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窮奢極侈,或被世間太多慾望纏繞,不如過著稍為放縱而簡樸的生活,一杯紅酒配電影,或一杯熱朱古力配一本書,度過舒適的夜晚。這種漸被各地都市人推崇的 #Hygge 文化,一直被視為丹麥國民快常在的源頭。
不過,擁有 Hygge 式悠閒生活,只是丹麥式幸福的一半,畢竟生活不可能完全沒有煩惱和挫敗。幸福有時,不幸有時,還要認識另一個獨特的丹麥語「#Pyt」。
詳細全文:
https://goo.gl/7M42M6
延伸專題:
【Päntsdrunk:解放身心的芬蘭人活動】
https://goo.gl/LQthHY
【Lagom:不多不少的瑞典哲學】
https://goo.gl/9tOvJH
【翻譯不了的幸福語】
https://goo.gl/4u1Jwf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s://goo.gl/9BPmQ1
#cupmedia
hygge翻譯 在 北歐四季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本最近上市的新書,由在加拿大長大,目前定居芬蘭的作者所寫。出版社邀請我寫一篇導讀推薦,就分享在這裡給大家參考囉!
#丹麥Hygge瑞典Lagom現在輪到芬蘭SISU
#這個夏天我自己也對幸福有很多想法,之後再跟大家分享啊!
▍希甦SISU:一種活出來的芬蘭式幸福 ▍ 文: 凃翠珊 Tsui-Shan Tu
芬蘭連續兩年,蟬連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度,而本書作者Katja Pantzar在她的新書中,則試著結合個人在芬蘭生活的經驗與觀察訪談,來解讀芬蘭式幸福。
她在文中引用的一段芬蘭諺語,我非常喜歡:「幸福,是活出來的,不是找到的(Onni ei tule etsien, vaan eläen)。」
其實還有另一句相呼應的芬蘭說法,我也在此一併提供大家參考:
「幸福是生活的副產品 (Onni on elämän sivutuote)」,不用刻意追求,只要好好生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幸福就會自然來到。
的確,當生活基本需求與安全皆無虞時,主觀式的幸福感,與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命態度習習相關。
而「SISU」這個芬蘭字,常被芬蘭本地人形容為「不可能找到適當翻譯的芬蘭獨有字」,因為這個字強烈代表芬蘭精神,芬蘭人也堅持著它的獨特。如果用白話一點的方式來說,我會將SISU理解為一種在任何絕望的困境中都不放棄的韌性,因此,再怎麼不可能的事也可以憑著SISU的力量實踐它。這也是芬蘭這個氣候不易生存、資源不豐厚、歷史曾經很悲慘又很貧窮的小國,如今可以躍為世界最幸福國度的文化精神力。
我曾經看過芬蘭人自己的說法是:「當堅忍不拔的力量走到盡頭時,就是SISU的起點。」當下讓我啞然失笑,因為我原本是將SISU理解為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啊,顯然還不夠,要在最不可能的時候還能持續絕對不放棄、甚至為此激發出無限潛能來達成目標,才夠格稱為SISU。
在我寫這篇推薦序的前一週,芬蘭男冰上曲棍球隊,剛打破眾人眼鏡地得到2019年世界盃冠軍。雖然芬蘭也是世界冰球強國之一,但是這次的世界盃比賽中,卻很少有正在美國職業冰球聯盟打球的芬蘭冰球明星回來打球,反觀鄰國瑞典,冰球隊裡有超過二十位冰球聯盟明星,而芬蘭球隊裡只有兩位,甚至有十八位球員是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比賽。
於是,一開始芬蘭球隊就不被看好,甚至被看輕,沒想到最後,先是在淘汰賽中打敗以往一碰到就自覺矮半截的瑞典隊,接著又打敗了本回世界盃中,在對上芬蘭之前一場球都沒輸過的俄國隊,直到以黑馬之姿衝進冠軍賽後,又打敗了二十五年來從來沒在冠軍賽中打贏過的常勝軍加拿大,而今年世界盃中,超強隊加拿大甚至兩次與芬蘭交手,卻兩次都敗給芬蘭,由此証明,今年芬蘭隊完全是靠實力與團隊精神取勝。
冰上曲棍球世界盃奪冠,自然讓全國人興奮不已,由沒沒無名球員組成的球隊,接連打敗各個滿是國際明星的冰球隊,更是讓所有人為之感動並振奮,同時也彰顯了芬蘭式的SISU精神:沒有不可能的事,關鍵在你自己的努力和精神毅力。
全世界都可以不相信你,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當大家團結合作,為更高的目標共同努力時,一切都會成為可能。
我甚至覺得,芬蘭常在國際評比中被評為最有創新力的國度之一,部分原因也來自在貧苦絕境中,為了生存不得不奮鬥出來的創造力。
正因為沒有出路,非得想出新的解子,越困難越激發創造力,也越鍛練堅忍意志力,因此芬蘭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很「勵志」的國家,總是可以從歷史和各種事件中看到,最困難的時刻,就是最有轉機的時刻,所以他們舉世聞名的教育理念,也很務實的強調「解決問題」、「懂得思考」的能力。
