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英文] What is 「晶晶體」?
看到各位老師都在網路上對「晶晶體」發表意見,我也來湊一腳好了。
在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中,「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包含雙語及多語的轉換──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學者們對語碼轉換也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一些詞彙的定義:
★★★★★★★★★★★★
1、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係指於對話的語句中,使用一種以上的語言進行交替,一些學者也稱為句間轉換(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你為什麼要用「雞」這個字?What were you thinking?
2、語碼混用(code mixing)係指語句內的語言轉換(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Actually,寫這篇文章可能不是好的idea,可能會被haters罵。
語碼轉換可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亦可根據社會文化的脈絡(sociocultural contexts)將語碼轉換分為兩種:
a.情境語碼轉換(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情境語碼轉換」係指情境的轉變所引起的語碼轉換──「說話者需要改變自己的語言,以適應不同的情境。」例如,我在與朋友討論政治新聞時,可能會用正式的中文;但聊一般的生活議題時,則使用臺語。
b.隱喻語碼轉換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隱喻語碼轉換」係指在情境不變的情況下,說話者為了改變語氣或雙方的關係而轉換語碼,以表達某種特定的意圖。此舉打破了情境與語言選擇的關係,因此交際的對象就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來揣測語碼轉換的用意。例如,我以親切的臺語叫孩子來吃飯,他們卻不予理會;但當我使用較正式的中文時,則可增強語氣並賦予語言更多的力量。
★★★★★★★★★★★★
3、語域(register)係指於不同場合或領域中所使用的特定語言風格。好比新聞用語、辦公用語、課堂用語、廣告用語或日常談話。例如,我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可能會用「爸爸」(dad) 而不是「父親」(father)。
★★★★★★★★★★★★
4、外來語,又稱外來詞或借詞(loanword),意即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例如,披薩(pizza)、冰淇淋(ice cream)、吐司(toast)、與三明治(sandwich)(不好意思肚子有一點餓,還沒吃晚餐)都是外來語。
★★★★★★★★★★★★
5、洋涇浜語 (pidgin) 又稱「混雜語言」,是一種簡化的自然語言。由缺乏共同語言的群體所發展而成,其地位低於一般語言。例如,洋涇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是19世紀中外商人所使用的混雜語言。僅有口頭形式,而無統一的書面用語,其變體亦相當繁複(long time no see、no can do、look see)。
★★★★★★★★★★★★
6、克里奧爾語 (creole) 是一種穩定的自然語言,由洋涇浜語發展而成。其特徵為混合各種語言的詞彙,有時也會摻雜其它語言的文法,故亦稱作混成語或混合語。例如,港式英語的「yum cha」(飲茶),以及星式英語(Singlish)中「wah」(吃驚)與「shiok」(酷)等詞彙。
★★★★★★★★★★★★
7、跨語言實踐 (translanguaging) 是由多元識讀與多模態的概念衍生而來,旨在強調語言實踐中的變動性。由於當代語言的使用,習慣混雜各種不同的語言,並結合多元媒介來建構意義以進行溝通,因此「跨語言實踐」常使用在語言教學。
★★★★★★★★★★★★
語碼轉換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乃因社會對人們的言行產生約束力──「語言行為策略及語言形式的選擇,常取決於說話者與聆聽者的社會地位」。沒有任何一種論述,能夠全面地解釋「語碼轉換」此一社會語言學現象。但通過不同學者的研究,我們得以對該現象有更深入的瞭解。
我個人認為,李晶晶的「晶晶體」乃出於習慣,亦能藉此拉近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韓市長於美國商會的演說,是否屬於「code switching」的範疇?就讓同學們自行下結論了,因為我想--keep living。
★★★★★★★★★★★★
參考資料:
Auer, P. (Ed.). (2013).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
周振鶴. (2013). 中國洋涇浜英語的形成.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5(5), 1-18.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許朝陽。 (1999年)。語碼轉換的社會功能與心理。外國語文,(2),57-60。
何萬順. (2009). 語言與族群認同: 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 語言暨語言學, 10(2), 375-419.
Joshi, A. K. (1982, July).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with 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Volume 1 (pp. 145-150). Academia Praha.
Ke, I. C., & Lin, S. (2017). A translanguaging approach to TESOL in Taiwan.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41(1), 33-61.
