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很多人對於央行們QE的理解,大概就是印鈔救市,實際上的影響是啥,其實也一知半解,以結果論來說,QE是很有效解決經濟和金融的方法,不過央行要具有引導能力,工具用錯方式,那工具就會失效。」
現實上各國央行如何操作資產購買計劃?
首先有一種是固定式的的購買,另外一種則是有彈性的購買。
什麼是固定式的的購買?例如 FED 的第一次量化寬鬆(First Round of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LSAP1)或者是 ECB 的第一次擔保債券購買計劃(Covered Bond Purchase Program,CBPP1),都是事先設定好一個數量以與一個日期,直接告訴市場會在什麼期間購買多少金額的債券。
延伸閱讀: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
FED 第一次量化寬鬆,出處: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
什麼是有彈性的購買?像是 ECB 的證券市場計畫(Security Markets Program,SMP)以及 BoE 的商業票據措施(Commercial Paper Facility,CPF)都是非常有彈性的,最近 FED 宣布的無上限QE也屬於這一類,主要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拯救市場。
在 2009-2016 年的期間,全球央行總共有 18 項不同的資產購買計劃,購買的項目主要是公債,但是還有一些特別的資產例如:企業債、擔保債券(Covered bond)、商業票據,也包含房屋抵押型貸款(MBS)在內的各種資產抵押型貸款(ABS),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與 ETF。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2019年的報告: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表格,詳細描述了全球所有央行的資產購買計畫:
出處: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購買計劃買 ETF
從上圖,你可以看到日本央行買了 REIT 以及 ETF,相較之下最近美國 FED 在 2020 年 3 月 23 日做出的二級市場公司信用機制(Secondary Market Corporate Credit Facility,SMCCF)聲明(如下圖),就知道聯準會購買企業債的 ETF 是有跡可循的操作,如果美國企業債市場的流動性不足,購買 ETF 紓解整個市場的緊縮,反而是比較簡單也比較不出問題的方式。
聯準會二級市場公司信用機制,出處:FED-Secondary Market Corporate Credit Facility
資產購買計劃有兩種:QE 和 QQE
在聯準會的文件裡面,資產購買計劃不叫做 QE1、QE2、QE3,上面有提到,聯準會稱為 LSAP1、LSAP2 和 LSAP3,稱為 QE 的其實是 BoE、BoJ 以及瑞典央行,之所以媒體上常全部叫做 QE 的原因,在於最早 2001 年的日本當時就叫做 QE,所以大家就乾脆全部的資產購買計劃通通叫做 QE。事實上,資產購買計劃還能分類為 QE 以及 QQE。
QE(Quantitative easing),所謂的量化寬鬆其實顧名思義就是以數量為目標,例如 2020 年 3 月 17 日,聯準會宣佈成立商業票據資助措施(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就是針對商業票據的量化寬鬆,仔細看新聞稿的話,會發現 FED 有表示一定的金額(100 億美金)來進行CPFF。
QQE(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就是在量化寬鬆以外同時加上質化寬鬆,那麼什麼是質化寬鬆?就是政府設定一個政策目標作為量化寬鬆的方向,例如日本央行在 2016 年設定的 2% 通膨目標。
延伸閱讀:日本銀行-“Price Stability Target” of 2 Percent and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 with Yield Curve Control”
廣義上來講,美國聯準會最近無上限 QE 應該也被歸類在 QQE 裡面,因為並非是以一定數量為資產購買計劃的目標,而是以解決短期疫情影響為目標。
量化寬鬆有什麼影響?
QE 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會瘋狂膨脹,最近就看到 FED 的資產負債表抵達史無前例的高了:
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出處:Credit and Liquidity Programs and the Balance Sheet
聽起來好像很可怕,然而以比例來計算的話,FED 目前的資產負債表其實還算安全,可怕的是其他央行,可以看下圖:
出處: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這張圖同樣來自於 BIS 在 2019 年的報告,日本央行以及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實施 QE 之後,幾乎是膨脹了 90% 左右,日本的 QQE 規模可是高達當年名目 GDP 的 90%,幾乎是傾全國之力來執行 QE 了。相對而言,FED 的 QE 規模以佔 GDP 的百分比來講,從來沒到 BoJ 或 BoE 那麼高。
可能有人會問,還有一個特別高的 SNB,那是怎麼回事?那是瑞士央行,你可以從右圖看到它購買的資產大部份都是外匯,這是當年為了維持 EUR/CHF 的最低匯率才進行的,詳情請參見負利率的文章。
央行的量化寬鬆真的有效嗎?
