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時,在威斯康辛州的Alexander Hamilton高中籃球校隊內有一名球員,他身高6尺9吋、臂展達7尺2吋,且能夠運球、切入、投射、控球、以及搶籃板。
.
那年他繳出場均27.9分12.7籃板7助攻8火鍋、「微四喜」的怪物數據,並成為該年度的麥當勞明星球員、獲得ESPN的五星評價並在全美高中生內排到第12名。
.
那時候,大家都拿與他討論的人,叫做Kevin Durant。
.
但每個年頭中的小KD何其多?又有幾人能真的成為他?
.
於是在進入大學後,由於他所加入的UCLA並沒有以他為重點來打造戰術,因而這名頂尖高中生曾經擔任控球的才華被隱藏起來了,他轉而主打Pick & Pop、籃板以及防守。
.
這段期間內,雖然高中時期的運球能力被證實仍需鍛鍊、無法搬上NCAA使用,不過他靠著強勁的防守與籃板,以及優秀的跳投機制,仍讓他被拿來和另一名明星球員做比較。
.
那就是全盛時期的Carlos Boozer。
.
甚至,許多人仍認為他還是有成為窮人版KD的潛力,只要進入NBA後能夠持續磨練運球、增強對抗性,搭配他天生的跳投手感,這樣的想像並非不可能達成。
.
可是就在這時候,他遭逢了臀部的傷勢。
.
而這個傷勢,可以說是這名年輕潛力前鋒至今生涯的轉捩點------急轉直下的轉捩點。
.
臀傷後,不僅讓他一度高居2015年前10的選秀聲勢受到傷害,也影響了他場上實質的表現。
.
最終,他跌到了該年的首輪第30順位才被選走。
.
而要知道在季初時,許多人曾相信這名高中KD與Jahlil Okafor、Karl-Anthony Towns等人一樣會是該年的潛在前五順位競爭者。
.
而或許你早在看到圖片時就知道他是誰,也或許講到這裡你才知道他是誰,又或許,就算我待會說了他的名字你仍會感到茫然。
.
總之,這名球員是Kevon Looney。
.
...知道他是誰嗎?如果不知道也無不可,畢竟生涯第一年,他幾乎沒上過場;而在第二年內,他幾乎都是帶傷在打,並打得渾渾噩噩。
.
是的,曾被寄予厚望、成為勇士選秀一大偷的Looney,當年選秀完後,便展開了一段反覆進行臀部手術與復健的旅程。
.
而這一弄,就是一段以年來計算的時間。
.
儘管他在上季就已經回歸,但臀部失去力量、整體體態也不復從前的Looney,連在發展聯盟都打得跌跌撞撞。
.
也因此,在這季開季前勇士也已經確定不執行這名準三年級生第四年合約的選擇權。
.
在這裡先打斷一下、問一下待比較久一點的讀者們。還記得暑假時我曾問大家,覺得Kevon Looney這名球員的未來如何嗎?
.
那時候多數的回答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
好一點如「防守可以,但進攻不改善就希望渺茫」,慘一點如「只是過客」、「根本未達NBA水平」...
.
但現在回過頭到來想想,其實當時對於Looney做任何的評價,對他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
他的時間幾乎等於是從2015年就停止了,直到今年才重新啟動,我們又怎能批判他的表現呢?對吧?
.
那麼看回到現在,究竟在經過夏季的減重、將身體調整回過往狀態後,Looney如今的表現又是如何?
.
嗯,說起來這季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應該是11月19日面對到七六人的比賽那時。
.
當時沒記錯的話是第三節後段,開始節節敗退的七六人在勇士先發組合開始下場後試圖反撲。
.
結果每次當Joel Embiid和Ben Simmons想往裡面打,就會突然有個又快又高的身影倏地閃出來,不是蓋鍋、就是完美對位,幾乎沒有漏掉任何人過。
.
...對,那個人就是Looney。
.
於是勇士先發下去後不但沒有被反追,反而還靠著堅實的防守與火燙的團隊三分將領先給拉得更大,把我這個七六迷氣得牙癢癢。
.
但同時,我也是這時候才理解到,我在暑假時就試著想用Looney甫復出的表現來評斷這名球員,實在太可笑了。
.
因為現在的Looney,根本已經不是我暑假時看到的那個溫吞吞、跑起來慢半拍的傢伙,而是一台驚人的協防機器。靠著速度、靈活度、臂展,無所不在。
.
