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跨產業沙龍 N.164】跨三大領域
►郭展榮:iiiNNO/共同創辦人(如何輔導新創團隊發展之技能與挑戰剖析)
►姚焱堯:筆記網路/共同創辦人(筆記網路平台營運發展與獲利模式剖析)
►李又宗:牡羊座創藝影像/負責人(戀愛提案學—自媒體與廣告經營技巧分析)
報名與瞭解更多>>> http://pics.ee/14Yh
#新創導師郭展榮 #廣告創意人李又宗 #運動網站推廣先驅姚焱堯
►郭展榮(David):iiiNNO/共同創辦人(如何輔導新創團隊發展之技能與挑戰剖析)
郭展榮,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製造管理碩士,現為iiiNNO共同創辦人,主要負責新創公司輔導計畫及團隊募資,David現以導師和天使投資者身分,協助推廣台灣新創產業,專注在新創前育成(0~1)團隊輔導及新創公司海外拓展及募資諮詢,這五年來,不斷的尋找如何和新創創業者,一起共創且快速找到商業模式及拓展海外市場的最佳方式。另外隨著美國專案管理協會推出的PMI-ACP證照以及敏捷式新創管理的崛起,David亦在大中華區協助眾多企業,如台灣菸酒、萊爾富、光泉、巴黎人壽、澳洲航空等取得證照,並導入敏捷式新創管理。
近期David與日本福岡政府合作,協助台灣新創團隊申請創業簽證及落地,同時也開始和不同國家政府及單位合作進行inbound/outbound團隊協助,另外,也將和台灣生態圈服務業者一起成立GEN(Global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台灣分會。N164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iiiNNO/共同創辦人 郭展榮與大家分享:
(1)台灣新創團隊在國際發展所需要具備的思維及技能;
(2)何謂前育成/加速器/育成中心及其營運模式分析;
(3)不同階段之新創者或公司所需資源及挑戰剖析。
►姚焱堯(Alfred):筆記網路/共同創辦人(筆記網路平台營運發展與獲利模式剖析)
姚焱堯,畢業自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並取得台灣大學商學所EMBA,姚焱堯與張義於2011年創辦筆記網站,主要負責建立營運獲利模式,並推動網站的服務創新,如運動影音、運動大數據應用、客製化運動商品設計等,獲得新新聞、潮人物、商業週刊、天下雜誌、能力月刊、Money等媒體報導。姚焱堯擅長於新創事業營運與商業模式發展,經常受邀前往政府公部門、大專院校、產業研討會等單位舉辦公開講座。
筆記網路旗下的運動筆記現為台灣最大跑步網站,提供跑步者所需內容與服務,讓跑友「快樂」、 「健康」地跑步,現每年執行超過百件運動行銷合作案,是公司主要獲利來源。近年來,台灣路跑活動蓬勃發展,運動筆記扮演了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網站成立至今五年多來,台灣的路跑賽事也從一年100場增加到700場(2016年),可說帶動了全民路跑風氣,而今運動筆記網站也成為全球流量最高的跑步網站之一。N164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筆記網路/共同創辦人 姚焱堯與大家分享:
(1)運動產業的水平複製與垂直整合模式剖析;
(2)運動O2O的創新服務模式策略;
(3)筆記網路行銷策略、獲利模式剖析。
►李又宗(Leo):牡羊座創藝影像/負責人(戀愛提案學—自媒體與廣告經營技巧分析)
李又宗,畢業於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現為牡羊座創藝影像負責人,曾擔任廣告編劇、大愛電視台節目企劃、後製導演,專長於影像製作,創作範圍包含編劇、導演、剪輯、動態影像拍攝等,作品曾獲得教育部紫錐廣告獎首獎、台南39小時影片競賽最佳劇情片、世界和平婦女會反毒防愛滋影片競賽首獎、中華民國銀行公會影片競賽最佳動畫獎第一名、大同電鍋50週年影片競賽銅獎等肯定,而大學時期拍攝的作品《便當》,現已累積超過4700萬點閱率,華航罷工事件紀錄訪談影片,兩天累積觀看人次高達110萬。
除了擔任影像創作者外,李又宗的文字亦備受關注,曾於2015年擔任時尚雜誌《Zine》廣告總監一職,並為其撰寫專欄,現在則是於觀策站、風傳媒「李又宗觀點」及TVBS「T博客」擔任專欄作家,撰寫各式廣告評論及行銷分析,並於2016年擔任外交部國情簡介影片文案撰寫者。N164天地人跨產業沙龍邀請牡羊座創藝影像/負責人 李又宗與大家分享:
(1)如何將廣告提案概念運用於兩性感情經營:除了「安安你好」,你還能說什麼?
