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sFoundersBlog] 不少朋友發現,我近年陸續建立一個GLOs系列的公司,不經不覺有了一定規模,但始終難以理解「學術」和「創業」之間的關係,所以還是希望在這裏分享對「工業革命4.0時代」如何影響知識份子、教育學習的十大前瞻。所謂「工業革命4.0時代」,就是繼蒸汽機、電力、電腦分別取代勞力密集工作後,人工智能、機械學習、物聯網、大數據、演算式會造成天翻地覆的革命:先取代各行各業的壟斷性中介,再取代傳統精英建立的共識,繼而取代智力密集工作。這時代會完全顛覆現有規則,再信賴任何前人告訴你的工作、保障,都已不設實際。知識份子回應這樣的時代,除了實踐,別無他途。
1. 正如中大社科院長對私下我說,所謂研究型大學的末日倒數已經出現,未來不可能繼續影響因子的期刊遊戲,能夠在業界學以致用的倡導型、企業型學者,才是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AI、大數據等出現,令市場變得越來越細碎化,個人化的微經濟釋放了大量潛能,本來屬於小眾的知識型消費,卻因而冒起。「創業」已不是經濟行為,同時也是累積知識的必需過程,因為學術的定義,也由研究型轉型為實業型。知識份子尋章摘句再出色也敵不過AI,「學術」會由「不食人間煙火」變成「必食人間煙火」,衡量學者的基準,變成和市場接軌的初創能力,因為跨界別實踐、crossover除了是生存,更是促成知識轉移、催生新知識的唯一工具。
2. 新科技催生的Uberization「去中介化」現象,令各行各業的剩餘勞動力都被輕易共享,各行各業的現有中介也逐漸消失,無一倖免。除了Uber打破的士公會壟斷,Khan Academy正取代大學,網購正取代實體商場,3D打印正取代工廠,連代議政治的議員,也會逐漸被電子政府取代。過程中,除了打破已僵化的官僚體制,也會令不同業界進一步細碎化,任何事情都可以出現專家,再變成微經濟體,達人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對有一技所長的各種知識份子,這是一片瞬間釋放的無盡藍海。
3. 當Uberization成為主流,加上人均壽命增加到120歲,固定職業的概念會被徹底打破:即使是一份傳統上的優越工作、但需要六十歲準時退休,餘下人生六十年,也必須重新規劃,誰又會安心只做一份工?Slasher會成為新生代的基本工作型態,能否一方面成為個別範疇的專才、另一方面擁有multi-tasking的能力,會成為成功的基準。當AI可以取代大部份高端行業,Slasher的最大資本,就是展現人性的種種獨特性,也就是自己的branding、identity。在新時代,唯有identity不能被取代。
4. 當知識隨手可得,新人類要在社會生存,經驗值比硬知識重要得多,個人化的知識體系,就是每一個個體branding的基礎。目前的機械式由上而下教學,會被個體化學習取代,劃一syllabus會成為笑話。日後的「科目」,不再是中英數理化,而變成由下而上、以小見大、基於個人興趣的個體化學習,例如從咖啡學習農業、環保和比較文化,又或從搖滾樂學習電腦編程、群眾心理和人類學。一旦釋放了「科目」的rigidity,各種各樣的新知識會噴發湧現。
5. 下一代的基本生存技能,必須懂得與電腦溝通,與及與活人溝通,同時進出虛擬、實體兩個世界,各取所需,構建立體的四維人生,否則要麼逐步機械化、要麼根本連日常生活也自理不了,都是死路一條。日後每個學生畢業前,都會被期望各有創業經驗,因為那是唯一結合新科技、回應現實、應用知識的評核,前人累積的智慧,也會以start-up這知識轉移方式、而不是書本傳承。換句話說,「startup experience」會迅速取代水份越來越高的「extra curricula activities」,甚至取代成績單,成為人生CV的重要一欄。
6. 當全球化時代打破地域壁壘,進出不同地方的門檻大大降低,接觸不同背景人士,會成為日常生活一部份。那時候,人類的人均素質不會再單以IQ、EQ、AQ等為基準,如何和國際社會不同背景人士共處的「文化智商」(CQ),會成為量化個人的更重要指數,這也能彌補國際視野被覺得「很虛」的缺憾。然而,「CQ1.0」其實未能回應網絡時代,因此衡量與虛擬世界不同文化相處能力的「CQ2.0」將出現,成為「世界公民2.0」的評核。協助未能適應新時代的朋友,不是提供福利,而是要令他們在客觀基礎量度下理解一切,在自身產業被淘汰前反淘汰,這才是社會企業的真諦。