反應在該場比賽的數據上,Looney在只上場了9分多鐘的短時間內,對球干擾(Deflection)就高達3次是全隊最高,並且成功干擾兩分球出手的次數也達到3次。
.
而看到本季的數據,Looney有40.3%的對位防守都是在距離籃框6尺內、也就是籃下區域中,場均能讓對手的命中率下滑12.3%,是聯盟前段班的防守水準。
.
另外,Looney場均per 36分鐘成功干擾兩分球出手次數達12.2次,放眼在全聯盟中也可達到第26名。
.
而從隊內自己來比較的話,Looney場均per 36分鐘讓對位對手在禁區得分低達31.1分,更是勇士全隊內線中的最佳成績。
.
這樣的護框品質與效率,以一名好不容易從傷勢中歸來的年輕球員來說,確實不容易。
.
只可惜,今年勇士選來的Jordan Bell,在這方面已經有能和Looney比擬的效率,且比起大一就棄學的Looney,Bell的籃球智商與團隊意識又更好。
.
更糟的是,對比能夠在進攻端完美執行Pick & Roll的Bell,Looney不僅基礎擋拆追不上這名新秀,連過往高中KD、大學Boozer的全方位進攻技術也消失殆盡。
.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Looney缺戰近兩年,他實際場上的對抗性絕對還回不來,再加上他跳投速度本來就偏慢,過去又飽受傷病困擾而無法修正...
.
但,又有誰會等待他呢?
.
如今的Looney已經21歲,只比Bell小一歲,但完成度與即戰力不但相差一段距離,且自己明年的合約還未被球隊執行。
.
所以Looney的處境...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
因此他在未來的日子中,不但得加緊融入球隊、磨練自己在場上的基礎得分手段,也得慢慢去證明自己曾充滿潛力的得分技術,以說服球隊他仍有可得開發的空間。
.
否則因傷缺席的那些時光,不只會是他生涯的轉捩點,更可能會成為他生涯的致命點。
.
儘管在臀傷後他要100%摸到他的終極天花板,應該是不可能了,但以他的技術底子來看,成為能跳投、能籃板、能協防、完美契合現代籃球意旨的延伸四號仍舊是可以的。
.
沒錯。就算往昔曾是KD、Boozer 2.0的他,如今在NBA只是一個nobody,卻也不代表往後也無法逆轉。
.
就讓我們等著看看,Kevon Looney的籃球故事在一路急轉直下後,能否上演觸底後的絕地大反彈吧!
.
至於...真的可能反彈嗎?當然是沒人能夠確定。
.
不過也正是由於不確定,才充滿可看性。
.
事實上,前面的一切困頓掙扎,也許都只是屬於Looney故事的序章而已。
.
而現在的他,或許才正要開始敘寫他的起點------
.
#KevonLooney #Warriors #DubNation #UCLA #NCAA #2015NBA選秀 #小KD #為傷所困 #觸底反彈 #證明自己 #外線跳投 #協防好手 #護框防守 #NBA數據分析 #NBA球員分析日誌
nba per計算 在 Sky's NBA Facebook 八卦
#被低估的璞玉
由於先前選秀時功課做得不夠確實,導致我對於Caris LeVert這名球員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能夠傳球(大四場均4.9助攻)的射手(大四三分命中率達44.6%)上頭。
.
但直到最近,我看到了Youtube上有人剪輯了他切入得分的影片,然後又去找了數據,這才驚覺------
.
原來我一直以來都誤解他了。
.
因為一攤開數據,看到主要三種出手模式: Catch & Shoot、急停跳投與切入,首先C&S事實上就是LeVert出手最少的一種模式,僅占他出手的29.8%。
.
且同時,裡面有28.7%都是三分C&S,但命中率卻僅34.6%,距離合格的射手尚有距離。
.
反觀急停與切入方面,LeVert的急停出手整體命中率是38.7%並不差,更驚人的是兩分球的急停出手命中率高達50%。從細部來看,運球急停、後撤步跳投、轉身跳投等出手LeVert都有不錯的水準。
.
看到切入上,LeVert的切入是最讓我驚訝的一塊。他切入命中率高達55%極有效率,且看到他在Tight與Very tight、也就是防守者距離他2-4呎及2呎以內的兩分球出手,命中率更高達54.9%和60.5%,準度非常驚人。
.
