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個 #常見的統計錯誤,你犯過,或是犯了卻不知道嗎?⠀
⠀
MedCalc 的作者 Frank,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篇跟統計相關的文章,叫做「生物醫學研究文章中,連你都可以發現的 20 個統計錯誤」,很有意思。(連結請見原始貼文)
⠀
我(蔡依橙)認真看完後,覺得蠻不錯的,於是把這 20 個統計錯誤的標題翻成中文,協助大家節省時間,如果剛好有興趣的,可再針對該部分去閱讀原文。接著,分享一些我看完之後的想法。
⠀
⠀
1. 數值報告時,提供了不必要的精確。例如 60 公斤體重,硬要寫成 60.18 公斤。
⠀
2. 將連續變項分組,變成次序變項,但沒有說明為什麼這樣分。像是 CRP 不以數值去統計,而分成低、中、高三組,卻沒說明為什麼這樣分。
⠀
3. 配對資料,只報告各組平均,卻沒報告其改變。也就是只報告治療前血壓、治療後血壓,卻沒報告有多少人上升、多少人下降、平均下降多少。
⠀
4. 描述性統計的誤用,尤其該用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的,硬是用成 mean +- SD。
⠀
5. 使用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 描述量測的精確度,而非 95% CI。
⠀
6. 只報告 p 值,卻沒提到差值以及臨床意義。
⠀
7. 誤用統計方式。尤其常見的是混淆有母數跟無母數統計方法。
⠀
8. 使用線性迴歸,卻沒有先確定資料之間是真的有線性關係。
⠀
9. 沒有使用全部的資料,然後又沒把去掉的資料「為什麼被去掉」說清楚。
⠀
10. 多組比較的 p 值校正問題。
⠀
11. 在隨機分組研究時,過於詳盡地比較了兩組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像是性別比例、年齡、體重、血壓等等,而且資料好得太奇怪。
⠀
12. 報告檢驗數值時,沒有定義 normal 與 abnormal。
⠀
13. 計算 sensitivity 與 specificity 時,沒有說明一些介在灰色地帶的檢查結果,如何呈現與去除。
⠀
14. 使用圖片與表格,只是為了儲存數據,而非以協助讀者理解為出發點。
⠀
15. 畫出來的數據圖,視覺主觀上給人的印象,竟然跟數據本身不同。
⠀
16. 在報告數據與解讀時,搞不清楚 units of observation 是什麼,例如心臟病的觀察研究,在 1000 個患者中有 18 位心臟病發,那 units of observation 就是 18。但如果這個研究是以診斷正確率為主,那 sample size 就是 1000。
⠀
17. 把不顯著的統計,或 low power,解讀成 negative,而非 inconclusive。
⠀
18. 分不清楚解釋性研究與實務性研究,前者為 explanatory / efficacy / laboratory,後者為 pragmatic / effectiveness / real world。嘗試兩種混著做,結果兩邊都做不好。
⠀
19. 沒有用臨床能理解的方式來報告最終結果。
⠀
20. 把統計的顯著性,當成臨床的重要性。例如:癌症用新藥治療,統計上很顯著的好,但追蹤了五年,患者只延長了七天的壽命。這就是統計有顯著,但臨床意義不大的例子。
⠀
⠀
🗨 我(蔡依橙)的一些想法
⠀
由統計專業人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發表,是很有警惕意義的,能讓準備發表的朋友,仔細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相關的錯誤。
⠀
但另一個角度看,作者也提到,這些錯誤在幾乎一半的生物醫學論文上反覆出現!這就代表,其實生物醫學論文要刊登,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錯都不能犯,相反地,這 20 個錯誤裡頭,有些就算犯了,也還是能被刊登。
⠀
以我們自己發表,以及過去協助同學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 2、7、10、14、15,是初學者也 #必須理解並避開的,其他的則是發表起步了之後,陸陸續續去注意,在往更高分期刊挑戰時,逐漸進步就行。
⠀
實務上,3 分以下的醫學期刊,幾乎沒有專門的統計查核,你只要能通過「一般同行」的統計知識審查就行。也就是說,我是一個放射科醫師,剛開始起步,投稿到放射科 3 分以下期刊,文章中的統計,只要「#一般有在做研究的放射科醫師」覺得可以就行,不見得要到「統計專家看過並挑不出毛病」。
⠀
對於初學者如何起步,實務的協助,新思惟規劃了各種類型的研究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目前正在開放報名中的,有以下三場工作坊,歡迎您瞭解各課程的課綱後,評估挑選最符合您需求的內容,前來上課,讓我們協助您成功起步。
⠀
🟠 2021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2021 / 10 / 16(六)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在 PubMed 化作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不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會舉實例,說明其意義、如何避開,在互動實作過程,實際由各位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從數據到軟體,從統計到繪圖,一次搞定,並避開常見錯誤,是真正以 #初學者起步 為核心的規劃。
⠀
⠀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 原始貼文 │ https://bit.ly/2WESphu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Edwin 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字額,Why are you still here? 誠實豆沙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BSY4-p6H0 傳送門: Apple Arcade (建議入去睇下啲片,有啲睇落好高汁) https://www.apple.com/apple-arcad...
