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加柏林影展回來這幾天,忙著上班上課
終於能趁這個連假好好整理思緒
樂樂說,這趟旅程她印象最深的是
在遙遠的德國,遇見同樣會講中文的德國人
讓她覺得很親切
也勉勵自己要像他人學習
對各國語言學習保持高度興趣。
媃媃說,這趟旅程她印象最深的是
首映完畢的那一天
因為氣候寒冷,我們戴圍巾又戴帽子,全身包緊緊
走在回旅館的大馬路上時
有個高大的德國男子和我們迎面而來
突然對樂媃說:「I like your movie」
真是受寵若驚。
這趟旅程讓我們增長不少見識
膽量也增加不少
真的很感謝 Wen Chih Yi導演
讓樂媃能在小小年紀
有機會踏上歐洲參加國際級影展
我們會再繼續努力,希望帶來更好的作品😘😘
附上此次新聞連結
2/13 自由時報
http://ent.ltn.com.tw/news/paper/1077641
2/13 now news
http://www.nownews.com/n/2017/02/13/2404150
2/13 青年日報
http://news.gpwb.gov.tw/News/214379
2/15 自由時報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75804
2/16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8/2288916
2/16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16006035-260404
2/17 新浪新聞now news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217/20671062.html
2/17 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7000712-260112
2/17 EDtoday星光雲
http://star.ettoday.net/news/868378
2/19 EDtoday星光雲
http://star.ettoday.net/news/869860
#berlinale2017
層層摺起的寂寞 The Dress on H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00的網紅Stephanie Sum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補充 (最後更新 20/6/2019): Q: 做大B好定做細B好? A: 本身大細B都無咩所謂,只要小朋友跟得上就可以,但而家香港嘅教育競爭太激烈,你要想像一下,一班入面,有埋上一年9月嘅小朋友,如果你小朋友年尾出世,人地大成年有多,到搵小學、interview,未睇表現身高都已經差好遠,有一...
n班幾時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美國醫療物資不足,富人檢測優先惹議
【美國新冠疫情持續緊繃,單日確診人數已經從兩位數拉高到四位數字,首當其衝的就是醫療體系的大崩潰。第一線的口罩防護衣嚴重不足,多數醫院已經展開嚴格配給,並要求盡量重複使用。支撐病患生命的呼吸器,光是紐約州就短缺三萬台。專家不斷呼籲地方採取禁足手段拉平曲線,目的就是為醫療資源爭取更多時間,但美國的貧富差距在此刻尤其殘酷,德國之聲評論,美國人是生不起病的,他們沒有真正的公衛體系,於是包括篩檢試劑、呼吸器幾乎都是有錢人的專利,這使得疫情一旦擴大蔓延,美國將與戰場無異。】
{內文:
這是美國醫療體系最前線,新冠病毒大敵當前,號稱供貨全球軍火三分之一強的的美國,醫護人員卻連最基本用來治療患者,及保護自己的武器都大呼不足。
(Dr. Stephen Anderson/急診醫生)
對我及我同事這些第一線醫護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個人防護裝備,我今天在這裡的口罩已經拿到了,我得用生命保護它,因為這很可能就是我的命
一名美國西北華盛頓州的急診醫師,透過網路求援,當地醫院的防護物資僅剩下最後48小時,同業間相互詢問的結果是,多數醫院均已處在嚴格配給中。
(Dr. Darien Sutton/急診醫師)
現在我剛拿到一個口罩,就被要求要戴這個口罩至少一星期
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全美醫護染病率正持續飆高,一名舊金山執業醫師日前參加完,一場辦在紐約時報廣場附近,匯集上百名急診醫師的會議後確診隔離,當環境已是高風險,自己又處於過度疲勞的狀態,美國疫情才正要醞釀爆發,多數第一線醫護已在崩潰邊緣。
(Dr. Jane Jenab/急診醫師)
我患有哮喘,即便當我罹患普通感冒和流感,有時候我還是得勉強上班
美國前勞動部長Robert Reich,日前在《衛報》專欄撰文指出,當美國疫情正複製武漢爆發初期,確診病例以等比級數增加,這個全球首富大國意外暴露出的窘境,是美國原來根本沒有真正的公衛系統。
(白思豪/紐約市長)
距離我們最需要的醫療物資短缺,只剩下兩到三個星期,及時提供這些物資的唯一方法,是透過美國軍隊的全面動員,就這一點來說,共和國歷史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明智的做法了
號稱全美人口最密集的紐約,在短短一個月確診人數破萬,單日新增病例更從15例爆增到3千多人,成為美國當下最慘疫區,市長白思豪就洋洋灑灑列出,自己近期可能需要的醫療物資,N-95口罩300萬個,外科面罩5千萬個,呼吸器1萬5千具,及2500萬套防護衣 手套 連身工作服。
