍高層打入冷宮,最終被派駐到島上協助房務工作,最終在洞穴中自殺,如此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根據統計,大約有22000名日本居民死亡,日軍方面則至少有30000人陣亡;美軍方面則有近3000人陣亡,不論是軍人或是平民,都付出了慘痛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原住民納瓦霍族的密碼兵在這場戰役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用族語通訊,指引火炮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炮擊,讓地面部隊進攻時得以順利,可說是功不可沒;這群密碼兵的故事在2002年由吳宇森所執導,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獵風行動》中,有相當精彩的描寫。
另外,在2011年的日本電影《太平洋的奇蹟》,則是以當時堅守塞班島的日本陸軍大尉大場榮這個真實人物做為故事主角。他當時參與了塞班島戰役中最重要的幾場突襲任務,並在美軍佔領全島後,繼續帶領46人在島上的塔波查山上進行游擊戰。直到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12月1日才正式向美軍投降,因此被稱作是「塞班島上的最後武士」。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 #塞班島 #獵風行動 #太平洋的奇蹟 #吳宇森 #worldwar2 #太平洋戰爭 #pacificwar #windtalkers #obathelastsamurai #
pacificwar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 1944-JUNE-15 塞班島戰役
推薦電影《獵風行動》+《太平洋的奇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在中途島戰役後,日本從原本的攻勢轉變成為守勢;美軍也在1943年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後取得勝利,連續拿下了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以及新幾內亞地區,一步步逼退日軍。
▶ PODCAST收聽讓耳朵懷孕的聲音: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bfh1wvgsjz30873dxeb6rq5
雙方陷入僵局之際,美軍決定採用跳島戰術,朝著日本本土進攻;也就是不採行逐一收復各島嶼的戰法,跳過防守較為堅強的日軍島嶼,採陸海空封鎖的方式切斷這些島嶼的補給命脈,進而有效提升收復的進度與效率。
而位於馬里亞納群島上的塞班島,則是一個相當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島嶼;倘若美軍拿下塞班島,將可以進駐B-29長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進而破壞日本國防圈,對日本進一步施壓。值得一提的是,美軍遠征軍艦隊在1944年6月5日離開珍珠港,同時也是歐洲戰場的盟軍開始大君主行動,在諾曼第登陸的日子。這個時候,盟軍在歐洲戰場發動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太平洋戰場上則發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艦隊。
1944年6月13日,15艘美軍戰艦朝著島上岸防設施砲擊,並在隔日上午七點開始進行登陸作戰;超過300輛的履帶式兩棲登陸車,運載著80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在大約9點於塞班島的西部海岸登陸。詭異的是,日軍並沒有在岸邊佈設重兵,反而在灘頭上設置了許多小旗,以利標示出砲擊位置,讓第一波登陸的美軍遭受到嚴重砲轟。到了夜晚,日軍發動奇襲也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直到6月16日,美軍攻下了重要的阿斯里托機場,日軍又發動了奇襲,雙方一來一往戰況慘烈。
日軍在接下來一個月內不斷發動奇襲,甚至在7月7日發動了太平洋戰場上規模最大的「萬歲衝鋒」,也就是「自殺式攻擊」;日軍在有限的資源下,只拿著裝有刺刀的步槍朝著美軍衝鋒,嘴裡喊著「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讓美軍見識到日軍近乎瘋狂的戰爭行為;不只是軍人,就連當地的日本平民也在各地陸陸續續發生自殺事件,讓戰場變得極為血腥殘酷。當時美軍稱這個戰場為「地獄」,不是沒有原因。
塞班島戰役到了7月9日大致告一段落,不少日軍官兵被發現自殺於洞穴之中;包括中途島戰役中失利的南雲忠一中將,在中途島戰役後被日軍高層打入冷宮,最終被派駐到島上協助房務工作,最終在洞穴中自殺,如此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根據統計,大約有22000名日本居民死亡,日軍方面則至少有30000人陣亡;美軍方面則有近3000人陣亡,不論是軍人或是平民,都付出了慘痛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原住民納瓦霍族的密碼兵在這場戰役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用族語通訊,指引火炮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炮擊,讓地面部隊進攻時得以順利,可說是功不可沒;這群密碼兵的故事在2002年由吳宇森所執導,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獵風行動》中,有相當精彩的描寫。
另外,在2011年的日本電影《太平洋的奇蹟》,則是以當時堅守塞班島的日本陸軍大尉大場榮這個真實人物做為故事主角。他當時參與了塞班島戰役中最重要的幾場突襲任務,並在美軍佔領全島後,繼續帶領46人在島上的塔波查山上進行游擊戰。直到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12月1日才正式向美軍投降,因此被稱作是「塞班島上的最後武士」。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 #塞班島 #獵風行動 #太平洋的奇蹟 #吳宇森 #worldwar2 #太平洋戰爭 #pacificwar #windtalkers #obathelastsamurai #
pacificwar 在 Pacific War | Summary, Battles, Maps, & Casualties 的相關結果
Pacific War, major theatre of World War II that covered a large portion of the Pacific Ocean,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with significant engagements ... ... <看更多>
pacificwar 在 The Pacific Strategy, 1941-1944 的相關結果
On December 7, 1941, Japan staged a 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severely damaging the US Pacific Fleet. When Germany and Italy declared war on the ... ... <看更多>
pacificwar 在 Pacific War - Wikipedia 的相關結果
The Pacific War, sometimes called the Asia–Pacific War, was the theater of World War II that was fought in Asia, the Pacific Ocean, the Indian Ocea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