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台灣高爾夫球界的首席專業即時口譯Gina姊在一天半的活動後所留下的紀錄,大家給姊拍拍手👏 楊珺如
———————————————————————
潘政琮菁英訓練營-美巡賽的一天 Day 2 日記
訓練營結束了3天,想著我還沒將許多寶貴的資訊做個紀錄,對於小腦容量和我屁股一樣小的我XDDD,還是在老師的追殺下,快點把它做個了結吧...XDDD
在第二天的訓練營中,大夥早上6:00即透過體能訓練開始了一日的訓練。在體能訓練當中,Sean教練教導選手們一些加強腹部、臀肌、股二股四肌群等的訓練,包括弓箭步藥球旋轉、屈膝背靠抗力球抵住牆雙手合十旋轉、橋式+單腳橋式、躺在抗力球上旋轉、三頭肌拉彈力帶+軀幹旋轉等....選手們紛紛認真的執行每一個動作,一轉眼1.5小時的訓練悄悄的過去,大夥即前往用早餐,並準備開始一整天豐富的課程
今日第二個課程在室內的模擬教室中進行,一開始小潘與大家分享了他著重的技術重點,然而小潘也希望選手們可以對於高爾夫動作技術有正確的觀念。他分享了自身著重的技術重點有三項,1. 注意握感壓力應該輕柔地向握雞蛋一樣:因為高爾夫揮桿應著重使用大肌群擊球,然而當握壓提升時則容易使用前臂的小肌群,而小肌群是較不容易被控制的,當然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我們可透過大腦來操控調配動作,但若在壓力下則不容易透過此機制來控制擊球表現。2. 注意身體姿態:站姿姿態容易影響上桿動作,而上桿亦易影響下桿模式,因此有良好的站姿設定尤為重要。而站姿設定小潘更加強提醒兩點,一為站姿時肩胛骨(上背肌)位置應保持內收,(自己附註:許多球員胸大、胸小肌過緊或是菱形、斜方肌較為無力),可幫助我們上軀幹的活動度,另外在體能訓練中也不斷強調的腹部核心與臀部力量的發力,許多球員站姿設定時較易呈現骨盆前傾臀部無力的狀況,如此在下桿時透過重心移轉所得到的地面反作用的力量,在向上傳遞的過程中,很容易在臀部位置則被阻斷,無法有效率的傳至上半身進而傳給手臂、球桿來進行擊球。3. 注意軀幹旋轉之軸心:我們在站姿時由於右手低於我們的左手,因此在站姿時脊柱會先許朝右側側傾,然而許多球員在上桿時,身體旋轉之軸心往並非沿著站姿時的軀幹軸心進行旋轉,其錯誤姿態包含上桿逆轉或是增大側傾角度(自己附註:許多不正確的軀幹旋轉多半與站姿設定有極大的關係!),建議可感覺沿著軀幹脊柱軸心進行旋轉,或是沿著軸心進行些許的水平位移。
隨後Tony教練與我們分享了修改揮桿動作的四個觀念,建議我們在場的優秀選手們,若是未來要進行動作修正時,應圍繞在以下四個觀念上。1. 擊球品質 2.適應性(球路變換性來因應不同場地、風況)3.穩定性 4.避免運動傷害。然而我個人認為教練讓選手了解這些觀念真的非常的重要,因為許多選手可能看的是當下的運動表現,但可能看不到這樣的打法潛在的限制,例如選手非常習慣打大左曲,然而在青少年或是青年時期可能皆可操控得宜,但是該動作可能衍生的運動傷害,或是在旗位偏右且右邊有障礙,再加上強烈的右側來風,若是選手僅能打出大左曲球時,則較難將球穩定的靠近目標。
在室內課分享當中,小潘也分享了他對於賽前練習的看法,他個人在賽前練習時是不計算桿數的,雖然這個觀念在於許多職業選手中並不陌生,但對於青少年選手卻是非常好的訊息,因為許多小選手們在練習賽時,往往的習慣多半是和同組朋友相約拼球,而小潘表示若在練習賽計算桿數時,隔日比賽他較容易會和前一天的狀況相比,因此他選擇在練習賽時多著重在果嶺邊的切推練習。而在比賽當天的流程,小潘大約會花60分鐘進行練習,其中練習順序以推桿20min, 長桿30min, 切桿10min,而為何以這樣的順序小潘表示,過去比賽時皆是先練習長桿,但後來發現這樣在長桿練習後與第一洞開球的時間間隔過久,身體已燒冷卻下來,因此改成這種模式。而在賽後時小潘指出他也不太會去練習場,除非當天有必要才會去練習場,並且多半是檢查他著重的技術重點、檢查瞄準與節奏等,而練習量也約在30顆球左右,他說去年他參加了約35場比賽,因此休息對於巡迴賽選手是非常重要的。
講到這邊~ 突然發現我紀錄了一....大段了! 教授表示:若是你的論文有這樣積極就好!!!(歎氣...論文真的很難生啊...)。最後來講講有關選手詢問小潘的經驗分享。
請問你在比賽時,是否每球都會做shot shaping?