(白思豪/紐約市長)
乍看之下,這些數字聽起來會讓人嚇一跳,但有鑑於這個國家卓越的生產能力,如果我們的國家立足於戰爭的基礎上,應該是足以實現的
白思豪的呼籲,總統川普顯然是聽到了,18號表示將動用韓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賦予政府擁有更大的權力調動所需物資,問題是病毒不是一個看得見的敵人,當下的美國兵敗如山倒,光是過去一星期,全美確診人數在破千之後曲線越來越陡,和義大利幾乎是走一模一樣的路,時間差是兩個星期。
(Patrick O'Shaughnessy/天主教衛生服務執行副總)
目前醫院裡頭,部分我們原先就在做,以及現在正在做的事,可能會針對不太嚴重的部分進行緊急干預,可以選擇性完成的事情,我們會盡量將它延遲或取消,以釋放醫院容量,畢竟這將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但西岸的加州已經等不及展開自救,3月20號加州州長紐森宣布了,全美第一個請民眾留在家裡的命令,因為當地估算未來八週,加州可能會有56%,也就是大約255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他們正要求隔離用的軍艦盡快靠港,拯救瀕臨崩潰的醫療體系,至於短缺的醫療物資,也盼「禁足令」能降低病毒傳播速度。
(Eric Garcetti/洛杉磯市長)
如果我們可以讓病毒擴散的速度放慢,就能(替醫療體系)爭取多幾天時間,而當我們多爭取到幾天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呼吸器 口罩 檢測試劑,這將能挽救更多生命
總部設在紐約曼哈頓的全球深度新聞報導網Propublica,近期引用哈佛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的最新數據,勾勒出了新冠病毒未來在美國,可能發展的九種樣貌,最好的情況是,20%民眾在超過18個月的期間中被感染,研究透過地圖顯示,這樣醫院才能陸續收治大量湧入的病患,但即便如此,全美醫院的滿床率也將達到95%,較糟的狀況將是,20%民眾在六個月時間內相繼染病,這些紅色區域的州,病床將嚴重不足,最可怕的是60%民眾在半年內迅速感染,全美將陷入浩劫,這一大片血紅意味著美國已無異戰場,病床需要量將遠超過,當前已存在量至少七倍,這還沒詳細估算醫護可能需要的人數。
(Ashish Jha/哈佛全球衛生研究所所長)
數據顯示,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如果我們維持現狀,我們將陷入一大堆麻煩,大多數社區中的大多數醫院,最終都將徹底被病患淹沒
這是為什麼美國當下,不斷有人呼籲要拉平曲線,為的就是延長病毒傳播時間,讓國家層次介入張羅所需的醫療資源,但紐時報導稱,儘管聯邦政府早在2005年就曾試圖評估,呼吸道相關疫情如在美爆發可能的應對,當時預估光是一場嚴重的流感,可能就會有至少74萬重症病患急需呼吸器,截至2010年研究仍無奈發現,全美各地總共只有大約6.2萬台全功能的呼吸器,國家儲備系統內的支援存量,也只有一萬多台而已。
(Chareles Ornstein /Propublica副總編輯)
醫生和醫院將被迫作出決定,當它們醫療資源用盡的時候,從本質上來說,這將等同於決定某些病患得放手讓他死亡
紐約州長直言,當地光是呼吸器就短缺至少三萬台,就算目前已知全球生產呼吸器的12家大廠,外加小型新創公司產能全開,每月也僅能生產約一千台,各州正努力在現有的6萬台之外,清點出淘汰但還勉強能使用的10萬台,但仍是杯水車薪
,難以抵擋延燒中的疫情
(Chris Kiple/呼吸器製造商執行長)
在缺乏疫苗的前提下,唯一能拯救生命的方法,就是使用呼吸器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哥大最新模擬數據顯示,美國當下疫情仍處於剛起步階段,峰值最快也要五月才會到來,如不加強管控,病毒將遍及全美,且每日新增確診個案恐達50萬,而目前全美檢測能力嚴重不足,除了紐約州 加州和華盛頓州之外,全美範圍檢測陽性率大約在10%上下,不少民眾也批評檢測多讓有錢人優先。
(Mike DeWine/俄亥俄州長)
我們當然不希望處於窮人的境地,你知道嗎,那等於是決定誰生誰死,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呼吸器,也沒有足夠的設備
德國之聲評論,美國人是生不起病的,這在大瘟疫來襲時會讓人更有感,當全球都在拼命研發並整理用藥,試圖治療新冠病患,總統川普只是夸夸其詞,完全忽視未經臨床研究,無法做為療效發揮作用的證據,而需要至少一年到一年半才能上市的疫苗,在這位總統口中,也看似明天就能取得的救命丹,美國的醫療保險從來都只能支應個人需要,而非整體大眾的需求,美國的貧富差距,正在疫情降臨的這一刻,格外突顯死神的無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MJqLcvDUg
n班幾時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326紐約時報
*【病毒使歐洲數千名醫療衛生工作者喪生】
在整個西歐,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正在和新冠病毒鬥,部分醫院處於崩潰的邊緣。西班牙衛生部表示,40,000例確診的病例中,有5,400例(近14%)是醫療專業人員。沒有其他國家報告衛生保健人員佔感染總數的兩位數。西班牙的病例數每四天翻一番,該國正在迅速成為歐洲傳染病的下一個中心。週二,西班牙的冠狀病毒死亡人數達到2700人,僅次於義大利在歐洲排名第二。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4/world/europe/coronavirus-europe-covid-19.html
