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敬重的李登輝前總統,今晚於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
稍早,我已經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我也已經要求政府部門,務必針對後續事宜,提供最高規格的協助。
李前總統是時代的開創者。他年輕時曾兩度負笈海外,學習新知,並將專業貢獻給故鄉。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國家,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90年代,我曾經和李前總統共事,他對民主化理想的堅持,以及對國家主權的堅定態度,讓我印象深刻。後來,我有幸擔任總統,親身感受領導國家面臨的諸多挑戰,和做決策時必須面對的艱難處境,也才能體會到,這位民主前輩當年在重重挑戰中,帶領台灣走向民主,是帶著多麼堅決的意志。
有時我會向李前總統請益,他總能秉持長者的風範,和我分享各種他從閱讀中得到的新知,鼓勵我在做決策時,保持一顆謙卑勇敢的智慧之心。
李前總統並不忌諱談論生死,因為意識到死亡的存在,才會思考活著的意義,他總是能夠開朗的面對人生必然的結局。「誠實自然」是他最喜歡的座右銘,這一生,他篤信力行,努力實踐。他是時代的開創者,是領導台灣前進的人,也是令人敬重的長者與前輩。
李前總統九十八年的人生,經歷許多歷史的轉折。今天他與世長辭,也代表著台灣人走過了一段重重考驗的歷史,即將翻開迎向世界的新頁。
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願李前總統安息,也請家屬節哀。
圖片來源:Newsweek, May 20, 199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
「newsweek台灣」的推薦目錄:
newsweek台灣 在 賴品妤 Facebook 八卦
李前總統的一生,見證了台灣人多舛的命運,也活出台灣人堅毅的精神。生於日治時期,走過戒嚴、白色恐怖和威權時代,在風起雲湧的年代,他堅忍不拔的領導台灣,從和反對黨協商修憲、終結萬年國會到推動總統直選,奠定台灣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基礎,將台灣從威權一步步走向民主自由。
李前總統1988年繼任總統,於1996年成為首任民選總統;我是1992年出生,很多的事情都是成長後去理解思考。所謂的政治哲人是:即使有形的外在消逝,思想依舊長存,是前方亮著火炬的漫漫長路,一如李前總統常道我是不是我的我。
李前總統雖然安息主懷,但他為台灣帶來的變革,將會深深烙印在這塊土地,也影響著台灣現階段以及未來的種種挑戰。台灣依然還有很多未完成的民主轉型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投入更多的努力,我願意成為其中一份子。
李前總統,願您安息,也願家屬節哀。
圖片來源:Newsweek, May 20, 1996
newsweek台灣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為何podcasts在香港不會紅
為何有聲書在香港不會紅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會紅 | 文化討論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這麼紅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這麼紅?
[陰謀論] 為何播客Podcast在香港不能像台灣紅得起?
The culture of podcasts
(Show unedited podcast intro)
這是我2015年英文頻道做的unedited podcast (無剪接播客) , 就是用這個跟了我5年的blue snowball麥克風錄10至20分鐘無剪接清談.
隨著我英文頻道2018年的jip埋 ‘無剪接播客’ 自然好快變成 ‘無人接播客’ 但近年在歐美, 最近甚至台灣也fan起這goo podcast熱潮. 著名podcast主持Joe rogan還以1億美金賣自己節目獨家版權給Spotify.
企業家Gary Vaynerchuk用Uber 比喻 ‘播客’ 的hing起: ‘方便.’ Uber當然令到叫車很方便. 但podcast方便之處就是吸收podcast內容養份同時可以分心做其他事情. 開車, 洗碗, 煮飯, 我自己會開podcast, 開風扇, 睡覺.
“Every youtuber has a podcast” 是外國youtube界笑話, 那為什麼香港本地podcast少? 現在香港Top 5的播客是: RTHK ‘講東講西’ BBC Cantonese radio ‘BBC Newsweek’ 共通點都是大傳統媒體公司的其中一個項目, 因為現在正在流行.
我不是在been底這些節目質素或本身機構. 但你看美國最有談話性的podcast是兩個美女做的 call her daddy或youtuber Logan paul常常請A片女星上節目可以知道podcast在國外已發展到一個尊sook的文化出來. 這整個是一個podcast節目的office.
consumer lifestyle: people’s 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 (pace of driving versus quick transportation) 開始之前我要講明自己有短暫地住過香港但一定不是香港地理環境juen家. 但我熟悉的香港交通非常方便, 快jit. 相反外國公共交通效少和慢. 根據美國tung計, 22%的播客聽眾是開車時聽. (Show Steve Jobs podcast) 2008年podcast開始有人搞到2014年 ‘serial’ 這podcast跟當時車的連接性加強有相fu相sing的關係. 讓經典美國文化road trip加了一個聽podcast的元素. 而因為車程往往較長, 據知80%以上美國用戶一次session會完成一集podcast的全部或大多部份. 好像香港或紐約交通較方便的大城巿來講難以pooy yoing一次過聽一個多小時節目這個習慣. Suey説如此但多了智能家居後podcast收聽提升. 其實耳朵聽故事是人類接收資訊只是從收音機juen變mo式做podcast. 所以我相信一定有市場.
creator
The Solution: freedom of speech
誠實地跟大家講我clickbait大家進來的. 標題應該定為: 為何podcast在香港 “難” 紅但我相信一定需要有這個文. 我有了拍這條影片的念頭來自看到台灣百萬Youtuber Joeman講台灣podcaster言論自由比youtuber的寛好多言論是這寶貴一定不能比身處的平台限制你的 ‘無剪接説話’
其實我都hun hun地, 如果大家想我搞個podcast下面留言有spotify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page現時有一首歌, 下次再見by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eg5GPw2mo/hqdefault.jpg)
newsweek台灣 在 另類台灣之光!YouTube 創作者三原登上日本雜誌評選「世界 ... 的八卦
YouTube 百萬訂閱創作者三原JAPAN─三原慧悟在今年八月登上日本雜誌《Newsweek》,與旅美職棒選手大谷翔平、喜劇演員志村健等知名人物共同獲選為「備 ... ... <看更多>
newsweek台灣 在 另類台灣之光!百萬YouTuber 三原登上日本雜誌評選「世界百 ... 的八卦
YouTube 百萬訂閱創作者三原JAPAN─三原慧悟在今年八月登上日本雜誌《Newsweek》,與旅美職棒選手大谷翔平、喜劇演員志村健等知名人物共同獲選為「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