QE 的成效如何呢?說實在的,大部份央行都覺得成效不錯,至少在實施 QE 的這幾年,我們的確看到全球經濟穩定成長,脫離衰退。然而 FED 則認為俗稱 QE2 的 LSAP2 以及 QE4 的 MEP 相對而言成效不足,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就留到以後探討未來引導(Forward Guidance)的時候再來講。
其他國家的話,英格蘭央行的四次 QE 表現都不錯;日本央行雖然沒有達到他們理想中的超過 2% 的物價指數成長,然而總體來說,以 GDP 跟通膨的表現來看,至少效果是有出來的;瑞士央行也透過 QE 成功守住他們的匯率保衛戰。因此,政策目標算是都有達成。
然而,QE 沒有負面的影響嗎?事實上還是有的,例如日本央行就發現,市場上日本公債的交易數量以及殖利率的浮動率明顯減少,因為大量的 QQE,自然而然會讓人減少交易日本公債的慾望,長期來看是有可能產生日本公債的流動性問題。
同樣的,瑞典央行也發現市場的流動性以及週轉率有明顯的減少,而英格蘭央行則發現實施 QE 期間,債券價格有錯誤定價的問題,也導致特定債券產生流動性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國央行就使用了 repo 以及未來引導作為配套,來解決債券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那麼,實施 QE 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呢?當年美國實施 QE 的時候,許多國家其實在資本流入上面都產生了正面的影響。例如 Barroso(2017) 在 “Quantitative easing and United States investor portfolio rebalancing towards foreign assets” 一文中就指出,巴西在美國實施 QE 期間,大概有 50% 左右的資本流入跟美國的 QE 有關。
而香港由於港幣跟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在 2008-2015 之間貨幣儲備量大概增加了 5 倍,且大幅增加了外匯儲備的數量。同樣的,在東南亞四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比較 2007 年以前的資本流入量跟 2013 年的資本流入量,會發現資本流入也成長了 75%。儘管這些國家也有採取降息的措施,但是在這段期間他們的貨幣對於美元則是強烈升值。
其實當年新台幣兌美元也是有類似的反應, 如果觀察當年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會發現台灣的中央銀行在外匯存底也是在當時特別高。2007 年 7 月台灣央行的外匯存底是 2660 億美元,而 2011 年 7 月則是 4000 億美元,在這段期間央行的外匯存底飆升特別快,相對來說到了 2015 年的外匯存底也還維持在 4210 億美元,就不再大幅成長了。
台灣歷年外匯存底,出處:Stock-ai
結論
「資產收購計劃」對於央行來講實在是很好用的招式,然而就像我在一開始所提到的,這個招式需要配合「未來引導」這種透過央行作出承諾的方式來執行,否則威力就會減弱很多,甚至會反過來傷到央行自己。
在如今低利率的環境下,資產購買計劃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貨幣政策,因此試圖透過總經分析來投資的人,必須要去了解這一種非典型貨幣政策的成效以及操作方法。我們永遠都可以透過分析其他央行的操作方式,來思考我們關注的央行(例如FED)會怎麼做。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應該能讓讀者明白,認為聯準會降息到零利率之後就沒招了,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因為從日本的經驗來看,聯準會還有很多招數可以用,就算是推出了無上限量化寬鬆,也還沒到盡頭呢!
https://etfs.tw/qe-qqe/?fbclid=IwAR04p7y_e1zq3-29v8JfHzrnohOp_PFaEWYAJcDnn6D13aNvZtGbbihkb1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 鄧盛銘 主題:未來5年實質資產報酬率將超越科技股?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02 #國際股市 #鄧盛銘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mbs指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2月5日 全球財經資訊
美國股市今天小漲,從昨天的重挫中回過神來,道瓊周二漲0.5%,漲72點,周
一道瓊重挫326點。標準普爾漲13.31點,漲0.8%,那斯達克指數漲34.56點,
漲0.9%,4031.52點,守住4000點。
今天一則值得注意的消息是豐田今年獲利預計將創新高的消息,日本企業的獲
利正在回昇,連之前奄奄一息的夏普,都交出2013年度第三季,淨利可達177
億日圓的成績單,松下獲利也創歷史新高。相反的,三星則是交出獲利不如預
期的成績單。
日本上,韓國下,為什麼?華爾街日報的解釋是,匯率。華爾街日報分析,韓
圓兌美元和日元匯率走高,導致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轉攻為守,甚至考慮把生
產移向海外,去年十二月,日圓兌韓圜跌破五年低點,對韓國廠商來說更是壞
消息,去年韓圓兌日圓上漲24%,是1997年以來最大的一年,許多日本公司開
始考慮,撤回在海外的生產,改在國內製造。
星期二,澳幣兌美元創下二年多來最大漲幅,因為澳洲央行表示降息周期結束
,澳洲央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5%不變。
二月四日,微軟宣布,Satya Nadella將取代鮑爾默出任CEO,同時,John
Thompson取代比爾蓋茲擔任董事長,比爾蓋茲出任技術顧問。
微軟曾長期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市值最高的公司,雖然現在微軟不如蘋果那樣引人注目,但微軟手上擁有大量的專利,在PC、伺服器用軟體、辦公室軟體、遊戲機上擁有相當雄厚的基礎,而且這家公司仍然賺錢,擁有大量現金。這次又是這家公司同時更換董事長和總經理,令人矚目。新任CEO納德拉來自微軟的企業業務部門,這是微軟目前獲利的核心,蘋果雖然強大,在企業市場佔有率仍不如蘋果,華爾街日報認為,任命他當CEO,代表微軟將在這個領域加倍投資,守好這個最重要的堡壘,反過來看,如果雲端時代,企業用戶被其他公司奪走,微軟可就危險了。
今日圖片是微軟新舊經營團隊合照,由左至由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新任CEO納德拉,和前任CEO鮑爾默
以下是今天的財經新聞標題彙整
全球財經
“外匯操縱和Libor醜聞同樣惡劣”
拉加德呼籲各國央行加強合作
全球生產商仍受到中國需求支撐
新興市場震盪令人心緒不寧
未來屬於新興市場
中國經濟放緩衝擊全球市場?別逗了!
