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橋上的魔術師(內含部份劇情)
_別把脆弱到需要賴著你的孩子,無情地向外推
.
《 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第七集裡的美枝子(孫淑媚飾)最後一幕勇敢向騷擾變裝藝人的流氓嗆聲,邊罵邊回頭,情緒激動中帶著些許不安,最後凝望著廟會舞台上的變裝藝人,投射自己大兒子 Nori(初孟軒飾,著黑色球衣者)的笑容。
.
我猜測她心裡或許擔心著有一天,因為性別不安而失落逃家,流落在外的大兒子也會造成同樣的惡意欺凌。是的,她的擔憂是對的。不過,成長過程一直都很優秀,擁有橄欖球隊長身份,被陽剛形象保護的Nori,其實算幸運兒。
.
但有很多相似狀況的孩子卻有不同際遇,像第六集隔壁點心世界的小八(鄭豐毅飾,畫面著絲巾者),陰柔特質向著陽光,聽到喜歡的日文歌會開心跳舞,穿著洋裝帶著小朋友們在長廊上輕盈奔跑,最終被一群惡意騷擾的青少年誤殺,躺在冰冷的公廁角落。
.
編導在這集將同志光譜裡兩種極端的形象,做成對比,很遺憾地兩個人都消失了,離開熟悉的生長環境前,都沒有找到最想要的「包容」跟「認同」。
.
這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卻把兩個很特別、很美麗的靈魂給碾碎,不敢做夢,不敢開口說真話,不敢讓別人知道「我是誰。」,Nori 半燒毀的日記裡最後一頁,寫著他離開的原因。
.
家,是心的庇護所,我猜不到 Nori 究竟去了哪裡,也不曉得那個日本人有沒有見過他。但我在想,也在祈禱,Nori 能到得了神祇之地,一個能真正保護他、無條件接受所有特質的地方。
.
那是所有提心吊膽長大的孩子,最想也是最後的依歸。
.
這些話不僅想對為人父母者講,如果你深愛著他/她,不管是男是女,或忽男忽女,行為、樣貌、特質雖然不符合期待,但只要有愛,就會想永遠在一起,作他的依歸。別把喜歡溫柔賴在身旁,纖細又易碎的靈魂一直往外推。
.
缺角,是缺掉的那一角勇敢,它不是不存在,而是要靠另一個人來引動,靈魂才因此完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明白。但願天橋上的小八跟Nori,最終能在99樓相遇,一起唱著那首喜歡的日文歌,自在地舞動。
.
👉 追蹤威廉的IG:https://goo.gl/UtrmBS
.
🔥《#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博客來:https://bit.ly/3dxY9Ne
誠 品:https://bit.ly/3l5LMeP
金石堂:https://bit.ly/2W51Un6
MOMO:https://bit.ly/2YzL6X2
.
#性別平權 #不一樣都一樣 #玫瑰少年 #性別平等教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雀雀看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勘誤公告◀ 本影片中關於小八在廁所死亡的敘述方式有誤,恐會造成閱聽朋友的誤解,已經把講錯的部分都刪除囉。相信有追過《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六集的人便可以輕易分辨故事真相。對於這支影片上架後造成了24小時的風波,還請閱聽朋友包容與見諒了(鞠躬)。 延伸劇評文章► https://movies.yaho...