而實際觀看影片,則會發現LeVert雖然看似削瘦,但他的對抗性其實很不錯,善於利用身體頂開他需要的出手空間。同時他在碰撞下出手的協調性也很好,在半空中能有效閃避對手後再把球穩穩放進籃框。
.
且這在運球數據上也能得到證實。LeVert在運球數據上最主要的兩種出手,一種是無運球的三分投射,一種是2-6次運球的兩分球出手。
.
而無運球的三分投射上他的命中率僅33.9%,同樣令人搖頭。反倒是2-6次運球後的兩分球出手,佔他所有出手達26.6%,且命中率更達56%。
.
更有趣的是,再看回到防守者距離數據,前面提到LeVert在防守者針對下的兩分球出手很出色,但看到Open與Wide open的三分球上,他命中率則分別僅35.1%與28.9%。
.
所以,由以上可以統整出LeVert的出手特色是: 三分空檔他把握度不高,反而是中距離的跳投穩定度還不錯,而切入到籃下的出手更是他最有效率的得分手段。
.
當然,我相信這樣的特色在某種程度上,應該也與籃網強調拉開空間給射手的戰術體系有關聯。因為看影片,許多時候LeVert都是隊友替自己創造出三分空檔後、他接球假晃、對手撲防、他才能順利直接過人切入得分。
.
因此我認為LeVert令人驚豔的切入效率,籃網的戰術也幫了不少忙。
.
不過我們仍舊不能抹滅LeVert本身的實力。且他切入時不只有帶來個人的得分威脅,同時他切傳的助攻率也是籃網全隊最高,達到11.1%。
.
且在下半季獲得更多上場時間後,LeVert的切傳助攻率更衝高到12.2%,場均切入助攻0.5次在籃網也僅低於林書豪的0.7次,顯示出他有把大學時期的全能球風延續到NBA來。
.
更讓人激賞的地方在於,身為新秀,LeVert處理球的方式卻是非常的聰明、失誤率非常低。
.
根據82games統計,LeVert助攻與糟糕傳球(Bad Pass)之間的比例是4.3,若拿其他可以進行傳導的搖擺人來相比,也比Khris Middleton的2.7、Andrew Wiggines的3.2、James Johnson的4.2要更好。
.
看到運球方面,82games統計LeVert在運球指數------根據被做進攻犯規、掉球、做出糟糕傳球加上運球質量本身計算出的數值------達到13,也比一票鋒衛球員如Wiggins、Seth Curry、Evan Fournier要好。
.
儘管上述兩樣數據要找到比LeVert好的球員也是大有所在,甚至是非常多。不過要注意,LeVert只是一名新秀,且雖然是大四才投入選秀,但他受到傷病困擾、休戰的時間可不短。
.
因此新秀年就能有這樣沉穩的演出,我想已經是很不同凡響了,也讓人看見籃網球團的慧眼獨具。
.
LeVert新秀賽季的下半季,在23.8分鐘內場均就能繳出9.8分3.9籃板2助攻48.2%命中率的數據,換算成36分鐘則是一份14.9分5.9籃板3助攻的全能成績單。
.
更別提他在四月的七場比賽、出手數量被調增之下,Per 36數據更衝到場均19分5.7籃板3.1助攻。
.
So...或許LeVert不會是一哥類型的天賦好手,但他無疑有潛力成為一名很棒的二或三當家球員。
.
出色的切入、值得信賴的中距離作戰、也可以打擋拆(擋拆場均命中率47.9%),同時具備優質的傳球能力以及低失誤率。
.
來季,只要LeVert能適應NBA三分線距離,把大學時期44.6%的三分準度找回來,相信他將會變成籃網很重要的得分武器。
.
另外更重要的是,LeVert並非需要長時間持球找出手機會的球員,他多是接球後馬上選擇投、切、傳,不會霸著球浪費球權。
.
因此可以預期,新賽季他、D'Angelo Russell以及林書豪,應該能打出值得期待的戰力。
.
尤其是他與D-Lo這對全能型的鋒衛搭檔,加上今年的防守型新人中鋒Jarrett Allenn,想必沒意外的話,他們也將會是未來籃網建隊的核心所在。
.
#Nets #Brooklyn #BKN #WeGoHard #CarisLeVert #DLo #JeremyLin #JarrettAllen #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