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敬愛的「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於今日往生,感謝他在偉大的時代寫下偉大的故事。
請求他在天之靈保祐台灣和全球,早日控制武漢肺炎疫情,也讓台灣疫苗揚名國際!
▶向台灣疫苗之父與兒科大師致敬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 序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台灣的公共衛生與醫護體系因連年戰亂而惡化,1950年的零歲平均餘命,男性才53歲,女性才56歲,小兒的主要死因幾乎都是傳染病!預防接種與抗生素治療是防治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因此疫苗的研究發明與製造量產,成為當時公共衛生的重要挑戰!李慶雲教授奉獻一生於台灣疫苗的研發,造福台灣子民甚至全人類,是台灣醫界的傳奇典範!
我在1975年進入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就讀,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徐澄清教授和林家青教授。1977年畢業後,當時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的林家青教授,留我下來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助教。除了協助林東明教授的流行病學教學與研究之外,也協助當時在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思理教授(R. Palmer Beasley),進行B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研究,負責研究資料的處理分析,以及王安電腦統計程式的設計撰寫。
我第一次見到李慶雲教授,就是在畢思理教授的辦公室。李教授的英俊挺拔與溫文儒雅,讓我印象深刻,畢思理教授鄭重向我介紹,李教授是台灣疫苗研發的拓荒者和領航者!1979年4月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因台美斷交撤離台灣,我在當年9月以教育部公費留考奬學金,赴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攻讀人類遺傳與流行病學博士學位。1982年返國後,回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擔任講師。在這段時間,兩位教授合作執行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針接種的臨床實驗,1983年在《刺絡針(Lancet)》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接受預防接種者,慢性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下降,效果相當顯著。」
1984年台灣展開了B型肝炎的全國預防接種計畫,後來的一系列研究顯示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的出生世代,不僅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降低,嬰兒猛爆性肝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也都大幅下降。張美惠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先在1997年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全世界第一篇「疫苗預防癌症」(B型肝炎預防接種降低肝細胞癌發生率)的重要論文。台灣和全世界的年輕世代,能夠透過預防接種避免B型肝炎所造成的肝病死亡,應該要感謝畢思理教授和李慶雲教授合作的臨床實驗。這是一個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典範研究,也為全人類帶來很大的健康福祉!
畢思理教授結束在台灣的B型肝炎系列研究後,回到美國擔任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但是他仍然很關心台灣的公共衛生發展,特別是B型肝炎防治的成效。畢思理教授每次從美國回到台灣,都會拜訪李慶雲教授討論B型肝炎研究,並且閒話家常,我很榮幸有很多次都被邀參加!每次畢思理教授都稱李教授為George。我第一次聽到畢思理教授說:「我的好朋友、老朋友George!」我還愣住了一下,幸虧黃綠玉教授告訴我George就是李教授,我才恍然大悟!直到畢思理教授於2012年辭世,我常能見到兩位大師的情同手足,彼此惺惺相惜!更能從他們的交談中,體會到學術研究的樂趣、攜手合作的珍貴、以及美好友誼的永恆!
我在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時候,曾經和內人邀請畢思理教授伉儷、李慶雲教授伉儷一起用餐。我們談了很多B型肝炎的最新研究,以及臺灣B型肝炎防治的卓越成果,現在已經記不清楚當時談話的詳細內容,反而讓我和內人至今仍然印象深刻的,就是李教授對師母無微不至的體貼照顧。李教授伉儷的鶼鰈情深,真是令人羨慕!唯有如此恩愛的夫妻,才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才能培育出很優秀的子女。李教授在接受口述訪問時,提到自己在「神召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師母。他平常會陪師母上教會,但是直到師母過世前一個月,他才接受洗禮,為了兩人在天國再相聚,李教授對師母的愛是天長地久的!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這一本書,不僅詳細記錄了李教授一生的精彩故事,三位編著者也很用心地把李教授生活的時代背景,做了很翔實的描述,讓讀者們能夠深入了解臺灣醫學教育與醫藥研究的長期變遷,更加欽佩李慶雲教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積極奮鬥,以及「培育英才、提攜後進」的用心良苦!深切期盼一代又一代的台灣醫界同仁,都能夠見賢思齊,作出更傑出的醫藥研發與人才培育,讓臺灣醫界繼續在世界上發光發熱,帶給全人類更多的健康福祉!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盲症—80後面盲症女生30年來記不到一張臉 認不到五官分不到美醜:連親人的臉也辨認不了 過去一年,人人戴着口罩半遮面,看不到身邊人的全貌,有如集體半面盲,根據《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醫學期刊在2006年的統計,全球人口中約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面...
journal期刊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八卦
只有獨裁政府才會封鎖消息!恐嚇人民!