7. 全球一體化也令「旅遊日常生活化」,未來每一個地方,都逃不過不斷出現外來者,如此密集的互動,令世界各地的本來價值,都會被背景截然不同的他者、訪客不斷重構。例如津巴布韋人到了香港,會用他者視角到重慶大廈尋寶,令香港在非洲得到我們想像以外的名聲;而這些新名聲,又會通過網絡進一步被重構,直到無窮無盡,一如宇宙有限而無邊,超乎昔日想像,例如九龍城寨會在日本復活,再在虛擬世界借屍還魂。當旅遊不再是純粹的旅遊,同時也是產生新知識的實驗室,這就是「旅遊2.0」。
8. 既然新人類對知識的追求方式截然不同,例如以圖像取代文字、短片取代論文,又活在演算式提供的片面資訊當中,我們活在一個個細碎化平行時空乃大勢所趨。結果,提供資訊大眾媒體會被推倒重來,要麼成為個人化平台,要麼把每一個版面逐步產業化,世界再沒有從前被精英主導的任何共識(例如政治正確),每一個世界卻有自己的「精英」,各自建立自己的規範。這過程負面副作用自然極多,激進主義在平行時空更可能成為主流,但也會進一步確立「微KOL知識型經濟」的認受性,乃有危有機。
9. 由於在未來社會,每人的identity就是一間一間的小企業,它們都需要建構自己的制度,未來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倫理,更像現在的國際關係。未來國際關係不再是國與國的博弈主導,主角不同了,但傳統國際關係的基本視野、倫理、知識,依然萬變不離其宗,是為「國際關係2.0」。
10. 要是不能適應新時代,又能怎樣?不用擔心,舊時代的情懷,必會成為vintage生活品味,書本、唱片越是沒有人看、沒有人用,反而會變成收藏品,咖啡店、渡假村也會出現標榜前網絡時代的復古風。但由於vintage的存在必須經受市場考驗,它們唯有是新時代的徹底倒像,才能生存;問題是不了解新時代的運作,不依賴大數據,又怎能知道甚麼是「徹底倒像」?所以,即使是酷愛過去的朋友,也逃不過使用新方式,在未來復刻歷史,期間也必會通過現實的交集,豐富了本來對歷史的認知和想像,那就是「歷史2.0」,像我們介紹過的阿布達比羅浮宮那種數碼化策展一樣。
最諷刺的是,未來大趨勢清晰不過的同時,各行各業的舊框架,在末日臨近之際,卻不是被拆牆鬆綁,而是越來越官僚、越來越rigid。因為根據原趨勢,當人口越來越多,按傳統定義量化寬鬆培養的「人才」也越來越多,舊規則的競爭者只會更多,令那些掌控各行各業的既得利益者變本加厲增加「KPI」;殊不知各行各業的真正人才,卻正聚集在這些僵化框架外,醞釀推倒重來。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明天。
同時也有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吉娜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
「identity化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identity化學 在 石燕Shi-Yan | CIS品牌識別重塑再造 - Pinterest 的評價
identity化學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八卦
我們要到偉大了才滿足
每次聽Peter Thiel的演講,我都會有一點帶有緊張的興奮感,一種大事正在發生,而世人猶未清醒的奇怪感覺。一方面,Thiel的博學多聞,讓他觀察社會的角度和高度,與眾不同。但另一方面,他的示警,其實又充滿了威脅感。這次他在National Conservatism Conference(全國保守主義會議)的演講,我總算可以清楚地描繪,到底這「威脅感」來自何方。
照例,先來看他說了什麼,再來評論。
如果說,近幾十年左派因為亂搞「身份認同政治 identity politics」而忽略了人類更重要的大事,那相對於「身份認同政治」,右派太過執迷於什麼「理念」而無法投入思考更重要的大事? Peter Thiel說,是「美國獨特主義 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右派、保守派如同抱有宗教信仰一樣,相信美國得天獨厚,所以盲目地以為美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結果養出「獨特地」肥胖的美國人、「獨特地」仰賴成癮藥物、基礎建設「獨特地」昂貴(蓋個地鐵,居然是社會主義的西歐國家的十倍貴)、「獨特地」沒有自覺。因為信仰了「美國獨特主義」教條,右派沒有辦法思考Thiel提出的許多嚴肅問題。
Thiel在演講裡,提出四個嚴肅的問題:
-大科技公司,對美國是好事嗎?
-自由貿易,對美國是好事嗎?
-大學,對美國是好事嗎?
-戰爭,對美國是好事嗎?
