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台灣,看不見Interactive brokers等海外券商的營業據點,因為台灣政府機構把這些海外券商做了管制,禁制他們來台灣設點和宣傳,很顯然的,這是為了保護台灣的金融業和證券業,可以想像,如果開放Interactive brokers這麼高度競爭的海外券商來台設點,那麼台灣本土的證券業,凡是涉及國際商品的交易量勢必全面萎縮,因為從交易成本角度來看,毫無競爭力。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盈透證券台灣-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盈透證券台灣-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有人開過Interactive Brokers 嘛??? 的評價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如果美國上手券商明年不願配合,美股投資的股息30%預扣,遺產稅照繳,那我必須說,台灣券商複委託就等於垃圾了,這樣還不如大戶選擇interactive brokers,小戶選擇我合作的Unicorn券商」
台灣國內36家券商受託賣出美國有價證券金額一年高達新台幣六、七千億元,但僅一家取得美國國家稅務局的QI(合格中介人)資格,連帶讓國人交易美國有價證券,明年起面臨30%懲罰稅上身的風險。
台灣市場美國複委託市占率前三大、美國券商ViewTrade執行董事陳健華表示,根據美國國家稅務局公布的肥咖條款(Fatca)時程表,2019年1月1日起,金融機構如果無法提供客戶(最終受益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客戶賣出美國金融資產時將被扣繳30%稅款。假設賣出美股10萬美元,只能拿到7萬美元。
上述規定對國內複委託交易衝擊最大,複委託架構下,台灣券商替客戶交易美國股票、ETF、存託憑證、債券、境外基金等,須透過美國券商進行,因而提供身分證明文件一事,目前僅兩種途徑,一是美國的券商(俗稱上手)願意代勞,另就是台灣券商自己須取得美國稅局的QI資格。
陳健華指出,向美國稅局提供身分證明文件的工作相當繁瑣,愈來愈多美國券商或保管機構表態不願服務,加上美國稅局迄今尚未宣布扣繳30%一事要延後實施,眼見台灣目前僅中信證券一家有QI資格,美國母公司大捏冷汗,ViewTrade控股董事長Robert Dombroski昨晚已飛抵台灣,要向台灣券商客戶說明可能後果。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指出,美國稅局預計明年元旦起,對無法出示身分證明文件的投資人,出售美國金融資產時,無論賺賠,均扣繳30%稅款,可稱為「肥咖懲罰稅」,藉此逼迫全球金融機構落實美國肥咖條款的要求。
除非美國上手願意配合,否則在給付賣出款項時,將把沒取得QI資格的券商當成不遵守肥咖條款的機構,這些券商客戶,連帶被當成身分不明的投資人,明年起一律先扣繳30%稅款,據其美國同事告知,30%稅款屬懲罰性質,加上尚無申請退稅案例,因而不確定未來可否退稅。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3513375…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即使我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但依然很多人來問,關於海外券商的選擇,基本上我推薦的海外券商只有一家,Interactive brokers,推薦這家等於等其他業者的財路,但雜牌券商真的遠比不上Interactive brokers,如果是台灣的金融業,那就更不用比,完全不是對手
網址在這裡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hk/cn/home.php
這家券商是ECN/STP平台,投資人交易單會直接送到交易市場,所以不會有和券商對賭的問題,美國券商,同時受到NFA、CFTC、FCA UK、IIROC、NYSE、FINRA、SIPC等監管機構監管,美國合法上市券商,對投資人來說,算是安全度相當高的券商,網路上Google一下,資訊非常多了,我想不用我多做介紹,Interactive brokers與我毫不相干,所沒有收取任何介紹佣金,純粹是使用的心得分享
優勢是資金融資的利率相對低、ETF和美股交易佣金相當低,目前世界最低、25歲以上投資人,開戶最低金額10000美元、外匯保證金槓桿40倍、外匯保證金點差也相當小、幾乎全球交易商品都能廣泛交易
缺點是交易平台不夠平易近人、帳戶金額低於10萬美元的話,每個月的低消10美元
如果是投資金額超過10萬美元的投資人,那就不用多做思考了,可以直接轉移到Interactive brokers,資金介於1~10萬美元的投資人,其實也可以轉移到Interactive brokers,因為拉長時間的話,還是符合效益
基本上對Interactive brokers say no的投資人,主要就介意兩點,每個月低消10美元,一年120美元的基本消費,但仔細去思考一下,對於投資規模一萬美元的投資人來說,一年賺不回120美元,大約1.2%的成本,我想也沒有開戶海外券商的必要,金額越大的投資人,假設固定成本120美元,資金規模越大肯定更划算,金融市場上,大戶本來就會相對於小戶享有更多優勢,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那就不用說了,Interactive brokers的交易成本完全狂電台灣所有金融業
