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在紐時刊登廣告是目的,在集資成功的狀態下勢在必行,實際一點來看,我們可以討論的方向有二:
1.廣告文稿如何修繕?觸及量最大的刊登方式?
2.剩下多餘的款項可以幹嘛?要拍片?買物資?還是更多國家的廣告?
今天大家也都看到團隊釋出了兩個版本的新文稿。幫忙修繕這兩版文稿的人都是台美兩地專業人才琢磨再三,他不全然僅是廣告文案,還有更多隱含外交意義的辭令,看到團隊寫的文稿協作人員中有美國的 FAPA,合理推測背後修改文稿的人不僅有廣告人,甚至應該也有一些外交人員或智庫的人在裡頭。大家其實可以不要這麼焦慮,放心交給專業就好。
然後今天最主要我想針對還是有網友批評說「聶永真想紅」這件事,寫一些我的看法。
2016 年聶永真推出作品集「#沒有代表作」時,我曾專訪了他。當時他自己都說這應該是史上寫得最貼近他狀態的採訪。先說我不是純然的聶粉,他做的設計有一個高度在,台灣數一數二,但我過去也曾吐嘈過他有段時間是不是案子太多,感覺有些設計了無新意(當然也有可能是業主干涉太多的關係哈哈),不過整體來說,比起設計風格,我更尊敬他的人格。
這個採訪有一些我個人較頑皮的尖銳提問,他都很漂亮的回應。2014年太陽花運動時,很多人攻擊他想紅,當時他沒有透過媒體大肆反擊什麼(說真的當時學運還在跑誰有時間關心那些),我的專訪應該是他首度針對這個問題如此鉅細靡遺地談他的心情。
————————————————————————————
(以下原文照刊)
聶:
我覺得身為公民,#對這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即便沒有這次社會運動我還是會找機會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我用專業在這次社會運動幫上忙,這個排版當然會有我自己處理設計的偏好,但不會變成我的作品,變得太有風格。要面向全世界發聲,能做的就是盡量精準,把他橋好。
說實話當時 4AM 的 LOGO 發表時,有些在紐約當地的台灣設計師就批評說「主視覺就只有這樣?」、「搶著做這個設計還不就是想紅?」等等, X(消音)
who cares?我已經很紅了好嗎?根本不在乎靠這個來增加什麼。
一開始是有一個不認識的網友寄信說他認識那個募資單位,想邀我去幫他們做設計。但我也很怕自己會被歸類成沽名釣譽之輩,所以遲遲不敢答應,但對方真的很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去幫助這個廣告橋好,希望我可以把心放開一些。後來我才厚著臉皮試著寫信去給募資單位說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幫忙,一開始還沒說自己名字,只說自己是平面設計師,如果有找到人幫忙就沒關係。募資單位就回我說已經有找到人合作了,謝謝我的熱心。我就說好啊,那希望可以一切順利!加油之類的,可能是那位網友去跟募資單位說了有邀請我的事情,他們也在google我是誰,又過了半小時才詢問我之後的紐約時報廣告可不可以請我做。所以根本也沒有人是抱著什麼利益或是別有居心地想操作這件事情,#大家都是很熱心客氣地想幫忙!
#在紐約時報只是做了一個廣告怎麼可能就會聲名大噪而獲得很多做設計的機會?更何況我又沒放我的名字,#真想要成名就是把自己作品做好,丟到國際的比賽去展現自己,被肯定了之後自然就會有很多國際的案子來。
我只是希望能去為這件事情盡到力,把我講成這個樣子這些人的心思都歪掉了嗎?#更何況當時廣告的設計根本還沒出來就急著批評什麼,真的是非常可惡!大家都是為這個社會做事,如果我的名字能幫助學運獲得高能見度,這是我很樂意去付出的事情,也是一種正向的幫助,#那些扭曲人心的部分從來就不存在。
————————————————————————
我想說學運後都過了6年,當時的學生很多人也都長大進入政壇。怎麼批評他想紅的人沒有比較長進一些?好歹想一些不一樣的攻擊嘛。只是說這次參與的 KOL 變多,這些酸民要攻擊的人比較多、變忙而已XD。說實話我也覺得他不長進,6年前被攻擊成那樣怎麼沒學到教訓?我要是他,做這種會被罵、還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接案的事情,還不支薪、時間又趕、又不能隨便亂做,我才不要做第二次。
但團隊找他還是接了。坦白說台灣也找不到別人做了。因為台灣在他這種高度的設計師不會有人願意去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案子。
而今天這件事除了 聶永真 Aaron Nieh ,還有其他共同發起人, 阿滴英文 、 志祺七七 、 沃草 Watchout 共同創辦人 #林祖儀 、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創辦人 #張少濂 ,他們都是知名的一方之霸,真的沒有必要用自己的影響力去賭一個會惹得一身腥的可能。
他們不是想紅、#他們就是因為夠紅才有辦法做這件事情。別說他們只是想沽名釣譽,318學運刊登紐時廣告時,聶永真是知名度較高的標的,所以他就成了一個箭靶插滿了箭,當時他怎麼被網路霸凌的,團隊成員也不是不知道,#但他們在台灣受到不平等的虛假指控時,還是選擇站出來為台灣發聲、執行這個專案。
這份敢承擔的勇氣就值得一份我的尊敬!
