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速讀法》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的閱讀的速度再快一點會怎樣?「看書速度變成現在的十倍!」「十分鐘念完一本書!」「一個晚上念完五本書!」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速讀」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技巧。
圖文版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
【為什麼我想學速讀?】
.
我真正開始愛上閱讀,是讀完《槍炮、病菌與鋼鐵》和《人類大歷史》的時候。當時,我幾乎是逐字逐句讀,可是當下非常享受,完全沉浸在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裡,拓展了自己的認知。
後來,我開始接觸更多的商管書、理財書、人物傳記,在同一個領域讀多了,才漸漸有一種,讀得越來越快的感覺。接著,我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開始到處參考別人如何讀得更快的訣竅。
偶然之間,我看到冏星人YouTube說書頻道的介紹,她給予《雪球速讀法》這本書許多的好評。我感覺書中提到的方法,對我而言很新鮮也有所啟發,因此馬上下訂買了這本書來看。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雪球速讀法》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宇都出雅巳,她曾任職外資銀行,也曾訓練出許多王牌業務員,並於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擅長的領域包含「速讀」和「記憶法」,寫過許多關於閱讀和記憶方面的書籍。
這本書名我認為取得非常好,「雪球效應」指的是只要讓雪球朝斜坡滾下去,越滾就沾黏越多的雪上來,越滾越大顆、越滾越快。巴菲特也很喜歡用這個譬喻,來形容資產成長的複利效應。換個角度想,這本書也可以稱為「複利讀書法」。
作者質疑傳統的速讀方式,過度強調動眼、快速掃描、等「技巧」,但都忽略了真正本質上的意義。閱讀並不是單純的「下載」資訊到腦袋裡,閱讀也是一種「激發」腦中思緒的行為。你以為自己是在「讀書」,其實,是書在「讀」你。
作者也強調,雪球速讀法其實就是一種用「高速大量循環技巧」來「建立雜學資料庫」的方法。
.
【高速大量循環和雜學資料庫】
.
所謂的「高速大量循環」,背後的精神是「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和「第二次讀的時候,會比第一次讀得更快」。作者以許多案例說明,讀得慢,不如讀得快、讀得多次,反覆且快速的來回閱讀,被證明是更能掌握整本書精華的方法。
對於速讀能力的定義,作者則給出這個簡單的公式:「速讀能力=速讀技巧x雜學資料庫(知識、資訊、經驗)」。坊間的速讀培養,大部分著重在「技巧」的提升,然而,更重要的地方往往被忽視,那就是資料的建立和累積。
作者在書本的前半段,精簡地帶過視野技巧和瀏覽技巧,轉而指出更關鍵的速讀步驟:快速讀過之後,可以累積一些資料庫。累積一些資料庫後,使閱讀速度提升。閱讀速度提升後,累積資料庫的效率也跟著提升。
因此,真正的速讀其實是累積腦中「雜學資料庫」的過程。起初緩慢、辛苦、沒效率。漸漸地,當資料庫累積到一定的量,開始出現雪球效應,才會讓整體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
前幾本書你還不會感覺到越讀越快,但是當你累積到一定的數量(至少三本以上),你會開始發現不同書本裡「相同」的資訊,然後快速瀏覽過去。接著,你才開始有餘裕關注那些「不同」的資訊,思考為什麼不同作者會說出不同的觀點,達到激發自己思考的功用。
.
【一張圖學會30分鐘讀完一本書】
.
作者定義讀完一本書的意思是:「要能夠闡述內容大綱,才能算是讀完一本書。」因此,要如何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你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在讀完書之後用自己的話闡述這本書的大綱和精華,就算得上讀完一本書了。
以下,我將作者提供的整套速讀方法,濃縮成一張流程圖,搭配每個環節花費的時間、進行的次數、以及該掌握的重點。
.
