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交易手續費哪裡去?除了銀行外有哪些公司在做交易相關服務?
.
#手續費去哪裡?
如果你是個小店老闆,客人希望用信用卡付錢,你答應後發現每筆收入少了2-3%,這些錢去了哪裡?
- 收單銀行:0.35%、
來你家裝刷卡機的銀行,他們要確保刷卡資訊(那張卡在什麼時候、買了什麼商品、多少費用)有往下傳,定期跟上游請款後,派錢給你、出帳單給你。
- 清算中心:0.1%、
聯合信用卡中心,或VISA/MASTER/JCB/銀聯。把收單銀行的資訊交給發卡銀行。對收單銀行來說,不用去一家一家銀行(國內近四十家、國外無數家)去做系統介接;對發卡銀行來說也是。
國內信用卡,是經由聯合信用卡中心處理;國外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則是經由VISA等國際組織處理(我以前在日本看過中國旅客拿銀聯卡出來刷被婉拒,就是因為當時發卡組織(銀聯卡)還沒有跟日本的收單銀行做連結。
- 發卡銀行:1.5%、
收到刷卡資訊後先代墊付款。當然他們不是阿呆,會先判斷是不是偽冒等問題交易,如果不是才先墊款。結帳日再出帳單跟每個客人請款。身為消費者,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信用卡有交易紀錄,但去看帳單還沒有入帳。就是銀行收到這筆交易請求了,但還沒有完成全部的代墊、記賬、歸戶等動作。
如果發卡銀行代墊後,客人主張非本人交易怎麼辦?通常發卡銀行會往上游(清算中心)回報,請他們再往上游(收單行、店家)確認並釐清資訊,清查繁瑣,會有費用產生,有些發卡銀行會轉嫁給客人有些則有談判空間(確認每筆交易正確性是銀行責任,你沒盡到責任害我被盜刷,還要我出錢,齁)
#紅藍綠又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除了開街邊店,還自架網站銷售商品,是不是可以沿用同一批刷卡機呢?
當然不能,線上交易時沒有接觸到客戶卡片(卡片本人也有防偽功能)、要另外接線上交易的收單行。
不過線上交易的交易環境複雜(消費者遠端交易,被盜刷變數與風險增加),需要的資訊與資安交易條件也變難。除非你是大商家,銀行基本上不收小商家單,這時候就是第三方收單機構出現的時候了。
紅陽、綠界、藍新,並稱紅藍綠,就是台灣最著名的第三方收單公司。線上商家可以透過他們介接收單銀行。
如果只有收單轉介這個服務就要加收你0.3-0.5%,你一定想到處比價找個最便宜的吧?所以他們通常還有加值服務。
例如代開電子發票,處理電子發票會員載具。電子發票會員載具又是另外一個坑,要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是否要開統編、登記個人載具、線上捐贈發票,如果都不要的客人,還要幫對發票,中獎時候還要寄給客人⋯誰想處理啊,還是付錢給代收機構吧
又例如其他的收款方式,像是轉賬、便利商店的貨到付款代收代付、大額購物的分期付款拆帳與收帳,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商家可以專心賣或跟經營客群就好,把收錢、出帳、確保沒有偽冒還有客人的卡片不會被攔截去盜刷等工作,都交給專業的。
只有小商家用代收機構嗎?其實,連食物熊貓的刷卡都是用綠界代收。你就知道專業的價值。
哪代收機構只賺哪0.3-0.5%嗎?
是你做代收的話,一定會想增加利潤吧。例如用數量跟收單銀行談較低的費用,或是多找幾家收單行跟他們談說讓你做自家銀行(收單=發卡),可以不讓清算機構抽一筆。
三家代收機構中又以綠界科技(6763)在2020上興櫃,2021年的目標是申請上市。報載綠界去年經手的金額約600億,營收超過10億元,超過九成都是來自代收付的抽成。
(台灣2020年的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約3600億元,綠界如果佔了16% ,真的也是很強了~)
而除了紅綠藍外,Acer 旗下的宏碁資訊也有做代收業務,正尋求上櫃中,代表作是江蕙演唱會。
#線上開店平台也說他們可以做金流代收付有什麼好處?