我替2萬多個台灣人謝謝願意站出來為台灣發聲的你們。
大家都是想為台灣做事的人,那些扭曲人心的部分從來就不存在。請各位不要再寫一些無濟於事的謾罵、或網路霸凌文字了。這件事已箭在弦上,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或做法,請透過 嘖嘖 zeczec 平台向團隊提出建議吧。
願台灣人有朝一日,都不必再冒著風險登報證明台灣什麼。
#TaiwanCanHelp
#Taiwanishelping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希望我影片的分享, 對想要開始規畫自由工作的人有幫助喔 我的蝦皮: https://shopee.tw/shop/2280240/search 歡迎加入我的選物社 FB搜尋: 艾琳精選好物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6903239916606/ --...
google協作平台是什麼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試驗新媒體,沒有答案,只有過程】
──美國媒體《NPR》視覺團隊參訪(下)
文/蔣宜婷
攝影/王啟安
九月中,我到了《NPR》在華盛頓DC的總部參訪,訪問了David Eads與他的團隊。在觀眾是一雙雙耳朵的廣播公司裡做網路新聞、且強調視覺,聽起來是個怪異的想法,《NPR》視覺新聞團隊卻已累積不少結合語音、影像跟文字的系列視覺故事,並不斷創新。他們在製作網路原生專題時,在乎的是手機使用者、強調設計思考、致力了解使用者經驗,也將成果開放、回饋給社會。
要讓一個媒體開放他們的成果,說的容易做卻很困難,但David舉了一些很實際的例子給我聽,表現他們的確有在實踐。例如:他們將新聞工具的程式碼開放到網路平台,讓群眾檢視。除此之外,《NPR》視覺新聞團隊也在製作專題的過程中嘗試許多新概念:
1.新聞機構也能開放原始碼
「Work in public, open source as much as possible.」David曾在講座中這麼說。開放原始碼在台灣新聞機構並不流行,但《NPR》卻大方在程式碼協作分享平台Github上,公開所有他們的新聞APP的資料、程式碼,也提供不少友善新聞工作者的工具,像是網頁模板、製作圖表工具等。David認為,雖然讀者可能對於新聞專題背後的程式碼、方法論不感興趣,但是卻可能吸引相關專業者參與,就曾經就有人對他們資料新聞的方法提出質疑跟建議。
2.不只前測,更在乎使用者使用後的結果
專題上線後會進行使用者分析,根據數據、按鈕點擊次數、頁面停留時間,觀察使用者的互動體驗。他們甚至進行使用者訪談,了解讀者為什麼不去點網頁上的某些按鈕。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將內部觀察使用者流量分析的網頁都開放出來,像是利用Google Analytics 的 API (應用程式介面)所開發的服務carebot以及carebot2 ,都是對新聞媒體相當友善的工具
3.在人力有限下,做些好玩且有新聞性的題目
Tyler Fisher 是我這趟參訪所認識的一位非常有趣的工程師,他在兩天內做了一份流量高達149萬人次測驗──〈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讓讀者可以了解自己對於聲音的品質。而讀者的測驗結果,最後也被他們拿來做分析。
與新聞議題相關的測驗或小遊戲是近年西方媒體勇於嘗試的概念,也是吸引流量的好用招數之一。像是《紐約時報》2013年最受歡迎的故事──〈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是一項關於測驗讀者語言使用習慣的遊戲,在短短11天內累積的點閱數,打敗當年其他的即時新聞、資訊互動圖表。網路媒體《Buzzfeed》甚至成立一個完全是測驗的欄目( http://goo.gl/EoVkQY)。
《NPR》視覺新聞團隊的編制不大,從新聞編輯、工程師、攝影師、設計師,總共只有十幾個人,不同專長的成員人數比例,大致維持平衡。David坦承,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如《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NPR》的人力跟資源明顯少很多,該做哪些題目、資源放哪,都必須更仔細盤點,當然也有必須取捨的時候。
走在《NPR》偌大的大樓裡,David帶我們穿越整個辦公室,路程中他不時停下來幫其他記者處理資料分析的問題、討論教宗訪美時要做的題目,繞了一大段,才走到視覺團隊所處的一層樓的一角。直到親眼所見,才了解這的確不是一個有多大排場或壯麗的團隊,但看得出來成員們彼此之間感情緊密,每個人臉上露出做新聞是好玩的開心神情,他們圍坐在靠落地窗的咖啡桌一起吃午餐,利用白板開會、拉進度。
