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慶典】8/1-2 收穫節 Lammas
今天我們大吃大喝,希望年底也可以大吃大喝(蓋章)
這是慶祝初次收穫的感恩日,紀念不斷奉獻食物給我們的男神;他將在這一天死去,將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已經懷孕的女神作為養分,也餵養自己的下一個身體,就像是收割稻穀後化為肥料的稻桿,是結束也是開始。
這一天是一年收穫的預示,在古老的年代,人們總會滿懷期待,將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來分享跟祭祀,希望年底的時候也可以像這一天一樣,擁有豐盛的食物饗宴,面對寒冬考驗也不怕。
讓我們把握光明的祝福,期盼豐盛的未來!
#減肥也未來再說好了
【關於收穫節的小叮嚀】
在這一天,FEAST(饗宴)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愈豐盛愈分享愈是有福,擺在桌上的食物也需要避免有苦味或酸味的,要儘量選擇甜的食物,以求最後帶來甜美的收穫。
#今天吃麻辣鍋是否會得到很刺激的收穫呢(被打)
那今天該吃甚麼呢?其實LAMMAS的意思是〝LOAF MASS〞,LOAF是麵包,MASS是質量,因此今天的主角就是麵包,麵包質量愈好,暗示年度的收成會是最好的;玉米與水果也很重要,暗示冬天將會是豐盛而好過的,不需要擔心食物來源。
#其實看本文配圖就知道啦
傳統上會從8/1傍晚一路吃到8/2傍晚,大家開動喇!
#沒時間做儀式也可以大吃大喝
【收穫節相關儀式/魔法大集合】
|認識收穫節,與感恩收穫儀式|https://wp.me/p3UNVs-fF
|戴安娜女神的豐盛儀式|https://wp.me/p3UNVs-KY
|獅族力量呼喚儀式|https://wp.me/p3UNVs-316
*特別提醒:有 #奧秘之書 的同學,別忘了打開P.30,一起製作豐盛精油魔法油喔!
2020月空時間請見:https://wp.me/p3UNVs-316
#奔狼小編關心您
#這張也是常常被盜高風險圖片
#這樣就不會被盜了吼
「loaf意思」的推薦目錄:
loaf意思 在 AMC 空中美語 Facebook 八卦
Laura要和大家分享「夾娃娃機」以及「嗯嗯」、「上大號」的實用且趣味英文唷~
1. claw machine 夾娃娃機
2. (小朋友) 我要嗯嗯~~
I need to make a poo poo.
I'm going to make a dookie. (dookie = 便便)
3. 大人則可以用以下的句子:
I really need to go. 我真的忍不住惹...
I need to go take number 2. 我要上大號。
4. 以下的片語也有上大號的意思唷~
drop a deuce (其中的deuce = 2; 這個字也是網球用語,表示兩人同分)
5. 和朋友之間的口語說法,類似「我要去拉屎~」
I'm going to take a dump.
I'm going for a dump.
6.「嗯嗯」的常用趣味說法
drop the kids off at the pool (字面) 送小孩去游泳池 = 指大便。想像一下大便就像跳水一樣的噗通一聲進了馬桶水。
pinching a loaf (字面) 擰一條麵包,也就是把大便比喻成(一條麵包)擰斷的樣子來表示"嗯嗯"。
7. 網友發揮創意篇 (不常用,純粹分享,博君一笑)
bake brownies 烤布朗尼??
chocolate time 巧克力時間??
waking Winnie the Pooh 把小熊維尼"喚醒"
(Pooh聽起來像poo)
0580
loaf意思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八卦
大家對「#歐包」是什麼印象?
歐包,長的什麼樣?吃起來應該是什麼味道?
而為什麼大家把那樣的麵包叫做「歐包」呢?
