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想維持關係了,對方的種種缺點就出現了
.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10年度心理健康月(線上直播活動)
故事大綱:
在愛情的世界裡,我們是彼此的怪胎。
陳柏青是一名嚴重神經性強迫症患者,有非常嚴重的潔癖,非不得已要出門時都是全副武裝;穿防塵衣、戴手套、戴口罩,還會不停的洗手,所以他幾乎沒辦法正常社交生活。在一般人眼中,柏青就是個異於常人的怪胎。每月的15號是柏青唯一一天出門採買的日子,就在某個命運的15號,他遇見了與他「同病相憐」的另一個怪胎—陳靜。陳靜除了跟柏青一樣有嚴重的潔癖之外,她的皮膚只要在家以外的地方待上超過四小時就會嚴重過敏,全身長出紅斑。原本以為自己要永遠孤單活在這世界上的兩人,老天爺讓他們相遇,發展出一塵不染的愛情,彷彿擁有了彼此就不再害怕被世界遺棄。然而這段看似命中註定的關係,卻在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後,漸漸的變了調…愛情的承諾,真的能永保新鮮嗎?
.
《怪胎》(英語:I Weirdo,標題設計寫作:i WEiRDO),是台灣第一部全程使用iPhone拍攝的劇情長片,由廖明毅擔任導演、編劇、攝影和剪接四大要職,並由林柏宏和謝欣穎領銜主演。在2020年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單元進行亞洲首映,電影於2020年8月7日在台灣上映。
取自維基百科
.
《怪胎》在金馬獎入圍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視覺效果以及最佳美術設計。
.
強迫症(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又譯強迫性疾患、強迫性障礙、強迫性病症、強迫症疾患、強迫性神經症,亦譯沉溺,是一種精神病。西方精神醫學中的強迫症包含強迫觀念(obsessions)和強迫行為(compulsions)。
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一直希望結束卻又無法擺脫這些強迫觀念和行為。強迫症的表現可以自輕微到嚴重,但是假使症狀嚴重而不治療,可能摧毀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在學校的表現,甚至日常生活。最常見到的是重複而過度的清潔與檢查行為,有時患者已經害怕重複行為的執行,為了逃避進而引發對於特定髒污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例如遇到手上有油汙會在大腦迴路上產生清潔的慾望,正常的大腦會在執行完後清除神經迴路的活性達到降低慾望進而結束動作,但是患者在清潔後卻得不到該有的神經回饋進而讓慾望控制身體。在老鼠動物研究上,對特定神經傳導受體進行基因改造而降低對抑制訊息的活性,實驗老鼠會因為重複的臉部清潔動作而磨光臉部毛髮。患者會感到需要不斷反覆地檢查某些事,並且在患者的思緒中,會持續地重複浮現某種想法,或是感到需要一再地執行某些日常行為。
常見的重複行為包含洗手、計算東西、檢查門是否上鎖、強迫他人、懂禮貌卻不守、重複寄發一樣的電子郵件、要求物品以特定方式擺放或排序。有些患者可能會對丟棄物品有障礙,如果有強迫症的人改了這些習慣就會陷入鬱悶的情緒。這些重複行為嚴重的程度,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患者每天會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去執行這些行為,大部分的成人患者能察覺他們的行為並不合理,強迫症的狀況和抽搐、焦慮等失調有關,也可能會導致自殺風險提升。
取自維基百科
.
我們討厭某個人的時候,要列舉出許多原因並不難。例如,我討厭他優柔寡斷。但同樣的我,過去可能認為他是一個好相處、不會任意指使他人的人。又或者,我原本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做事井井有條,但後來可能又會嫌他老愛在小事上堅持。或者,以前覺得某個人不拘小節,後來卻覺得他太粗線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當我不想和那個人維持關係時(這才是找缺點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處。這樣才能把不和他繼續維持關係這件事正當化。
~《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
.
