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mpact factor意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Facebook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李昆霖 Facebook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問題] 關於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的意義的相關研究- 看板PhD 的評價
- 關於impact factor意義 在 什麼是期刊的5年影響係數(5 Year Impact Factor)?[臺大圖書館 ... 的評價
impact factor意義 在 李昆霖 Facebook 八卦
「John, 我女兒Tiffany現在大一,能不能暑假到你們公司實習?她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去美國讀書」
「沒有問題啊,我們公司剛好缺國際業務,我就把她安排在業務團隊讓她試看看先做一些簡單的翻釋工作,只是一開始都是我們在花時間教育她,她不會成為即戰力,所以薪水只會是法令最低薪資可以嗎?」其實我一向不太收短期實習生,因為要花主管的時間訓練,而主管的時間也是公司寶貴的資源,而好不容易訓練起來了,他們還沒來得及為公司帶來貢獻,卻又離開了。
但是看在她是Savi跟Anna的學姐的份上,以及她媽媽平常真的是很熱於助人的家長會長,我也欣然答應, 只是沒有料到自己當初出於好心的善念,竟然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對公司出現了很大的影響力。
第一個禮拜,我怕Tiffany無聊,交給她功課,叫她去上網研究一下現在新的保養品牌的趨勢。
我沒有想到,一個禮拜後,她竟然會交出一份讓人眼晴為之一亮的報告。 簡報的內容,從排版,字體的一致性,以及堅持簡約的賈伯斯風格,重點是她不只分析出新型態的保養品牌趨勢,連他們各自的成功之道都分析的很透徹。從頭到尾沒有冷場。
我們聽完簡報之後,我在我們的主管群組傳了訊息:「我們真的是老恐龍了,今天Tiffany這份簡報非常的有價值,我們公司需要的就是這種新血,讓我們可以注入新思維」
我好奇的問了Tiffany: 「你這份簡報準備了多久啊?」
「三天」她害羞的說
「做得很棒耶,你的簡報能力跟搜尋能力是你在大學USC學的,還是在高中學的?」
「KAS prepares you well for the college, 因為我們在高中要常做報告,所以反而到了美國的大學就相對輕鬆」她這樣回答
「好,那我這星期派難一點的功課給你,你今天所報告的這些新創品牌以及明星自創品牌,你負責寫開發信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知道台灣有一個佐研院可以為他們代工做出真正安全並且有效的保養品」
我們每星期三都會專門為代工業務開一整天的會議,討論我們如何能更進步的服務代工客戶,如何更有效的開發新客戶。
過了六天,我請Tiffany寄給我看她寫的開發信內容以及她的開發成績,我看了之後,眼晴為之一亮(again), 做了一些紀錄,決定明天跟同仁們分享一些好東西。
隔天的代工會議,當大家報告完進度後,我決定把Tiffany的開發信的內容截圖播放出來跟大家分享(沒有經過Tiffany的同意)
「你們看Tiffany寫的信內容,她是對每個客戶都做了足夠的研究,讓對方一看就知道這不是公版的信件,是有用心研究過他們的品牌核心理念,然後再把對方對品質的堅持跟我們佐研院的核心對接,讓對方知道我們會是最適合他們的夥伴。所以對方這麼有影響力的創辦人就真的回她信了」
我不吝嗇的在大家面前誇奬她,因為她才十九歲,又是實習生,其他同事不會把她當作是眼中釘。 重點是我想把好的,新的,更有效率的做事方式導入到我們的系統。
只有靠這樣的新血來給大家震憾教育,才是最快的企業文化進化。
隔週,我們的其他同仁也開始採取像Tiffany這樣先用心研究對方品牌的方式再引導對方來跟我們的殿堂合作,果然真的有效,開發信的命中率竟然提高了到了60%, 這可是很誇張的進步, 你們要知道,以前我們寄公版的開發信給300個客戶,有時連一封信都得不到回覆。
而Tiffany的進步跟影響並沒有就此停止,我又交給她新的功課,這次是幫公司寫企業介紹的英文版來申請Re100+(是一個世界級的能源永續組織)。
我只導覽帶她跟我走一次佐研院,讓她知道我們的企業跟其他企業的與眾不同之處,以及我們想要帶給台灣以及國際的影響。沒想到她又再一次寫出了一份令我驚艷的報告,直直打中我的心坎裡。
以下是我翻譯她寫的英文原文,身為創辦人的我都不確定自己的中文能否把她的好文章翻譯夠到位,但我努力看看。
JOLA INTERNATIONAL CO., LTD. is a Taiwan based company established in 2012 that focuses on manufacturing and selling skincare products. It is founded and led by CEO John Lee, who graduated from Ohio University with a Ph. 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 his leadership, the company has grown to staff 120 employees in Taiwan and France.
