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土耳其地毯】
在土耳其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像這樣地毯堆成山、滿地鋪滿各種織品的地毯店,每個店家都會把最引以為傲的珍藏大辣辣的直接掛在門口,隨手拿起的一塊織品都可能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至於地毯店的老闆幾乎清一色都是留著一把大鬍子的男性,有些則是家族事業,阿公、兒子、孫子三代一起賣地毯。他們站在門口邊喝著Chai邊招攬客人。看著他們,我腦中不斷出現阿拉丁電影當中的那個人聲鼎沸的街上市集,想像著幾百年前這些賣地毯的商人在街上招呼客人介紹地毯的樣子,唯一不同的就是這些現代商人穿著襯衫西裝褲而不是掛布長袍。
-
其實我也記不得我到底走進多少間地毯店、喝過幾杯老闆招待的Chai了。最讓我驚訝的是每間店裡看似成千成百的地毯山當中,每個老闆都能從中快速又精準地抽出客人們所尋找的款式,然後通通攤在地上供大家欣賞
每間地毯店老闆都毫不吝嗇的分享他們的地毯歷史與故事,一如以往的旅行慢步調,每間店我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像是在印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樣,包括種類、染色、織法、材質、年代、圖騰、家族等,透過每個城市不同地毯商人口中,我似乎把土耳其的地毯史就這樣聽了一遍,越聽越起勁,像是足足上了一個月的地毯課!
有什麼能比這個更有趣的呢?
-
才知道原來每張地毯之所以獨特,都是來自於每個家庭中的女性角色手工製作,聽說過去每個女人都要具備這個基本才能。製作期間長短是依照尺寸及圖案複雜程度,花上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就是為了完成一張地毯送給夫家,她們依照家族或村落的圖騰去設計,配色的部分很多都是個人喜好,由珍貴的植物、礦物去染色。
最有趣的是如果你將眼睛貼近,仔細端看地毯上的編織細節,會發現這地毯賦予著驚人生命力與背後的故事,似乎能從地毯上會出織的人當時的心境。比如說同一個圖案當中的色塊有時候會出現色差或甚至兩種完全不同的顏色,可能是原本織的線織到這裡的時候剛好用完了,製作的媽媽只好先拿另一個相近的顏色繼續織下去,又或是重新染色的線因為礦物比例不同顏色就會有深淺的落差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有些地毯張開後,會發現部分織的比較緊密甚至有點扭曲,導致於整張地毯不是完美的矩形,他們推斷的原因是因為過去織地毯的人大多是家裡面的媽媽,她們在自己家中織地毯的同時還要照顧小孩,有時候當天情緒是生氣的就織的比較緊密,當天是開心就放鬆的織,甚至有時候因為心情的關係,臨時配了幾個跳tone的顏色在地毯裡面。
就是這些有趣又無法預測的手工因素,造就每張手工地毯的獨一無二性,我甚至也有看見地毯當中有加入幾條金鋁線,我猜當時那位媽媽應該是織的那天撿到黃金了吧!!
-
在一間聽過一間的地毯故事後,我才慢慢瞭解到原來在土耳其買地毯的步調不是像買紀念品或買實用傢俱那樣,反倒比較是在挑選珍藏的藝術品,就是像是到藝廊買畫一樣,甚至還有保值的價值,而且年紀越大的地毯就越昂貴!有些美麗的地毯圖騰細膩的程度實在太像高解析度的照片,很難想像是雙手製作出來的。在中古世紀時期,土耳其地毯幾乎都外銷給歐洲貴族,可想而知這些價位真的不是我這凡人可以想像得到的!
老實說,第一次聽到地毯的價位我認真的深吸好幾口氣,地毯價錢都是以歐元或美金計價,價位落在幾百到上千元不等,更別說一張「好」的絲質手工地毯,上萬美元都有呀我的老天鵝!!
對於這些美麗地毯的喜愛一天比一天更加深,至於我怎麼邂逅人生的第一張土耳其地毯,又是另一段故事了,等下一篇再跟大家慢慢道來吧!