你從街邊店開到自家網站的商城,因為貨好價公道,生意越做越大,一個人忙不過來,於是訓練了資深員工當店長,再找人買網路廣告拓展業務。本以為從此可以翹著腳賺錢,卻發現是新難題的開始。
/
店長雖然認真工作但是是個臉盲,分不出老客人新客戶,老是給錯優惠。
又有些客人是網路商店的常客,偶爾朝聖來到本店,報出會員號碼後店員卻怎樣都找不到。
再加上把冷灶炒熱後,後進模仿者跟上,用更低的價格更多樣的話題跟你搶生意。你想要拓展新客戶又力不從心,覺得人生好難,老闆更難。
/
整合線上線下的會員資料、購買記錄、根據客戶購買偏好進行分群與導購推波...這些就是開店平台(91App, Shopline, Cyberbiz)等等的賣點。
當然啦,這些業者也整合了前面一篇提到的金流(不只信用卡、貨到付款、帳戶轉帳,還包含各種你想得到與想不到的pay - Apple Pay, Samsung Pay, Line Pay, 街口...), 再加上電子發票、甚至物流等事務。
91App(6741)也是在2020年上櫃,媒體報導2019年的網站成交總金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 為99.8億元,營業額6.7億元。也就是過水了近百億,留下6.7億元。
6 .7% 當然不只是信用卡代收的錢,最主要還是電商開店服務費以及會員串接管理等業務。
你說需要這些服務的只有中小企業嗎?91App 的最大客戶是全聯,光光2020前三季就付給91App 3470萬元。
.
走到這裡,隔壁鄰居還在掙扎要不要付2% 手續費給收單行,你卻已經從開間小店只收現金,變成線上線下全服務,什麼Pay 都收的數位商家,也不用煩惱收到假鈔、對帳、維繫客戶等等作業面問題~
「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遠銀Happy+ Facebook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line pay個人收款qr code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line pay個人收款qr code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DCARD 的評價
- 關於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LINE Pay『店家實體QRcode如何跟客人收款?』 - YouTube 的評價
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八卦
20170502 中時專欄:林建甫》發展電子支付,整合服務是關鍵
台灣因為種種原因,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速度比較慢。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調查,國人目前仍多以信用卡(77.1%)和現金(60.1%)作為主要支付工具,使用行動支付工具的比重僅4.8%。金管會「電子化支付比率5年倍增計畫」中,訂定2020年前電子化支付比率提升至52%的目標。要如何達成目標?值得深入探討。
從定義上來看,其實政府對於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有明確的區隔。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交易收款與付款是由第三方業者居中完成。例如:Yahoo!奇摩的Yahoo奇摩輕鬆付、遊戲橘子的樂點卡、永豐商業銀行的豐掌櫃等都是。第三方支付做的是代收代付的業務,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截至4月24日底全台共有4760家公司登記為第三方支付服務業。
而電子支付指的是除了能提供第三方支付代收付功能,還可以提供「轉帳」、「儲值」等業務。而目前國內只有歐付寶、橘子支、國際連、智付寶、台灣支付這5家廠商取得電子支付執照,其主管機關為金管會,受《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規範。台灣還有另一個能儲值但不能轉帳的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一卡通,其主管機關也是金管會,受《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規範。
簡單來說,具備「轉帳」、「儲值」功能的就是電子支付,而日前強勢登台引起廣泛討論的Apple pay,只能算是第三方支付的1種。但觀察Apple Pay在國外的發展並未如預期順利。在美國Apple Pay的發展不如預期,2016年透過Apple Pay完成的交易金額僅360億美元,遠少於蘋果預測的2070億美元。關鍵在於許多大型通路業者還是不能使用Apple Pay。Apple Pay在大陸的推動更加受挫。2016年2月Apple Pay風光進軍大陸市場,上路當天綁定的銀行卡就超過3000萬張,但經過1年的發展,Apple Pay在大陸的支付市占率僅有1%。