low power中文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早安!
2019 年的第一篇文,來分享一下蕭昱騎車的課表。
坦白說我大概只看懂 87%, 不過畢竟是耐力運動,還是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例如:
1. Easy ride/run 感覺是可以無限跑/騎下去的強度,但是你還是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一直騎下去還是會 burn out 並且影響主課表。
2. 質量強度課表大概佔總量的 10-20%, 80% 的時間是花在基礎有氧/恢復跑上。
如果你要提高質量課表的時間,請先加強基礎訓練量。偶爾可以短暫超過 20%, 但不能是常態。
能力成長就是在於建立循環,然後打破循環。
3. 蕭昱跟我的 VO2Max 跟肌力訓練都會做,但都不是「主課表」,並且要看階段練。即便是肌力訓練,很多時候也是發生在該項運動本身,像是:爬山掛大檔 / 跑山坡衝刺。
因為:
一,這些成果終究還是要展現在騎車/跑步上,所以在運動本身訓練,效果最佳。
二,騎車跟跑步終究還是耐力運動,市民跑者在有限的時間跟體能分配下,光是 endurance 跟 threshold 就忙不完了,哪有這麼多時間跟力氣去每週都練 VO2Max / 最大爆發力?
不是這些不重要,而是要知道什麼階段、特別是有限的條件下,哪個訓練對你最重要。市民跑者大家都很忙,時間跟體力要花在刀口上。
---
我們今天邊跑山,邊聊了很多最近觀察到,周遭的跑者們可能沒注意到的盲點 (與八卦)
未來再慢慢分享,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
職業三鐵運動員兼市民跑者,用中文跟你談訓練,哪有這麼好康的事?
真的有。請去按讚 👇
Yu Hsiao Triathlete
https://www.facebook.com/…/a.83846484617…/2094727217215826/…
分享一些基礎腳踏車的課表
我個人覺得有三項是不能缺的:
1. 耐力有氧
2. 肌肉力量
3. threshold training, 所謂的LT 或 MP 訓練
耐力有氧就是像馬拉松堆跑量. 我以前認為騎車騎緩慢的沒有難度. 只要有夠補助熱量 就可以持續一直騎. 我可是大錯特錯. 騎車騎久不管再easy 都還是會肌肉疲勞 ( wow 蕭昱 你還真白痴) 騎車量越多、騎完 你的 bike leg 就不會那麼的消耗. 但有氧的base building 還是很重要. 有氧基礎才能練更多強度. 如果時間限制的話, 就一個禮拜至少一次 long ride 2.5 hr minimum
肌肉力量是你肌肉可以付出的力. 騎腳踏車在意的是 power 瓦數. 瓦數而是 扭力 乘以 cadence (轉速頻率). 瓦數提高可以靠兩個辦法、一個是扭力增加 或 轉速增加. 扭力是靠純肌肉力量、稍微比較無氧. 轉速 提高瓦速(cadence 高於90) 是靠心肺功能 因為肌肉力付出少、但心肺要提供的氧氣和資源相比變多. 所以肌肉力量訓練是練扭力增加. 肌肉力量是用low cadence 低轉速 (50-70 rpm) 來練. 可以去爬山時故意用大檔、非常困難和不舒服因為你肌肉無法使出足夠的力. 而想分配一些load 給心肺.