圖文版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
#花一分鐘閱讀封面和書背
這個時候你要掌握的是,進入作者想在這本書表達的「情境」,在封面和書背通常會有許多引人注目的案例,許多作者也喜歡在書背放上許多的「問句」。趁此時對作者提出一些問題,或者對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再往下閱讀。
#花三分鐘閱讀目錄
一本書的目錄通常代表作者的思考脈絡,讀懂這個地方,你就能十之八九掌握整本書的「脈絡架構」和「思考邏輯」。在這個階段,你要來回閱讀十次,具體了解,為什麼作者要用這樣的順序去寫這本書。這個階段,你等於掌握了書本的「骨架」。
#花六分鐘閱讀前言和後記
想要清楚瞭解作者寫這本書的「寫書目的」,熟讀前言是最快的方式,接著搭配後記,你就能掌握整本書大致的「核心論點」。經過這三個步驟,不只是熟悉的領域有用,面對自己不熟的領域,甚至是艱澀的書,也有能力能說明這本書想表達的內容了。
#花五分鐘閱讀所有標題
通常作者會把重要的段落,用大標題和小標題的方式表示。你可以快速翻過每一頁,就像讀報紙一樣,閱讀所有的大小標。你要在標題裡尋找前面三個步驟曾出現過的「關鍵字」,逐漸「擴大」對這些關鍵字的理解。
#花十五分鐘閱讀內文和細節
讀內文的時候,不要停頓,你要先「同意」作者說的內容,用一種「原來如此」的方式去傾聽作者想說什麼。並且,當你走過了上面的四個步驟,再開始看書的內容,就會有一種「填空」的效果,就像是把骨架構裡面缺少的「肉」逐漸填滿。
#速讀完一本書,然後呢?
走完這五個步驟,你已經掌握了一本書的整體脈絡,並且累積了足夠的資料庫資訊,試著回想整本書的內容,用自己的話闡述一次整本書的大綱。如果這個時候,你已經能夠闡述內容大綱,你已經算是讀完這本書。
不過,我認為即使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還不能就此滿足。雖然你已經速讀完一本書,但接下來閱讀自己的內心,是更有意思的課題。回頭繼續翻閱,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後去思考、去找答案。帶著這本書的資料庫,繼續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
【後記:閱讀不只攸關速度】
.
這套雪球速讀的方法,我認為特別適合用在讀「商業書」。我很喜歡曾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看過的這句話:「閱讀商業書就像在挖掘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運用雪球速讀,能讓你挖掘的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
這本書也讓我聯想起之前讀過的另一本談閱讀方法的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雪球速讀的方式符合「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目的是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和內容,以及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再花時間,繼續做到「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並不建議讀者像是查詢辭典或者歷史紀錄那樣,只找出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去閱讀。如果只是單純的「查詢檢索」,便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速讀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有可能下降。用Google查詢檢索,效率可能還高得多。
我認同作者說的「驚奇感」很重要,也可說是一種富彈性的思考方式,或者是開放的心胸。在閱讀的當下感受到「原來還有這樣的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的想法!」是讓人非常開心的事情。
如果你擔心自己現在才開始學速讀會不會太晚?我認為,重點不在於「什麼時候」開始讓雪球往下滾,重點在讓自己成為一顆充滿「黏性」的雪球,能夠接納、吸收和思考不同角度的觀點,什麼時候開始滾都不嫌遲,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那麼,接下來你想速讀哪一本書呢?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無諗過用 iPhone 開巴士公司嘅 App 睇到站時間,Google 都會紀錄咗呢?近年大家對於使用網上服務及流動通訊服務嘅私隠越來越重視,呢排又有好多同網絡保安有關嘅新聞,其實你又知唔知,你同我其實每日都俾自己嘅手機同電腦監視住呢? 相信大家同我一樣,唔多唔少都有用 Google 提供嘅服...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的推薦目錄: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Facebook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如何刪除Google 搜尋記錄🗑️ | 1個設定讓你清除搜尋紀錄 的評價
- 關於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iphone如何取消google搜尋紀錄 的評價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八卦
電腦手機網絡安全(四):有關安全鑰匙 YubiKey,你問我答
文:薯伯伯
早幾天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二步認證的安全鑰匙 YubiKey,無獨有偶,《立場》的另一位博客,《茉莉花開:中東革命與民主路》的作者陳婉容原來早在七月份就聯絡了瑞典的 Yubico 公司,希望他們可以贊助香港抗爭者五百條 YubiKey,在核實身份後,這家瑞典公司慷慨地向寄出了五百條 YubiKey,實在令人感動。
我發覺不少人對於 YubiKey 的功能及用法均有誤解,甚至有人認為「有伏」,或誤以為用上 YubiKey 後反而更危險。我回應了一些評語,整合之後發到自己的臉書專頁,《立場》的編輯看到,問可否轉載到《立場》,所以我又花了一點時間,再次整理一下文稿,就成了這篇文章。以下的問題,部份是在陳婉容的臉書帖文評語區選取,我把部份的用字修改。
一
問:若果硬體及 YubiKey 都被其他人拿到,怎辦?