David對於網路新聞團隊發展的想像,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說法──「我們先選擇一個方向,在過程中學到一點,然後面對更多選擇。」這可能都沒有答案,但我們在過程中要勇於實驗。
★延伸閱讀
◎試驗新媒體,沒有答案,只有過程
──美國媒體《NPR》視覺團隊參訪(上)
http://on.fb.me/1NTgwN1
◎NPR系列視覺故事的演進史
https://goo.gl/vVvRew
◎NPR視覺團隊開放原始碼網頁(包含新聞APP跟Github連結)
http://goo.gl/pQzNGD
◎NPR內部開發的監測網頁流量工具
carebot:https://github.com/nprapps/carebot
carebot 2:https://github.com/nprapps/carebot2
◎NPR互動專題: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http://goo.gl/ds5RuS
◎NPR互動專題: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後記
http://goo.gl/RoX64n
◎紐約時報互動專題: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
http://goo.gl/8jBCea
#報導者
google協作平台是什麼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試驗新媒體,沒有答案,只有過程】
──美國媒體《NPR》視覺團隊參訪(下)
文/蔣宜婷
攝影/王啟安
九月中,我到了《NPR》在華盛頓DC的總部參訪,訪問了David Eads與他的團隊。在觀眾是一雙雙耳朵的廣播公司裡做網路新聞、且強調視覺,聽起來是個怪異的想法,《NPR》視覺新聞團隊卻已累積不少結合語音、影像跟文字的系列視覺故事,並不斷創新。他們在製作網路原生專題時,在乎的是手機使用者、強調設計思考、致力了解使用者經驗,也將成果開放、回饋給社會。
要讓一個媒體開放他們的成果,說的容易做卻很困難,但David舉了一些很實際的例子給我聽,表現他們的確有在實踐。例如:他們將新聞工具的程式碼開放到網路平台,讓群眾檢視。除此之外,《NPR》視覺新聞團隊也在製作專題的過程中嘗試許多新概念:
1.新聞機構也能開放原始碼
「Work in public, open source as much as possible.」David曾在講座中這麼說。開放原始碼在台灣新聞機構並不流行,但《NPR》卻大方在程式碼協作分享平台Github上,公開所有他們的新聞APP的資料、程式碼,也提供不少友善新聞工作者的工具,像是網頁模板、製作圖表工具等。David認為,雖然讀者可能對於新聞專題背後的程式碼、方法論不感興趣,但是卻可能吸引相關專業者參與,就曾經就有人對他們資料新聞的方法提出質疑跟建議。
2.不只前測,更在乎使用者使用後的結果
專題上線後會進行使用者分析,根據數據、按鈕點擊次數、頁面停留時間,觀察使用者的互動體驗。他們甚至進行使用者訪談,了解讀者為什麼不去點網頁上的某些按鈕。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們將內部觀察使用者流量分析的網頁都開放出來,像是利用Google Analytics 的 API (應用程式介面)所開發的服務carebot以及carebot2 ,都是對新聞媒體相當友善的工具
3.在人力有限下,做些好玩且有新聞性的題目
Tyler Fisher 是我這趟參訪所認識的一位非常有趣的工程師,他在兩天內做了一份流量高達149萬人次測驗──〈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讓讀者可以了解自己對於聲音的品質。而讀者的測驗結果,最後也被他們拿來做分析。
與新聞議題相關的測驗或小遊戲是近年西方媒體勇於嘗試的概念,也是吸引流量的好用招數之一。像是《紐約時報》2013年最受歡迎的故事──〈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是一項關於測驗讀者語言使用習慣的遊戲,在短短11天內累積的點閱數,打敗當年其他的即時新聞、資訊互動圖表。網路媒體《Buzzfeed》甚至成立一個完全是測驗的欄目( http://goo.gl/EoVkQY)。
《NPR》視覺新聞團隊的編制不大,從新聞編輯、工程師、攝影師、設計師,總共只有十幾個人,不同專長的成員人數比例,大致維持平衡。David坦承,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如《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NPR》的人力跟資源明顯少很多,該做哪些題目、資源放哪,都必須更仔細盤點,當然也有必須取捨的時候。
