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EM 的習慣是 #週末發廢文 ,但這週來認真一下。
我經常收到很多小朋友的私訊,其中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問到,大概就是:「我也想要學製作音樂,筆電該買哪一台?」
我不是個專家,我只能依照自己過來人經驗,為各位提供小小的建議。
我相信你買筆電,絕對「不只」拿來製作音樂。尤其很多人都還是學生,電腦一定會拿來上網、做報告、追劇、寫程式、看A片、打電動等等,在如此多工的情況下,你買新電腦就要顧慮不少。硬體效能、耐用度、系統選擇、外觀、etc...
但簡單來說,如果你:
懂得照顧電腦 -> Windows 筆電(高階)
不懂得照顧電腦 -> MacBook (Pro) 系列
再來就是花費。
Apple 筆電就是出了名的貴,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兩台效能差不多的 Windows 筆電。但是很多人沒有考慮到的是「購入筆電之後的後續花費」。
舉個例,你要製作音樂,總要買個 DAW 吧?目前主流製作 EDM 的 DAW 分別是 Ableton Live, FL Studio 與 Logic Pro 。在 Mac 專屬的 Logic Pro X 整套的價格才 200 美金(6,000新台幣),而在 Windows 上, FL Studio 或 Ableton Live 整套各要價 900 美金(27,000新台幣)!貴了整整 4 倍!影片剪接雖然選項比較多,但我看到現在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在 Final Cut vs Premiere。 Mac 專屬的 Final Cut Pro X 整套 300 美金,而 Windows 上雖然有 Sony Vegas 之類比較便宜的選項,但大部分的人還是用 Adobe Premiere Pro ,這樣的話每個月是 20 美金,15個月後就超過了 Final Cut Pro X 的價格。更別提每一台 Mac 電腦內都內建了免費的入門音樂製作軟體(GarageBand)、影片剪接軟體(iMovie)、與照片整理+半專業修圖軟體(OS X Photos App),你可以在自己確定花錢買專業軟體之前,無限期試用上述軟體,確定自己對這方面有興趣才買。順帶一提, Mac 上的辦公軟體是免費的,而 Office 365 在各個平台上都要 60 元美金(每年支付),或是 120 美金(單次支付)。我個人就偏好 iWork 系列,遠遠大於 MS Office 。
接下來則是使用者體驗。
Mac vs Windows 的使用者體驗各位應該在網路上都看到爛了,但是我現在來說個真實案例。某次週六夜晚,我一如往常帶著 MacBook Pro + DJ 控制器,要去小酒吧放歌。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可能電腦老舊,開機後過沒幾分鐘就會自動關機。距離演出開始只剩半小時不到。我當下立刻衝去附近的 Apple 經銷商,隨便刷卡買了一台最便宜的 MacBook Air + 幾百塊的外接硬碟盒。拔下舊筆電的硬碟,直接透過USB在新買的筆電上「外接硬碟開機」,所有資料一個都沒少。當天晚上音樂照放,薪水照領,老闆與客人都開開心心,危機便安全化解。這是 Mac 系統的一大優勢。我甚至曾經遇過我的上一班 DJ 的 MacBook 突然掛彩,臨時借我的 MacBook 來外接硬碟開機放歌。事後他有請我喝一瓶啤酒。
這也是為什麼 deadmau5 這個大宅宅,電腦都是使用 Windows ,但是巡演的時候帶 Mac 的原因之一(他本人親自說過)。
再來是外觀。
坊間流傳一句話:「在公開場合,亮一顆蘋果就是潮。」我覺得,會這麼想的人大概也不值得當你的觀眾。不得不承認,過去幾年前, MacBook 系列的外觀真的無人能及。但現在漸漸的有不少 Windows 筆電也設計的很帥,像是 Razor 、 Asus ROG 系列 、 Dell XPS 系列等等。外觀方面真的很主觀,我唯一建議留意的是「耐用」,尤其如果你想要在台灣的酒吧夜店當個 DJ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還是很不長進的愛抽煙,放歌多次下來,筆電上難免會被二手煙影響,甚至還看過會被腐蝕甚至塑膠脆化的。此時金屬、碳纖維等等容易清洗的材質製作成的筆電就佔上風。
我用 Mac 將近10年了。當年買 MacBook 只是因為 Windows 筆電都好醜。這十年間,我換了3台 MacBook ,手機也從 HTC 換成 iPhone ,也購入了 iPad ,連家中的路由器也是用 Airport Express 。 Apple 的東西的確比較貴,但換來的是漂亮的硬體以及整合的軟體。
我在 2016 年的時候買了一台 Asus 筆電( OOCtv 開始初期)。說實話我很滿意 Windows 10 的流暢與俐落,做音樂剪影片都很順利,但我還是受不了「外觀太醜/觸控板太弱」,便換回 MacBook Pro 了。
在 2017 年初,我在朋友的幫忙之下組了一台 Windows 桌機,因為真的太愛打電動。三萬元新台幣,效能屌打所有 Mac (骨灰罈除外)。現在我大部分吃效能的 tasks 都是在這台 Windows 桌機上執行,但我製作音樂、放歌、外出旅遊等等,都還是帶著我的 MacBook Pro 。
Mac 與 Windows 各有各的好,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我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各位做決定。
以上, #週末發廢文
VINE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我都ok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我們邀請到3AM Studio的三十,帶著Apple M1晶片新科技與我們一起拍片,只能說效果驚人啊!【本片拍攝時間為疫情爆發之前拍攝】 3AM影像工作室: FB:https://www.facebook.com/3amfilmst IG:https://www.instagram.com/...
mac studio效能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八卦
很棒!