Muysken, P., & Muysken, P. C. (2000). Bilingual speech: A typology of code-mix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 L. K. (2003). 台灣雙語併用者的語言使用與語言功能的分化. In 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Photo: Google.com
★★★★★★★★★★★★
關於Singlish的相關報導lah: http://www.bbc.com/…/20160919-the-language-the-government-t…
★★★★★★★★★★★★
More at 阿滴英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Chen L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下是參考資料: YouTube影片 Do You Speak Emoji? https://youtu.be/vRNVf-1M7xQ 關於Emoji和語言學的研討會演講 The Linguistics Secrets Found in Billions of Emoji - Gretchen Mc...
「linguistics意思」的推薦目錄:
linguistics意思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八卦
[時事英文] What is 「晶晶體」?
看到各位老師都在網路上對「晶晶體」發表意見,我也來湊一腳好了。
在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中,「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包含雙語及多語的轉換──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學者們對語碼轉換也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一些詞彙的定義:
★★★★★★★★★★★★
1、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係指於對話的語句中,使用一種以上的語言進行交替,一些學者也稱為句間轉換(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你為什麼要用「雞」這個字?What were you thinking?
2、語碼混用(code mixing)係指語句內的語言轉換(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例如:Actually,寫這篇文章可能不是好的idea,可能會被haters罵。
語碼轉換可視為一種社會現象,亦可根據社會文化的脈絡(sociocultural contexts)將語碼轉換分為兩種:
a.情境語碼轉換(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
「情境語碼轉換」係指情境的轉變所引起的語碼轉換──「說話者需要改變自己的語言,以適應不同的情境。」例如,我在與朋友討論政治新聞時,可能會用正式的中文;但聊一般的生活議題時,則使用臺語。
b.隱喻語碼轉換 (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
「隱喻語碼轉換」係指在情境不變的情況下,說話者為了改變語氣或雙方的關係而轉換語碼,以表達某種特定的意圖。此舉打破了情境與語言選擇的關係,因此交際的對象就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來揣測語碼轉換的用意。例如,我以親切的臺語叫孩子來吃飯,他們卻不予理會;但當我使用較正式的中文時,則可增強語氣並賦予語言更多的力量。
★★★★★★★★★★★★
3、語域(register)係指於不同場合或領域中所使用的特定語言風格。好比新聞用語、辦公用語、課堂用語、廣告用語或日常談話。例如,我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可能會用「爸爸」(dad) 而不是「父親」(father)。
★★★★★★★★★★★★
4、外來語,又稱外來詞或借詞(loanword),意即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例如,披薩(pizza)、冰淇淋(ice cream)、吐司(toast)、與三明治(sandwich)(不好意思肚子有一點餓,還沒吃晚餐)都是外來語。
★★★★★★★★★★★★
5、洋涇浜語 (pidgin) 又稱「混雜語言」,是一種簡化的自然語言。由缺乏共同語言的群體所發展而成,其地位低於一般語言。例如,洋涇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是19世紀中外商人所使用的混雜語言。僅有口頭形式,而無統一的書面用語,其變體亦相當繁複(long time no see、no can do、look see)。
★★★★★★★★★★★★
6、克里奧爾語 (creole) 是一種穩定的自然語言,由洋涇浜語發展而成。其特徵為混合各種語言的詞彙,有時也會摻雜其它語言的文法,故亦稱作混成語或混合語。例如,港式英語的「yum cha」(飲茶),以及星式英語(Singlish)中「wah」(吃驚)與「shiok」(酷)等詞彙。
★★★★★★★★★★★★
7、跨語言實踐 (translanguaging) 是由多元識讀與多模態的概念衍生而來,旨在強調語言實踐中的變動性。由於當代語言的使用,習慣混雜各種不同的語言,並結合多元媒介來建構意義以進行溝通,因此「跨語言實踐」常使用在語言教學。
★★★★★★★★★★★★
語碼轉換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乃因社會對人們的言行產生約束力──「語言行為策略及語言形式的選擇,常取決於說話者與聆聽者的社會地位」。沒有任何一種論述,能夠全面地解釋「語碼轉換」此一社會語言學現象。但通過不同學者的研究,我們得以對該現象有更深入的瞭解。
我個人認為,李晶晶的「晶晶體」乃出於習慣,亦能藉此拉近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韓市長於美國商會的演說,是否屬於「code switching」的範疇?就讓同學們自行下結論了,因為我想--keep living。
★★★★★★★★★★★★
參考資料:
Auer, P. (Ed.). (2013).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
周振鶴. (2013). 中國洋涇浜英語的形成.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5(5), 1-18.