nori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 VOGUE Taiwan Facebook 八卦
超喜愛孫淑媚顛覆觀眾印象的演出😍❤️
孫淑媚 #電視金鐘 #入圍 #天橋上的魔術師
nori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 Facebook 八卦
聊《#天橋上的魔術師》最終章〈#超時空手錶〉,從伍迪艾倫《開羅紫玫瑰》談起。
——因應讀者建議設置防雷——
六年前第一次看《開羅紫玫瑰》的感受,我現在還記得。故事主人翁 Cecilia 歷經 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丈夫家暴、嗜酒,Cecilia 無處可逃的「現實生活」,唯一能去的地方叫「電影院」,漆黑盒子講述一遍又一遍的「虛構故事」,提供 Cecilia 避世的位置。
Cecilia 的電影看著看著,虛構角色竟從銀幕跳出,成了現實人物,Cecilia 逐步和嚮往的角色談戀愛,虛構故事成了現實寄托,帶著 Cecilia 遠離悲傷。就從這裡開始,伍迪艾倫毫筆一揮,糢糊了 Cecilia 的現實/虛構,進而影響觀眾。
在《開羅紫玫瑰》的虛構文本中,「電影中的電影」成了現實,這樣的手法同時雜揉了角色和觀眾之間的現實/虛構,魔幻時刻成立,電影魔法於焉而生。Cecilia 因為電影短暫體驗了美好事物,我則在《開羅紫玫瑰》中印證療癒人心的電影魔法,人們在漆黑盒子中,將自身投射於銀幕上的故事,對 Cecilia 來說、對我來說,箇中的魔幻時刻就是一場救贖,能影響現實。
六年後,我在《天橋上的魔術師》 EP.10〈超時空手錶〉中感受到一樣的事。
在 EP.9 〈金魚〉之中, 在點媽「全/半熟蛋」的問句過後,小不點選擇揮別特莉莎返回家庭,但讓小不點離開的,也恰是 EP.10 〈超時空手錶〉點媽的那句:「為什麼不見的不是你。」換句話說,留下到離開,以小不點 4 年級 到 6 年級的生命軌跡來看,「家庭」是左右生命的符旨,「家庭關係」就成了〈超時空手錶〉要處理的難題。
這樣的難題,就靠著電影的魔法來解。
對於小不點來說,《戀戀風塵》的電影世界是逃離現實的地方,置換成點爸、點媽的角度,播放《戀戀風塵》的戲院則是修補親子關係的媒介(楊雅喆甚至在售票處貼上另一部電影《父子關係》),而小不點在銀幕中哭喊的:「舶來品、舶來品,高級鞋墊,三雙兩百,快來買喔。」這句台詞之後,對我來說藏在背後同樣重要的宣言是——「保證千山萬水走回你身邊」(雖然劇組沒拍),於是小不點想著現實世界的羈絆,在《戀戀風塵》的虛構世界中踏遍千山萬水,終究從「九十九樓」回到現實。
不過,帶小不點歸返的主因,還是點爸、點媽在銀幕前的聲嘶力竭、膠卷上的淚滴成雨,這是壓抑過後的醒覺,而促成「對話」的關鍵是「電影」,小不點與現實世界/家庭關係的千絲萬縷,隔著銀幕伴著影像乘風而來,「虛構」與「現實」交融,寫實魔幻的意義,在這一刻完整體現。
2021 年《天橋上的魔術師》挪用 1985 年的美國電影,透過台灣電影《戀戀風塵》勾勒 1986 年的時代風景,成了片中最迷離的魔幻時刻,伍迪艾倫和楊雅喆做到同一件事,皆以電影作為媒介,讓角色對話、給予救贖,而對於觀看影像的我來說,這是最令人動容的事,他們皆提醒了我,電影/影像真的能成為某種救贖,或許這也是人們熱愛影像的原因。
在我看來,〈超時空手錶〉有著《開羅紫玫瑰》的靈動神采,觀眾在光影間擺盪與遊歷,現實已經夠亂、夠痛、夠苦,但透過影像人們好像還能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處安身的位置。
在艱困的時局當中,我仍堅信藝術能撫慰人心,消弭隔閡,我時常在電影當中找到靈光,如同楊德昌說的:「電影能延長三倍的人生。」
某程度上電影就是魔法、會是永恆的,就算時代消失,某些事情仍存於膠卷、活在記憶之中,而有些電影/事件不管過了幾年,只要有人還記得,就不會下檔(反轉了魔術師說的這句台詞「電影就要下檔了」)所以人們在 2021 年能看到 1986 年的台灣再現,楊雅喆全劇在描述的就是這件事——「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然後他在第一集第一場戲就說了。
於是在 EP.10〈超時空手錶〉和 EP.1 〈九十九樓〉,楊雅喆設計迴圈,利用陳明章和許景淳替《戀戀風塵》譜下的樂音,首尾呼應,以小不點的「逃離」和「歸返」完整了全劇。結束和開始自成圓圈,小不點在〈九十九樓〉夢著「離開」;在〈超時空手錶〉說著「回來」,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小黑人〉、〈水晶球〉、〈石獅子〉、〈文鳥〉、〈影子〉、〈火柴〉、〈錄音帶〉、〈金魚〉、〈超時空手錶〉的鋪陳,小不點和觀眾共同走過小八、Nori 、猴蘭戀、特莉莎、報攤火災等無以名狀的死亡/消失,也正因為消失,意識到傷痛曾經真實烙下,才有機會共存,於是尋求歸返。
最終,這些故事在小不點/觀眾心中撒下種子,灌溉後發芽,小不點會帶著這些記憶成長,如同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般,終於在影像的魔力中被看見、被記得,電影下檔了,劇集載完了,但影像世界會留著,如同《天橋上的魔術師》再現了《戀戀風塵》,提醒人們記得那時代永遠存在。