香港《經濟日報》:甲午野馬難馴 政經震撼不絕
歐洲財經
歐系銀行對新興市場放款逾3兆美元 風險不容小覷
特寫:倫敦樓市本地人不敵外國投資者
英國大學畢業生職位空缺增10%
美洲財經
美股收盤走高 在週一大跌後反彈
CBO:歐巴馬健保影響勞動參與力
美國受暴風雪天氣拖累1月新車銷量下滑3.1%
美國2014財年政府赤字較歷史高點或降63%
綜述:工廠訂單超預期 美股反彈
標題新聞:美國芝加哥聯儲備總裁埃文斯稱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的縮減步伐是
“適當”和“溫和的”
標題新聞:芝加哥FED總裁埃文斯稱只有經濟大幅下滑或通脹意外上升才能令
美聯儲暫停或加快縮減購債
美國債市:公債收益率從三個月低位回升,國庫券走勢波動
疲弱製造業資料影響下美股重挫逾2%
美國製造業及建築支出資料顯示經濟略失動能
亞洲財經
中國取消購買120萬噸泰國大米
匯率變化重塑亞洲製造業格局
澳大利亞央行暗示減息週期結束
亞洲銀行在全球拓展新市場
中國乳製品需求為新西蘭乳業注入活力
亞股下滑 但美元回穩重獲動能
中國財經
中國汽車業呼喚自主品牌
徐洪才: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細則有望一季度出爐
《信報》:製造業弱勢開年 中國經濟提防失速
港股深跌近3%創近一年半來最大單日跌幅 聯想集團暴跌
日本財經
收評:日經指數放量暴跌610點逼近萬四關口
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0.600% 創近2個月新低
股市快訊:日經指數開盤上漲1.4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政府與央行有共識至關重要
能源新聞
油價上漲 庫欣原油庫存可能下降
亞洲正在吸納更多歐洲原油
紐約天然氣暴漲9.6% 原油收高
更正-國際油市:布蘭特原油受新興市場影響下跌,美國天氣寒冷帶動美國原
油上漲
期貨市場
金價下跌 受美元、美股走強影響
美元股市上漲刺激黃金期貨低收
倫銅恐將創下近40年最長連跌
匯市
澳元領漲 受澳央行降息週期結束提振
美元兌日元一度跌破101 創近2個月新低
南非匯市:蘭特兌美元跟隨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走強
韓國數據: 1月外匯儲備連續七個月創紀錄新高
《全球匯市》新興市場回穩打壓日圓下挫,澳元保持強勢
拉美匯市:雷亞爾彈升,巴西央行宣佈展延下月初到期貨幣互換
商業訊息
微軟任命納德拉出任首席執行官
聯想掌門人延續冒險風格
微軟任命納德拉為新一任CEO
微軟CEO人選:從印度移民到微軟高層
四大會計行香港公司外包審計工作引發關注
聯想股價在春節假期後延續跌勢
蘋果、Google遊戲收入首超掌上遊戲機市場
豐田汽車預計本財年淨利潤將創新高
百勝餐飲第四財季淨利潤下滑4.7%
Lex專欄:微信勝於微博?
