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蔡明劭醫師
#傑出校友論文再添一篇
👍 研究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已經確定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發炎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病生理機轉。
蔡明劭醫師團隊,預計以基因研究,去看看在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身上,哪些基因的表現有顯著的變化。
這樣的研究,為從睡眠呼吸中止到阿茲海默症的過程,提供進一步的資訊,對未來的基礎研究或臨床照護,均有所啟發。
▒ JCM 期刊: IF 有 5 分,學術升等的好選擇。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在期刊經營上,從現在能查到的各種資料來看,並沒有踩到明顯的紅線,快速初審對作者也算友善,畢竟如果不要的話,就早點說,不要浪費時間,對彼此都好。目前,仍是累積積分、學術升等的好選擇,畢竟 IF 有 5 分,PubMed 查得到,對全世界開放全文,影響力又快又大。」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JCM)是創刊於 2012 年的全電子版、open access 期刊,出版商為瑞士的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MDPI)。
純就經營來看,MDPI 是家快速進化的公司:早期努力讓期刊有 impact factor;第二階段就有能力讓期刊一上榜就在 2 分左右,並維持,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最近第三階段的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更為進化,一上榜就 5 分,不只能維持,隔年還小幅上漲。
陳育群醫師研究過其經營進化過程後,給予「delicately cooked」(精緻烹調)的評價。MDPI 期刊群在中國設有多個辦公室,雇用大量人力,一週七天,連週日都工作,隨時都能對投稿稿件作快速審查。
▒ SCI 天天有
工作坊已協助多位校友,從 0 到 1 突破困境,2019 年平均每月 40 篇論文發表,最高單月 55 篇!
#這堂課教你
✓ 親手畫出統計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讓個人的研究品牌更立體。
✓ 過來人的時間安排與建議!
不限醫師背景,不限研究資歷,協助您從 0 到 1,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越早產出論文,越有機會邁向更好發展!
最新課程 ➠ 12 / 1(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mdpi期刊」的推薦目錄:
- 關於mdpi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 關於mdpi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 關於mdpi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 關於mdpi期刊 在 [新聞] 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恐拖垮世界大學排- 看板AfterPhD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mdpi期刊爭議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MDPI 跟Frontier - 博士板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mdpi期刊爭議的推薦,DCARD、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mdpi期刊爭議的推薦,DCARD、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mdpi期刊爭議的推薦,DCARD、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掠奪性期刊mdp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掠奪性期刊mdp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掠奪性期刊mdpi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有事問校長】MDPI 集團旗下IJERPH 竟然被JCR 下架 的評價
- 關於mdpi期刊 在 [問題] MDPI會改台灣的國名嗎? 的評價
mdpi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隨著各醫院與醫學會要求漸增,現在基本的要求,都變成得要 original article 才行。於是,臨床研究、健保資料庫研究、meta-analysis,就變成三種年輕研究者起步的主要流派。
Meta-analysis 不需要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自然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
時代的窗口有時候就幾年而已,現在 meta-analysis 容易寫、容易發,也還被多數學校升等接受,能寫快點寫。這個機會窗口,有可能因為很多其他因素而關上,但我認為至少兩年應該還是有的,現在開始努力,就沒有問題。
▍校長的期刊觀察:正在 party 的 JM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是瑞士 MDPI 集團的新期刊,2018 年 6 月正式拿到 impact factor = 5.583!
有分數之後,大量論文湧進,且期刊社收錄的態度轉為積極。從研究機構看,亞洲這些重視 impact factor 的國家已經衝進去了。
▪️ 缺升等,缺高分的,快點寫快點投!
目前他們所收的 article processing fee 也相當平價,才 1000 CHF,是瑞士法郎,不是心衰竭。約合台幣 31028。知道 open access 行情的朋友,就知道這真的佛心價。
審閱也非常快速,最近的文章一改過去審稿就需要 3 個月,已大幅縮短到 1 個月內給結果,甚至部分文章 1 個禮拜內就有結果!
▍無資源也想趕 party?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443 篇論文登上 PubMed,原創研究佔總量 77%,而 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
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這堂課可以學......
✓ Meta-analysis 研究規劃的策略思維。
✓ 手把手教你,做出投稿等級的優化圖表!