答:即使其他人取得你的 YubiKey,也不能單單使用 YubiKey 便登入你的帳戶。「二步認證」是需要你本身的密碼,以及一個額外的認證因素,才能登入戶口。所以如果別人只是取得你的 YubiKey,但又沒有得到你的帳號密碼,那也是沒有辦法登入你的帳號。
二
問:我本身已經用 Authenticator app 去做二步認證,而不是用手機短訊,那為甚麼仍然要用 YubiKey 呢?
答:用 authenticator app 去做認證,本身已經算是較為安全,但相比起 YubiKey 或其他硬件認證,使用 app 較為花時間,也可能因此較難歸入日常網絡安全生活的一部份。
先說明一下,我強烈建議每次上網之後,都要登出 Facebook 及 Gmail 的戶口,不要長期處於登入的狀態,儘可能避免使用 Facebook app 或 Gmail app,最好是用瀏覽器登錄,並設定瀏覽器關閉的時候,會自動把 cookies 刪除。又或者乾脆使用「隱私模式」,不留痕迹。要把登出及登入,變成上網的常態,要反複練習。
如果你一天要登錄帳戶五次,假如用的是 app 去做認證,安全是安全,但每次都要先找來手機,輸入手機密碼,打開 authenticator app,可能也要再輸入一次 app 密碼,取得六位數字後,再把六位數字傳去電腦,或手動輸入,再按確認,這樣才能登入戶口。
但如果有 YubiKey 或其他硬件認證,過程就相對快速。先輸入帳戶密碼,把 YubiKey 插進電腦,便能登入(注意是密碼加硬件,單靠 YubiKey 是不能登入)。如果你所處的環境是較安全,例如數小時裡都在家中,那隻 YubiKey 可以一直插在電腦,雖然不算完美,但尚能接受。
用上二步認證,是極為關鍵的保安措施,但很多人是因為二步認證的過程繁瑣,所以棄用或懶得去用,從而嚴重危害到戶口安全。YubiKey 的作用,是加速了二步認證的速度,但又不會降低安全系數。
三
問:我應該要有一條還是兩條 YubiKey 呢?
答:按官方的說法,最好是兩條,因為一條常用,一條做後備。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其實用一條也是足夠。我會建議大家先買一條,再以其他方式去做後備的密碼重設方案,例如 YubiKey 加上 authenticator app,或記下後備的認證碼(通常有八組,可以交給朋友代為保管)。不過後備的密碼重設方案,不應該用自己的手機號碼。
至於是否需要用兩條,如果你本身打算參加 Google 的高級保護計劃(Advanced Protection Program),你是必須有兩條鑰匙。不過參加了這個計劃之後,使用服務時是極為不便,尤其如果你是用 iPhone 就更為麻煩。(即使是講到明支援 iOS Lightning 接頭的 YubiKey 5Ci,還是不支持 Google 的高級保護計劃認證。)
方便與安全,往往是對立,要取得一個平衡點。我覺得二步認證的安全系數已經足夠,除了特殊的人群,大多數人也沒有必要參加高級保護計劃。而對於不打算參加高級保護計劃的用家來說,一條鑰匙,也是足夠的了。
四
問:YubiKey 會否影響我使用 WhatsApp、Telegram 或 Signal?
答:YubiKey 不支援 WhatsApp、Telegram 或 Signal,所以不會影響你使用這些聊天軟件。
YubiKey 支援的服務,常用的包括 Google 戶口、Facebook、Dropbox 等,還有很多,這裡不一一列出。
五
問:Google 官方推介的那款安全鑰匙,叫 Titan,為甚麼你反而要推介瑞典出品的 YubiKey?