(2)提案流程:正確的「約會行程規劃」和「三次約會定勝負」;
(3)自媒體經營手法運用:建構自我在「戀愛」的價值。
------
本次N.164天地人文創跨產業沙龍,與您一起於小週末夜聆聽。關於『跨產業沙龍』:由 天地人文創 旗下 天地人學堂 創辦,固定每週三19:00-21:30於台北市中正區齊東老街天地人文創空間舉辦,至今已累積400位以上講師、10,000人次以上各產業參與者。在小週末舒適的夜晚與空間,邀您一同輕鬆享受三位產業專家的獨家精選個案,會後人際網絡交流與拓展,是您不可錯過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公開平台。
> 官網&詳情:http://goo.gl/q9vVsk
> 專屬FB社團:http://goo.gl/XPgZFw
* 為維護演講品質,保障參與者權益|本活動禁帶外食|手機請保持靜音或關機|攝影勿使用閃光燈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nbound outbound網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天地人學堂 Facebook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林嘉宏Win Facebook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有自動LOAD BALANCE的路由器推薦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八卦
想當軟體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近年軟體科技業快速成長,大家一窩蜂想進谷歌、臉書等公司,行銷人也從傳統賣洗髮精等的快消產品公司,想擠進軟體科技業,但一看網站,裡頭最多跟行銷有關的就是軟體「產品行銷經理」(PMM;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很多讀者履歷屢投不上,我一聊,才發現大部分的人不了解PMM的工作內容,也不知道這樣的工作其實非常少。
行銷市場調查、進入市場計畫、測試行銷活動
我曾在臉書、eBay、Target等美國科技和零售業帶領軟體產品行銷經理的團隊。軟體PMM負責三件事:行銷市場調查(Inbound Marketing Research)、進入市場(Go-To-Market)計畫、測試性質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只能(Outbound Marketing Test & Playbook)。
行銷市場調查
比如說,你的App要推出一個重大的功能前,像是「臉書約會」、「谷歌地圖」、「IG購物」,在這之前,PMM會跟行銷市場調查員(Marketing Researcher)做一些研究,了解什麼樣的行銷定位比較適合哪個市場,比如說,應該說「認識你朋友的朋友」、「最安全的約會環境」、「最便宜的約會工具」、「找到跟你興趣相投的人」等,並且把這些回饋給產品經理(PM)。
進入市場計畫
當App功能已經做好了,PMM就會做「進入市場計畫」(Go-To-Market),也就是說產品要行銷給誰用。通常Alpha階段會先人工選非常少數的用戶,可能幾十、幾百位,給這些人特殊的軟體版本使用,這階段的的目的是深入訪談了解用戶的回饋、做產品的改進,這時候,PMM會跟PM討論一個「離開條件」(Exit Criteria),比如說「七成以上的用戶表示會繼續使用產品」,那產品就會進入Beta階段。
Beta階段通常表示不再只針對特別選定的用戶,而是用A/B測試的方式,比如說,全美國百分之一、單身的成年用戶可以看得到這個功能。同時,PMM會根據之前做的研究調查,測試什麼樣的定位和訊息比較有效。
測試行銷活動
同一時間,PMM會做一些非常小型的行銷活動,通常這些活動的預算都非常低,因為活動的目的不是讓更多人使用產品、提高業績等,而只是測試什麼樣的行銷通路(Channel)、行銷訊息(Message)和行銷對象(Audience)比較適合。一但測試過後,PMM會把這些紀錄變成產品行銷指南(Product Marketing Playbook),其中包括產品解說,讓各國家的行銷經理(Marketing Manager)做參考。
軟體產品行銷經理工作機會少
軟體PMM工作機會非常少,因為,你想想,多常有「大型的新軟體功能在一個地區上市」?不常發生!