-
堪C們都去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cisatroublemaker/
-
#ccisatroublemaker #cappadocia #hotairballoon #turkey #travel #wonderland #kapadokya #sunset #cappadokya #土耳其地毯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我是Cc謝昕璇,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Linda愛打卡打掐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問ig多張照片尺寸問題- 女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第一次學數位行銷就上手|SEO x FB x IG x YouTube x LINE整合大作戰(電子書) 的評價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Linda愛打卡打掐 Facebook 八卦
-
每到五月都讓我超級感嘆感恩又感動
雖然歲月不饒人舊照很殘忍
但還是忍不住要回想一下😂😂
回溯2016年
在前一份工作被操到覺得身體變虛弱時
一直覺得自己該運動了
這時候跟著一群朋友騎uBike
當時住遙遠的土城
七八點下班後搭捷運到三重都九點了
我們一群人還騎車到淡水來回甩油
現在想起來實在是熱血到不行!
騎了幾次之後
覺得到底為什麼永遠追不上一位騎公路車的朋友
踏上踏板試騎他的車之後
我的世界就像開地圖一般
眼前出現了一條我想都沒想過的康莊大道🚲
於是火速買了我的第一台車
六月正好是我的生日月
想著送自己一份禮物
也就是這張照片裡這台Liv的invite
是一台無敵新手公路車
竟然有三盤
爬坡史上最輕鬆
超級幸運碰到同事的朋友要升級
馬上用16000買下她的第一台車
正好是我的尺寸💛
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啊!
這還是我人生中首度單次購物就花這麼大筆呢!
(結果騎了公路車之後價值觀徹底歪掉🤣)
(這些照片安全帽風鏡跟卡鞋加起來就比車貴了哈哈)
回想起來實在很感謝五年前的我
如果沒有當時那個決定
現在的我根本不存在
如果不是買了之後趁轉職時期自己出發去環島
也不會在那一次的壯遊中
如此確定單車會是我的人生伴侶💛
更不會發展到現在
連登山車、鐵人三項、登山、SUP等所有戶外運動都愛
雖然現在只能乖乖待在家
但沒關係!
期待疫情控制住的時刻儘快到來
車齡滿五年
是該再出發環島了吧!
期待2021能再實現一次啊啊啊🙏🏻🙏🏻🙏🏻
清晨在Instagram發完照片
收到好多人與我分享自己的新手歷程
大家是因為什麼入坑的呢?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故事:)
-
🎀 LindaLovesCycling官方部落格
www.LindaLovesCycling.com
-
🎞 更多單車影片
請訂閱YouTube頻道LindaLovesCycling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XSO8rgWWroELnYB9UUEmA
-
⛩Twitter也有全新不同的內容
https://twitter.com/LindaCycling
-
💃🏻 更多限時動態請追蹤Linda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ndalovescycling/
-
#LindaLovesCycling
#Linda愛打卡打掐
#新手時期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八卦
【Let’s Start 帶著你的夢想去醒在別的地方】Part 2
承續上一篇
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好的創作概念,但是卻礙於時間或者是經費沒辦法完成作品。其實有非常多機構都有補助藝術家的計畫,除了海外藝遊也有海外駐村的申請方案:
<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
每年補助六到十五萬不等經費的60天獨立亞洲旅行
http://www.cloudgate.org.tw/wanderer/index.htm
<天下雜誌追夢計畫>
除了有許多藝術家補助計畫的訊息,也有獎助學金還有國外志工的資訊
http://idream.cw.com.tw/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非常多30歲以下青年藝術家的藝遊或者藝術專案補助
http://www.ncafroc.org.tw/plan-list.asp
<自由人藝術公寓>
前一篇介紹過的自由人藝術公寓也有許多類似的藝術補助資訊
http://art.freedommen.com/
另外上一篇有分享給大家一些平常可以關注的國外藝文媒體,這裏還有一些補充:
這裏是紐約時代雜誌的攝影 blog,每天都會介紹不同的攝影師還有攝影故事,是美國攝影師每天都會閱讀的媒體。
http://lens.blogs.nytimes.com/
Art 21 是一個非常棒的非營利團體,以影像訪問的方式介紹世界各地所有知名的或新起的藝術家,以及他們的作品與創作理念。
http://www.art21.org/
https://www.facebook.com/art21?fref=nf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這個在 Instagram 上擁有百萬追蹤人數的藝文媒體,除了可以吸收藝術、攝影、建築等相關領域的資訊以外,在他們網站上也可以投稿,增加曝光的機會。
http://www.ignant.de/
https://www.facebook.com/ignant?fref=nf
My Modern Met 也一樣是很棒的知名藝文媒體
http://www.mymodernmet.com/
<關於畫廊投件>
在從前網路媒體還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大部份的藝術家常常就是扛著一大本作品集,在街上尋找賞識自己作品的人。大家應該都聽過很多藝術家自己跑到知名畫廊毛遂自薦,後來成名身價翻倍的故事,但是在現代,這樣不請自來的登門拜訪,反而會被畫廊視為不禮貌以及不專業的行為。看過一篇紐約知名藝廊總監的專訪,在拜訪藝廊之前你必須做非常多功課,研究這間藝廊與你的作品風格相不相符,然後查清楚他的所在位置以及空間配置,接著查清楚藝廊負責人的名稱(非常重要,要是他們看見你拼錯他們的名字,他們連內容都不會看),擬好 email,附上完整的個人資料、履歷、網站、以及三張左右的作品寄出(附件的照片不能多,可以請他們連結到網站看其他的作品)。
通常你不會收到藝廊的任何回覆,有些藝廊總監也曾經透露,除非一個藝術家寄了超過三封以上不是連續罐頭的 email,讓他們看見藝術家的作品進度還有變化度,他們才會開始回覆。
紐約的藝廊大都從作品售出的金額中抽取百分之40~50,然後作品的印刷與畫框費用都是由藝術家自己負擔,但是藝廊有非常多長期合作的收藏家還有媒體,所以一旦能打進某些知名的藝廊,那麼就等於打開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要怎麼找到藝廊?