Threshold training 就沒什麼好說了 就是讓你身體適應比賽所需要的強度.
我每個禮拜只能有兩天騎車有強度. 一天大約是2-3小時、 另一天是4-6 小時的long ride.
在base building/strength building 我會在一個禮拜內排一次 肌肉力量訓練. 可以在long 日的或 2-3 小時的 強度ride 看心情 😂 比如:
2x15-20 min 50-60 rpm z3-low z4 with 5-10 min rest in between. 然後有力氣的話 休息個10 分鐘 做個 2x12-20min z3 90rpm 練點耐力.
也可以分成 5-8 分的 interval , 如果受不了20 分鐘的折騰. 像 7x8 分鐘 with 2-3
min rest.
在 base building 一週以內另一個強度訓練 是 threshold. 也沒太多花樣
2-4x15 min z4 (84%-97% of FTP)with 2min rest (short rest)80-90rpm. 不要超過一個鐘頭 的 z4
可以休久一點如果需要的話.
再加 2-4x15 min z3 90rpm
也一樣 可以分成 7-10 分的interval (early season)
但可以練的話 15-20 分鐘最理想.
接近比賽季節的時候我肌肉力量練的話刪除
然後會加些比賽模擬. 可以玩這個比較難比較好玩的的:
3-4x(10 min z3,5 min z4, 5min z3,2.5minz4) 5 min rest between
4-6x(30 seconds z5 30 seconds z3) with 2 min rest in between. 加 2x15 min z3.
以後還會分享更多. 有問題的話 (專有名詞、細節、等等) 請 留言! 謝謝
P.S. 請留意, 總強度量和總訓練量的對比是10-20%. 就是說 80-90 % 的訓練是非常低心跳的. low stress. 所以我上面所分享的強度 大概是給 一個禮拜騎至少 10 小時左右. 可以按照個人總單車騎量去安排可以負荷的強度量. 太多強度 久了會burn out 與 過度疲勞. 可以短暫的多出20% 的強度
low power中文 在 Capcom Asia Facebook 八卦
《Monster Hunter World: Iceborne》新資訊1:遊戲介紹
MHW的超大型擴充內容《Monster Hunter World: Iceborne》的PS4版將於2019年9月6日全球同日發售,本日開始接受預約!亞洲版獨佔繁簡中文字幕!
新等級:於「初階」和「進階」之上追加新的任務等級「Master Rank」,將會有新的素材,比進階等級更棘手的魔物亦會等著玩家來挑戰!
新舞台:調查團本次的新任務是調查被稱為「永霜凍土」的寒地。「永霜凍土」存在著不同區域,可活動範圍會隨著調查進度而擴大,將會是MHW中最為廣闊的地區。MH系列中最精緻細膩的雪景亦是看點之一。
新魔物和回歸魔物:
‧「冰呪龍」-冰封萬物的古龍。根據古老傳說,能夠自由操控冷空氣,噴出極低溫的氣息。
‧「迅龍」-像野獸一樣全身覆滿漆黑色毛髮的飛龍,攻擊快速且難以預料。會在古代樹森林跟火龍爭奪地盤。
新動作:「飛翔爪」是投射器的新擴充功能,能發射鈎爪抓住並攀在魔物身上,控制魔物的行動。《Iceborne》中所有武器種類都能在拔刀狀態下使用投射器,大劍和雙劍等特定武器更可使出強力的「強化射擊」。
更多新資訊請到官網:www.monsterhunter.com/world-iceborne/
MHW:I特備節目重溫:https://youtu.be/UC61GgApEEg
※Steam版預定於冬季發售。
=======================
“Monster Hunter World: Iceborne” New Info 1: Game Introduction
“Monster Hunter World: Iceborne”, massive expansion DLC for MHW, will be coming to PS4 worldwide on September 6, 2019! Pre-order available from TODAY!
New Rank: A new rank named “Master Rank” will be added above the existing low and high ranks. New materials and formidable monsters are available in this rank.
New Locale: The Research Commission ventures out into a new ice-cold region known as the "Hoarfrost Reach." Hoarfrost Reach ha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reas. As you continue your investigations, you'll uncover more parts of the map, eventually culminating in the largest locale in Monster Hunter: World!
