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不少關於育兒的書本,長了不少知識,也開始了解多和小孩子透過玩樂來學習的重要性。 雖然一邊想繼續當創作歌手,但另一邊也很想當一位親力親為的媽媽,所以常會思考自己該如何能好好教育下一代。最近讓我很高興的是能夠開始使用 Oxford Path 的「寶寶多元感官探索系列」和「專業英語學習系統」, 可以讓我提早準備如何去教育寶寶,尤其是英語學習這重要的一環。
英語是世界共通語言,若想與世界各地的人溝通和交流,必須掌握英語——第一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英語元素。 作為家長不應揠苗助長,不應強迫孩子死背單詞,更不應考試為本,反而應該引導孩子在遊戲玩樂時不知不覺地學習, 讓過程變得有趣。 我特別喜歡 Oxford Path系列中的 Smart Pen 和 Talking Kaboo ,點著故事書或學習卡上的圖畫就會發聲讀出英文字詞,實用又得意! Oxford path每個系列的教材均配有家長手冊,令家長們不會束手無策,是在家教育小孩的好幫手。
Oxford Path 的故事書和各式學具根據牛津教學法設計,能助孩子有效學好英文,更融入了生活技能及品德教育,全面培育精靈寶寶。我實在很期待能和寶寶一起使用這個系列的學具和故事書互動!當然,目前還是要先專注做胎教。
Oxford Path最新推出的體驗套裝提供了很多胎教貼士,真的非常實用。
若你也想試,立即簡單登記即可領取免費牛津寶寶打氣禮品包(禮品包括:2020全新孕媽媽體驗套裝連胎教小樂器、牛津寶寶字母海報、主題故事書Cheeky's Nappy、Oxford Story Tree故事書【主題隨機】及Oxford Story Tree填色畫冊各乙件)!
登記連結:https://bit.ly/3kjzPCD
#OxfordUniversityPress #牛津大學出版社 #OUPHK
#OxfordPath #牛津幼兒英語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7萬的網紅阿滴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聽到要「背單字」就怕怕嗎?別怕!阿滴教你有效記單字的撇步! 只要YouTube留言「我想要透過Oxford Picture Dictionary學習單字」, 就有機會獲得這本牛津圖解字典!( 📖中英版試閱: https://goo.gl/sK3XXB ) 我們會於6/16 (五) 下午3點主動通知...
oxford英文 在 莊逸希 Facebook 八卦
偽人
「個個喺ibank做都叫ibanker,唔通個個喺醫院做都係醫生咩?」拿起那gin tonic,跟眼前這個剛剛認識的女生碰杯去慶祝那共鳴:「係就唔洗急症輪咁耐喇。」
早排亂入一個Oxbridge alum drinks,本來計劃溝下麥明詩師妹。誰知沒有麥明詩之餘,林作氾濫。
見女多男少,正要感嘆現代女性的確比男性讀書優勝,Oxbridge這類高尚學府陰盛陽衰也是社會現象的時候;談吐之間才發現很多女孩子根本不是牛劍畢業的。更多就是讀過一年LLM或MPhil洗底,甚至只讀過一個exchange就扮牛劍-- 偏偏這類人最喜歡流連這些場合。誇張的甚至連港式英文也未講好就把Facebook profile改成只有Oxford/Cambridge的network,連from也改了Great Britain;只怪自卑心作祟。
也有不少是由其他學府過來獵所謂的荀盤。無他的,良禽擇木而棲。我的母校也跟大不列顛隔了一個太西洋,所以我沒資格話人。
一大班藍血男,個個以為自己是蕭叔叔用喉嚨丁講嘢就以為是性感。這個聚會「精英」濃度算高:個個都是富n代,"ibanker",律師(Solicitor vs Barrister大概九比一) -- 沒醫生,因為海外讀醫要transfer回港並不容易,比律師只考PCLL還要難。大部分出入大中環區,但就算返九龍灣retail bank back office的人兄,今晚明知睇牌面搵食點都要笠返件老西。
有的當然本身三五成群,也有的生硬地派卡片。每一羣人也不同,但大至分兩類:齋仔圍埋和有男有女。
齋仔群:熟的就表面鬥廢暗地用腕錶車匙較勁,生的就networking上身想盡快摸清眼前這條友的底勢,有利用價值的就留冇就走。我當然不會在一打腸之間浪費苦短的一晚。
有男有女的群:熟就是小圈子,外人插不進去;所以我整晚就是游走在半生熟之間,笑看這群自命alpha male的孔雀鬥開屏。
若不是industry event,在完全三唔識七而有女的networking場景,開場話題離不開背景和做哪行。但在這種理論上也是知識分子,不是banker就是律師的場合,怎也不可以一句「我做投行」諗住過到骨唔會俾人笑。但我遇到的回答也不遑多讓的廢,方式通常有三個層次:
1. 大行的話就公司名行頭
2. 細行而做好似hot的function/部門就只提部門
3. 以前做過乜乜
1. 大行的話就公司名行頭,甚至講個公司名就算
例如:「我係Goldman做。」
Goldman Sachs咁大,前中後你做晒?問多句搞緊乜就話:「呢排忙System enhancement,你知喇Mifid2啲野!」哦,原來是同行!FX定Credit呀?講多兩句先慢慢愈來愈細聲:「Goldman..back office..system support。」得,明,我杯野飲曬添。
2. 細行而做好似hot的function/部門就只提部門
例如:「我做Private Bank的。」
咦?有冇見過葉朗程?係咪真係咁靚仔?