以下是我整理Thiel講稿的節錄:
======
人類的科技進步,停滯了。過去幾十年,只有數位世界的電腦軟體進步,實體世界的「原子」科技停留在原地。如果過去幾十年,你在史丹佛選了電腦以外的工程科系,你其實選錯了生涯,因為不管是核子工程、航太工程、機械工程或是化學工程,任何有關實際建造物體的工程科技,通通沒有進步。人類的生活水準,並沒有提升。
這和矽谷大科技,賣給你的想像,完全不同。大科技公司,總是讓你以為科技日新月異,人類生活水準,因為他們得到提升。他們還讓你以為自動化的世界,機器人取代人工的世界,就在轉角處,即將發生。但實情是,實體世界的科技,根本做不出來。Google大張旗鼓地說要做無人車,但現在連提都不提他們的無人車計劃。
「我們有星艦迷航記裡的電腦,但卻沒有他們的其它科技」,年輕一代,要面臨生活水準比嬰兒潮世代更差的現實。
對於Google的DeepMind人工智慧,我們得問,這是軍事武器嗎? 矽谷對人工智慧,比我們對核子武器的討論,更不誠實,更少討論。我們現在要問,有多少外國間諜,已經滲透到Google的人工智慧曼哈頓計劃? Google的高層是不是已經被中國的情報單位滲透? 是不是這樣,所以Google選擇和中國軍方合作,而不是和美軍合作? 還是他們認為,如果他們的產品,不能從前門賣出去,也會被從後門偷走,所以乾脆和中國合作? Google的良心可能被狗吃了,但這些問題,要聯邦調查局、中情局好好地問一問Google,不用太客氣地,好好問一問......
全文未完,欲閱讀全文,請點選連結裡的「會員及媒體」,加入會員。
https://www.csandaa.com/…/peterthielinnationalconservativec…
identity化學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八卦
【天竺鼠鼠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
午安~今天來點不同的,一起查查 #維基百科
你也迷上 PUI PUI Guinea Pigs Cars
《#天竺鼠車車》了嗎?
在好奇為何是「天竺鼠+車」的組合前
我們應該先質疑「天竺+鼠」的命名
維基百科的解釋說:
「豚鼠,又名天竺鼠、葵鼠、荷蘭豬」
😮等等!#荷蘭豬?
這麼說來英文也叫 Pig
且並非來自天竺(印度)Tianzhu
而是西非的「幾內亞豬」Guinea Pig
接著來看英文維基百科的說明:
Despite their common name, guinea pigs are not native to Guinea, nor are they closely biologically related to pigs, a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is still unclear. They originated in the Andes of South America.
「儘管普遍稱為 #幾內亞豬
卻不是來自幾內亞
在生物學上也跟豬不相近
名稱來源依然不明
這種動物源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什麼?英文名稱也不可靠!
古人到底在開什麼玩笑
老鼠的名稱能這樣亂取嗎?
害牠們失去國家認同感怎麼辦~
Studies based on biochemistry and hybridization suggest they are domesticated descendants of a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of cavy, and do not exist naturally in the wild. They were originally domesticated as livestock, for a source of meat, and continue to be consumed as food.
「生物化學和交配育種的研究指出
牠們是豚鼠的近緣種經過馴化的後代
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野生的天竺鼠
牠們原本被當成提供肉類來源的家畜
也依然被當成食物所食用」
😭查資料查到洋蔥!!!
怎麼可以吃天竺鼠啦嗚嗚~~~
The animals were used so frequently as model organisms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that the epithet guinea pig came into use to describe a human test subject. Since that time, they have been largely replaced by other rodents, such as mice and rats.
「這種動物於19和20世紀
被廣泛當成 #模式生物
而變成人體試驗對象的綽號
後來普遍被其他鼠類取代。」
🐭也就是中文俗稱的「白老鼠」
在英文要譯成 guinea pig
例如:他自願當這場實驗的白老鼠
He volunteered to act as a guinea pig in the experiment.