答:Titan 的製造商是飛天誠信(Feitian Technology),總部設於北京。這家公司獲得不少國家認證及讚許,並對其安全產品及科技成就作出高度的認可及肯定,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這家公司的產品有後門或安全漏洞。
所以,我選擇用瑞典及美國製造的 YubiKey。還有,大家可以比較兩者的設計,YubiKey 真係靚仔好多。
六
問:如果有人用 YubiKey 插進我的電腦,是否沒有密碼就能直接打開電腦?
答:這個要看你如何設置,如果你想設置為開啟電腦時,要先輸入密碼,再插入 YubiKey 才能登入電腦,那你應該要使用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PAM,可插拔認證模塊)。相關設定請看 https://support.yubico.com/support/solutions/articles/15000015045-macos-logon-tool-configuration-guide
如果你是用 PAM 模塊的設定,即使別人取得你的 YubiKey,也不可以打開你的電腦,他是必須有你的 YubiKey,加上你的密碼,才能登入電腦。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是使用電腦,只要設定妥當,其實不用 YubiKey 開機,也算安全。因為我是用 Mac 機,也只能用 Mac 機的情況去說一下,如何才算安全。
1. 你常用的開機戶口的權限只是 standard 而不是 admin。
2. 你的硬盤本身有開啟加密,即 FileVault。
3. 你本身 admin 及 standard 的戶口密碼夠強。
這三點當中,以第三點最為容易被用家忽略,很多人為了貪方便,開機密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很易被破解,尤其開機的密碼,是容許不停試,即可以使用「蠻力」(brute force)去猜度,所以一定要小心選擇。至於如何選擇強勁密碼,不妨參考骰子密碼法(Diceware),詳見: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ceware
大家也可以去這裡測試一下自己的密碼安全程度,不要輸入真的密碼,差不多就可以,我的密碼,聲稱是要用 919 萬億年才能破解。 https://howsecureismypassword.net/
七
問:我本身用密碼管理器,密碼是極為複雜,這樣不是已經很安全了嗎?為甚麼還要用 YubiKey?
答:即使是再安全的密碼,如果你的密碼管理器被破解,又或是被人安裝了鍵盤記錄器(keylogger),再複雜的密碼也沒有用,入侵者照樣可以輕易登入你的帳號。所以一定要有二步認證,而為了加快二步認證的過程,並把這個過程變成生活一部份,用硬件認證,是較好的方式。
當然,如果你真的覺得 authenticator app 已經足夠,其實也不一定要付費買安全鑰匙。只是,我兩者皆用過,我覺得鑰匙方便很多。
八
問:為甚麼我覺得有伏?真的安全??這個東西有沒有後門?
答:可能因為你不了解個技術,所以覺得有伏。
九
問:我是用 iPhone,為甚麼我覺得這類產品對 iPhone 的支援,好像很弱很不足呢?
答:因為這類產品,對 iPhone 的支援,真的很弱很不足啊!即使 YubiKey 出了一款 5Ci 有 lightning 連接頭,但只有極少量的 apps 支援。如果你是用 MacBook 加 iPhone,我建議你只用買 YubiKey 5 (Nano) 或 5C (Nano),而不用為 iPhone 買 5Ci 那款,那個 lightning 接頭很雞肋。
對於 MacBook + iPhone 的用家來說,最適合的方案,是在 MacBook 用 YubiKey,在 iPhone 還是用 authenticator app。
十
問:可以在哪裡購買 YubiKey?