「冇...我嗰間唔係ifc」哦,邊間?ICC?咁早過海飲嘢?
「大新!」吓?大新有PB㗎咩?一球港紙開戶呀?你睇邊類客?「我跟個RM睇HNW...」阿蠟筆小新,我怕你RM如果知你用佢個名呃蝦條會kill-u-later呀。
3. 以前做過乜乜
又例如:「我以前做邊度,我以前做乜乜乜既時候係點點點,我以前都識邊個邊個。」
大哥,too much information!我想問你係邊個,宜家做緊乜?
Don't get me wrong。我的不是白鴿眼,行行出狀元,只歧視bad faith盲衝的可憐蟲。尤其華人社會,白領專業階級至上,面和名太重要;個個充大頭鬼,撻朵。係唔係都衝左先!唔識就嚇死,識就笑死!
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個個都喜歡做ibanker。櫃台又叫自己ibanker,後台做settlement又叫自己ibanker,就快喺茶水做也是ibanker!
有人認為,莊生,出黎獵食吹大D人之常情!咁又冇呃你佢地喺ibank做咪ibanker囉!醫院咁大,又唔見那些護士、藥劑師、放射治療師落club自稱醫生?Group埋叫「hospitalists」好冇?
另一個十分討我厭的是香港藝人自稱artists- 可能我listening差,but I'm pretty damn sure they called themselves artists and not 讀者們指出的"artistes"。印象中這稱呼大概由英皇twins年代開始,出來玩下掌門人又係artistes;唔係啞就可以出碟的年頭,何art之有?以至荷利活巨星也分得很清楚:唱歌的singer,做戲的叫actor,連畫畫的也只叫painter。art乜ist?artistes都不如。只能算上呃est!以同一道理,導演也不會叫自己artistes,是director! 點解?因為proud,因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價值是什麼!
在一家銀行,前中後各有角色和重點;一個trader不單不會自稱banker,他甚至會告訴你他trade什麼,只怕你聽不明!做structuring的,syndicate的,issuance的,risk analytics什麼也好;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不需要拘泥於一間公司名,一個industry title,更不需要把自己歸納於一個根本毫無意義的代名詞中!
以為在呃人,其實在呃自己!
oxford英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八卦
【香港人,Add oil ! 】
Chris 是一個記性不太好的人,但有一件他永遠記得的事,就是加油的英文絕對不是「Add oil」。
英文底子相當差的Chris,小時候被父母安排入讀了一所國際學校。為了不被同學取笑,他整天都非常認真惡補英文:練習英式口音,温習生字,連去廁所也要說自己去「Loo」而不是去「Toilet」。而且,還要盡量避免和新加坡或印度同學交朋友,生怕自己學錯了奇怪口音。
他一直下苦功,就是想身邊的同學明白,他是懂英文的——他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
然而,老師的一個問題,便讓Chris走入了窘境:
「加油的英文是甚麼?」
Chris怎樣也想不到,自己竟會被這個簡單如此的問題難倒——但他平常真的不曾思考過,要怎樣用英語表達加油的意思,於是毫無頭緒的Chris,硬着頭皮說了一句:
「Add oil…...」
隨即引來哄堂大笑。
經驗豐富的外藉老師自然不願讓Chris尷尬,於是笑着問Chris究竟是如何得出「Add oil」這個答案。原來,汽車要前進要先加入石油燃料,因此華文習慣說加油來鼓勵人。又,香港人向來喜歡自創英文新詞,於是就把加油翻譯為『Add oil』⋯⋯⋯⋯
「廣東話非常可愛呢,是把自己當成汽車了嗎?不過在英語,一般情況說『Go on』 , 『Go for it』,甚至是簡單的『Go go go!』都可以了⋯⋯」老師打圓場地說,但這時候的Chris,經已尷尬得甚麼外界的聲音都聽不見了。
放學後,仍然不知所措的Chris,獨自坐在操場角落的長櫈上。
「嗨!」忽然,同班的林安娜坐到了Chris的身旁,「你身旁沒有人吧?」
而Chris並不知道,這位來自新加坡的標緻女生為甚麼要突然介入他的傷春悲秋。
「我有件事情想問你很久了。」她說,「你那口說得這麼刻意的英式口音,是看BBC學回來的吧?」
「呃⋯⋯」被揭開了底牌的Chris頓時害羞得漲紅了臉。
「現實中可沒有英國人會這樣說話啊,」安娜笑說,「除了二戰時期的德國間諜。」
「我只是...不想被人取笑我的港式口音。」Chris說,「反過來問你,你不怕別人取笑你說『Singlish』嗎?」
「港式口音抑或新加坡口音又有甚麼問題呢?新加坡人才不會怕被別人取笑,更加不會學習其他國家的口音。為甚麼人不可以做自己?」安娜說,「本來,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口音,不用怕被別人歧視——會擔心被別人取笑,是因為你先在心底裡取笑了別人吧?」
安娜單刀直入地道出了Chris的心底話,以至於Chris有一刻還以為,自己完全被眼前這位女生看穿了一切。
「呵呵,我們還常說『Ok lah』,我就是不明白為甚麼香港人不敢說『lah』和『leh』。」她續道,「偷偷告訴你喔,有時我和朋友聊天時也會將加油說成『add oil』,剛才上課時聽你這樣回答,還以為你想刻意挑戰老師哩!所以,你不用傷心喔。」
「但錯就是錯啊,」Chris回應道,「無論如何,『add oil』就不是正式的英文。」
「世事無絕對。不論是甚麼語言都有吸收外來詞語的習慣,英文當然不例外。『Long time no see』現在不也是英文嗎?只要心中有信念,一直堅持下去,無論多麼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發生的。總有一天,連『add oil』也會變成正式的英文。」
Chris頓時無語。
「不是有人這樣說過嗎?地上本沒有路......」她說。「⋯⋯甚麼的。總之,『add oil』吧。」
說着,她便轉身離去。