民進黨政府誣指本黨公開影片內容為假消息,遺憾民進黨動用政府資源,仍然查不清楚,胡亂指控。
這次的影片經由學者、非政府組織、媒體等三方確認後公布,有關瘦肉精副作用更是依據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資料,請民進黨政府指出影片中哪裡是假的?
餵食豬隻萊克多巴胺是不人道的飼養方式,萊克多巴胺是基因毒、也是賀爾蒙毒,餵豬吃萊克多巴胺就是虐待動物,進口萊豬就是在鼓勵虐待動物。
昨日影片中所拍攝之Hormel肉商,在今年2月宣布停用萊克多巴胺,跟上世界潮流,反觀蔡英文政府逆流而行,在世界160國禁用萊豬的情況下,仍然要開放萊豬。
蔡英文總統曾說「要做棋手,不做棋子」但從開放瘦肉精豬肉進口就是在在證明蔡總統做不了棋手,牽動市場進步,不重視「動物福祉」,反是做了棋子,任由擺佈,出賣國人健康。
蔡政府作為民主政府動用政府資源,封鎖消息,掩蓋正確資訊,國民黨作為在野黨有義務揭發真相,監督執政黨,讓正確消息使國人周知!
影片「有憑有據」佐證資料如下:
1. 路透社相關報導Quality Pork Processors, Inc 是使用萊克多巴胺的屠宰場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china-pork-additive-idUSKBN0GC20Y20140812
2.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引用相同畫面
https://www.east.org.tw/action/8449
3.相同影片甚至經由公廣集團-華視報導。
餵食萊克多巴胺 動保團體:豬隻易躁動
https://youtu.be/a6IQhY1DnHs
4.事實查核中心關於瘦肉精副作用的查證:
引述資料:
徐濟泰表示,根據《動物科學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刊載的研究,餵食萊克多巴胺會使豬隻不安定與攻擊性的行為增加,包括咬柵欄、無食咀嚼、互咬、追逐等;另根據國際期刊《轉譯動物科學》(Translational Animal Science)刊載的一篇文獻回顧,豬隻攝取萊克多巴胺的副作用包括體溫上升、呼吸加快、肌肉顫抖等,僅有部分豬會因熱衰竭、過度緊迫而倒下,但沒有記載豬隻會有失去意識的癲癇反應。
journal期刊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昨天大家都相當關注 #高端疫苗通過EUA🎉,一方面該為國產疫苗有進展感到高興,民眾黨團也支持尊重專家會議的專業審查結果,並支持國產疫苗的發展;另一方面,這攸關數百萬國人的健康,包括疫苗審查過程的相關資訊及會議紀錄,民進黨仍未按照承諾公開。今天早上虹安與 蔡壁如委員一起召開記者會,除了要求民進黨盡快公開EUA授權書與決策會議紀錄相關資訊,也帶大家一起做個整理 🔍
1⃣️ #國產疫苗能否應付變種病毒❓
由於新冠病毒不斷隨著傳播進化產生變種病毒株,國產疫苗對於變種病毒株,包括已經成為全球過半感染主流的 #Delta病毒株 是否有充分保護力?目前仍待釐清確認。包括高端疫苗臨床試驗只有武漢株數據,而聯亞目前僅有公佈到二期期中報告,尚未做三期試驗,也無法了解疫苗保護力數據。當BNT、莫德納疫苗碰上變種病毒株保護力都大降,我們的國產疫苗是否能守得住?依照我國現在的EUA標準,能否確認疫苗的保護力?
2⃣️ #國產疫苗的保護力何時可確認❓
我國EUA採取「免疫橋接」的標準,對於實質保護力都只能「推估」。昨日的衛福部記者會上,有一張手牌寫明「必須每月提供『安全性』監測報告,核准後一年內繳送國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effectiveness)報告」,代表目前標準尚無法完全確定保護效益,卻又已經下訂一千萬劑?那是不是這五百到一千萬的國人接種下去,要到一年後的審查報告出來,可能才知道有無保護效力呢?
民眾黨團認為,高端仍該繼續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再循正規管道獲得FDA、WHO、歐盟的認證,這才是對我國生技產業正面的發展。
3⃣️ #EUA標準的爭議:台灣與國際的標準差在哪❓
從一開始食藥署在6月15日提出我國自己的EUA標準,就有外界聲音認為過於急促草率,除了內容疑似僅抄錄美國FDA部分標準外,也選用全球民主法治國家皆尚未於新冠肺炎疫苗普遍採用的指標,亦即以「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臨床試驗。這樣的EUA標準,是否嚴謹、有效?