✓ 論文寫作、搜尋文獻、投稿審閱的重要眉角。
✓ 給學術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許自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
🔹最新活動|5/5(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mdpi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有經驗的研究者,在自己常做的臨床治療,取得 IRB 與同意書後,加上一個隨機對照研究設計,能取得很有分析價值的資料,是進階研究者開發系列研究的常見方式之一。】
⠀
恭喜《#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吳爵宏醫師。
🚩 【立即報名】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3 位講師用超過 240 篇 SCI 的發表經驗,帶你用「最好的寫法」快速寫出自己的論文!
⠀
#文章介紹
⠀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其中一種方式,是以超音波導引,在正中神經旁注射 5% 的葡萄糖水,以改善疼痛症狀與活動度。不過,究竟應該注射多少體積的葡萄糖水,目前並沒有定論。吳爵宏醫師,預計使用之前所做的隨機對照研究資料,做事後分析。
⠀
在隨機對照研究中,患者分三組,分別為 14、14、17 人,注射了 1mL、2mL、4mL 葡萄糖水,並追蹤之後的活動度、超音波彈性、神經截面積、及各種量表數據。追蹤並包括了第 1、4、12、24 周等時間點。結果發現,神經截面積在 2mL 與 4mL 組有顯著下降,活動度在 4mL 組第一周追蹤時改善最多。
⠀
作者認為,較高的體積如 4mL,對於患者的神經活動度以及正中神經截面積的降低,有比較好的效果,不過對於超音波偵測的神經彈性來說,沒有明顯的差別。
⠀
有經驗的研究者,在自己常做的臨床治療,取得 IRB 與同意書後,加上一個隨機對照研究設計,能取得很有分析價值的資料,是進階研究者開發系列研究的常見方式之一。
⠀
恭喜吳醫師!
⠀
#期刊介紹
⠀
Diagnostics 創刊於 2011 年,是 MDPI(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旗下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110,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領域為 Q1(39/165) 期刊。
⠀
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講師張凱閔醫師,曾獲邀擔任 Diagnositcs 期刊 special issue 的 guest editor,在網頁上即可看到其資歷、網頁連結與發刊詞。
⠀
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
⠀
Special Issue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Guided Intervention of Musculoskeletal/Neuromuscular Pathology”
⠀
MDPI 集團,近年致力於期刊數據透明化,主動公布許多期刊經營數據,如:審閱時間、刊登文章數、文章接受率、文章閱覽量、最多人閱讀的文章等,非常迅速積極。
⠀⠀
🔥 眾多校友突破困境:
⠀
「最高單月 96 篇,單月 11 位跨越從 0 到 1,解開生涯第一篇成就,甚至登上 45.54 分的 JAMA!」
⠀
與其將寶貴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透過高效系統化的學習,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克服學術起步的障礙,讓您寫作功力大增,跑統計不再求人!
⠀
年中幫自己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現在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mdpi期刊 在 mdpi期刊爭議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MDPI 旗下拥有200多刊OA(Open Access)杂志,OA期刊号称要为广大科研人员... 的编辑、文章接受率偏高、发表的研究成果有争议、同行评议形同虚设等, ... ... <看更多>
mdpi期刊 在 MDPI 跟Frontier - 博士板 的八卦
大家會投這兩個期刊嗎,最近這兩家出版商網路上被罵爆,大家會投嗎?? - 研究所,工作,博士. ... <看更多>
mdpi期刊 在 [新聞] 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恐拖垮世界大學排- 看板AfterPhD 的八卦