答:上官網 Yubico.com,或是去官方認可的香港分銷商。
購買這類安全產品,跟買安全套一樣,理論上是要避免使用中介渠道或集運公司,因為理論上越多中間人,那麼理論上就越大機會被人做手腳。
其中一種做手腳的方式,是企圖入侵的人,把金鑰裡的物理序列號偷偷記錄,並之後用其他方式去產生密鑰。強調是「理論上」,因為估計實行起來,也非容易,太多顧慮,聽起來好像又太多疑,但既然說到網絡安全,當然要在各個可行的層面,也儘量做好防範的措施。例如萬一你的鑰匙被人偷走,非法扣留,又或是買回來的時候包裝已經打開,就最好不用。
Yubico 的官方網站顯示,在香港有一個官方認可以的分銷商:Netmon Information Systems,地址是:觀塘鴻圖道 57 號,南洋廣場 15 樓 1 室。電話是 25272086。網址是 www.netmon.asia ,建議在辦公時間先打電話去查詢存貨量。
———
延伸閱讀:
《Yubico 贊助香港抗爭者世上最強網上保安鎖匙Yubikey》(文:陳婉容):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anyy/photos/a.517784544922353/2803649153002536/?type=3&permPage=1
電腦手機網絡安全(一):SIM 卡鎖:https://www.facebook.com/pazukong/photos/a.2007886759444126/2634928633406599/
電腦手機網絡安全(二):簡介二步認證:https://www.facebook.com/pazukong/photos/a.2007886759444126/2636315873267875/
電腦手機網絡安全(三):二步認證的驗證因素:https://www.facebook.com/pazukong/photos/a.2007886759444126/2637695243129938/
———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其中在旺角序言及北角森記,有少量簽名版本。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八卦
【時代力量台南黨員見面會第二場:用科技關心政治】2017-04-22
時代力量台南黨員見面會第二場,今天(4/22)來到台南市北區,邀請在地定居的江明宗先生來分享「如何從科技關心政治」,資訊社群的公民如何在過去的社會政治運動,以及台南大地震、環境議題中,運用資訊共享和技術協作來實質參與改革。江明宗表示,只要每天都花不到95分鐘關心政治,就不用另外一個24天。時代力量秘書長陳惠敏則感謝台南黨員一直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和對時代力量參與2018的期許,並表示,時代力量感受到在地人民對地方政治改變的渴望,我們會全力以赴。
今天的演講人江明宗原本是北部人,因為很喜歡台南所以舉家搬到台南定居,也曾經參與過台南市政府資訊中心資訊公開政策等相關工作。江明宗一開始即從2014年的318學運破題,他先寫了一個算式,當初從318到410占領議場24天,假如把這段時間均攤到365天,平均一天是95分鐘。而假如我們每天都花一些時間關心政治,不用到95分鐘,也許就不需要另一個24天。生活即政治,政治即生活,今天介紹了許多日常生活中能夠便捷關心政治的參與方式。
首先,政府其實提供很多公開資訊,但是因為網站資訊過於散亂無章導致提了好像沒有提,民眾根本無從參考。因此藉由他自行製作的「選舉黃頁」網站,可以簡單的從自己的選區查詢到該屆適用投票的票種、候選人;g0v的「立委投票指南」、「議員投票指南」、他自己製作的「台南市議員觀測中心」,則能夠更進一步透過候選人過去討論過的議案內容、數量,議員提出的工程建議款紀錄以及其財產申報資料等等資訊,藉以評價各候選人。
其次,除了政府公開提供的資訊之外,也可以自己成為資訊提供者。透過台南市政府的兩個網站「1999通報」、「市長信箱」,可以進行各種檢舉通報,「1999通報」也能夠公開通報履歷有利後續追蹤;國發會也建置了「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邀請全民一同參與公共政策製訂;另外利用空氣盒子、空拍機等也能夠主動成為一個數據收集與提供者。
江明宗也建議可以自行組織或主動參與相關議題的社群,如從科技取向的「G0V零時政府」、地緣關係的「守護台南民主公民聯盟」等等,並善用線上協作工具──新聞小幫手、Google My Map、Google文件等軟體,都能夠讓參與成果更有加成的效果。在意見交流時,江明宗也分享公共政策開放公民參與在英國其實行之有年,許多英國的政策都會在網路上先由公民提出,經過連署通過之後就由負責的議員執行。反觀台灣除了民主才剛起步之外,民眾對於政府的過度信任,導致政府對於資訊開放的腳步非常的緩慢。他猶記得之前曾經向監察院索取過政治人物的政治帳戶資料,但監察院表示可以在院內瀏覽但不能攜出電子檔,僅能列印紙本帶走,造成後續數據再利用的困難。比起英國,台灣的民主還有如新生嬰兒一般,既青澀又封閉,要突破這樣的現狀,還需要民眾的主動監督與參與才行。在精彩的演講和黨員交流之後,大家相約五月再見。
江明宗 . 政 . 路過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評價
你有無諗過用 iPhone 開巴士公司嘅 App 睇到站時間,Google 都會紀錄咗呢?近年大家對於使用網上服務及流動通訊服務嘅私隠越來越重視,呢排又有好多同網絡保安有關嘅新聞,其實你又知唔知,你同我其實每日都俾自己嘅手機同電腦監視住呢?