真是拿她沒辦法......Chris輕嘆一口氣。雖然心中仍有些微不安,但他竟然被這位新加坡女生的「怪論」說服了。自從這天起,Chris就不再給自己那麼多壓力,也不再感到自卑,只希望做回自己就好。
「你看,我不是早說了嗎,『add oil』也可以是英文啊!」
時間轉眼過去,這位新加坡女生早就成為了Chris的身邊人。這天,她告訴Chris「add oil」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成為了正式的英文。
真是一位讓他驚訝不斷的女生呢。於是,他又想起他和她因「add oil」結緣那天,她想對他說但沒有成功說出口的話: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在變,世界也不斷在變,沒有甚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香港人,加油。
香港人,Add o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剛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OED日前做了3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1400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add oil。OED解釋這個add oil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人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的英文說法,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Illustration by 麻甩 Ma Lut หม่าลั่ด
Storyteller: 黃宇恒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oxford英文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聽到要「背單字」就怕怕嗎?別怕!阿滴教你有效記單字的撇步!
只要YouTube留言「我想要透過Oxford Picture Dictionary學習單字」,
就有機會獲得這本牛津圖解字典!( 📖中英版試閱: https://goo.gl/sK3XXB )
我們會於6/16 (五) 下午3點主動通知5位幸運中獎得主喔! 【抽獎已結束】
上一部影片 輕鬆改變五個發音讓你秒變英國腔!
https://youtu.be/9tmJgnYxShs
下一部影片 美國糖果試吃time
https://youtu.be/ymqCHolbGtQ
更多阿滴: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weibo.com/rd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oxford英文 在 港。實測Test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牛津字典最近將港式英語之一「Add oil」列入字典,受人關注。但其實我哋仲有好多常用嘅港式英語,例如「Laugh di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e」等,今次就邀請外國人估吓佢哋點解!即刻睇佢哋點譯!
.
Chinglish "Add oil" has been officially added to the Oxford Dictionary.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opular chinglish expressions in Hong Kong, see how the foreigners explain that!
.
【STAY TUNED • 追蹤我們】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esthongkong/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oncctesthk/

oxford英文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背單字查單字好重要,不過沒有人在用厚重的字典了!今天跟大家介紹五個超棒線上英文字典!
訂閱阿滴英文 ▶ http://bit.ly/rde-subscribe
雜誌限量發行中 ▶ https://bit.ly/2JYqVIC
▌相關連結:
✍ Google Define http://google.com
✍ Webster Learner's Dict http://learnersdictionary.com
✍ Oxford Learner's Dict http://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 Dictionary 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
✍ Thesaurus http://thesaurus.com
✍ Urban Dictionary http://urbandictionary.com
✍ VoiceTube Video Dict https://tw.voicetube.com/definition
上一部影片 文法學堂 搞懂完成式 http://youtu.be/7sXGfQ6R6nc
下一部影片 飢餓遊戲電影經典台詞 http://youtu.be/Z_rzvTeQFP4
更多阿滴: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rayduenglish.com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