而本書作者探討SISU幸福力的方式也很特別:她從芬蘭人的生活力來探討幸福的原因,並以自身克服憂鬱症的經歷來証明──要幸福,必須要有強健的體魄,於是她跟著芬蘭人去體驗冰泳與桑拿,在冷熱交錯之間加強心智與身體的鍛練,並體驗著因著運動而帶來的身心幸福感。
因為芬蘭多森林,於是在森林裡走路、散步、隨著季節採擷自然食材,並運用在日常飲食中,就是芬蘭人最常見的生活方式,幼兒也從小就被鼓勵,一天至少要運動三小時以上,並且芬蘭人總說「沒有壞天氣,只有不適當的衣服」,無論雨晴,都會讓孩子裝備充足地在戶外遊玩運動,在這個氣候轉變巨大的國度生長,從小就該學著與天候共存、不因天候而影響體能活動,這也是無形中的SISU養成。
於是,這個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幸福的祕密說穿了也很簡單──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好好飲食、生活,並且無論在什麼樣的境況下,都要持續鍛練自己的體魄及定期運動,這幾點做到後,就為身心的健康快樂,提供最好的基礎,也就成了人們所謂的「芬蘭式幸福」。
有時,我會覺得芬蘭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用「大道至簡」來形容,幸福也許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只是它的祕密都在生活小細節中,看來簡單,卻需要實際去做到,去「活出來」,在忙碌的時候,也要實踐均衡飲食,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在天氣差的時候,也要堅持運動、接近大自然(像作者堅持去冰泳、堅持騎車),這其實也需要一點SISU的堅毅力啊。
每個人的幸福定義或許都有所不同,然而追求簡單自然幸福的人,芬蘭的SISU式幸福,或許真的提供了一種「如何好好活出幸福」的解答。
#書籍導讀 #芬蘭 #SISU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7471?loc=P_0051_002
hygge翻譯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八卦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但也人類也因為使用不同的語言產生出了對於這個世界相異的理解。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褚士瑩的文章,帶我們反思語言對於我們思想的助益與限制,也進一步思考如果才能擺脫自身語言的限制,進一步地去理解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
-----------------
網路上,最近突然許多人開始討論「凪」這個和製漢字,並且探討這個字的意思。既然風止,那就是沒有風,因此中文大多顧名思義,翻譯成「風平浪靜」。但是與其說這個日文字是風平浪靜,不如說「凪」象徵的意義,在中文裡並沒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表達,因此說中文的人無法確實理解,為什麼這個字在日文中很重要。
不過,「凪」在我眼中,確實很接近德語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叫做「gemutlichkeit」。
德國人一說到這個字,就會想到在幼兒園,一整套按照「全德國兒童聯盟」專為加強4~5歲兒童個性發展而制定的系列教育方案,其中一門「思維想像課」,是「乘火車旅行」的活動,目的是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安靜思考、達到「平靜安適的狀態」。這與前一陣提倡學習丹麥人的Hygge精神,或瑞典人重視的Mysig狀態,都是相同的意思。
但因為中文裡沒有這個概念,所以這個之於日本人或歐洲人很容易理解的概念,說中文的人卻往往只能理解其外在形式,以為「凪」就是風平浪靜,而「Hygge」就是要在房裡點上很多蠟燭,裹著毛毯,一起吃垃圾食物聊天。所以這股風潮似乎就隨著夏天到來,熱浪來襲,在大家覺得汗流浹背下不了了之。畢竟一個用自己的語言叫不出「名字」的東西,很難具體去理解,更別說去喜歡、或是內化成生命情境的一部分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影響著我們說中文的人理解特定的概念。比如我們時常強調生命在追求「完整性」,所以有很多人夢想著藉由追求與另一個人的愛情來讓我們「完整」,或是追求信仰以達到「完整」,卻不知道「完整」真正的概念是什麼。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0/article/8496
hygge翻譯 在 沒聽過「Lagom」就弱掉了! HYGGE vs. LAGOM 究竟是什麼 ... 的八卦
它的讀音是Hoo-gah,代表溫暖、舒適的意思更重要的是, hygge 是丹麥式生活的象徵──與親近的家人在燭光、紅酒、晚餐的氛圍,實踐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