相信大家同我一樣,唔多唔少都有用 Google 提供嘅服務,好似 Gmail、Google Maps 等等。原來 Google一直都有收集同記錄我哋上網嘅習慣同埋相關嘅資料,不過近來 Google 就俾用戶自己睇返部份收集咗嘅數據,咁去邊度睇呢?
你可以打開登入咗嘅 Chrome 瀏覽器,之後按瀏覽器右上角嘅小圖示,再揀 Google 帳戶,你就會去到一個 Google Account 嘅版面。揀左面嘅 Data & Personalization,之後右面會見到 Activity & Timeline,好! 等我試下 Activity 先,嘩,唔只去過邊個網頁,睇過乜嘢產品,連用過部份嘅 App 都有紀錄?奇就奇在我用緊嘅係 Apple iOS 平台,點解其他 App Google 都會知呢?
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呢啲 App 入邊都有嵌入式嘅 Google 廣告,好似九巴個 App 咁,其實我琴日只係用嚟 Check 吓巴士到站嘅時間,點知呢個動作都比 Google 收錄埋喇。
再睇下 Payments & Subscriptions 先,除咗收錄咗我經 Google 買嘅服務之外,我電郵入邊所有訂機票、酒店甚至餐廳訂枱嘅紀錄都全部有晒,有啲連我自己都唔記得,都咪話唔得人驚。
Google 亦都喺同一個頁面有解釋點解要收集資料嘅。按照 Google 嘅講法,以上收集咗嘅資料可以俾佢哋更有效提供準確嘅搜尋同埋人工智能服務俾用戶,點人工智能法呢,譬如我哋查詢Google Maps, Google 就可以用我哋以前嘅資料,計算出最啱我哋嘅路線,又或者喺 YouTube 睇片會建議更多相關嘅影片俾我哋。聽落好似好合理,之不過同一時間我哋嘅喜好又會唔會變成更加值錢嘅廣告商數據呢?
除非完全唔用 Google 嘅服務,如果唔係都幾難逃出呢個資料蒐集嘅平台。不過 Google 官方亦都有提供方法管理以及刪除我哋搵到嘅資料,喺 Google Accounts 入面嘅 Data & Personalization,你可以喺 Activity controls 一項入面,選擇你唔想 Google 個人化嘅項目,另外你亦都可以喺 My Activity 入面,查閱同埋刪除相關嘅資料。
網絡同埋科技帶俾我哋方便,但係我哋嘅私隱似乎就越嚟越無保障喇。
《Z世代達人》
麥卓華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EXCEL VBA程式設計第9次上課
完整影音在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excelvba_cloud?hl=zh-TW
今天的課程以VBA設計為主,由錄製巨集,到修改巨集與合併巨集成為完整程式,
會越來越難,書中也有參考的程式碼與流程,但寫的太瑣碎,可供參考,
但還是可以比對我的作法,會更精簡好了解,
這也許不是看書就可以學會的技術,是多年程式設計累積的經驗。
上學期上的算是EXCEL函數與VBA入門,這學期則以EXCEL VBA進階程式設計為主,
剛好進來雲端技術發酵,就順便帶入大家都有興趣的雲端試算表,
所以第一次上課就要求大家一定要有GOOGLE帳號,
電腦也一定安裝GOOGLE瀏覽器,這樣才能上雲端去使用GOOGLE的試算表,
可以比較和EXCEL2003的差異,如果可以輕易使用GOOGLE的試算表,
這樣就可以再沒有EXCEL2003的環境也能作業。
此外,這學期教是剛換 OFFICE 2010,剛好可以順勢學習 EXCEL2010新介面,
所以未來的學習環境除了雲端外,就是EXCEL2010了!