4⃣️ #國際科學標準如何適用❓
蔡英文總統曾在5/31發表的談話提到:「政府一定會依照國際科學標準,嚴格把關,請大家放心。」但如果目前相關的國際科學標準仍持續在國際組織與學界討論中,為何我們不採取最嚴格、最普遍被採用的標準(三期臨床試驗),而是僅採取「免疫橋接」?
目前國際上通過EUA的疫苗,都是有將相關試驗結果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如Lancet、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並且經過國際上的醫學同儕審核,讓不同疫苗之間有國際間的可比較性。高端公司是否有提供已發表的論文給審查委員?論文投稿過程中的審稿委員意見又為何?這些都需要釐清。
5⃣️ #國產疫苗EUA審查會議風波❓
當高端疫苗趕在6月15日遞交EUA申請書,6月底卻爆出原任疫苗審查專家會議成員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因為質疑會議公信力、認為會議審查早有定論而辭職的人事風波,加上後續相關會議成員似乎有某些原因而臨時「大換血」,都讓人質疑EUA的授權審查過程是否足夠嚴謹、公平。現在高端疫苗的EUA通過,EUA公信力與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又如何保證?
6⃣️ #EUA審查的過程為何不公開❓
虹安在立院質詢時曾建議衛福部食藥署,可以參考美國FDA審查莫德納、輝瑞、嬌生等疫苗EUA時,所採用的線上會議直播方式,萬人同上、科學家也可線上提問,用公開透明方式,降低社會大眾對於國產疫苗EUA審查是否公允的疑慮,很可惜政府沒有採納。後來立法院協商也有提案要公開疫苗審查會議紀錄和專家名單,卻都遭到執政黨封殺,連立委要求列席參與,都被以「(立委)聽不懂」為由駁回。
7⃣️ #EUA審查的資訊可以公開了嗎❓
當時衛福部說明為何不讓外界參與會議,是因為「不要影響專家的專業判斷」,那現在疫苗審查會議專家出席21人當中,有18位專家都同意了,表示審查是絕對多數通過,那應該可以公布整個EUA審議過程給外界了解。更何況,民進黨在之前的朝野協商決議中曾支持EUA專家會議「兩週內會議紀錄去識別化公開」。
📒 #小結
我們除了要呼籲執政黨信守諾言之外,更認為應該要比照美國FDA的例子,除了直播錄影,還要將完整的EUA授權書、議決備忘錄和完整的會議紀錄通通公開,以昭公信。更何況高端疫苗乃受到國家政策扶植、補助研發的疫苗,應受到代表民意的立法院監督。
如果疫苗的保護力未經國際科學標準和試驗確保,施打到保護力不如預期的民眾群體,很可能像穿了「#國王的新衣」,於解封時造成疫情隱憂。如同德國的CureVac疫苗,直到疫苗「三期」試驗期中分析報告出爐,其保護力才揭曉僅有47%,並未達標,那該怎麼辦?
食藥署在通過EUA的同時,也應該負起責任對國人說明清楚,就算現有的資訊不夠多,那後續要不要針對變種病毒株再做更新的實驗?現在國際上盛行的病毒類型,Delta已經逐漸取代原始病毒株,若是無法確保國產疫苗對新型株的保護力,那就是一個走不出台灣,甚至是尚未上市就即將過時的疫苗了😓
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國內民眾對於不同廠牌國際疫苗施打的意願登記,可以看到對施打特定品牌的疫苗意願有落差,到時國產疫苗會否面臨同樣抑或更嚴峻情況?
如何說服國人消除疑慮,對後續提升國產疫苗施打以及防疫都有莫大幫助,政府何不趁此機會公開說明,挽回國人對政府與國產疫苗的信心呢❓後續對於聯亞疫苗的審查,民眾黨團也會秉持同樣的態度要求公開透明,持續在國產疫苗議題上為國人把關 💪
journal期刊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面盲症—80後面盲症女生30年來記不到一張臉 認不到五官分不到美醜:連親人的臉也辨認不了
過去一年,人人戴着口罩半遮面,看不到身邊人的全貌,有如集體半面盲,根據《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醫學期刊在2006年的統計,全球人口中約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面盲症狀,即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在2008年港大亦曾做過一個500多人的面盲研究,得出結果亦是當中約2%人口有此症狀,即每50名香港人就有一人「面盲」。原來很多先天面盲的人都不自知,他們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
Sally(化名)是一名80後,擁有博士學位、曾經在大學教書,但她那記着多種專業知識、運作逾30年的腦袋,連一張臉孔都記不住,包括她家人的樣貌,甚至是自己的樣貌,因為她是一個面盲的人。「我可以清楚看見別人的樣貌,但就是認不出來,我腦海中是沒有樣貌的,甚至是沒有任何圖案。」她的腦海中就只有文字或是聯想到的感覺,例如說起三角形,你能想出三角形的形狀,但Sally就只有三角形的文字,有字冇畫。她能看清眼前人的模樣,但當人物在視線範圍消失,樣貌亦在她的腦海中消失得一乾二淨。「在家中的女人一定是媽媽,在家不會有我不知道的人需要我辨認。」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02/AL3G5C52TJE3ZDNN33DYC6LDV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面盲症 #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 #記憶力 #樣貌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journal期刊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健保 #臺灣 #衛福部 #健保25週年
臺灣優秀的醫療環境 💊🛌💉
還有親民的健保用過都說讚 💪
但你一定聽過 #健保要破產了?