很棒!
很棒!
真心覺得這行業有另外一個很有趣的點在於,很多讓人尊敬、尊重的前輩,都同時具備相當程度的幽默感。
--
* 為什麼 design patterns 的書在中國這麼薄?
* 很多公司願意給我很多工作,但微軟給了我挑戰,而我選擇了挑戰。
* 五萬行的 javascript,根本不考慮用 JavaScript, 用 TypeScript 是必須的,不是效能的問題,而是做不做得出來、能不能維護的問題。
* 你確定要我簽名在你的 notebook 上?效能不會因此變好唷。
* 「為什麼你認為 VS CDOE 在 Extension 上的設計比 ECLIPSE 的架構更好?」
「其實我本來不想提這個(打開 Eclipse 的 PPT)....因為這兩個都是我設計的。」
【大師面對面:對話 Erich Gamma】首次訪問中國的技術大神 Erich Gamma,6/1晚上在微軟北京中關村大楼讓粉絲熱情爆棚。 Erich 深入分享他的心血大作 Visual Studio Code,解密微軟的開源之路,並直接回答粉絲許多敏感的问题,敏感度之高,都不好公開寫出来了。
.
大神 Rule 1:我的原則是,要我講的技術,除非可以讓我用 Visual Studio Code 寫出來 Demo。
.
大神 Rule 2:不把一個東西推倒重做,效能不可能會有根本性的改善。
.
大神 Rule 3:很多公司願意給我工作,但微軟給我一個挑戰,要我去做一個 browser base 的 IDE。最後我選擇了挑戰。
.
大神 Rule 4:五萬行的程式碼,根本不用考慮 JavaScript,用 TypeScript 是必須的。 不是效能好不好的問題,是做不做的出來、能不能維護的問題。
.
大神 Rule 5:不要問我「設計模式」下一版何時會出~寫書沒有寫 Code 有趣。 叫你的兒子女兒不要再等第二版、第三版了。
.
「為什麼你認為 Visual Studio Code 在 Extension 上的設計比 Eclipse 的架構更好?」「其實我本來不想提這個(打開 Eclipse 的 PPT)....因為這兩個都是我設計的。」
.
「你,來來來,過來看我的 Mac,這樣這樣這樣....有解決你的問題嗎?說 YES。」(年輕人雞凍到在台上石化了)
.
「你確定簽名要簽在你的 Notebook 上嗎?這並不會讓效能變好哦。」
.
「為什麼設計模式這本書在中國這麼薄?」
mac studio效能 在 iThome Facebook 八卦
微軟強調Visual Studio 2022 for Mac的更新重點,在於這是專為Mac打造的.NET IDE,使用快速順暢的macOS UI,不只提高IDE的效能,還能減少崩潰的情況發生
#看更多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5809
mac studio效能 在 我都ok啊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我們邀請到3AM Studio的三十,帶著Apple M1晶片新科技與我們一起拍片,只能說效果驚人啊!【本片拍攝時間為疫情爆發之前拍攝】
3AM影像工作室:
FB:https://www.facebook.com/3amfilmst
IG:https://www.instagram.com/3amfilmstudio/
Model - 瑟琳娜
FB:https://www.facebook.com/selililina010
IG:https://www.instagram.com/selililina_/
follow us
on FB: https://www.facebook.com/imokahhhh/
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imokahhhh/

mac studio效能 在 Mac Studio with Studio Display 實測體驗報告M1 Ultra 成為 ... 的八卦
Mac Studio with Studio Display 實測體驗報告M1 Ultra 成為目前Mac 系列效能天花板. Apple 在今年三月的春季新品發表會上,正式推出全新的Mac Studio ... ... <看更多>
mac studio效能 在 [閒聊] Mac Studio與Mac Mini(M1、Intel)的效能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b3AXCnjD0
測試的主機規格
Mac Mini(Intel)
CPU:Intel Core i7 6C12T 3.2GHZ (i7 8700B)
GPU:Intel UHD 630
RAM:16GB DDR4
256GB SSD
1 GBe網路
Mac Mini (M1)
CPU:Apple M1 8C
GPU:Apple M1 8C GPU
RAM:16GB統一定址記憶體
256GB SSD
1 GBe網路
Mac Studio
CPU:Apple M1 Max 10C
GPU:Apple M1 Max 24C GPU
RAM:32GB統一定址記憶體
512GB SSD
10 GBe網路
測試項目
使用FCP將8分鐘 4K24p HEVC(含文字轉場) 匯出成H264
Studio:2分31.91秒
M1:5分37.89秒
Intel:29分11.07秒
使用FCP將7分鐘 4K60p H264 (含文字轉場) 匯出成H264
Studio:5分20.19秒
M1:11分48.45秒
Intel:46分42.94秒
使用FCP將8分鐘 6K24p R3D (含文字轉場) 匯出成H264
Studio:14分23.53秒
M1:35分52.36秒
Intel:2小時28分21.54秒
Adobe PR PugetBench測試
Intel的部分有標示DNF不知道是指甚麼,看影片描述是指無法完成測試?
Studio:817
M1:386
Adobe LRC 22MP RAW (共12個檔案)轉100%品質JPEG
Adobe LRC 42MP RAW (共12個檔案)轉100%品質JPEG
結論就是Intel的Mac Mini是買到撞到(除非是買來會需要跑BootCamp或是需要執行特定軟
體)
--
作者 kech9111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有沒有亞洲只剩台灣沒有知名樂園的八卦?
時間 Wed Dec 24 19:18:26 20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61.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8133792.A.559.html
※ 編輯: hn9480412 (111.251.61.200 臺灣), 03/24/2022 23:14: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