其實不難發現電子支付產業成功的兩大關鍵是「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及「市場規模及通路」。大陸的電子支付能造成金融的後發先至,取代信用卡、金融卡等支付工具,其相關服務整合無遠弗屆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有品牌優勢的Apple Pay在大陸發展受限的原因。
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寶為例,最早是為了支應淘寶網的擔保交易而成立,發展迄今除了早期提供淘寶網、天貓商城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服務範圍擴大至線下支付(購買保險、手機充值、水電燃氣繳費、醫院掛號、繳納交通罰款等)、網路理財(餘額寶)、轉帳(虛擬錢包轉帳、個人間的轉帳、向銀行轉帳)、儲值(直接從銀行充值與提現)、海外直接退稅(與Global Blue合作,海外購物直接退稅至支付寶帳戶)及消費回饋(集分寶)。
反觀台灣為何進展龜速?因為可以使用電子支付的商家不夠多。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全台有12萬多台感應式信用卡刷卡機,4萬多台感應式金融卡刷卡機,對比全台超過50萬家的信用卡特約商店,推估大約只有2~3成的信用卡刷卡機具備感應支付功能。
加上不少店家有指定銀行信用卡或行動支付才能使用,許多想用電子支付的消費者其實都必須事先做足功課才能上手,例如:便利商店龍頭7-11目前可用LINE Pay及Pi行動錢包透過條碼掃描支付,但都只支援中國信託的信用卡;號稱結帳2秒搞定的Apple Pay只有全家能收受,綁定台新信用卡才能使用。也就是說,想要用必須該店家能接受電子支付,同時還要剛好你有使用該「電子支付」及綁定「指定的銀行信用卡」,使用上十分不親民。對於店家來說,使用者不多當然也不想花成本去安裝。
「電子支付」產業為典型的數位經濟型產業,愈多人使用,效率提升愈明顯,如果有超過一半的人都使用電子支付,不用政府或業者去推銷,商家自己都會來申請,愈多店家能用電子支付消費,消費者使用的意願就愈高。
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若要快速發展,政府適當介入是一個可思考的方向。例如完善基礎通路,由政府免費或低價提供符合業者需要的感應式刷卡機,並開放給銀行、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業者使用。一旦使用的消費者增加了,市場就能自行進入良性循環發展。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遠銀Happy+ Facebook 八卦
【20210314系統暫停服務公告】
為維持本行服務穩定,謹訂於 2021/03/14(日)03:30~06:30 進行系統維護作業,屆時將暫停下列24小時服務系統,如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若有任何問題請洽詢本行客服專線:(02)8073-1166
暫停服務項目:
1.遠銀官網
2.個人網路銀行
3.行動銀行
4.企業網路銀行
5.Bankee社群銀行
6.香港分行網路銀行
7.網路ATM
8.i櫃台線上申請
9.智能客服
10.Ebilling企業收款系統
11.信用卡互動式行動帳單
12.i兌換查詢
13.Line Pay Money
14.街口支付
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LINE Pay『店家實體QRcode如何跟客人收款?』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當店家申辦 LINE Pay 如何跟客人結帳 收款 操作說明超簡單IBEA國際美學評鑑協會 追蹤協會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zxx1569x. ... <看更多>
line pay個人收款申請 在 line pay個人收款qr code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八卦
QR Code 付款流程· 顧客打開LINE Pay > 點選「掃描」 · 顧客掃描店內QR Code · 顧客輸入消費金額· 付款完成· 店家確認帳戶的AOA訊息. 【Line Pay店家申請流程教學】超快速3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