Cohen, L., Manion, L., & Morrison, K.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許朝陽。 (1999年)。語碼轉換的社會功能與心理。外國語文,(2),57-60。
何萬順. (2009). 語言與族群認同: 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 語言暨語言學, 10(2), 375-419.
Joshi, A. K. (1982, July).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with 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Volume 1 (pp. 145-150). Academia Praha.
Ke, I. C., & Lin, S. (2017). A translanguaging approach to TESOL in Taiwan.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41(1), 33-61.
Muysken, P., & Muysken, P. C. (2000). Bilingual speech: A typology of code-mix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 L. K. (2003). 台灣雙語併用者的語言使用與語言功能的分化. In 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Photo: Google.com
★★★★★★★★★★★★
關於Singlish的相關報導lah: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60919-the-language-the-government-tried-to-suppress
★★★★★★★★★★★★
More at 阿滴英文
linguistics意思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八卦
[英文單字學習 IX] Prefixes, Roots, & Suffixes
最近有幾位同學詢問是否用字首 (prefix)、字根 (root word)、字尾 (suffix) 是學習英文單字最有效率的方式?
個人覺得用這幾種語素 (morpheme)*記單字只是一種學習方式,所謂的有效和無效必須要看同學的程度、目標、學習環境和資源等等的因素。由於每位同學學習英文的需求都不同,所以並沒有一種最有效率的學習的方式 (請注意這並不代表沒有高效率學習的方式)。
例如有些人強烈提倡用字首、字尾、字根學習,但是多數英文詞彙是自由語素 (free morphemes, independent words) 如 dog, courage, syntax 用字首、字根、字尾並無法幫助同學推理出這些詞彙的定義。即使可以以字根慢慢推出模糊的字義,在一些狀況(例如GRE考試中)不一定有時間應用這策略,更別指望能推測出精準的定義和用法,有時候甚至會被誤導(e.g. history 歷史,histrionic 裝腔作勢的;ponder 思考,ponderous 行動遲緩的;prodigal 非常浪費,prodigious 強大的)。加上在有時間壓力下的聽力理解和口說根本無法有效地使用。
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同學對字首、字尾、字根有基礎的概念,的確在解讀(decode)和學習新的單字上是有幫助的。例如單詞 construction,字首「con 」的意思是「 一起 ,與」,字根是「 stru、struct」來自拉丁詞 「struere、 structus」 定義為「建築,開發或創造」,字尾「-tion 」讓我們知道是名詞 。「-tion 」來源於拉丁語,定義涵蓋 「行為的過程,結果,情況,性質,狀況」。Struct 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語素 (free morpheme),它是規範語素 (bound morpheme) ,必須和其它語素結合成單詞,但透過與其它語素的結合它能夠被組成超過30個單詞 (e.g., structur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destructive, instructor, obstruct, etc.)。以這歸納法,同學能迅速的對大量的詞彙有基礎的認知。除此之外,在寫句子時,若學習者對常用的字尾熟悉,在沒有時間壓力下可以選到詞性正確的字來造句 (e.g., construct, v. -> construction, n.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irport is well underway.) 。可見學習字首、字根、字尾對單字解讀、學習和應用是有幫助的!