*【州長告訴來自“重點疫區”的外來者遠離病毒】
佛羅里達州向紐約人傳達了一條信息:請不要來。旅遊業為主的夏威夷,也請求遊客一個月不要去。阿拉斯加也說,從外地入境的任何人都必須進行14天隔離。在限制各州民眾入境之外,各州長州長也在為呼吸器等設備爭奪不休。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us/coronavirus-united-states.html
*【在急需呼吸機的情況下,要求聯邦政府干預的呼聲越來越高】
隨著大批無法自主呼吸的重病患者出現,呼吸機已經成為最重要也最緊缺的設備。公共衛生專家呼籲聯邦政府集中管理全國的呼吸機供應,以更有效地利用現有庫存。目前美國的呼吸機不足20萬台。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health/ventilators-coronavirus.html
*【英國查爾斯王子確診,女王健康狀況良好】
英國王室發言人確認,現年71歲的英國王位第一繼承人查爾斯王子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現年71歲的查爾斯於3月12日曾與女王會面,顧問表示,可能在這之後才被感染。他的妻子、72歲的康沃爾公爵夫人卡蜜拉也接受了測試,並未感染。他們目前正在蘇格蘭巴爾莫拉城堡自我隔離,查爾斯“過去幾天一直在家工作”。 聲明還寫道,查爾斯在最近幾周擔任公職出席了多項活動,因此無法確定他是從哪裡感染的病毒。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world/europe/prince-charles-coronavirus.html
*【喪失嗅覺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特有症狀】
研究表明,嗅覺喪失及味覺衰退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標誌。醫生建議,失去嗅覺的成年人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也應該進行隔離和檢測,以減緩疾病傳播。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00325/coronavirus-symptoms-smell-taste/
*【抗擊疫情vs.保衛經濟:生命的價值能用金錢來衡量嗎?】
川普和美國商界領袖質疑,讓經濟停擺以遏制病毒是否明智。這本質上關乎一個社會如何評估經濟福祉與健康之間的取捨。應該衡量生命的經濟成本嗎?經濟學家們有話說。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00325/coronavirus-economy/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參議院就失業救濟協商,各州要求緊急停屍房】
*共和黨對失業援助的意見分歧,推遲了對2兆美元刺激計劃的最終行動。
*收入不超過75,000美元的美國人,將獲得1,200美元補助,努勤:支票將在三週內寄給大多數美國人。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S. Fauci博士表示,他正在看到有跡象表明該病毒可能像流感一樣以“季節性,週期性的形式”繼續傳播。
*維吉尼亞州官員本周宣布,學校直到秋天才重新開放。堪薩斯州州長Laura Kelly也令學校停課至秋天。隨著病毒的傳播,美國各地的學校系統都在延長停課時間,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world/coronavirus-news-live.html?action=click&module=Spotlight&pgtype=Homepage
*【州長Cuomo稱,有跡象表明密度控制措施正在奏效】
儘管確診病例數繼續增長,現已突破30,000,但州長Andrew M. Cuomo表示,有早期跡象表明,對社交聚會和其他措施的嚴格限制,可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庫莫還說,除了聯邦政府派出的4,000台呼吸機外,還採購了7,000台呼吸機。而在醫院人員不足的危急時刻,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大約有40,000名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自願參加工作。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nyregion/coronavirus-new-york-update.html
*【部分州政府下令禁售槍支】
對新冠病毒的焦慮,加劇了槍支銷售激增,部分州已下令經銷商與其他企業禁售。但對於槍支的販售地點問題上,官員意見分歧,除了彈藥經銷商外,像是藥房.加油站和自助洗衣店是否開放,這是對法律的一大挑戰,目前至少有19個州,已經發布某種形式的訂單,在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和密西根州,槍支商店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在紐約,紐澤西和麻薩諸塞州則沒有。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5/us/coronavirus-guns-stores.html
