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Reading] 黃元山教投資FQ
股神巴菲特常說投資「簡單但不容易」(simple but not easy),但幾多投資者的心理可如他的名言:「別人貪婪我恐懼」,長期都保持清醒。在這個股市大時代,小股民因恐懼,錯過低位入市;亦因為貪婪,蒙蔽理性高追。
在行為金融學理論,投資成功關鍵在於個人FQ(理財商數),即投資理財智慧的高低。本刊專欄作家、中文大學碩士課程講師黃元山,年初推出《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一書,提出了幾個針對人性弱點的投資建議,老手新手均不妨參考。
市況反覆下,人人都在捕捉入市時機和揀股,但黃元山接受訪問時談及此書想說的,正是要提醒從未沾手股票的新手和年輕人,切忌炒股價波幅,應趁理財意識增強時,學習做好資產分配:「巴菲特拍檔芒格(Charlie Munger)講過,在巴郡幾十年股票佔自己資產絕大部份,股價曾經三次大跌超過一半。如果不能承受股價下跌,就不應該只買股票。」
黃元山又以自己的分散的資產組合作例子:「我的股票資產有不只港股、A股,有美股和新興市場,亦有不同類型的債券和商品如黃金。半年前大家看好美股,不留意內地和港股市場,就捉唔到兩地股市升浪。」
如果持有的股票帳面有大增值,可以先略為減持套本套利:「例如資產組合有10%是A股,可賣掉一些股票,但A股佔的價值,仍應維持在組合約10%水平。」
股市雖無必勝法,黃元山建議新手可先「有紀律」入市,如買入月供藍籌股票,每月定額投資,按股價高低調整買入股數,可有「平均成本法」好處,長遠減輕股價波動影響。他在書中亦有推介追蹤大市表現、管理費低的指數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目前他認為可吸納信貸風險低的長年期人民幣國債,和他一直看好的黃金,豐富資產類型。
今次的大升市,投資者渴望已久,只調整資產組合,買月供股票、ETF,會否過於保守呢?他說大部份股民都是重視價位,而非股票價值,靠估買賣股票,最終都會變羊『估』:「個個都覺得好難得,想低買高沽,但人性就是見股市高,你就入市去追,跌市時你驚蝕就沽,同理想情況正正相反。」
《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
作者:黃元山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年1月
◆◆◆◆◆◆◆◆◆◆◆◆◆◆◆◆◆◆
《iMoney智富雜誌》
訂閱:http://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iMReading #iMoney #黃元山 #FQ #巴菲特 #股票 #大時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mreading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八卦
i'M Reading︰解構港英管治
高官落區宣傳政改帶來反效果,支持「袋住先」的市民在民調中不升反跌,反對的市民卻節節上升,香港人對硬銷似乎從來都沒有好感。回歸後,特區政府曾硬銷廿三條、高鐵、國民教育、發展新界東北等,這些以國家利益為先的政策全都不受港人歡迎。或者港人就是那麼市儈,對自己地頭沒有明顯利益的事情,都一一拒絕。
年輕人本土意識抬頭,被特首大加鞭撻,但管治者對土本文化和利益,抱有基本尊重,才是應有的管治之道。新書《港英時代》詳細記錄英國人駕馭香港的靈活統治手法,在此時此刻,別具參考價值。
作者鄺健銘在中大政政系畢業後,曾到另一前英殖民地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他在新書中指英國在建立殖民帝國時,處事仍相當謹慎克制,對當地精英和宗教信仰都十分尊重,因此殖民地總督除了擁有別於英國政府的最終話事權,同時亦不傾向大刀闊斧的民間改革。
英國沒有在香港推行洗腦政策,但憑著獨立自主的歷任港督,為香港一次又一次爭取極大的自主空間,例如自行設定匯率、商務自主權,甚至對華政策都以香港利益為先,這些不但促使香港經濟繁榮穩定,香港人對英國管治亦沒有太大反感。
反而,回歸後的香港,自主空間不斷減少,例如中聯辦作為所謂的「第二管治梯隊」,有形無形的干預選舉及政府施政,而歷任特首都經常強調國家利益為先,以「國家好,香港才好」的口號推行政策,忽略本土利益,導致民間對政府的管治愈來愈反感。
英國管治香港期間,從沒「背靠英國」的口號,香港依賴其多元及國際化的自主權,成為獨當一面的國際城市,作者對香港如今變得愈來愈中國化所導致的經濟、管治等問題,感到憂心忡忡。
香港的過去與歷史,我們以為已滾瓜爛熟,作者在書的前言說,其實香港故事仍有很多待探索的角落,「哲人蘇格拉底曾說,know yourself。在這大時代,這句話值得每位香港人好好細味。」
書籍資料︰
《港英時代》
作者:鄺健銘
出版社:天窗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2月
◆◆◆◆◆◆◆◆◆◆◆◆◆◆◆◆◆◆
《iMoney智富雜誌》
訂閱:http://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iMReading #鄺健銘 #港英時代 #解構 #港英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