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花媽家講故事的是一位聲線多變的實力派聲優,雷碧文,
是花媽的兒子柚子、是keroro軍曹、是小魔女Doremi的小愛......,
今天她會用什麼樣的聲音來講故事呢? 趕快來聽聽!
歡迎「訂閱」youtube, 並按讚給我們鼓勵
keroro實力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八卦
漫畫論壇回顧🔥「世界中的多元漫畫」第四回
◾陳怡靜:「臺灣創作者講臺灣的故事,講出了屬於臺灣的味道,也讓臺灣漫畫真的不一樣了。」
在「漫畫大爆炸:從漫畫實務看博物館的多元可能」論壇中,我們盡可能網羅籌備小隊所關心、也想繼續發展的議題之相關領域人士。論壇共有六個精彩場次,每個場次將分成數次陸續分享,敬請期待!
🔥場次簡介:
「世界中的多元漫畫」討論一個漫畫迷可以走多遠,主持人黃健和與與談者們帶著聽眾們一起看到一個漫畫迷會變成一個漫畫作者、一個出版社的編輯,一個漫畫迷會從臺灣同人場次走出去,走到日本、走到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走到了義大利波隆那、走到了墨西哥書展、走到了美國的聖地牙哥。本場次展現了不同的創作者在各個地方獲得滋潤,而臺灣的漫畫也跟著如此的情形往下去前進。
------------------------------------
🔥論壇內容
◾關於陳怡靜
陳怡靜,於2002年記者出道,主要是跑教育線,兼漫畫線。現在是獨立撰稿人,主要關注漫畫領域與新銳創作者,同時也是鏡好聽podcast「大人看漫畫」主持人、新活水專欄「睡前翻漫畫」專欄作者。陳怡靜回顧自己2020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協助漫畫基地策劃《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該展覽要回溯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當時陳怡靜前往香港採訪,被連儂牆等運動中的圖像表達深深震撼,發現圖像所扮演的串聯的力量,因此非常希望將那些圖像介紹回臺灣。返臺後寫了許多相關的報導,所幸CCC來邀稿,更進一步促成了這個展覽。
.
◾藉由漫畫接觸到的世界
使她對圖像產生敏銳度的,就是自幼培養起來的漫畫閱讀習慣,甚至說是狂熱也不為過。陳怡靜回憶小時候都是拿手電筒,偷偷躲在被窩裡看漫畫。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親將陳怡靜小時候珍藏的大然版全套《亂馬1/2》丟掉的那天,但是陳怡靜還是很努力的藏著《灌籃高手》、《芳鄰同盟會》、《聖傳》,保存至今,此外著名的臺灣漫畫──《YOUNG GUNS》、《傾國怨伶》等作品也是陪伴她長大的重要回憶之一。除了熱門日漫、臺漫外,陳怡靜的第一本非亞洲漫畫就是《Mafalda》,從中她培養了對地球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是生命中極重要的一本漫畫。更有緣的是,陳怡靜在2014年終於在安古蘭漫畫節看到《Mafalda》的原稿,幾乎感動落淚。她也點出安古蘭漫畫節重大的貢獻即是可以看到大量的展覽、原稿,而且整個城市都是漫畫的文化,讓她理解到世界上的漫畫原來這麼多元。18歲那一年,陳怡靜到臺北念書,脫離了從前家中的管制,因此開始大量接觸各式各樣的漫畫。
.
進入社會、乍到新聞業時,陳怡靜原本是一個大眾型、商業型的漫畫記者,會跑漫博會、書展,問些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的問題,諸如:今天有多少漫畫迷衝進來、哪本書賣得特別好。新聞一路跑下來,陳怡靜回顧道,2004年開始跑出版路線,當時的市場仍舊是日本漫畫的天下,《Keroro軍曹》紅遍臺灣大街小巷。同時她也開始觀察這些市場上流行的東西如何在「地下社會」運作,因此開始跑CWT、FF等同人場,正巧碰上《義呆利》所捲起的國家擬人風潮。但於2009年轉換跑道至《自由時報》後,當時的副總編輯藍祖蔚強調要看到臺灣自己的東西,陳怡靜才終於可以放膽寫臺漫,也開始大量接觸臺漫,報導了《CCC創作集》的起始以及林政德遲了11年的《YOUNG GUNS》完結篇。許多人會問她,一個記者,為什麼想傳播臺漫?除了從小到大對臺漫的愛以外,陳怡靜更強調因為想說臺灣的故事,她相信臺灣的創作者都有自己想說的事。
.
◾臺灣漫畫的觀察
離開記者工作崗位後,陳怡靜更投入臺漫相關產業,並持續關注相關創作者。她曾協助王小棣進行「漫畫植劇場」的企劃,將八本劇本改編為漫畫作品。從近年來金漫獎的得主來看,陳怡靜提醒道,現在臺漫真的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了,例如2019年金漫獎星期一回收日的《粉紅緞帶》以百合漫畫之姿拿下年度漫畫大獎。2020年,她想向大家推薦的兩部漫畫:常勝的《閻鐵花》及漢寶包的《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此外,許多漫畫線上平台也成為臺漫的另一個舞台,陳怡靜大推CCC創作集數位平台的《殤否》及GO原漫基地的《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與《獅子藏匿的書屋》。另外,臺漫累積了一定的實力,甚至開始被搬上影視舞台了,除了2019年改編成電視劇的《用九柑仔店》,2020年《神之鄉》也在桃園大溪開拍。臺灣創作者講臺灣的故事,講出了屬於臺灣的味道,也讓臺灣漫畫真的不一樣了。
.
最後,陳怡靜自問什麼叫做臺灣漫畫?對她來說,就是臺灣人畫的漫畫以及畫臺灣的漫畫。她認為所有漫畫都奠基於一個地方的文化、鄉土,如果你現在問陳怡靜臺灣漫畫和香港漫畫未來會有什麼不同,就是自由。她更提醒當今的臺灣漫畫讀者,這兩年大眾與小眾的分野越來越小,不能被出版社控制我們的閱讀口味,應該自己去尋找自己心之所向,而出版社也將發展出各自的個性。
.
🎉🎉謝謝陳怡靜,漫畫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也讓世界看到臺灣。
#漫畫論壇 #世界中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