Pan: 我的主要球路為直球,因此多半以直球為主,因為我覺得這樣的球路在僅型不同球路的調整較為容易,不過每個球員都不太一樣。
若是在練習場狀況很好,但到了第一洞梯台開球OB或是打不好,你會怎麼做?
Pan: 即是我現在在第一洞梯台仍會感到緊張,所以我會去努力的做深呼吸來降低我的心跳率,讓我更可以正常發揮。但若是真的還是OB了,也就只能“接受他”,告訴自己接下來還有17洞。另外“流程”是我在壓力下的好朋友,它可以幫助我專注在該注意的事情上,並且阻隔一些我不應該有的想法或是其他的阻礙。
最後在室內課結束之際,小潘講出了一句高爾夫名言,而我深感同意「高爾夫不是在比你的好球打得有多好,而是在比誰的壞球比較好」,而這句話個人覺得對於許多業餘好手們,都是應該要放在心裡的名言,因為選手們多半會想要追求那最好最佳的狀況,但時常忽略了如何讓我們的球 “In play”,也就是在可以打的範圍下。記得前陣子有位選手和我問到說,gina姐我現在開球雖然有12-13個可以打上球道,但我覺得有時侯我都是運氣好才打上去的,我知道我這球其實有點沒有打到,是我最後面硬勾回來的(我心裡已默默表示,我想勾都還勾不回來呢....XDDDD),我和他說:當然我們可以去看看如何提升我們的擊球品質,但對於可以打將球打上球道我們還是要對自己感到讚許,因為我們並不需要100分的球讓我們打出好成績,但是正確的心態面對每一次的狀況卻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機會將自己發揮出來。
呼~ 來到了下午課程,下午小潘幫選手們上了一堂精彩的推桿課程,其中給予了選手在設定的觀念,也就是必須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態,並且強調使用大肌群來帶動動作,如同長桿與切桿講到的重點,握壓應盡量保持輕柔,因若握壓過緊則易過度使用小肌群來進行動作,進而不易保持動作的一致性。另外tony教練也和選手們提出了使用訓練器材的優點,正確的使用輔助器材可以讓我們快速地得到回饋進而作出修正,但教練也建議我們不可過度依賴輔助器具,因高爾夫運動中,感覺-大腦-大腦-身體這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選手有好的意象能力建立動作的感受,是優秀選手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最後主辦單位邀請到正元精密的營運長Rock,來幫助所有的選手識別自己的推桿弧度,並給予每位選手適合他們的推桿軌跡訓練器材,超讚的! 相信選手在經過這次密集的體能、技術觀念、實務比賽經驗與科學輔助等訓練下,每位小選手們必定都獲得了屬於自己最棒的耶誕禮物~ 畢竟有些事情,從優秀選手中講出來的比他們自己的教練苦口婆心100句還來的有效呀XDDD,好的~說的這麼多....該來去還債了!
我的耶誕禮物
Matlab程式語言確認、研究一SPSS二因子事後比較、IRB結案~~耶!
「matlab除法」的推薦目錄:
matlab除法 在 軟體開發學習資訊分享 Facebook 八卦
NT 390 特價中
傅立葉轉換是現代人類文明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大到引力波的發現(引力波的主結果就是基於傅立葉轉換的時頻分析結果),神經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小到修圖演算法(PS,濾鏡)、修音演算法,甚至到現代生活的最基本需求:WiFi或者4G訊號,你都能從其中看到傅立葉轉換的身影。但是它的機制又是什麼呢?除去那些複雜的數學公式,我們能簡單的從概念上理解它,然後再輕而易舉的利用它麼?