佐見啦生技有限公司是2012年在台灣成立的公司,專注在製造跟銷售保養品。創辦人是李昆霖化工博士,畢業於俄亥俄大學。 在他的領導之下,這間公司已經成長到在台灣跟法國有120位員工。
JOLA INTERNATIONAL currently owns two brand: Timeless Truth Mask (TTM) and Jolab.
Timeless Truth Mask is a brand created out of love for skincare and
ambition to change conventional views of facial sheet masks. Starting off as an e-commerce mask brand in 2012, they soon decided to take upon a challenge and launch their products in one of the top countries for cosmetics — France. Their main goal is to debunk the belief that facial sheet masks are cheap and cannot be of the utmost quality. By doing so, TTM strives to change the overall attitude of consumers towards sheet
佐見啦生技現在擁有二個品牌:提提研(TTM)以及佐研院(Jolab).
提提研是被創生於對保養品的熱愛以及想要改變傳統對面膜觀點的野心。2012年從電商品牌出發,他們很快就決定要挑戰上架保養品最頂級的國家-法國。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瓦解面膜是廉價產品並且無法達到高品質的傳統思維,所以提提研致力於改變消費者的整體對面膜的看法。
masks. Their journey to success relies heavily on the belief in improvement. Their core brand values can be defined in 3H’s — Humanity, Humbleness, and Humor. Their belief in build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onsumers, never being complacent with their accomplishments, and learning to have fun in the meantime, is what led to TTM’s growing loyal fanbase and accreditation from globally recognized beauty organizations. In just 8 years, their face masks have been nominated 21 times by beauty awards in Europe, and further winning 15 awards — with their Anti-Aging Bio-Cellulose Mask being the
Gold Award Winner. Such accomplishments are only achievable because of their ded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o always better themselves.
提提研的成功旅程有很大部份依賴於他們對於不斷進步的信念。他們的品牌核心價值可以被3個H所定義-Humanity(人性),Humbleness(謙遜),以及(Humor)幽默. 他們相信跟消費者建立起有意義的情感連結,永遠對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滿足,並且學習活在當下,享受過程。這一切是提提研之所以會有不斷成長的忠誠粉絲並且獲得國際美妝組織的認證。在過去八年,他們的面膜在歐洲的美妝大獎入圍21次,並且贏得十五次-而且他們的抗老生物纖維面膜獲得了最佳抗老的金奬。只有靠著不斷進步的堅持跟奉獻才能有辦法獲得這樣的成就。
Whether it’d be working with researchers to meticulously select the best materials and ingredients for their masks, or holding a higher standard to their products and undergoing efficacy tests, TTM strives to alway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in terms of increasing trust, comfort, and that “wow” factor. To truly understand more about skincare and ways they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JOLA INTERNATIONAL launched a new brand: Jolab.
無論是跟研發人員挑惕的選出最好的材質跟配方,又或是堅持升級讓產品通過功效性檢驗,提提研不斷的在升級他們產品的品質讓消費者體驗到安心感,舒適感,以及驚艷感(我們中文稱為三感共構的開發理念)。為了讓他們自己更了解更多關於保養品以及持續進步, 於是佐見啦生技推出了新品牌:佐研院
On a basic level, Jolab can be defined as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specializing in high-quality skincare products. However, it is more than just a laboratory or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t is a brand. JOLA INTERNATIONAL wants to redefine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factories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a brand: emphasis on aesthetics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By
merging manufact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fficacy center, and branding aesthetics, Jolab is a brand that also doubles as a laboratory.