填寫回饋可以參加抽獎
連結請見直播留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焦慮症 #症狀 #治療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
ocd醫學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八卦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談起
最近台灣有一齣很火紅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精神疾病病患造成的社會問題為主題,討論當精神病患隨機殺人後,受害人家屬、被害人家屬、媒體、社會大眾、以及司法人士等等的互動,深入人性的善與惡,感動了很多觀眾,也引起許多法律及社會如何處理及幫助精神病患的話題。
劇中強調精神病患必須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不過,也特意凸顯出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嚴重副作用,譬如智力及行為能力大幅下降、身體協調變差等等。這齣電視劇把這樣的治療方法定位為「無法避免的壞處(necessary evil)」,因為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來幫助那些精神病患。換句話說,為了讓那些精神病患繼續生活下去,不去暴力傷害別人,唯一的辦法是用精神科藥物把他們的大腦給「廢了」,就好比用化學藥物為強暴犯「去勢」一樣的思維。
真的沒有其它辦法了嗎?兩年前,我應公民人權協會(CCHR)、國際同濟會、國際獅子會的邀請,到台中參加公益講座「除了吃藥,我還能做什麼? — 探討精神障礙多重原因,藥物並非唯一選擇」,專題演講的題目為「給不想再吃精神科藥物的你 — 從中醫的成功個案臨床經驗談起」。在活動之前與之後的好幾個月,我和許多精神科臨床醫師交流討論,不少精神科醫師也深刻認知,這樣長期藥物治療並不是辦法,有些精神科醫師也開始拒絕使用化學藥物,嘗試使用另類療法,譬如音樂療法等等。
其實,中醫是可以大幅幫助精神病患的,我幫助過不少精神病患,從憂鬱症(Depression)、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自殺傾向(Suicidal)、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強迫症(OCD)、自閉症(Autism)、迫害妄想症(Paranoia),到有幻覺幻聽、無故打人罵人等等的精神問題。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和我們有意識及無意識的心智活動有直接關聯,肝心脾肺腎、各主魂神意魄志,生理和心理互相影響,心理不同的問題會導致不同器官的生理問題,而不同器官的生理問題也會導致不同的心理問題,惡性循環下,導致身體及精神有嚴重的不正常表現。對於這樣生理心理互相的影響,中醫從生理下手,器官的問題轉好一些,對生理的負面影響會減少一些,生理問題輕微一些,器官問題也就再好一些。如此,利用中醫治療,打破生理與心理的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精神問題逐漸減輕,乃至完全康復。
這聽起來好像有些玄,其實,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觀察注意到了這個關聯性。人體腸道內有數百萬神經元,不亞於腦內的神經功能,已經被現代醫學認為是「第二大腦」。大腸內的毒蛋白及其它有毒物質,被認為極有可能是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自閉症等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地器官移植的病人,肝心脾肺腎或其它器官的移植,已經有數十萬個病例在器官移植後,發現個性、人格、興趣、技能、生活習慣等等不同心智活動的明顯改變,讓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變得與捐贈器官的人更加相似。「細胞層次記憶(cell level memory)」也慢慢被主流接受,認為每個細胞都會帶有某些記憶,對人體的整體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面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精神病患,目前精神科主流走上兩條路。一是使用更多、更強的化學藥物,這部分不需要再多討論,絕大多數的精神科醫師認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二是重新使用以前流行過的電擊方法,換個方式,新的電擊方法變得比較「高科技」,可以把微小的儀器植入腦殼裡面,當儀器偵測到腦內「異常放電」現象,就依據事先設定的「程序」,放電電擊大腦特定部位,以「修正」、「掩蓋」精神科醫師認為的「異常放電」。這樣的方法,挺「科技」的,但是一點都不「科學」,和用化學藥物把精神病患「廢了」異途同歸,外來強加的放電,遲早有一天會把大腦搞得更換亂,產生更多、更大的問題。
既然台灣公視製作組要探討精神病患的長期治療及衍生的社會問題,很有心的製作電視劇來引起各方專家及社會大眾的討論,那麼,是不是應該多花些時間及心力去深入了解中醫治療精神疾病的效果,以及那些因為中醫治療而康復、得以重回正常生活的病人故事呢?
(http://andylee.pro/wp/?p=5520)
ocd醫學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八卦
from 中部醫學中心網友,又是喝酒,又是急診暴力!!