哪泥~這樣的話,我們的健康該怎麼辦?
讓我們從沒有健保的日子開始說起
一起來看看健保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人類世界臺灣健保的八大秘密
等你來揭秘 ⛏!
--
㊙ 8大秘密在這裡 ㊙
0:00 訂閱開場記得打開鈴鐺喔
0:20 新聞報導中的健保現況
0:53 秘密一:沒有健保的日子怎麼看病
1:42 秘密二:全民健保上路了
2:43 秘密三:紙本健保卡可以集點數
3:47 秘密四:全民健保真的讓全民健康嗎?
4:45 秘密五:臺灣人把醫院當賣場逛
5:24 秘密六:健保正在破產中
6:37 秘密七:健保資源的分配
7:45 秘密八:健保的未來怎麼辦
9:02 一起來想一想
--
⛏ 秘密來源(供探勘挖掘)⛏
◤秘密一
1. 以前的醫藥費很貴:1965-12-08/聯合報/07版/聯合副刊
2. 基本工資數據,勞動部:https://www.mol.gov.tw/topic/3067/5990/13171/19154/
3. 沒有全民健保時,有不同的保險制度:結穗跨步 全民健保十八紀實 / 蔡淑鈴總編輯 . --
臺北市 : 健保署 , 2013.12
4. 洗腎一次要花多少錢:陳文侯。洗腎篇 洗腎(血液透析) 37年來的演變與展望。http://www.tcmed.org.tw/edcontent.php?lang=tw&tb=35&id=52
◤秘密二
1. 健保的人口覆蓋率:Tsung-Mei Cheng (2015) Reflections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aiwan’s Single-Payer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Health Affairs. https://doi.org/10.1377/hlthaff.2014.1332
2. 93% 醫療院所 加入全民健保: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秘密三
1. 紙本健保卡: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114期。中央健康保險署
2. 三卡召喚就醫資料、雲端系統就醫資料與用藥紀錄: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秘密四
1. 找到心臟手術治療方法: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抗血小板治療之比較研究。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 11卷5期 (2016 /10/01) , P39 - 52
2. 伴侶的暴力傷害:利用傷害型態及醫療利用辨識親密伴侶暴力受虐者。醫務管理期刊 ; 13卷1期 (2012 / 03 / 01) , P32 - 47
3. 健保也降低了貧富生存時間差距:健保前後不同收入區域口腔癌預期壽命損失分析實施國民健康保險後,收入和地區相關人群口腔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生存差異減少。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學位論文; 2013年(2013/01/01),P1-26
◤秘密五
1. 看病次數世界第三:衛生福利統計動向 (2013)
2. 看診時間只有 5分鐘: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114期。中央健康保險署
3. 上路五年,急診與洗腎增加比例:Tsung-Mei Cheng (2003) Taiwan’s New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Genesis and Experience So Far. Health Affairs.
◤秘密六
1. 健保有盈餘作為儲備金、健保局向銀行借錢:Tsung-Mei Cheng (2003) Taiwan’s New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Genesis and Experience So Far. Health Affairs.
2. 2002年第一次調漲保費、給付上限與部分負擔、藥價調查: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秘密七
1.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2.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提供之資料
◤秘密八
1. 墨西哥糖稅:M Arantxa Colchero, Barry M Popkin, Juan A Rivera, Shu Wen Ng (2016) Beverage purchases from stores in Mexico under the excise tax on sugar sweetened beverages: observational study. BMJ. 253: h6704.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journal期刊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緊縛(Kinbaku)又稱繩縛(Shibari),主流指它源自日本江戶時代綑綁犯人的捕繩術。2014年,國際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發表文章調查發現,逾四成六受訪男女對被緊綁起來有性幻想,趁着慈善組織關懷愛滋最近找來上年「香港緊縛節」搞手、心繩屋主理人之一緒本子(Subay)搞workshop講性幻想,一於看看這近年在電影及舞台表演曝光率甚高的性喜好為何。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journal期刊 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找期刊排名與認識JIF、JCI指標 ... 的八卦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一直是查詢國際學術期刊品質的重要工具,內含SCIE與SSCI收錄期刊之學科領域排名、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被引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