歐包,讓人有錯覺是「#歐洲麵包」的簡稱。但歐洲大陸麵包種類五花八門,我們亞洲人對於所謂「歐包」,大概是停留在那種長的圓圓的,大大的,厚重,古樸色,看起來很硬,但吃起來卻軟中帶嚼勁,而且愈嚼愈香甜。
所以應該是叫「#鄉村麵包 #Paindecampagne」比較貼切一點。但是大家都叫熟了,所以「歐包」容易記也容易叫,成為這種麵包的愛稱了。
鄉村的人家研磨麥成粉,精製度低,但保留了原始的麥香和蘊味,筋度也低,平扁隨意,村裡的共同烤窰,一次出爐都是一顆一顆粗獷樸包,味道可說原汁原味,只有麥、水、酵母和鹽。
所以用什麼麥,就是鄉村麵包的風味和口感的基石。
歐洲許多鄉下地區仍習慣使用精製度低的 #裸麥(#黑麥)、#全麥、古代麥種等等,這種筋性低但保留原始風味的麵粉做出來的鄉村麵包,加上用酸種製作,若有似無的酸香和醇郁麥香,懂的人就是只愛這味。就像是有人吃饅頭一定得吃那種「山東大饅頭」才會滿足的道理類似。
其實,我們在一般麵包店裡看到的歐包,店家大致上都已經把原始的鄉村麵包改良調整符合一般大眾偏愛的口感和風味,吃起來外脆內軟,和真正那種鄉下又硬又粗的粗麥麵包已經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在家裡手作麵包,也是考量做給什麼人吃,是不是符合家人口味,所以選擇麵粉種類也很重要。
畢竟不是生活在歐美麵包文化的國家,想用點特別的、特殊的麵粉也不是容易的事,除了要特別跑一趟烘焙材料專業之外,價格高昂,保存不易,也是主婦猶豫的地方,想想最方便的就是超市裡的基本麵粉,高筋和低筋。
我最常用的麵粉,就是超市或材料店買來的最便宜款的 #高筋麵粉,像:
Showa 昭和產業 クオリテ 12.6%
Topvalue 強力粉 蛋白12.6±0.5%
うきぐも(業務超市,單價最便宜)13%(待查)
CGC パン名人強力粉 無標示蛋白質,不明
カメリア 日清山茶花 蛋白11.8±0.5%
モナミ強力粉 蛋白12.2±0.5%
ゴールデンヨット(日本製粉) 強力粉蛋白13.5±0.5%
全麥麵粉就不同說了,超市也只放一種。
大概我屬是那種味覺比較不敏感的人,便宜的高筋和昂貴的高筋,做出來的麵包,我真的不太吃的出來,我另一半更吃不出來。
不過,麵粉的新鮮度是一定要注意的,我都會去生意好的連鎖大超市或是有口碑的材料店(在日本我家附近有 #富澤商店(#Tomiz),或是 網購 #Cotta),而且會特別小心保存期限,進貨時間不同,同一架上的,有新貨和舊貨,我會仔細挑。最近因為疫情關係,都在超市買比較多,主要都買日清山茶花,因為它算是國民品牌,幾乎日本每家超市都會進,沒缺貨問題。
還有,我會注意高筋的 #蛋白質%,因為這會影響麵團筋性,而且也會影響成品口感,類似吐司般過度的Q彈感是我不太想出現在鄉村麵包上的。
我做鄉村麵包一定會用到高筋白麵粉,主要是它能提高烘焙彈性,膨鬆感也會提昇,但我卻不會用到百分之百的高筋麵粉,另外有一個因素就是「#斷口性」的問題。
我很難形容斷口性的意思,就是在咬斷麵包時,是很「爽口乾脆」的,不會有一種拖泥帶水的感覺。內部Q彈不黏口,不能太軟,也不能太彈,哇,真難描寫這種感覺。
也就是我不想讓鄉村麵包吃起來像吃吐司(但也有人喜歡這種內部像吐司口感的鄉村麵包,我姐就是)。
這顆鄉村麵包,我用的是超市最便宜的高筋麵粉,蛋白質約在12%左右,覺得太高了,所以我混了偏中筋的Lysdor,Lysdor是在日本麵包界常用來製作法國麵包、鄉村麵包的麵粉,價格平實,評價不錯。我只要去烘焙材料店就會一次買多一點常備用。
我想也有人想問,這個粉換那個粉可不可以的問題。
大家就隨自己的意,做自已的包吧。
有關這顆鄉村麵包的材料如下:
White strong flour 200g 高筋白麵粉 (蛋白質12.6%)
Lysdor 40g (蛋白質10.7%)
water 180cc 水
salt 4g 鹽
malt powder 1g 麥芽精粉
levain (my Nagoya Sourdough) 那古野酸種 70g
Note: #Lysdor flour, quite close to all purpose flour, is often used in Japan for French bread or baguettes. Protein is 10.7%.日本國內製作法國麵包常用的偏中筋麵粉。資訊如下:
https://www.cotta.jp/products/detail.php?product_id=027008
明天會有完整的製作影片,而且會談談發酵製作過程,有興趣再來坐坐。
loaf意思 在 BANANA BREAD LOAF 香蕉土司麵包| Apron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