在基本層面上,佐研院可以被定位為專注在高品質保養品的研發單位。但是,它並不只是實驗室或是生產基地,它是個品牌。 佐見啦生技想要把工廠加入品牌的原素:對美學的強調以及對細節的重視,來重新改寫對工廠的傳統觀念。 藉由融合研發,生產,功效性檢驗以及品牌美學,佐研院是一個品牌同時也是實驗室雙重身份。
Jolab is created out of the desire to explore, improve, and break boundaries. They envision themselves as the leading player in Taiwanese skincare development and have already made progress to reach their goal. Jolab established Taiwan’s first Efficacy Test Center that also satisfies European safety assessments — a testament to Jolab’s promises to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As part of their determination to improve, Jolab upholds high standards against its products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Jolab works internationally on research projects with a renowned Swiss laboratory to develop exclusive ingredients. Jolab has over 30 available PIF (Product Information File) formulations available, which are a qualification for launching in theEuropean skincare market. Furthermore, all of the water used in the products are purified to the standard which qualifies for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through the PIC/S standar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Through such dedication, Jolab aims to do more than just fulfill European PIF standards, further proving their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standards above the top standards.
佐研院是為了探索,進化以及打破疆界而被創生的。 他們視自己為台灣探索保養品牌的先驅並且已經達到了許多成就。佐研院建立了台灣第一座功效室檢驗中心並且通過了歐盟的安全性測試- 來保證產品不只是安全,而且一定要有效。佐研院的高標準生產製程,以及在國際上跟瑞士知名實驗室開發出專利配方,都是他們對於不斷進步的堅持與承諾。 佐研院目前有超過三十多項產品的是通過歐盟標準PIF配方,並且全部用於製造的水都是通過藥廠等級的PIC/S淨水系統. 透過這樣的投入與奉獻,佐研院不只是達到了歐盟的PIF標準,而且還更升級達到了超越了最高標準的水平。(註1)
Through TTM and Jolab, JOLA INTERNATIONAL’s determination to constantly find ways for improvement ultimately creates impact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In Taiwan, TTM and Jolab are brands that stand out. Unlike traditional cosmetic brands in Taiwan, TTM started off as an e-commerce brand and aimed to market in France first. Moreover, TTM went through the hardship of acquiring PIF qualifications, despite it not being a requirement for Taiwanese cosmetic products. By creating products that fulfill more than just the bare minimum, TTM can overall increase the product quality in Taiwan by initiating a positive form of competition that benefits both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Moreover, by exposing Taiwanese cosmetic brands to the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 requirements that are relatively more rigorous, it can speed up the pace of improvement. Similarly, Jolab not only improves individually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entire cosmetic OEM industry by bringing and utilizing new,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that othe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can learn from. At the same time, such improvements can change how companies and brands from abroad perceive Taiwanese companies as a whole. It may show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hat Taiwanese companies are starting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beginning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 quality. More importantly, it c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national reputation of Taiwan.
透過提提研跟佐研院,佐見啦生技對於進步的執念在國際上以及地方上產生了影響。在台灣,提提研跟佐研院是突出的品牌。 不同於一般的傳統品牌,從電商開始的提提研直接攻打最難的法國市場。既便台灣法規並沒有要求歐盟的PIF規範,但提提研還是致力於達到了最難的標準。透過製造超過標準的產品,提提研提升了台灣整體保養品業界的產品品質。同時讓台灣的保養品牌同業們接觸更嚴謹的國際標準規範的知識,可以加速進步的改革。 同樣的,佐研院不只是達到了個體的進步,也藉由引進最新的技術,讓其他的代工廠可以學習,而幫助了整體代工業界的進步
如此一來,這樣的思維整體進步可以改變海外的公司跟國際品牌如何看待台灣公司。 這可以讓國際公司知道台灣的公司已經開始改變傳統便宜行事的思維以及開始提升品質。這可以提升整體的台灣國際名望。
JOLA INTERNATIONAL’s strive for improvement and impact does not end there. It has future plans to further better themselves,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sustainability. Beginning with using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JOLA INTERNATIONAL has and will continuously mak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cisions. JOLA INTERNATIONAL hopes to make greater progress and commitment toward sustainability and clean power.