醫界潛規則/台大醫學院限制OA期刊 恐拖垮世界大學排名?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2022-11-26 08:00
很多傳統期刊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掌握刊登權、通路,形成掌控話語權的
威權,導致缺乏派閥或人脈的年輕醫師,易被傳統期刊退稿,進而轉向投稿目前全球較為
盛行的開放近用期刊,也就是Mega Journal。Mega Journal是經同儕評審(
peer-reviewed)的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又稱OA期刊)。最近包括
台大等幾家頂尖大學跟醫院開始針對這類OA期刊加以限制,更宣稱要進行實質審查,是否
可能造成論文發表量減少,拖垮世界大學排名,值得關注。
台大、長庚、成大 列出Mega Journal限制清冊
Mega Journal的出版量大、發布快速、完全開放等,讓許多年輕醫師踴躍投稿。但由於
Mega Journal的特點與掠奪性期刊相仿,大學或醫院的審查者容易將Mega Journal也一併
列入禁地,減去繁瑣的審查流程,以維護學術倫理。
目前台灣許多醫院都陸續推出自己的Mega Journal清冊,如台大、長庚、成大等等。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偉勛表示,很多傳統期刊會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
)控制,掌握刊登權與通路,很多人認為科學知識的散布不應該這麼封閉,才會有OA期刊
的產生。
Mega Journal強調學術言論自由 不太審查原創性
楊偉勛說,Mega Journal強調的原則是保障學術跟言論自由,對於原創性不置喙,只要方
法對就好。他解釋,因為原創性的多少一時之間很難判斷,「現在看起來不怎麼樣,十年
後變成重要論文也有可能」。
楊偉勛表示,現在有些平台是只要摘要或初步資料就能丟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他已經有這
個data,不然投稿到「Nature」或「Science」等傳統期刊,還要審個一年。
傳統期刊刊登慢 OA期刊快速能拿影響指數
台大醫學院近年發現部分教師的論文是發表在疑似「有問題」的期刊上,從這學期開始進
行嚴格的實質性審查。對此,楊偉勛說,如果台大或其他公立醫院非常重視倫理道德,要
這樣設限的話,學生一定乖乖去投傳統期刊,將來一定會影響到發表量。反觀其他私立大
學或醫院,不限制掠奪性期刊或Mega Journal,那發表量一定較多。
楊偉勛舉例,投稿傳統期刊,有時候「刁」一年才刊登,出來拿個五、六分,新期刊審查
時間只要一個月,就可以拿到七、八分,年輕人當然是往年輕期刊投。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過去論文引用的次數(citation factor)就表示論文的品質和
重要性,所以就成為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但是這幾年出現大量的OA期刊,為了
取得期刊的影響指數,他們接受並發表大量綜述(review)或評論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引
用很多論文,因此論文總體引用次數大大增加。導致這類OA期刊,尤其是臨床期刊,影響
指數快速增加。
「但是這是不是表示研究的品質和社會影響這幾年大幅提升呢?」陳培哲認為「當然不是
」,而且這類論文是分析討論原創論文的內容,本身並未創造新的知識,只是「自嗨」,
幾年之後,當研究社群瞭解或無力負擔,就會回到正常狀態。
OA期刊已成趨勢 哈佛、東京大學不特別限制
曾有十年醫師經驗的新思惟國際創辦人蔡依橙表示,以統計來說,某頂尖學校開始針對OA
期刊做出限制後,論文發表量明顯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傳統期刊審稿太慢,很多主題的
時效性就這樣過了。
他說,有些持續經營大學排名的學校,其圖書館主管也比較務實,會建議認為反正投稿的
文章都上PubMed(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參照文獻及索引的免費搜尋引擎),也都能取得分
數,哈佛、約翰霍普金斯、東京大學也都投稿這些OA期刊,對學術社群的實質影響跟文獻
引用都有,或許不用特別針對OA期刊做出限制。
蔡依橙指出,目前的時代趨勢是,OA期刊已經占全發表量約一半,而且歐洲研究委員會和
12個來自歐洲國家的主要國家研究機構和資助者2018年發起Plan S,要求2020年起,受益
於國家資助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必須將所有研究成果發表在開放存取的知識庫或期刊上。
美國白宮也跟進後,政府出資的研究都必須讓全民免費取用。他認為,現在已經有不少諾
貝爾獎得主擔任OA期刊的主編,20年後應該就有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是登在OA期刊上的
。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866/6791553