其實如果交易能賺到錢,那月低消10美元根本不是問題,當你能選擇的商品擴大到全球市場,而且美股和ETF為主的商品200股以下,單筆成本約1美元上下,投資人等於有更多靈活的操作策略,有些券商標榜交易特定的ETF可以免佣金,例如Firstrade有10支免費交易ETF、TD Ameritrade有101支免費交易ETF、嘉信理財有105支ETF可供客戶免費交易,但問題來了,例如我看好美國市場,我可以從很多大盤ETF去選擇有把握的標的,但如果我要的目標不是免費交易佣金ETF,我很可能被迫放棄該目標,額外付7~9美元的佣金,而且投資人會因為顧慮單筆佣金7~9美元,反而不敢分批交易,這樣又失去了交易的靈活性,實在非常可惜
假如我看好5檔ETF或美股,分批3~5次進場,假設交易股數都在200以下,那麼Interactive brokers的交易佣金幾乎是所有券商中最低的,有些投資人會說,用TD Ameritrade的101支免費交易ETF也可以低成本投資,沒錯,確實可以那樣做,但像是QQQ之類的好貨,TD Ameritrade就得花單筆接近10美元的成本,或者看好美元漲勢,卻買不到免佣金的UUP,甚至能交易的ETF數量也沒那麼廣,總而言之,除了免費佣金的優勢之外,其他缺點太過明顯,如果去除這些缺點,我每個月能從中獲利超過10美元,那麼那些標榜特定免佣金ETF的券商,優勢就弱化了
美國股市沒有「張」這種成交單位,最小成交單位是一「股」
Interactive brokers的另一項限制,25歲以上投資人,開戶最低金額1萬美元,很多投資人認為是缺點,但我反而認為是很好的保護機制,對於資本小於1萬美元的投資人來說,即使有高報酬率,投資獲利的效益相對有限,因為資本小,如果為了拚高報酬率而擴大槓桿,那麼投資風險同時也會提高,例如1萬美元以下,操作只有正常合約的外匯保證金,如果槓桿超過100倍,大多數投資人很難長期活下來,更遑論賺到獲利,外匯保證金斷頭的投資人,人數絕對是遠遠大於獲利的人數,投資規模超過1萬美元,槓桿壓低到40倍,投資人的存活率可以更高,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能賺到錢,虧慢一點跟虧快一點,基本上沒啥差別,到最後都是陣亡
至於資本低於1萬美元的投資人,我建議先好好工作存積蓄,然後研讀投資相關的資訊,真的手癢的話,先用TD Ameritrade的101支免費交易ETF來交易,然後等存到1萬美元再換到Interactive brokers也行,如果是打算要操作外匯保證金,但沒有1萬美元,那我建議先觀望為佳,雖然外匯保證金有機會以小博大,但我寧可相信,大多數投資人會先斷頭
交易的成本有很多,包含交易佣金、點差、交易速度、商品數量、券商後台設計、最小合約規格,只看帳面上的數字,投資人會很介意Interactive brokers每個月低消10美元,但如果考量整體交易環境,那麼Interactive brokers的交易成本相當低,如果使用者要用低成本的交易平台,又不願意使用者付費,那就沒辦法啦
早期在台灣銀行買黃金存摺投資黃金,交易買賣價差大約1%,黃金漲到1800美元以上的時候,台銀真是賺蠻爽的,每盎司價差18美元,不管大中小戶,都是賺1%,後來我去美國當地,跑去Interactive brokers實體服務據點,向接洽的行員提問,Interactive brokers的GLD ETF,交易10股等同1盎司黃金,交易佣金只能抽1美元左右,這樣應該很難賺,但從行員提供的後台數據來看,結果不然,在Interactive brokers交易的投資人,如果一口氣買100張GLD,佣金約1美元,平均每盎司0.1美元的成本,單筆量越大,成本越小,所以投資人頻繁進出交易產生龐大交易量,Interactive brokers就能不斷的抽佣金,效益驚人,整個市場的流動性也被創造出來,反觀台灣銀行的投資人,要等黃金上漲超過1%,交易成本才打平,交易量大縮水,市場的流動性明顯小很多,Interactive brokers的薄利多銷概念,對投資人和整個市場都更有幫助,不同等級的交易成本,金融機構經營思維也不同
http://wp.me/p4VJae-1Sg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盈透證券台灣-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八卦
IB(Interactive Brokers)又稱盈透證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券商,在2020 ... 輸入平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設置用戶名稱以及密碼,國家選擇台灣. ... <看更多>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有人開過Interactive Brokers 嘛??? 的八卦
以大輕原油為例交易所exchange fee, regulatory fee總共1.45+0.02=1.47美金那麼價差7.5-1.47=6.03美金就是國內交易的手續費如果上手收5美金,台灣期貨商賺 ... ... <看更多>
interactive brokers台灣 在 盈透證券台灣-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八卦
IB(Interactive Brokers)又稱盈透證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券商,在2020 ... 輸入平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設置用戶名稱以及密碼,國家選擇台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