在本課程中,你會學到:
傅立葉轉換的理論和計算基礎,特別是如何將傅立葉轉換應用到訊號處理、資料分析和影像濾波中去。本課程不僅僅包含基礎內容,而且也包含傅立葉轉換的高階技巧,如非平穩性的作用,頻譜解析度,標準化,濾波等。所有的影片都包含MATLAB 和 Python 的程式碼,你可以通過學習和使用它們來更好的理解傅立葉轉換,也可以使用相關的程式碼來解決你當前遇到的問題。
https://softnshare.com/fourier_transform/
matlab除法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投出去的稿件終於被接受了,開心之外,還真的讓我鬆了一口氣。除了要感謝指導老師耐心潤稿外,#新思惟的上課內容也是大大推了我一把。
【林孟緯物理治療師,是在臺灣碩士畢業後,前往美國就讀博士,並特別抽空飛回臺灣,陸續上完新思惟三堂研究課程,帶著各種技術與知識,回到美國加速論文產出。】
▌ #即使念了研究所,#還是不懂學術寫作。
雖然在碩士時期有投過幾篇到台灣的期刊,但是對於要如何投 SCI 期刊真的是完全沒任何概念。Introduction、discussion 兩段寫完之後,自己都覺得兩段相似度爆表,由於菜味十足,整篇完稿還會掉菜蟲。
接下來就是統計部分,#明明學校都有教,還學習用 SPSS 或是 SAS 計算,課本買了,課也上了,也確定老師是用中文講解,#怎麼換我算的時候會初一十五結果不一樣?這是怎麼投稿……
看著 SPSS 報表一串數字,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呈現那些數字。期刊上面呈現的圖表,總是看了看,然後就洗洗睡……因為我根本畫不出來。即使從 t test 到 GEE,SPSS 的統計方式真的很夠用,問題是他的繪圖模式不夠直覺,有大神說用 MATLAB 或是 R,我光看程式碼都飽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畫出跟期刊上一樣品質的圖,更不要說投出去後還要跟 reviewers 答辯,光想到我都累了。
對於一個入門者來說,上述問題還不包括研究問題發想、論文語法、圖片與引用文獻格式這些基礎且瑣碎的工作。不幸的是,到了博士班,這些我通通要自己來,而且要做得好也要做得順。
▌ 新思惟研究課,專為入門者量身設計。
#新思惟的課程,#其實蠻適合研究入門者來學。
講師會拆解各個段落應該如何寫作,避免 introduction 無法引出整個研究問題的核心價值,以及在探討過去研究時無法深入的盲點,也會講解 discussion 該如何探討自己研究與他人研究的差別與優缺點,有效呈現自己實驗結果的特色,甚至連題目該如何訂定才能捉住 reviewers 的眼球,都有教!尤其臨床類型的研究,可能因為族群或是介入在各個研究都差不多,如何訂一個讓 reviewers 想繼續深究的題目就更顯重要。
▌ 零基礎的初學者,統計也能快速上手!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課程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環,蔡校長會用很有效率的方式讓大家掌握統計,旁邊還有很多助教給大家發問。縱使是已經念過研究所的人,我也很建議來上這門課,有時候在學校因為時間關係而無法弄懂的統計,來這裡可能會有恍然大悟的感受。
新思惟系統化的教導如何使用 MedCalc,做出符合 SCI 期刊投稿格式的圖表,此外,蔡校長也會將這些圖表更進一步優化,避免大家按了一些「自爆」按鈕而不自知。
下午課程如何跟 reviewers 答辯的部分也讓人受益良多。有些 revision letters 裡面的問題真的令人無法招架,吳昭慶醫師會分享很多他如何回應 reviewers 的技巧與應答語氣。這部分也是入門者在投稿時比較不容易處理也不容易看到的部分。
新思惟的課程,整體不會流於理論講解或是大拜拜的形式,而是非常實際的解決投稿上會遇到的問題跟傳授有用的技巧。#不論新手研究者或是研究所畢業的人,來一趟新思惟,#一定會有所收穫!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新班公開】2021 / 1 / 30(六)
➠ 【立即報名】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matlab除法 在 matlab除法、matlab累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matlab除法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matlab除法、matlab累加、matlab矩陣求解就來瑜珈皮拉提斯資訊指南,有最完整matlab除法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matlab除法 在 matlab除法、matlab累加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matlab除法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matlab除法、matlab累加、matlab矩陣求解就來瑜珈皮拉提斯資訊指南,有最完整matlab除法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matlab除法 在 [問題] 關於左除法的問題- 看板MATLA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小弟最近寫程式需要解相當長的聯立方程式,
但是學校給的MATLAB卻無法使用solve指令,
且矩陣也不是方陣,無法利用反矩陣求解,
後來自己上網找到了另一個解聯立的作法,叫做左除法,能夠進行矩陣倒除,
但是我卻找不到左除法是依據什麼計算方式運作的。
範例:
3x +4y =10
5x -2y =8
A=[3 4;5 -2];
C=[10;8];
X=A\C %%這就是左除法
X =
2 %% 得出解x=2 y=1
1
有沒有人能稍微解釋一下左除法的計算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18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