總結是同學應該熟悉多種單字學習的策略,了解自己學習單字的目標,才能在不同狀況和條件下找出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高效率學習方式。
*語素 (morpheme) : 語言最小的意義單位,涵蓋字首 (prefix)、字根 (root word)、和字尾 (suffix)。
以下提供同學一些字首、字根、字尾的學習資源和其它單字學習的方式:
★★★★★★★★★★★★
如何運用英文字根、字首增加英文字彙量: https://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a/learn-prefixes-and-suffixes-to-expand-your-vocabulary/4140658.html
「最重要」的100個英文字首、字根:
https://2010-nccu.wikispaces.com/file/view/About+Affix--W2.doc
字根和字首的列表: https://www.learnthat.org/pages/view/roots.html
字尾的列表: https://www.learnthat.org/pages/view/suffix.html
字根、字首字典APP: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e4f%E5%AD%97%E6%A0%B9%E5%AD%97%E9%A6%96%E5%AD%97%E5%85%B8/id1080556151?mt=8
字首、字根、字尾 線上查尋器:
http://www.english4formosa.com/?q=ety-search
★★★★★★★★★★★★
Sources:
http://www.english-for-students.com/struct.html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ot_(linguist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pheme
http://www.all4you.com.tw/web3/vip/tips/e-index1-3.htm
https://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a/grow-your-vocabulary-by-learning-root-words/4113426.html
★★★★★★★★★★★★
英文單字學習 I: http://wp.me/p44l9b-IJ (Overview)
英文單字學習 II: http://wp.me/p44l9b-Yi (Collocation – COCA)
英文單字學習 III: http://wp.me/p44l9b-Yk (Passive to Active)
英文單字學習 IV: http://wp.me/p44l9b-Yo (Learning from Context)
英文單字學習 V: http://wp.me/p44l9b-Yt (Phonetics)
英文單字學習 VI: http://wp.me/p44l9b-Yq (Word Stress)
英文單字學習 VII: http://wp.me/p44l9b-Yv (Word Choice)
英文單字學習 VIII: https://goo.gl/ZCJzGP (Word Map)
學科分類單字+聽說讀寫練習: https://goo.gl/15u9tt
英語搭配詞的教與學: http://goo.gl/s0g2Tc
★★★★★★★★★★★★
五大線上英語辭典: http://wp.me/p44l9b-107
詞彙區別 (Vocab Q&A): http://goo.gl/xnhtQg
單字卡網站: https://quizlet.com/zh-tw
★★★★★★★★★★★★
托福、雅思核心詞彙: https://wp.me/p44l9b-1yU
GRE詞彙和學習資源: http://ecy1979.wixsite.com/ecy-lounge-new/gre
GRE學習資源大全: https://goo.gl/GsPd5R
linguistics意思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評價
以下是參考資料:
YouTube影片 Do You Speak Emoji? https://youtu.be/vRNVf-1M7xQ
關於Emoji和語言學的研討會演講
The Linguistics Secrets Found in Billions of Emoji - Gretchen McCulloch:https://youtu.be/uOXI-W0XhL4
✏️ 領取今天的影片講義:https://bit.ly/chenlily
🌲想用英文自信聊天?
▸ Lily英文聊天術課程:https://speaking.cool
📚想準備出國留學?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
ღ 課程問題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ღ 合作邀約請聯絡: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ღ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
我是Lily Chen.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英文學習、語言學,以及留學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 (雙語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q10BTm0LD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3TPLY_ke-Y75clp4ZJv9BWqO3hw)
linguistics意思 在 Brian2Taiwan Youtube 的評價
發音課現在到2/25可以打五折!
https://bit.ly/3oltGa9
也可以到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brian2taiwan
然後在那邊的貼文留言說哪一下英文發音你特別想學~ 我會再傳一個折扣碼給你 (前500位而已喔~ 大概剩下400個可以送!)
這次的影片我介紹30幾個常見英文網路用語給大家
平常在用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 等等都會常常看到一些英文縮寫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英文縮寫或英文用語,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們英文常用到的一些首字母縮寫跟別的網路跟生活用語這些網路英文你們知道嗎?
#英文 #英文用語 #網路英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J4wvEqf2Bg/hqdefault.jpg)
linguistics意思 在 [語概] Linguistic Competence V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的八卦
Linguistic competence (語言運用能力) 與Linguistic performance(語言表現)
前者意指一種語言體系的知識,應該是指整體能力,包括理解、組織、表達等。因之,語
言是思考工具 (思考是一種語言過程)。後者僅指臨場表現(有的會讀、會瞭解,卻寫不好
、講不好)。語言學家諾姆裘姆司基(Noam Chomsky)當初提出Linguistic competence一詞
時,僅特指語法能力(syntactic competence),而相對於Linguistic performance(語言
表現);其他學者則有人予以廣義化,而泛指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包
括語法能力、辭彙能力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12.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