病人於102年6月20日淩晨5點來急診。
病人的母親也同時一起掛急診,主訴是因為被病人嚇到胸悶。
病人一身黑衣,身旁有兩名同行男子。後來詢問他們是病人母親的公司同事。
病人進診間看診時一身酒氣。國語英語夾雜,自稱有OCD,聽起來像是ABC。
病人情緒很失控。
主訴說和朋友喝酒時朋友把酒杯打破他被彈起的玻璃碎片好像有喷到右眼。
他要給對方好看。由於病人情緒很失控,並不時動手翻我診間的東西,
包含其它病人的病歷,被我制止,
就有點腦羞成怒,這時我覺得他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
於是走出診間請護理人員幫忙找駐院警過來,被他聽到就捉狂,
直接隔空對我做出揮拳的動作。一邊出言辱罵我並衝過來要打我,
幸好他被同行的兩位男子拉住。
但還是一直對我做出挑倖動作,並出言恐赫,自稱有混幫派,要在外面給我教訓。
一陣混亂後駐院警出現,病患不願配合繼續治療,後來該病患被同行的男子帶離醫院,並約於5點30分辦自動出院。
從5點至5點10分時病患尚可配合問診,從約5點10分後病人捉狂要打我,
整個衝突過程約20分鐘。
後來病患的母親過來向我道歉,並由另一位急診醫師繼續幫她看診,
經檢查無大礙後出院。
ocd醫學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焦慮症 #症狀 #治療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06 「焦慮症」是什麼?
03:03 「焦慮」究竟是什麼?
04:40 有焦慮的症狀,該怎麼辦才好?
07:10 如何與「焦慮」相處?
09:05 我們的觀點
10:48 提問
11:08 掰比
【 認識焦慮 with Nicky Case 】
⚠️🐺 網頁小遊戲|與焦慮一起冒險(Adventure with Anxiety):https://bit.ly/3bFnfJa
⚠️🐺 心得資源|心理健康小秘訣 feat. 焦慮狼狼:https://bit.ly/3by0pDq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維基百科|廣泛性焦慮症:https://bit.ly/3bvmYIK
→ 維基百科|焦慮症:https://bit.ly/2zdhi83
→ 康健|罹患「廣泛性焦慮症」卻不自知!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警訊:https://bit.ly/3apPdr3
→ MedPartner|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圖文完整說明:https://bit.ly/2RZGDsJ
→ PTT|[閒聊] 救救焦慮症患者,什麼事情做了療癒又放鬆:https://bit.ly/3atA7AI
→ Osmosis|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 causes, symptoms & treatment:https://bit.ly/2RYjqqM
→ 廣泛性焦慮症 -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https://bit.ly/3cDVJvO
→ ALLY|我回來了(談焦慮症+服食血清素的最新經驗):https://bit.ly/3bsqrI5
→ Rethinking anxiety: Learning to face fear | Dawn Huebner | TEDxAmoskeagMillyardWomen:https://bit.ly/2XWufNS
→ Dawn Huebner on Rethinking Anxiety: Learning to Face Fear (Transcript):https://bit.ly/2Klc4tg
【 延伸閱讀 】
→ A Brief Measure for Assessing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The GAD-7:https://bit.ly/3avUI7A
→ ADAA|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https://bit.ly/2XQJU1k
→ TED|Anxiety: Hibernate, Adapt, or Migrate: Summer Beretsky at TEDxWilliamsport:https://bit.ly/2XTt7dR
→ MedPartner|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與治療?醫師圖文完整解說:https://bit.ly/3cyxoHG
→ Andrea Petersen《抓狂邊緣——焦慮症患者的人生自白》:https://bit.ly/3cB2rCS
→ udn|一位焦慮症記者的人生自白「焦慮讓我的生命更豐富」:https://bit.ly/3eFavEs
→ CrashCourse|OCD and Anxiety Disorders: Crash Course Psychology #29:https://bit.ly/2XV1ykA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cVEXsFicfQ/hqdefault.jpg)
ocd醫學 在 強迫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強迫症(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全名為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又譯強迫性疾患、強迫性障礙、強迫性病症、強迫症疾患、強迫性神經症,亦譯沉溺, ... ... <看更多>
ocd醫學 在 簡介強迫症(O.C.D.) 作者:臺大醫院護理部蔡育琦護理師 ... 的相關結果
一、強迫症定義: 「強迫」一詞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行為或情感有勉強、被迫的性質。 · 二、強迫症病因: 強迫症與一般精神疾病的發生,大都不是用單一病因可以解釋的,也 ... ... <看更多>
ocd醫學 在 強迫症OCD – 淺談精神官能症– 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 的相關結果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OCD(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但是一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