送你【PUI PUI單字包!】
-cavy: 豚鼠
-domesticated: 馴化的
-guinea pig: 天竺鼠;白老鼠(形容人體試驗對象)
-hybridization: 交配育種
-livestock: 家畜;家禽
-model organism: 模式生物
-national identity: 國族認同
-native: 土生土長;土生的(動植物)
快加入每日國際選讀,關心時事豐富新知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HOWSJ/
——
原文連結請看留言
——
#天竺鼠不是來自天竺
#GuineaPig也不是Pig
#小編我被搞得好亂啊
#只好看天竺鼠車車療癒惹~
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
影片裡有十個日常生活用品單字,有吉娜的發音教學還有外師的發音
1. refrigerator 冰箱 (正式)
2. fridge 冰箱 (口語)
3. air conditioner 冷氣機
4. washing machine 洗衣機
5. fan 電風扇
6. alarm clock 鬧鐘
7. hair dryer 吹風機
8. vacuum cleaner 吸塵器
9. broom 掃帚
10. dustpan 畚箕;畚斗
11. trash can 垃圾桶
------------------------------
我是Gina,我來自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喜歡學習英文和教英文。我的職業生涯大部分都在教授文法,但是當我真正想要說英文時,問題來了,我不太能自然表達自己。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教學和學習目標,我想說英文,這時我才知道文法閱讀與聽說可是很大的不同。我發現口說卡住的是自然造句的能力以及口語發音。我慢慢研究口說語音的變化,透過外師的幫助,我的口說和聽力都變好了!:)
我的影片課程,是我對於英文教學的熱情與成果,我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音跟美國人一樣,我自己也做不到,因為區域性的口音就不同,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母語的影響在說英文,這很棒,這是我們的identity(身分認同),不要不敢開口。我的課程目標是幫助我自己以及大家,可以輕鬆的發音。了解口語的語音變化,學習時會踏實有力量,開口說英文就會有信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5M_ErkjieY/hqdefault.jpg)
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
英文拼音的學習:
你學習了KK音標的母音與子音之後,要如何把單字發音拼讀出來呢?這支影片,我把拼音變得很簡單,只需要三個步驟,就能輕鬆不費力拼音:
1. 找母音 (媽媽音)
2. 母音往前抱子音 (媽媽往前抱小孩)
3. 處理母音後面的子音 (媽媽背小孩)
拼音就是母音拼讀前後子音形成一個單字或是音節的發音。可以簡化成這個原則:媽媽抱小孩和背小孩,媽媽是母音,小孩是子音。所以,是不是就是媽媽抱小孩和背小孩這麼簡單呢!
語感在拼音時很重要,要多聽外師的發音,聽久了,有了語感,拼音就會變得容易!學習拼音的初期,建議同學要聽有聲字典,一段時間後,就會進步很多喔!
------------------------------
我是Gina,我來自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喜歡學習英文和教英文。我的職業生涯大部分都在教授文法,但是當我真正想要說英文時,問題來了,我不太能自然表達自己。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教學和學習目標,我想說英文,這時我才知道文法閱讀與聽說可是很大的不同。我發現口說卡住的是自然造句的能力以及口語發音。我慢慢研究口說語音的變化,透過外師的幫助,我的口說和聽力都變好了!:)
我的影片課程,是我對於英文教學的熱情與成果,我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音跟美國人一樣,我自己也做不到,因為區域性的口音就不同,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母語的影響在說英文,這很棒,這是我們的identity(身分認同),不要不敢開口。我的課程目標是幫助我自己以及大家,可以輕鬆的發音。了解口語的語音變化,學習時會踏實有力量,開口說英文就會有信心!
Icon in the video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wbUp-cZ5A/hqdefault.jpg)
identity化學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
英文月份名稱:Months
01. January [ˋdʒænjʊˌɛrɪ] n. 一月
02. February [ˋfɛbjʊˌɛrɪ] n. 二月
03. March [mɑrtʃ] n. 三月
04. April [ˋeprəl] n. 四月
05. May [me] n. 五月
06. June [dʒun] n. 六月
07. July [dʒuˋlaɪ] n. 七月
08. August [ˋɔgəst] n. 八月
09. September [sɛpˋtɛmbɚ] n. 九月
10. October [ɑkˋtobɚ] n. 十月
11. November [noˋvɛmbɚ] n. 十一月
12. December [dɪˋsɛmbɚ] n. 十二月
------------------------------
我是Gina,我來自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喜歡學習英文和教英文。我的職業生涯大部分都在教授文法,但是當我真正想要說英文時,問題來了,我不太能自然表達自己。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教學和學習目標,我想說英文,這時我才知道文法閱讀與聽說可是很大的不同。我發現口說卡住的是自然造句的能力以及口語發音。我慢慢研究口說語音的變化,透過外師的幫助,我的口說和聽力都變好了!:)
我的影片課程,是我對於英文教學的熱情與成果,我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音跟美國人一樣,我自己也做不到,因為區域性的口音就不同,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母語的影響在說英文,這很棒,這是我們的identity(身分認同),不要不敢開口。我的課程目標是幫助我自己以及大家,可以輕鬆的發音。了解口語的語音變化,學習時會踏實有力量,開口說英文就會有信心!
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flaticon.com
Images from Freepik.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qOzJuw8ZNw/hqdefault.jpg)
identity化學 在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Identity,identity中文,identity化學,identity用法在Youtube上2022年該 ... ... <看更多>
identity化學 在 石燕Shi-Yan | CIS品牌識別重塑再造 - Pinterest 的八卦
... 讓女孩們能安心地在此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 Font Design, Web Design, Brand Identity Design, Corporate Design, ... ... <看更多>
identity化學 在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Identity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Identity,identity中文,identity化學,identity用法在Youtube上2022年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