佐見啦生技的進步跟影響並沒有就此停止,它還有更長遠的進步計劃,尤其是在永續這一塊。佐見啦生技將會持續做出對環境責任的決䇿,希望可以投入更多承諾在永續跟潔淨能源
======
以上是Tiffany所寫的英文文章,你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十九歲小女孩所寫出的英文文章嗎?連我這個創辦人都無法寫得比她更好,更何況她才只加入我們公司才二個禮拜。
於是我興奮的把這封信寄給了我們在美國的好朋友們,他們都是在他們各自業界的大人物,一個是物流業,一個是廣告業,我問他們看了文章後感想如何?他們都說寫得非常好,文筆流暢,觀點清楚。
於是我立刻打電話給Tiffany的媽媽,說能不能讓她休學,我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優秀的人才了,我想要好好培養她,把她帶在身邊,跟著我一起跟美國知名廣告商開會,跟著我一起跟美方討論合資子公司,不只是因為我需要一個英文文筆很好的小助理,而是我覺得她可以為公司的思維帶來正面的影響。
我對父母提案是: 我會讓她直接可以跟美國廣告的最高執行長做報告,等到她可以回去加洲時,她就可以直接去那家知名的廣告公司上班,那可是加洲數一數二知名的廣告公司呢。
她媽媽聽到以後很開心, 但還是說要尊重她女兒的想法,畢竟那是她的人生,但她會引導她女兒說這是很難得的實習機會。
隔天,她媽媽很興奮的跟我說,她至少說服她女兒先休學半年在我們公司實習,然後還一直感謝我,說我是她女兒的貴人
「其實是因為她很優秀,就忍不住起了想要培養她的念頭」我這樣回她
==================
昨天,Savi問我:「爸爸我以後可以打工嗎?」
「為什麼要打工?」
「因為我想賺點錢」
於是我跟她講了Tiffany來我們公司實習的故事,並且也給他看Tiffany所寫的文章是多麼的優秀。然後我跟他說:「爸爸並不是反對你打工,但重點是你選的工作是你可以從中學習,讓你變更好的人,而不是只為了存錢而打工,那就只會是浪費時間而已」
我鼓勵他,暑假有時間的話,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跟思維觀點(像是大量的閱讀),就可以有機會成為像Tiffany學姐那麼優秀的人才。
「到時你的光采會如此耀眼,要讓人忽視你都很難」
我這樣的鼓勵他
註1: 最高標準的歐盟的保養品法規並沒有要求製程一定要用製藥等級的淨水器,但我們就是想要做到更好,引進了藥廠等級的淨水系統,於是超越了最高等級的歐盟法規
p.s.2 Tiffany現在才進公司第四個禮拜,已經開始直接做簡報跟美國的合作夥伴concall對談,我刻意給她舞台,讓她可以跟廣告公司的最高執行長以及營運長對談,這對她以後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好的幫助
。
impact factor意義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明天就要投票了,很多人擔心同志婚姻通過後,社會可能發生各種 #慘況,包含性病氾濫、經濟崩毀、性濫交... 等等,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編輯群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Impact factor: 79.258) ,剛好就位於全美第一個通過婚姻平權的麻州(2003年),經過了十多年的同婚合法的慘痛教訓後,在 2015 年,美國許多州都已經通過同婚合法,但仍有部分州別禁止,相關的訴訟即將在最高法院作出決定。
美國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國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又是世界醫學權威,哈佛醫學院的教學醫院麻州總醫院也位於麻州,此時,這群專家的表態動見觀瞻。
這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雜誌發表了一篇專稿,以下是全文翻譯:
---
11 年前,麻州(也就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所在地)成為美國第一個給予同性婚姻完整法律保障和承認的州。至今,美國已經有 35 個州,加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通過立法、司法裁決或判決,或是公投的方式,合法化了同性婚姻。(這篇文章寫於 2015 年,而 2018 年的現在,美國全國都已經通過同性婚姻了)。
聯邦政府承認同性婚姻,民調也持續顯示大部份的美國人都支持。不過,在俄亥俄、肯德基、密西根和田納西這幾州,聯邦法院第六巡迴上訴法院贊成了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之間的結合的法律以及修正案,並且拒絕承認同性婚姻。因為和一般法院有所衝突,最高法院需要認真考慮此議題。最高法院在 4 月 28 號將有一場言詞辯論,並且應在當期的 6 月完成裁決。我們相信最高法院會以支持全面承認同性婚姻的立場,解決這次的爭議。
醫療照護最基本的信條,就是要 #接受病患本來的樣子,並 #給予尊重,而 #不是用偏見和個人意見面對他們。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包含美國,都有一長段迫害同志族群,以及誤解不同性族群的悲哀歷史,然而,這些都僅是人類正常的性向表現。這種迫害,從不尊重、訕笑、放逐到屠殺。
