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地緣政治】
台積電真的要去美國了!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佈,將在亞利桑那州興建5nm製程的先進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
台積電原本在華盛頓州就有設廠,但規模與製程均非公司主力,這次在美國一口氣投資120億美元,並採用2022年才達到全產能的5nm製程,也就是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先前台積電對赴美投資說法一向保守,但這樣的宣布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世界早已起風多時。
去年,在台積電運動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醒,「世界局勢變相當多,這世界已經不能說是安寧的世界,當世界不安寧,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而他的接班人劉德音則說: 「要獨立於地緣政治中,光靠一間公司不夠,台灣本身政治也是重要考量,將持續與政府配合,確保台灣重要企業能在地緣政治中,維持台灣最大利益。」
台積電最後還是順勢乘上了這陣風,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未來戰場上的決勝武器不是砲彈而是晶片
自從美中貿易戰,美國祭出禁運晶片之後,就傳出中國火箭發射屢次出現狀況或墜毀。
台灣的科技產業,無論對經濟民生,乃至於國家總體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負責生產用於美國F-35戰機的電腦晶片,同時也是蘋果、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基於國防及5G技術的戰略考量,美國對台積電在美設廠,已經是國安層級的討論。
若以軍用晶片來說。我們以F-35使用的晶片為例,這是一種FPGA晶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由於同時具備大量計算單元與可編程特性,因此非常適用於類神經網路運算,比起CPU或GPU在特定人工智慧領域中更具優勢。而F-35所需要的大量FPGA晶片,可讓洛克希德馬丁在機上無線電系統添加新的波形,以及進行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用於敵我辨識等電戰功能。未來戰場上決定生死的,再也不只是更強的火力、更大的推力,而是制敵於機先的電戰功能。
Xilinx正是美國第一大FPGA生產商,業界龍頭拿下這等標案相當正常。那為什麼需要台積電?主要是因為Xilinx是一家Fabless公司,必須和代工廠合作,長期以來,Xilinx和台積電合作相當順利,台積電的7nm產能供應無慮,反倒主要競爭對手Intel收購另一家FPGA龍頭Altera,但在去年Intel的10nm都還有問題(10nm到7nm,至少還有2~3年的研發年份,且還不算上良率穩定可以正式量產的時間)。因此Xilinx攜手台積電,就更具備市場優勢。這樣的狀況,也正是1990年代,美國國防晶片供應鏈全球化後,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供應鏈中有部分關鍵產業,美國已經失去經濟規模,甚至技術優勢。
#台灣的科技技術是我們在國際上的籌碼
台灣的高科技技術一直都具有國際戰略地位,政府應該要即早因應,中國也一直對此虎視眈眈,想偷掉台灣在牌桌上的籌碼。
中國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屢見竊取及滲透,比如「挖角」。很多中國公司,實際上並不能單純視為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看似以關鍵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私人企業,詳查背景之後,不是官方(國家或軍方)資本,就是受有這類資本的投資。獲取的方式之一,是透過中國公司在台的分公司或派駐人員,對台灣敏感科技技術人員進行接觸與挖角或勸誘竊取關鍵技術與情報,這些都是我國國安單位必須掌握並強化執法的內容。
我認為我們政府應該要做的是:
1. 現行保護敏感科技法規是很不足的,應該盡速研擬強化保護的立法措施。
2. 強化執法能力。比如去年底修正《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時,又增訂了第四款:為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以刺探、收集、竊取、洩漏、交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資訊。
中國對台灣的滲透已經不是只有傳統軍事層面和政治手法,因此《國家情報工作法》納入了經濟、科技、不正方法之營業秘密。
#中美貿易戰與後武漢肺炎後態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日本4月多宣佈出資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台積電赴美的衝擊
台積電目前客戶比率約為59%來自美國、19%來自中國。英特爾正趁勢想重新抓回美國市場,台積電若放棄中國,中國當然會扶植二流廠商替代,儘管科技世代仍有落差,但長期來看台積電在中國的潛在市場仍會縮小。
而台積電赴美,部分產能會離開台灣是必然的,美國仍未完全信任台灣企業,美國政府本就會以美企為優先,想在某方面壓制台韓優勢企業是想當然耳。但人在江湖走,情勢風浪已由不得台積與三星維持 「政治中立,全球通吃」。台灣要和美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享有某種程度的軍事保護,在國際關係制衡敵國,是會付出代價的。在爭取利益之中,產業佈局就是大智慧,國家政策必須穩健一致,朝 「平穩脫中」 前進。
我們不是要脫中入美,而是最後要走出一條台灣的路。
intel cpu年份 在 OSSLab Geek Lab Facebook 八卦
😲你所不知道的蘋果電腦
很多人以為新電腦速度一定比較快
實際上蘋果電腦有自己產品線規劃與成本考量
一些機種有發生2011效能贏2017,2011贏2014的狀況
像是
2017 iMac 21.5低階使用跟Retina 2017 13一樣的筆電架構
👇
Intel Core i5-7360U (2 cores)
實際CPU效能跟iMac 2011 21.5 接近,甚至還輸2012的iMac
所以結論是
新機與舊機的CPU效能差距是很小的
使用上影響效能最大因素,其實是SSD跟DRAM大小
而不是機器年份
#老當益壯ㄉ蘋果電腦
#精打細算買高性價比機器
#二手蘋果電腦真的是你最佳選擇
#OSSLab
#詳情真相請看內文
https://www.osslab.com.tw/real-year-benchmark/
intel cpu年份 在 萊特‧微醺生活 Facebook 八卦
MCIII,乍看以為是哪個Intel CPU code name或是Microsoft 下一代作業系統的代稱。
其實MC就是Moet & Chandon,而後面羅馬數字III就是代表了三種面向的組合。
精挑細選了2003年的Chardonnay & Pinot Noir,于不鏽鋼桶發酵。加上1998、2000、2002於橡木桶陳年若干時間的年份香檳。最後混調了1993、1998、1999的瓶裝年份香檳。稀哩嘩啦的混在一起,因為有不鏽鋼槽、橡木桶、玻璃瓶三種不同元素,所以就是III。
你一定覺得用“稀哩嘩啦”四個字帶過混調比例太不負責了,不過你有機會問Moët’s Chef de Cave,Benoît Gouez,MCIII的混調比例是什麼?他一定是輕嘆一口,搖搖頭說這是我們花了無數的時間跟數不盡的調配才得到這最終的結果。不要白目再問下去了,花了這麼多時間跟金錢,當然絕對是的商業機密啊!
如此的釀造調配方式,完全打破教科書上對於香檳的定義,創前無古人之新。當初從科技業轉戰葡萄酒業,本以為這是一個維持傳統的產業,不會像科技業一樣日新月異,想不到,一股創新的熱潮也延燒到了葡萄酒產業了~~
p.s. 你一定會好奇MCIII的口感是什麼,因為台灣第一批貨只有36瓶,所以先賣個關子,這樣人生才有追尋的目標!
intel cpu年份 在 Intel core i7-3770效能跟現在第七代Core i5比較- Mobile01 的八卦
家裡老電腦使用的是Core i7-3770的處理器最近主機板掛了不知道這顆的效能跟目前市面上新的第七代i5的效能比較起來差多少如果差很多,乾脆來買一台新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