或許再嚴重點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全劇就靠著混淆虛構和現實,對全台灣施以《開羅紫玫瑰》的電影魔法,後設地看,坐在螢幕前看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觀眾,何嘗不是坐在影廳看著《戀戀風塵》的點爸、點媽,楊雅喆化身為魔術師(他在第十集尾聲巧妙地替魔術師配音,成為導演的再現),或許希冀在諸多暴力/惡行、死亡/消失之後,觀眾能從影像之中尋回救贖,與時代共存、和解。
從此角度切入,小不點以及所有劇中角色,皆似時代幽魂,中華商場之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提問,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對台灣拋下的定錨——好好認知過去,與消失的記憶相處,勇於認錯、承認存在,〈超時空手錶〉的功能才得以發揮,這是楊雅喆的「轉型正義」。
因此小不點變成隱形人時,阿卡與阿蓋丟棄桌子時說:「忘記你,就不會痛苦了。」小不點焦慮回應:「不要忘記我啦!」此處的台詞設計,或許恰恰契合主題——「不要忘記的痛苦記憶」就是楊雅喆回望 80 年代的大聲疾呼。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與終章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原先似是而非的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
1980 年代的消失,楊雅喆到了 2021 年用影像魔法提醒世人過往的時代傷痕,而行過死亡幽谷之後,最終轉化爲樂觀的謙卑態度,這是楊雅喆和劇組暖心的「最後一次溫柔」。
後記:
看到吳明益老師在 2018 年於臉書提到:「我期待《天橋上的魔術師》能成為一部有文化底蘊的影片(包括人性、成長經驗、多元語言、族群史、城市文化史、政治史)、也能成為一部「展示美學的影片」(語言、視覺、時代、生活)。我也希望這部片能留下比影集更多的事物,期待它能帶領觀眾對流行音樂、懷舊事物、家族與城市記憶的共感與風潮。」
《天橋上的魔術師》播出的這一個月,激盪的討論不絕於耳,政治性如葉永鋕、鄭南榕、林宅血案等事件被召喚,而文學、音樂、影像如黃春明、陳昇〈最後一次溫柔〉、黃韻玲〈藍色啤酒海〉和台灣新電影等作品被挪用,甚至上一代對於「中華商場」有無遭受「白色恐怖」都引起論戰。
從文學、政治到影像美學,我認為劇組團隊做到了吳明益的想像,《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部有「文化底蘊」的作品,人性、成長經驗、多元語言、族群史、城市文化史、政治史皆裹藏其中,更召喚了時代的鄉愁,同時另闢蹊徑,用影像語言的魔法取代文字的想像,烙下影像創作者的獨有印記。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
nori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評價
▶勘誤公告◀
本影片中關於小八在廁所死亡的敘述方式有誤,恐會造成閱聽朋友的誤解,已經把講錯的部分都刪除囉。相信有追過《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六集的人便可以輕易分辨故事真相。對於這支影片上架後造成了24小時的風波,還請閱聽朋友包容與見諒了(鞠躬)。
延伸劇評文章►
https://movies.yahoo.com.tw/article/%E3%80%90%E9%9B%80%E9%9B%80%E5%8A%87%E8%A9%95%E5%B0%88%E6%AC%84%E3%80%91%E8%B2%93%E5%A6%96%E8%88%87%E6%AB%BB%E8%8A%B1%E3%80%8A%E5%A4%A9%E6%A9%8B%E4%B8%8A%E7%9A%84%E9%AD%94%E8%A1%93%E5%B8%AB%E3%80%8B%E4%B8%AD%E8%8F%AF%E5%95%86%E5%A0%B4%E7%9A%84%E5%BD%A9%E8%99%B9%E5%B9%BB%E5%BD%B1-195926368.html
觀看雀雀看電影電影文字評論►
https://cheercut.com/
雀雀看電影臉書粉專最新動態►
https://www.facebook.com/cheercut/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eercutmovie/
Jinma 來跨►
https://jinma.today/
MovieCool►
https://moviecool.asia/
nori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改編自台灣文學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由《血觀音》導演楊雅喆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天橋上的魔術師 #台劇 #吳明益 #楊雅喆
近期影片:
當男人戀愛時 影評 Man in Love 【羅比】 啥款
https://youtu.be/ySHo4gnpk_s
游牧人生 影評 Nomadland 【羅比】浪迹天地/港譯
https://youtu.be/yzGoVRxFFug
無名弒 影評 Nobody 【羅比】殺神NOBODY/港譯
https://youtu.be/52vwnru1z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