對大家來說有很多挑戰要面對,但如果學會這些技術,工作上一定非常有幫助的。
尤其是雲端方面的技術,目前懂的人還真不多,用的人也少,
但這樣好用的技術為什麼沒人推廣?
可能也是大家都還不會使用吧!之所以自己用的熟,
主要用GOOGLE的服務至少5年以上,看著GOOGLE的壯大,發現只要跟著GOOGLE就沒錯!
不斷使用他的免費服務,感覺穩定又好用,重要的事完全免費。
吳老師 100/9/25
01_如何刪除多餘的空白列
02_錄製刪除列巨集
03_如何刪除空白列的程式說明
04_增加J變數紀錄刪除的列數避免無窮迴圈
05_將程式加上註解讓程式更清楚
06_快速分類解說
07_錄製巨集
08_完成結果解說
09_新增工作表巨集
10_自動新增工作表
11_將資料篩選的結果複製到指定的工作表中
12_如何將資料篩選與複製到工作表中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excelvba_cloud?hl=zh-TW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XCEL,VBA,函數,吳清輝老師,湜憶電腦,程式設計,線上教學,e化創新,雲端計算,虛擬電腦,吳老師提供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評價
EXCEL VBA程式設計第9次上課
完整影音在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excelvba_cloud?hl=zh-TW
今天的課程以VBA設計為主,由錄製巨集,到修改巨集與合併巨集成為完整程式,
會越來越難,書中也有參考的程式碼與流程,但寫的太瑣碎,可供參考,
但還是可以比對我的作法,會更精簡好了解,
這也許不是看書就可以學會的技術,是多年程式設計累積的經驗。
上學期上的算是EXCEL函數與VBA入門,這學期則以EXCEL VBA進階程式設計為主,
剛好進來雲端技術發酵,就順便帶入大家都有興趣的雲端試算表,
所以第一次上課就要求大家一定要有GOOGLE帳號,
電腦也一定安裝GOOGLE瀏覽器,這樣才能上雲端去使用GOOGLE的試算表,
可以比較和EXCEL2003的差異,如果可以輕易使用GOOGLE的試算表,
這樣就可以再沒有EXCEL2003的環境也能作業。
此外,這學期教是剛換 OFFICE 2010,剛好可以順勢學習 EXCEL2010新介面,
所以未來的學習環境除了雲端外,就是EXCEL2010了!
對大家來說有很多挑戰要面對,但如果學會這些技術,工作上一定非常有幫助的。
尤其是雲端方面的技術,目前懂的人還真不多,用的人也少,
但這樣好用的技術為什麼沒人推廣?
可能也是大家都還不會使用吧!之所以自己用的熟,
主要用GOOGLE的服務至少5年以上,看著GOOGLE的壯大,發現只要跟著GOOGLE就沒錯!
不斷使用他的免費服務,感覺穩定又好用,重要的事完全免費。
吳老師 100/9/25
01_如何刪除多餘的空白列
02_錄製刪除列巨集
03_如何刪除空白列的程式說明
04_增加J變數紀錄刪除的列數避免無窮迴圈
05_將程式加上註解讓程式更清楚
06_快速分類解說
07_錄製巨集
08_完成結果解說
09_新增工作表巨集
10_自動新增工作表
11_將資料篩選的結果複製到指定的工作表中
12_如何將資料篩選與複製到工作表中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excelvba_cloud?hl=zh-TW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XCEL,VBA,函數,吳清輝老師,湜憶電腦,程式設計,線上教學,e化創新,雲端計算,虛擬電腦,吳老師提供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iphone如何取消google搜尋紀錄 的八卦
... google帳號隱私權的相關設定,但設定之後,使用”電腦”搜尋是不會再有搜尋紀錄保留,但用iphone不論是chrome還是safari開啟google搜尋還是會有搜尋紀錄 ... ... <看更多>
google瀏覽紀錄查詢 在 如何刪除Google 搜尋記錄🗑️ | 1個設定讓你清除搜尋紀錄 的八卦
不想被看到過去的 Google 搜尋記錄嗎? Vincent 在這支影片會教大家1個設定讓你清除搜尋 紀錄, 而且所有 Google 賬號裝置Chrome 搜索記錄同步自動刪除搜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