New Monster & Fan Favourite Monster:
‧Velkhana- An elder dragon with the power to freeze all. According to ancient legend, it can freely control the cold, and unleash an icy blast of breath.
‧Nargacuga - A flying wyvern covered in pitch black fur. It is extremely agile, especially on the ground, moving with explosive bursts of speed.
Evolved Hunting Actions: Clutch claw is an extension of the slinger, allowing you to grapple onto monsters using a sharp, claw-shaped hook. When clinging onto a monster, new maneuvers become available to you,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monster's movement. Another new move: Slinger Burst lets you fire a powerful shot at the cost of some range. This is a great way to make monsters flinch!
More info on: www.monsterhunter.com/world-iceborne/
MHW:I Special Program Archive: https://youtu.be/848okcNXaFA
※ Steam Version Coming This Winter.
low power中文 在 Edwin H. Youtube 的評價
M字額,Why are you still here?
誠實豆沙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BSY4-p6H0
傳送門:
Apple Arcade (建議入去睇下啲片,有啲睇落好高汁)
https://www.apple.com/apple-arcade/
Apple TV+
https://www.apple.com/apple-tv-plus/
iPhone
https://www.apple.com/hk/iphone/
iPhone官方宣傳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EemOmHw9Y
新入門iPad
https://www.apple.com/hk/ipad-10.2/
Apple Watch Series 5
https://www.apple.com/hk/watch/
官方2分鐘唔講錢精華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3MV2V--TU
一小時40分鐘完整發佈會 (開場段motion graphic好好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AeqN-Q7x4?t=10
Background Music:
"Keep it Movin"
Instrumental by Homage
https://youtu.be/VRvQCkLTRn4
發佈會文字總結:
Apple Arcade 每個月$4.99美金
Apple TV+ 每個月$4.99美金 = 已經係Family Plan
買任何iPhone, iPad 送一年Apple TV+
//
新入門iPad $329美金起
10.2 inch Retina螢幕
A10舊款處理器
//
新Apple Watch Series 5 $399美金起 $499 with cellular
新Always-On Retina Display 螢幕可以長著
自動適應Refresh Rate 1hz to 60hz
維持18小時續航
終於加入指南針功能
新版鈦鋼
新白色
新不銹鋼太空灰色
Series 3 減價至$199起
//
新iPhone 11 = 第二代XR = HK$5,999起
兩個鏡頭
新超廣角鏡頭
增強HDR, 背光拍照更強
人像模式現在可以影寵物
新Night Mode
拍片穩定
可以拍攝中變換鏡頭
可以長按快門鍵拍片
自拍鏡升級
新加入自拍慢動作, 又稱”Slofies” (Slow+Selfies)
新處理器A13 Bionic
電池續航力多XR一個鐘
Faster Face ID
WiFi6
IP68防水防塵
//
新iPhone 11 Pro = HK$8,599
新iPhone 11 Pro Max = HK$9,499
[[[[啞色機背]]]] 機背玻璃之上有一層啞色塗層
新顏色Midnight Green
Super Retina XDR螢幕
A13 Bionic, 重點係machine learning同low power
個presenter把聲沙哂,好慘
iPhone 11 Pro多四小時續航
Fast charger included
三鏡頭
新野Deep Fusion=中低光拍攝 智能補償影像細節
三鏡頭拍片中轉換,保證無色差
用第三方App可以同時用多個鏡頭拍片, 包括自拍鏡
Face ID 可辨識角度更大
WiFi6
No 5G
13號夜晚8點開始預訂
20 Sep開始shipping
//
完。
[ 多圖 ] Facebook post:https://www.facebook.com/edwinghu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dwinghui/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ghui/
Twitter: https://twitter.com/edwinghui/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edwinh/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edwinh?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tx9-dl-qq8/hqdefault.jpg)
low power中文 在 Edwin H.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上 Price網購選購精選新鮮蔬菜產品:https://bit.ly/39xiaRD
傳送門:
https://www.dyson.com/hair-care/dyson-corrale-straightener-overview.html
Samsung Harman Audio AKG N400 https://fave.co/2yCzSpQ
https://zh-hk.sennheiser.com/momentumtruewireless-2