可以針對城市來搜尋,像這篇就報導了所有在紐約最棒的攝影藝廊
http://www.timeout.com/…/best-photography-galleries-galleri…
或者也可以向前一篇提到過的,找一位知名,風格也相符的藝術家,參考他們的履歷。
另外也可以從攝影博覽會中搜尋。
紐約每年四月都有一場非常大型的攝影博覽會 AIPAD,之前在 Fliper 雜誌的專欄中我有介紹過:
http://flipermag.com/2015/05/11/the-balcony/
Aipad 的網站上有列出所有 Aipad 藝廊成員,也可以做為參考。
http://www.aipad.com/?AIPADMembers
國外很流行的攝影活動稱為 portfolio review,大大小小的攝影協會都常會舉辦這樣的活動,邀請許多知名的攝影師擔任導師,然後由大家報名,帶著自己的作品集,和這些導師進行 10 到 30 分鐘不等的對話,他們會針對你的作品以及概念給你一些建議。有些協會也會請來這些攝影師來舉辦工作坊,都是能和大師們學習對談的好機會。
美國很多知名的協會都有這樣的活動,有些甚至也有提供線上的 portfolio review:
MOMA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 portfolio review 頁
https://www.moma.org/explo…/collection/photosubmissions.html
紐約 Aperture 協會
https://aperture.org/
https://www.facebook.com/aperturefoundation?fref=ts
Magnum Photos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
http://www.magnumphoto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agnumPhotos?fref=ts
ICP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
http://www.icp.org/
https://www.facebook.com/inter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fref=ts
<逛藝廊做功課>
很多人常常會問我究竟要如何培養自己的攝影風格?
對我來說,除了多看、多照,再來就是要好好的生活,因為你的性格會在某些程度上影響你的攝影風格。我在馬格蘭通訊社的辦公桌旁有一位老是很累的西班牙裔同事,他一個人負責的是紐約這邊的暗房工作,幾乎所有的相片都是他所手工印製的。他常常氣呼呼地走進工作室裡,然後咒罵著某個名氣很大的攝影師混蛋,卻又一邊誇讚他這次的作品有多麼驚人的好。
要照好的照片除了培養自己眼睛的銳利度,還有把心丟出去和這個世界連結,只有當你認真的關切某個故事,那麼看出去的眼神才會美麗,照片才能感動人,這些是那個別人口中的「混蛋攝影師」親口告訴我的。
常常去各種藝廊學習,看這些人如何不圓潤卻精巧的在記錄這個世界,同時看他們怎麼選擇邊框,如何留白照片,怎麼樣的照片要用哪樣的尺寸來印製,都是準備自己進入藝廊的好方法。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八卦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相關Youtube影片,找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 ... ... <看更多>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 的八卦
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ptt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相關Youtube影片,找ig多張照片不同尺寸ptt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 ... ... <看更多>
instagram多張照片不同尺寸 在 問ig多張照片尺寸問題- 女孩板 - Dcard 的八卦
想問ig選擇多張照片上傳時,有辦法長方形跟正方形的照片都不切割也不要用其他app留白邊嗎,通常選第一張(假如是正方形),第二張若是長方形整個就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