*【韓國“N號房”事件:匿名聊天室裡的性剝削和奴役】
韓國警方要求檢方起訴一名24歲男性,他被控勒索數十名年輕女性拍攝色情視頻,其中至少有16名是未成年人,並通過加密聊天室在網上出售這些視頻。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0325/south-korea-pornography-online/
*【湖北陸續解封,無症狀感染者引發擔憂】
中國的湖北省於週三開始解除對全省6000萬居民中大部分人的出行限制。湖北省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早出現的地方,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封城。解禁釋放的信號表明,政府有信心認為採取的嚴厲措施已經控制住了疫情。但就在有關部門宣佈放鬆限制的同時,人們對該病毒在中國造成的死亡人數以及威脅是否已完全消除產生了新的疑問。在宣佈放鬆措施的幾小時前,武漢的官員說,當地一名醫生的病毒檢測呈陽性,這之前,武漢已經連續幾天宣佈沒有新的本地感染病例。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325/china-coronavirus-lockdown-hubei/
n班幾時報 在 Stephanie Summ Youtube 的評價
補充 (最後更新 20/6/2019):
Q: 做大B好定做細B好?
A: 本身大細B都無咩所謂,只要小朋友跟得上就可以,但而家香港嘅教育競爭太激烈,你要想像一下,一班入面,有埋上一年9月嘅小朋友,如果你小朋友年尾出世,人地大成年有多,到搵小學、interview,未睇表現身高都已經差好遠,有一定嘅弱勢。
補充資料:
教育局
幼稚園教育計劃 - 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free-quality-kg-edu/index.html
2020/21 學年幼稚園幼兒班(K1)收生安排 - 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kindergarten-k1-admission-arrangements/index-2.html
*參考* 2019/20 學年幼稚園幼兒班(K1)申請「幼稚園入學註冊證」-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kindergarten-k1-admission-arrangements/RC%20Application%20Form%20201920_C.pdf
幼稚園排名
學校大全 - https://www.bookofschool.com/school/controller/home
Background Music: Happy Life - AShamaluev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dIkqxUrhTs/hqdefault.jpg)
n班幾時報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蓬佩奧恐怕也不會不知道,這張曬狗照就引發聯想了,難道是在暗指「咬殺維尼」嗎?怎麼不找個跳跳虎、米老鼠、不然凱莉的妹妹凱蒂貓都好啊?但偏偏是小熊維尼,這真的沒有故意嗎?還好那個梅沙看起來慈眉善目,年幼無知的樣子,要是換這隻來就更不得了。
而就在這張照片引發政治解讀的同時,美國又傳出,川普政府打算禁止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入境美國,再為美中關係投下震撼彈。美國聯邦法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裡面規定,如果美國總統覺得哪些外國人入境後,可能危害美國利益,就可以宣布禁止他們入境,禁多久也由總統自行裁量。川普2017年就曾經援引這條法律,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發布旅遊禁令,雖然鬧上最高法院,但最後是被裁定合法喔~所以川普現在打算如法炮製,這次把目標換成中國共產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人,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紐約時報》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爆料說,這紙禁令還在草擬階段,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共產黨員約有9200萬人,但美方估計,如果把家屬計算在內,禁令可能影響2.7億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
中國全部人口突破14億,2.7億是20%的人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而且人家臉上不會寫著「我是中共黨員」啊,美國政府要怎麼確認?真的要執行起來難度很高吧?