https://www.sony.com.hk/zh/electronics/headphones/t/in-ear-headphones
https://www.sony.com/electronics/truly-wireless/wf-xb700
https://www.sony.com.hk/zh/electronics/headband-headphones/wh-ch700n
https://www.beatsbydre.com/hk-zh/earphones/powerbeats
https://www.qualcomm.com/news/releases/2020/03/25/new-ultra-low-power-bluetooth-audio-socs-qualcomm-improve-truly-wireless
https://www.twelvesouth.com/products/airbag-for-airpods
https://www.fitbit.com/hk/charge4
https://blog.us.playstation.com/2020/03/18/unveiling-new-details-of-playstation-5-hardware-technical-specs/
https://blog.us.playstation.com/2020/04/07/introducing-dualsense-the-new-wireless-game-controller-for-playstation-5/
https://news.xbox.com/en-us/2020/03/16/xbox-series-x-tech/
TCL tri fo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n933YTQN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YpqxSaiNQ
Motorola Edge Plus
https://twitter.com/evleaks/status/1239794108589318145
https://remarkable.com/
https://www.msi.com/Laptop/GS66-Stealth-10SX/
https://www.msi.com/Laptop/GE66-Raider-10SX/
https://www.msi.com/Content-creation/Creator-17-A10SX/
Razer Blade 15 (2020) https://fave.co/2XlGDaa
https://www.gigabyte.com/hk/Laptop
https://www.asus.com/Laptops/ROG-Zephyrus-Duo-15/
https://support.apple.com/zh-hk/HT207123
https://www.apple.com/hk/ipad-pro/
https://www.apple.com/hk/macbook-ai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dwinghui/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ghui/
Twitter: https://twitter.com/edwinghui/
請幫助Edwin:
Patreon每月課金: https://www.patreon.com/edwinh/
PayMe課金(用手機開): https://payme.hsbc/edwinh
Paypal課金: http://paypal.me/edwinghui
轉數快FPS ID: 2604585
買NordVPN:https://go.nordvpn.net/SH2hi
食Uber Eats入code:eats-edwinh3264u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edwinh?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ZBpwV9eVcc/hqdefault.jpg)
low power中文 在 13N Youtube 的評價
試騎 Ducati Scrambler!從Monster 796 調整的Scrambler 803c.c.引擎帶來順暢的力量輸出。低轉高扭力的引擎,一催油就有感受。街車越野風的外型更比動力來受矚目。好騎,適合重車新手。Test rode scrambler. With detuned M796 engine, its 803c.c. motor has smooth power delivery. Low end torque comes up quickly with a twist of throttle. The scrambler look and feel definitely catches people's attention and overshadows its performance. Very easy to ride. Suitable for riders who are new to higher displacement bikes.
試騎系列 Test Ride Playlist:https://goo.gl/tH3tpX
規格往下看 See specifications below
Bike: Ducati Scrambler 越野風街車
Vlog 29 摩托日記第二十九篇
2016 Ducati Scrambler 規格 Spec:
引擎形式 空冷L2雙汽缸引擎
全長(mm) 2165mm
全高(mm) 1150mm
軸距(mm) 1445mm
全寬(mm) 845mm
座高(mm) 790mm
乾重 170kg 全配186
總排氣量 803cc
供油方式 Siemens 45mm電子
啟動方式 電發
壓縮比 11.0 : 1
最高馬力 75hp 55 kw /8250rpm
最大扭力 68Nm / 5750rpm
油箱容量 15公升 / ABS-13.5公升
傳動形式 鏈條 六速 濕式離合
前懸吊系統 41mm倒叉150mm行程
後懸吊系統 單槍150mm行程單槍懸吊
輪胎(前) 110/80 ZR - 17
輪胎(後) 180/55 ZR - 17
前煞車系統 330mm單碟配4活塞幅射卡鉗
後煞車系統 245mm單碟雙活塞
--------
Clip Music: K.Safo & Alex Skrindo - Future Vibes (Uplink Remix)
NCS Release bit.ly/2avhTBR
https://soundcloud.com/itsuplink
Outro Music: Anikdote - Which Direction?
NCS Release bit.ly/1LfXUQh
https://soundcloud.com/anikdotemusic #13N 追蹤 13N Instagra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D4KMPwv5a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