快訊:松下前三季度淨利2430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詳訊:豐田2013財年營業利潤將創歷史新高
夏普2013財年前三季度淨利潤達177億日元
SONY擬成立新公司重振“VAIO”電腦品牌
娃哈哈宗老闆壓歲錢送出150萬 啟動收入倍增
分析師痛批蘋果忘記創新 蘋果稱中國增長良好
巴菲特2013年借美股大漲東風賺127億美元 馬年開局不利
微軟新CEO公開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媒體再批華誼:春晚大量植入因身陷五大困局
港股馬年開局重挫2.89% 聯想集團暴跌16%
微軟宣佈任命納德拉為新CEO 蓋茨任技術顧問
標題新聞:微軟董事會任命Satya Nadella為新執行長,比爾蓋茲出任技術顧問
美國金融:摩根士丹利將支付12.5億美元,了結MBS相關訴訟
三星電子2月底將發佈最新Galaxy手機
夏普上調全年獲利預估 因中國智慧手機面板訂單猛增
聯想和索尼商談組建合資公司 接管索尼PC海外業務-\-\媒體
聯想集團對於商討收購索尼Vaio的報導拒絕作評
臉書十歲 註定與中國無緣?
聯想大辦「年貨」 市場不買賬
簡訊:微軟高層變動,蓋茨辭董事會主席
微軟宣佈納德拉出任下屆首席執行官
mbs指數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美股局勢比台股樂觀一些,不過投資人最好也是,趁美股有出現大漲的話,分批減碼,暫時保守看待後勢,但美股仍不適合直接做空,如果貨幣政策的緊縮速度有放寬,美股近期還是有衝創高的可能,創高應該減碼拋貨,未必要冒險進場做多了。」
聯準會(Fed)7月貨幣政策會議記錄顯示,央行官員考慮2021年削減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衝擊美國四大指數,多數與會央行官員認為,只要經濟復甦進展一如預期,那麼Fed最快應可在2021年開始減緩資產收購速度。這是Fed官方首度揭露削減QE的時間表。
與會官員相信,Fed預設的通膨門檻已獲得滿足,就業目標也「快要達成」(as close to being satisfied)。基於這些進展,數位FOMC成員提到,強勁的經濟環境,足以讓Fed在「接下來幾個月」削減公債及不動產抵押證券(MBS)的每月收購額度,不過,Fed對於削減QE的時間表尚未達成共識。數名與會成員認為,應等明年初再來削減資產收購速度,直指就業市場的復原狀態尚不足以承受影響。其他人則認為,由於確診人數增加衝擊企業聘人狀況,「一段時間內」都不應削減QE。
會議記錄中,QE削減計畫的細節仍少。FOMC成員對削減的速度提出「許多看法」,部分人希望能在Fed升息前完全終止資產收購行動,其他人則認為削減的理由與升息不同。另外,多數成員相信,等比例地縮減公債、MBS收購額最有效率,但部分人認為加速削減MBS的收購行動比較合理、因為房價一直在不斷跳高,
FOMC接下來將於9月21~22日舉辦貨幣政策會議。Fed主席Jerome Powell則預定在8月26~28日舉行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市場普遍預期他屆時會說明QE削減計畫,Chase Investment Counsel總裁Peter Tuz指出,會議紀錄並未緩解Fed很快就會削減QE的疑慮,人們因而不知如何反應,Rockland Trust副總裁Rachael Aiken則指出,財政、貨幣刺激政策逐漸退場,不確定性也隨之而起,預測市場將因而面臨持續的波動性。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用來衡量市場恐慌氣氛的波動率指數(VIX)應聲大漲。
投資人正在面對已開發國家準備收回前所未見的流動性,因這些國家實施大規模接種,讓經濟復甦回到正軌。然而,Delta變種病毒持續肆虐多國,加上中國成長放緩,使得全球經濟能否吸收縮減量化寬鬆措施(QE)的衝擊引發質疑,金融資訊服務商Envestnet共同投資長Dana D’Auria表示:「若Fed今年底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我想任何人都不會訝異;而在Delta變種病毒擴散之際,經濟重新開放的速度引發擔憂。」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626cc0cb-715b-49ec-9e41-221c3ef81312&fbclid=IwAR3_YfxtHO0c5mYISCKftmYWJz6p-GDuhFISKmFMjtlT-Q4FUCK-dgLz-RQ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67849
mbs指數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 鄧盛銘
主題:未來5年實質資產報酬率將超越科技股?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02
#國際股市 #鄧盛銘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WzOW_PXAeo/hqdefault.jpg)
mbs指數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 鄧盛銘
主題:市場已過度反應成長風險?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8.19
#國際股市 #鄧盛銘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cNaNlAUeQ8/hqdefault.jpg)
mbs指數 在 美國銀行業未實現虧損逾5000億美元MBS占近7成約11兆台幣 ... 的八卦
美國銀行業5000多億美元的未實現虧損中,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 MBS 就高達近3700億美元,占整體虧損近7成,與商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CMBS合計逼近7成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