走在《NPR》偌大的大樓裡,David帶我們穿越整個辦公室,路程中他不時停下來幫其他記者處理資料分析的問題、討論教宗訪美時要做的題目,繞了一大段,才走到視覺團隊所處的一層樓的一角。直到親眼所見,才了解這的確不是一個有多大排場或壯麗的團隊,但看得出來成員們彼此之間感情緊密,每個人臉上露出做新聞是好玩的開心神情,他們圍坐在靠落地窗的咖啡桌一起吃午餐,利用白板開會、拉進度。
David對於網路新聞團隊發展的想像,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說法──「我們先選擇一個方向,在過程中學到一點,然後面對更多選擇。」這可能都沒有答案,但我們在過程中要勇於實驗。
★延伸閱讀
◎試驗新媒體,沒有答案,只有過程
──美國媒體《NPR》視覺團隊參訪(上)
http://on.fb.me/1NTgwN1
◎NPR系列視覺故事的演進史
https://goo.gl/vVvRew
◎NPR視覺團隊開放原始碼網頁(包含新聞APP跟Github連結)
http://goo.gl/pQzNGD
◎NPR內部開發的監測網頁流量工具
carebot:https://github.com/nprapps/carebot
carebot 2:https://github.com/nprapps/carebot2
◎NPR互動專題: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http://goo.gl/ds5RuS
◎NPR互動專題: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後記
http://goo.gl/RoX64n
◎紐約時報互動專題: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
http://goo.gl/8jBCea
#報導者
google協作平台是什麼 在 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希望我影片的分享, 對想要開始規畫自由工作的人有幫助喔
我的蝦皮:
https://shopee.tw/shop/2280240/search
歡迎加入我的選物社
FB搜尋: 艾琳精選好物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6903239916606/
--------------------------------------------------------------------------------------------
分享生活, 從零開始學習經營自媒體
艾琳自媒體線上講座報名在這邊👉https://pros.is/KYT77
在2020/3/31以前輸入我的優惠碼erin2020 享有50%off優惠價,期待和你們一起開始這一段自媒體的旅程!
We Have Wings, Let's Fly Together!
自媒體大學IA官網👉https://pros.is/QKGYW
自媒體大學YouTuber+Vtuber二合一課程👉https://pros.is/JSV29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來我的蝦皮賣場逛逛吧! 台韓精選好物
https://shopee.tw/erin0904
▶購買Erin 合作韓國/日本旅遊4G網卡, 比大廠低價, 收訊也穩定,
以下連結訂購會隨貨附贈一個韓規電源轉接頭喔!
https://www.sim2world.com/?utm_source=youtube&utm_campaign=erin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用戶看完廣告我們可以和平台分到一些微薄的廣告收入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繼續創作這條路!
-------------------------------------------------------------------------------
▶協作字幕連結: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6NOmGMdA1uF7b9gYEiBHlw&tab=2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 可以寄信到我的gmail聯絡信箱
我會準備小禮物和明信片感謝你!