醫界潛規則/資深教授看不起OA期刊 年輕醫師升遷蒙上陰影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2022-11-24 07:00
臨床醫師想要升等或續聘,SCI論文幾乎是必然的要求。部分資深教授對於開放取用(
Open Access)期刊存有偏見,醫師只好求助坊間要價不菲教醫師寫論文的補習班,減少
文章在外流浪的時間;OA的本質是科學出版民主化,讓資訊被更多人共享共用,不設限,
但許多OA期刊卻被某些老一輩的老師們看不起,造成年輕醫師升遷卡關。
許多醫學生在結束第一年的住院醫師訓練後,科部會鼓勵住院醫師開始投身學術研究,及
找尋研究導師。不過很多住院醫師欠缺科學論文寫作經歷,一片汪洋,不知該划向何方。
寫論文沒經驗 年輕醫師砸錢求助補習班
「你就照 impact factor(if,影響指數) 投下來,就好啦!」很多年輕醫師一定聽過
這樣的投稿策略,但事實上,很多人投稿高分期刊,卻一一被退稿。
因而,坊間出現要價不菲的醫學論文工作坊,一天課程收費大約3、4萬元,號稱「將寫作
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例如:要選擇傳統期刊還是Open access?Open
access 有哪些可以選,哪些名聲不錯?許多年輕醫師趨之若鶩。根據統計,學員一年發
表的SCI論文,大約是1000篇。一名參與工作坊的醫師表示,即使學費對醫事人員是不小
的負擔,但光能夠讓他寫出二篇SCI就超值了,更何況還附加拿到博士學位,CP值爆棚。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指出,現在醫學系的教育是往訓練臨床醫師的方向,純粹是職業教育,
所以不需要寫論文,頂多是一些簡單的病例報告,課程裡面沒有教導研究的倫理和論文的
寫作方法。只有到研究所才會教如何做研究,如何撰寫論文。很多臨床醫師在醫學中心碰
到有要寫論文的要求,如果沒有導師指導,倉促之間又不能念研究所,只好到外面的教育
工作坊學習。
一名資深醫師也說,教學醫院鼓勵醫師發表論文是大家的共識,在醫院評鑑也是重要的項
目之一,大家都是努力的要提升研究論文的發表。
OA期刊碰不得?住院醫師受限時間沒得選
曾有十年醫師經驗的新思惟國際創辦人蔡依橙在臉書表示,台灣學界其實都有些跟世界趨
勢不太一樣的地方,尤其是升遷上的歧視。歧視特定期刊、歧視特定雜誌社。而這些歧視
,往往會使得相信長輩的年輕人,錯失許多機會。很可惜。
蔡依橙說,愈來愈多年輕校友懂得這個事,例如有幾位住院醫師,他們知道資深教授不喜
歡OA期刊,但自己時間有限,而且目標不是升等,只是應徵,能拿出來三五篇才是重點。
萬一投傳統期刊,審個九個月退稿,應徵都結束了,所以選擇OA期刊。
蔡依橙表示,OA不是爛期刊的代名詞,跟傳統期刊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例如 JAMA跟
Nature系列,也有自己的OA期刊,即使是所謂的傳統期刊,也都提供OA option。OA是個
明顯的學術發表趨勢,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期刊,但會吃掉一大部分。「OA因為全開放,
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引用。」其實OA的本質,是科學出版民主化,讓資訊被更多人
共享共用,不設限,讓每一個人,在他的手機、在他的電腦,都能讀到你的科學成果。
教授:歧視或偏見 歷史悠久單位愈明顯
義守大學醫學系主任梁正隆表示,所謂的歧視或偏見,也可以說是「人為因素」太明顯,
在許多醫院,學校,或研究單位的掌權者或大老們,常常可見歧視或偏見。通常在愈歷史
悠久的單位愈明顯。
OA年接受至少5000論文 通過率高利潤也大
談到OA形式的期刊,梁正隆說,也有許多OA期刊有很高的信譽。例如JAMA network open
即屬於OA期刊,但是仍然是高水準期刊。但是,確實有許多OA期刊,論文接受率高,似乎
有為了收取出版費而大量接受論文的情形。舉例來說,作者投稿一篇論文,一旦被接受刊
登,作者需要付一筆出版費給雜誌社,某一本期刊屬於傳統印刷出版,可能每期可以接受
30篇論文,每月一期,一年只能接受12×30=360篇論文。每篇假設收費5萬元,則收費可
以清楚計算出來。其中還要負擔印刷出版的支出,這占一大部份的收入。當然還有廣告費
。
相反,如果是OA期刊,可以一年接受5000至10000篇論文,而且還不用負擔印刷出版費用
。這個利潤有多大,試想如果你是出版社老闆,你會不會希望許多人投稿,論文通過率很
高,那就大賺錢了。
梁正隆說,他曾經被邀請擔任某OA期刊論文審查委員,他審查後給的建議是不接受刊登,
但是雜誌社竟然問他如果論文修改後是否願意再審查此論文?他直接拒絕再審,但是他相
信那篇論文可能經過修改後,再由其他審查委員審查通過。所以有許多OA期刊被某些老一
輩的老師們看不起,也是有其原因。
https://s.yam.com/tAP9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69421478.A.596.html
※ 編輯: zkow (140.112.73.16 臺灣), 11/26/2022 08:14: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