況且「入黨」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部分,想要升官升學發大財,入黨者得優勢,但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官方的意識形態呀;對川普這個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嗆聲說:如果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但民間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他支持!因為他們不爽高官捲款赴美安享晚年,還拜託川普「認真處理」,幫中國老百姓抓貪官。但專家認為,禁令一旦上路,勢必會引發中方報復,同樣拒絕美國公民入境中國,讓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跨海叫罵升級到相互制裁階段。這場新冷戰開打,美國真的挺得住嗎?還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中真的會走向這條路嗎?
雖然「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主打歌,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翻臉百害無一利,還恐怕出現嚴重「戒斷症」。我們舉幾個例子,先拿禁中共黨員入境這件事來說,將直接衝擊到旅遊消費和房地產板塊。
在疫情爆發前,赴美外國旅客人數,中國排名第五,2019年共有280萬人次,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中國遊客卻是最會買的,他們停留期間平均會消費6700美元(約20萬台幣),比其他國際遊客多了50%,許多高檔精品店根本是靠中國遊客的荷包吃飯的。
另一份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旅遊支出增長了8倍,2015年中國遊客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而許多中國高官雖然嘴巴上反美,但都私下在美國置產,拚命把小孩往美國送,根據全美不動產協會(NAR)的數據, 2018年中國人購買的美國房地產,總價值高達320億美元,其中10%是買給留學子女住,比例超過任何國際買家。
出口上,美國農業部門十分仰賴中國市場。根據統計,美國的三大出口國,冠亞軍是鄰居加拿大(18%)和墨西哥(16%),第三名就是中國,2019年出口額佔了6.6%,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先前的美中貿易戰,就導致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大批美國農產品賣不出去,2019年家庭農場破產案例比前一年增加近20%。
就算美國人能撂下狠話,說你中國人的錢我不賺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叫假的?現在美國吃的穿的用的,連保險套都是Made In China。最傷感情的就是,川普天天在那邊Chinese virus,Chinese virus罵中國是病毒發源地,但美國還是跟中國買了一大堆醫療器材。從4月起陸續空運到美國,光是第一架就載了80噸,舉凡口罩,防護衣,手套,溫度計,呼吸器,測試劑全都要跟中國買,連挖鼻子做採樣的棉花棒,這麼基本的東西都要跟中國買。
但是中國的產品良率有問題啊,N95不是N95,只有N而已,no good。你當他不知道嗎?都知道,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芬蘭,加拿大,都抱怨過了,美國怎麼會不知道?但不買行嗎? 你美國企業為了省錢,把所有的工廠搬過去一二十年了,美國國內自己根本都不產了。美國現在給COVID-19教訓了一頓,知道不能這樣搞,兩黨有共識,這些要救命的器材不能仰賴別人,要自己做。現在美國死了十幾萬人,確診病例快四百萬,夠急了吧?連這麼急的產業,據估計美國製造業能趕上進度,都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比較不急的,沒有一下子不會死的,像汽車,你覺得要花多少年製造業會搬回美國?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研究,中國的製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衝擊就高達650億美元,川普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恐怕經歷多年陣痛期。而且中國其實是美國的海外金主爸爸喔,目前中國持有1.08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僅次於日本(1.26兆美元)(第三名英國3935億美元),為美國預算赤字提供了大筆資金。
這波疫情讓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等級」的經濟危機,目前經濟學家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應該放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美中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升級貿易戰,一方面向中國索討更多利益,同時也能報復中國的防疫不利,但其實兩派殊途同歸,都不能否認在疫情後,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需求勢必增加,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出於政治利益,預料美國將繼續攻擊中國,讓貿易戰持續升級。如果川普連任成功,「去中國化」可能成為第二任施政重點,就算民主黨拜登當選,在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的氣氛下,也不至於貿然向中國靠攏,因此無論民主黨、共和黨誰執政,未來幾年內,美國很可能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中攜手發展經濟,已經20多年,短時間內想要無痛脫鉤,專家學者們都打了大問號。蓬佩奧坦言,美中經濟一體化程度高,中國外長王毅也說,美中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很難「不顧實際強行脫鉤」。雖然美中不至於真的實質上開戰,但你認為這場貿易版的「修昔底德陷阱」,有可能避免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禁中共黨員
#脫鉤美恐重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4unbUBvG7I/hqdefault.jpg)
n班幾時報 在 N班攻略!越懶越要早開始!|政府資助|幾時報? - YouTube 的八卦
N班 攻略!越懶越要早開始!|政府資助| 幾時報 ?|邊間好?|大B細B|Q&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