醫界和心理界曾將同性戀視為背離正道的行為,並且提出了許多沒有根據且充滿謬誤的理論來解釋之。直到 1987 年,同性戀都被紀錄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儘管有越來越多證據證明並不是這麼回事。至今也仍有醫護人員會將其視為一種病,並提供「治療」同性戀的方法。過去幾十年,許多人都認識那些覺得自己必須偽裝隱藏自己的性向,並且摒棄婚姻。
醫師也太常看到這些同性戀孩子的父母親,因為社會的不接受而付出的代價。污名和羞辱,導致了壓力、焦慮、異常行為、憂鬱,甚至是自殺。性傾向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形成自我的一大部分。在一個無法接受和尊重同志的社會中,同志的自我認同會持續地受到侮辱,也一直無法擁有正常生活。
現在已經有許多國家在改變。越來越多人願意不顧性向的包容身邊的人。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人試圖抵抗改變。幾個星期前,印第安那州自傲地簽下了一項法案,讓歧視在可以依宗教之名合法化。所幸,此案引起的眾怒也讓州長和立法機構急踩煞車,並宣稱大家誤會了。他們現在已經修正了法案,讓法律可以明確的保護不同性向。
不論是基於 #正義 的考量還是 #健康促進 的理由,#同性婚姻都應該受承認。婚姻是穩定、長期的關係,並這樣的關係,已知能夠促進個人健康,降低特定疾病的風險,以及促進家庭健康。
所有醫護人員都清楚,大部分慢性疾病的照護,都是大量仰賴家庭照顧。而當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像是需要作出生死攸關的決定時,醫師也知道,和一個人的伴侶討論,和與他的配偶合作,在法律上是截然不同的意義。
很多同性伴侶有撫養孩子,而這些孩子的健康也需要他們的家長有婚姻的權利及保障。在我們的社會,很多醫療保險要涵蓋到伴侶以及孩童,都需要有婚姻條件。
有 1000 多個聯邦福利都是由婚姻取得,其中包含家庭醫療假期、聯邦醫療補助、以及老兵的醫療服務等。但是在一些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州,這些福利就會無法取得。現今的狀況:有一些地方承認同性婚姻以及家庭,但有些州又不承認,這完全沒有道理。而且這樣的狀況所造成的害處,也已經有許多紀錄。
#最高法院應全面承認同性婚姻。如果最高法院沒有這麼做,無論法理邏輯為何,都會導致不正義。而這樣的不正義,將會傷害上百萬名國民的健康福利。
本文的標題是:我們為什麼支持同性婚姻(In Support of Same-Sex Marriage)
原文連結: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e1505179
---
以下簡單整理論點給大家:
1. 同志受到歧視和壓迫,導致他們不健康。
2. 醫界與心理學界曾經因為自己的無知,成為傷害同志的幫凶。在更多的研究與反省後,我們清楚同志不是疾病,同志也是完整且正常的人。
3. 婚姻是個長期穩定的關係,是促進人們健康的保護因子。不讓同志結婚,無異於剝奪同志追求健康生活。
4. 在健康照護上,配偶和伴侶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意義。賦予同志擁有配偶的權益,才能更完整保障他們的健康權益。
近期我們發現,有些朋友會把同志運動和 #濫交 連結在一起,認為同志權益的進展會有促進性解放。但事實上,這是個邏輯上的 #滑坡謬誤,如果你最擔心的是濫交的話,讓同志結婚反而是阻止濫交喔。
你想想看啊~你覺得想要濫交的人,有婚姻比較方便?還是沒有婚姻比較方便呢?真的要濫交的人,如果結婚反而是讓自己更難濫交啊!
另外麻州是美國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的州,而且都已經通過同志婚姻 10 多年了,美國麻州有變成地獄嗎?沒有,哈佛、MIT、波士頓大學... 等都還是世界最頂尖的大學,麻州也還是美國最繁榮、人文最薈萃的州之一啊!
希望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論點以及證據,有助於大家和身邊的親友溝通。世界最頂級的醫學雜誌都不擔心了,基督教為主流的美國醫學專家都不擔心了,甚至全美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州也還是持續繁榮,甚至在合法後十多年還持續呼籲大家要支持同婚合法呢!如果同婚合法會產生什麼悲劇,這些專家還出來呼籲,難道全都是頭殼壞去嗎?
請相信真實的證據,別再為沒有根據的謠言憂心啦!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9fzmmod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impact factor意義 在 [問題] 關於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的意義的相關研究- 看板PhD 的八卦
請問要查詢關於設計與鑑別一篇科學論文對學術界的影響力的這一類統計研究
要查哪一類的關鍵字? 通常在哪一類的資料庫比較適合找這種的研究? 這種研究
多半在哪些期刊上頭刊載?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7.1.1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