-----------------------------------------------------------------------------------------
▶contact me : erindiary@gmail.com
一般韓國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於最新影片下面留言喔
我有看到都會回~:)
▶使用硬體軟體:
相機: SonyRX100 / Sonya6500(慢鏡頭輔助)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um pro
音樂來源: epidemicmusic (付費使用)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歡迎關注我的其他平台~會有未收錄在影片裡的取材片段喔
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nDiar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rindiary_0904
我的熱門影片:
◈ 隨機訪問現在韓國人早餐吃什麼? 結果讓我嚇一跳!
https://youtu.be/_9pHlHzG4DE
◈[年度大作]跟著韓國人去東大門批貨! 直擊時裝批發代購市場,
怎麼挑如何買? https://youtu.be/wIcI9KPNlxU
◈韓國時裝到底多划算?一探首爾秋冬時裝價格@高速巴士地下街
https://youtu.be/1uEzg6__BiU

google協作平台是什麼 在 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為自己揭開醫美的神秘面紗XD
看更多Erin愛漂亮系列影片👉 http://bit.ly/2QzSDye
中文客服預約與諮詢:
WechatID: artline093
lineID: artlinexh
預約時報Erin, 享有活動價
btw, 只做皮膚管理不做微整的話, 通常不需要經過院長諮詢喔
玻尿酸活動價, 一針約1~2萬台幣(36~72萬韓幣之間)
施打時間: 全程約不到10分鐘
店名: artline 아트라인 의원
地址: 江南区新沙洞635-4(狎鷗亭站2號出口走路十分鐘)
강남구신사동 635-4 貼韓文地址到google map才找的到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Erin 合作韓國/日本旅遊4G網卡, 比大廠低價, 收訊也穩定
以下連結訂購會隨貨附贈一個韓規電源轉接頭喔!
https://www.sim2world.com/?utm_source=youtube&utm_campaign=erin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用戶看完廣告我們可以和平台分到一些微薄的廣告收入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繼續創作這條路!
-------------------------------------------------------------------------------
▶協作字幕連結: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6NOmGMdA1uF7b9gYEiBHlw&tab=2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 可以寄信到我的gmail聯絡信箱
我會準備小禮物和明信片感謝你!
-----------------------------------------------------------------------------------------
▶contact me : erindiary@gmail.com
一般韓國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於最新影片下面留言喔
我有看到都會回~:)
------------------------------------------------------------------------------------------
▶歡迎關注我的其他平台~會有未收錄在影片裡的取材片段喔
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nDiar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rindiary_0904
我的熱門影片:
◈ 隨機訪問現在韓國人早餐吃什麼? 結果讓我嚇一跳!
https://youtu.be/_9pHlHzG4DE
◈[年度大作]跟著韓國人去東大門批貨! 直擊時裝批發代購市場,
怎麼挑如何買? https://youtu.be/wIcI9KPNlxU
◈韓國時裝到底多划算?一探首爾秋冬時裝價格@高速巴士地下街
https://youtu.be/1uEzg6__BiU

google協作平台是什麼 在 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Shannon是我以前在交換的時候認識的最好朋友之一!
其實交換很有趣的事, 有時候認識的最好朋友可能會是一起過去的外國人,
隻身在外大家互相照應的感覺
前年她來台灣工作一年回國後, 今年又再次來啦!
她以後也會常常出現在我影片裡, 如果有推薦的北屯小吃
歡迎在下面留言給她啊! Shannon說她會複製貼上到google map 😆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購買Erin 合作韓國/日本旅遊4G網卡, 比大廠低價, 收訊也穩定,
以下連結訂購會隨貨附贈一個韓規電源轉接頭喔!
https://www.sim2world.com/?utm_source=youtube&utm_campaign=erin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用戶看完廣告我們可以和平台分到一些微薄的廣告收入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繼續創作這條路!
-------------------------------------------------------------------------------
▶協作字幕連結: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6NOmGMdA1uF7b9gYEiBHlw&tab=2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 可以寄信到我的gmail聯絡信箱
我會準備小禮物和明信片感謝你!
-----------------------------------------------------------------------------------------
▶contact me : erindiary@gmail.com
一般韓國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於最新影片下面留言喔
我有看到都會回~:)
▶使用硬體軟體:
相機: SonyRX100 / Sonya6500(慢鏡頭輔助)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um pro
音樂來源: epidemicmusic (付費使用)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
▶歡迎關注我的其他平台~會有未收錄在影片裡的取材片段喔
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nDiar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rindiary_0904
我的熱門影片:
◈ 隨機訪問現在韓國人早餐吃什麼? 結果讓我嚇一跳!
https://youtu.be/_9pHlHzG4DE
◈[年度大作]跟著韓國人去東大門批貨! 直擊時裝批發代購市場,
怎麼挑如何買? https://youtu.be/wIcI9KPNlxU
◈韓國時裝到底多划算?一探首爾秋冬時裝價格@高速巴士地下街
https://youtu.be/1uEzg6__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