大企業才有
還有,中小型的科技公司根本沒有產品行銷經理工作,而是由行銷經理和產品經理分攤這些任務。
預算少
而且很多PMM不做日常的行銷工作,除了一次性的測試行銷活動,沒有廣告公司支援、不買廣告、不辦行銷活動。對很多有經驗的行銷人來說,不過癮!
難量化貢獻度
不像一般行銷經理,行銷可能肩負業績目標;產品行銷經理的貢獻,雖然扮演幫助產品經理成功的策略性夥伴角色,但通常難以量化,也因此當老闆開重要會議,產品行銷經理較難坐上圓桌。
非核心角色
以前優秀的行銷人都進像是寶僑、聯合利華這種民生快消用品公司,這些人轉戰到快速成長的軟體科技公司服務,但很多人進來後才驚訝,以前在民生用品公司,行銷是公司的核心角色,資源豐富、走路有風。沒想到進了科技公司,發現大部分的行銷就是App裡面有分享的功能、發公關新聞稿,行銷成了邊緣功能。
當然,世界這麼大,PMM職缺還是不少,每家公司PMM職務也不盡相同,加上PMM的工作與PM緊密合作,有很多接觸產品策略的機會。
不過,如果過去沒有PMM經驗,想轉戰美國行銷圈,不妨考慮廣告公司。美國許多廣告公司都相當專精,學習扎實的最新知識和實戰,機會也相對比較多。想想你最擅長是哪個產業?最擅長哪個通路(電子報、社群媒體、關鍵字廣告、搜尋引擎優化、結盟廣告、網路顯示廣告、店頭廣告、戶外廣告、傳統媒體)?從相關的工作下手搜尋,機會可能多一些!
__
❤️ Medium 好讀版 https://bit.ly/2ISCMIQ (鼓掌長按可以拍多下喔!)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工作和實習機會在「慌世代拓荒時代」臉書群組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鼓掌長按可以拍多下喔!)
❤️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林嘉宏Win Facebook 八卦
昨天晚上受到輔仁大學幾位學生邀請做一場線上訪談,
主要在探討就是舊營銷與新營銷的問題,今天與各位分享...
傳統我們販售產品與服務,都是思考如何將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或是將客戶吸引到產品前,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我們在傳統行銷學中就是將他們分成兩大類「推式策略(Push)」與「拉式策略(Pull)」。
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
保險公司旗下養了一大批業務員,拿著咖啡或點心,到你公司或住家拜訪,最後希望將保單「推」給你,這其實就是推式策略的一種。
而拉式策略呢?
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AIDA法則,只是透過廣告或是促銷的媒介去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進而變成買家。
Hint:A(Attraction吸引) / I(Interest興趣) / D(Desire渴望) / A(Action行動)
在運用拉銷策略時,主要重視兩件事
第一、廣告促銷方式 (限時、限量、優惠)
第二、對客戶的教育活動 (以教導客)
隨著網路的興起,網路行銷學裡同時也產生所謂的Inbound Marketing與Outbound Marketing。
行銷方式百百種,每種方法都有辦法讓你增長業績,你是否有足夠的戰略思維去面對商場競爭?你準備了哪些武器去打仗呢?
提供價值,累積信任
才是王道
#成功 #行銷 #銷售 #演講 #創業 #推銷 #業務 #保險 #正向 #語錄 #分享 #正能量 #語錄系列
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DTkTKi5pA/hqdefault.jpg)
inbound outbound網路 在 有自動LOAD BALANCE的路由器推薦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八卦
Layer3的路由產品多半是透過DNS Server來達到Inbound Load Balance ... inbound/outbound 指的並不是區分內部或外部網路,而是指資料流的方向性 您應該是弄錯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