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演藝圈發生了一件大事....
聽到的當下,還以為是朋友在開的玩笑!
我不認識那位美人兒,可是我覺得她長的好可愛好漂亮喔~
今年看到她的私下影片,覺得這女孩也太人不可貌相,覺得是一個男兒吧....不怕醜~可愛
就是因為我不認識她,也不認識寫她掛的粉絲團(今天開始知道了)也不認識私底下說她話的人!!!我只認識,當這次事件之後,被網路新聞拉出來的所有名人!!
頓時,我是一個非常非常局外的旁觀者!!
用演藝圈來比喻,絕對的很容易被人說矯情~我自己也會覺得矯情。這個病,是因為全世界對"演藝"圈的人的印象所造成的~!!!
大家可能會知道個新聞:前些尾牙春節季,一位房仲業者上台飆信的歌,飆歌很HIGH的時候,人突然90度的倒下
是的!!!他暴斃了....
我相信,這時候,
不論私底下多少人討厭他,或他有可能為了業積做過多少壞事,""同行的同僚們""大家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一定都會撇開所有這些阿哩不答,而能體會到一件事,那就是:
「我要照顧好身體,我不要讓我自己有一天這麼倒下」
因為,大家都可以把這件事,轉為「自己的事」。
和今天這個事件相比,卻又開始一陣立場跟關係的躂伐........
因為,除了家人以外,好像沒有人把它當做自己的事來看....
我好想似懂非懂這個道理,但其實追根究底來說.....是因為這個小社會的大家,跟這個大社會的大家一樣....隨時身上生了一個文明病~而且大家都不愛帶著解藥。因為解藥不流行嘛~~
這樣的立場(誰都不認識的立場),應該要很無感,但我不知道為什麼,被這件事勾住了~~~導致我現在2點了還再看很多很多新聞.....有關那個,以不認識她的人來看,覺得很兩極化的女孩兒~
演藝圈這行真的真的非常非常不好打轉,這種感覺就像是,如果天生沒有適合當業務的細胞,你就會明顯感覺到社交跟碰業主賣主的時候根本就是天殺的像拿著細刀在你身上畫著..有時候....甚至心寫來潮在你身上"做畫"
會很違逆自己。那種感覺就很像是明明想大號,但是主角卻走錯了方向.....讓他改變方向的人包含別人也包含自己,但是腐爛的是自己的胃,而且,這狀況,是天天!!!
這種狀態有點虐待的成份。偏偏,這個小型態的社會,就是很不情願的只須要你做好一件事就好。
有看過[沒關係,是愛情]嗎?
最後一集,主角演員開心的在鏡頭前互丟蕃茄,好可愛!!!
當你改變自己的時候,會覺得世界"好像"有點好轉,自己是不是有一點能夠了解這圈子。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手勢,好的就像母親的溫暖的雙手捧住你的雙頰,可怕的話,食指一點在眼裡就像是關公的大刀一劃,打了巴掌響也剖了心,就是一個這麼另人累到不行的一個世界!!!我還算說的軟的....
不論你怎麼做,只要沒有跟循"眾",都會發覺自己在做的每一件事,就像[沒關係是愛情]最後片段,你眼前飛來的不僅有番茄,還會夾雜大便,有雞蛋,不小心會有碎石,下一秒會有巨石,會有陶瓷刀,也會有名牌包,有時候會有玫瑰花跟50元,算你賺到....這些東西,不是只有別人丟過來的....有些是自己丟給自己的。
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仗著言論自由,先學會了~說話+發文+批判+隱喻,但卻同時忘記學會了負責。(或許我也講到自己)但最明顯的是...現在的人,極度強烈標榜及宣揚「自我主義」
自我主義一詞,在智慧女人陶子姐的書裡看到,我很感謝這段話,她是拿來警惕現代人的愛情觀,但沒想到,她看到的不僅僅適用於愛情。
自我主義帶來的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才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咧??我就是不喜歡他/她阿~怎樣??我這樣叫率真,不是機車........以此類推,族繁不及備載。
這樣兩極化的女孩,以素未謀面來說,我太奇怪了,我心疼的是,她或許常常一個人在房間,可愛的臉龐早以被滑落多日的淚燒燙燙的.....多少圈內女孩都這樣。
也有可能,她做了不適應這圈子的舉動,或是她不小心做了真的不對的事,但她其他時候,肯定也帶給她的好朋友很多快樂,更一定她在某些時候,也很照顧著某些人....
有一次,予希帶我去看ELLA+黃子佼佼哥的演講,佼哥說:「現在是一個標題榜的時代」...這提醒了我!!!
剛好在之前那陣子,因為市長選舉蹦出一個爺爺,說他身世跟故事,是台灣老兵....點點點等.....搞的我這個只要遇到動物和長輩就毫無抵抗能力的人,瘋狂轉載,是瘋狂,
當身邊的朋友告訴我:ㄟ~那都是假的.......
「啥?屁咧~」覺得自己被爛用愛心的火氣下,又瘋狂開始搜証......結果我就馬上收回我自己發的所有文.......
這個當頭棒喝非常應該!!!
我看到了一件我覺得很重要也中庸的人生觀。
因為大眾口味的關係,網路新聞連記者本身都是轉載,仔細看看內容,只是把上一個記者的話,從新換一個詞句,並轉個順序,就是一篇fresh的文章,目的就只是為了賺現在依賴網路的我們的點擊率~大家注意....只有標題不一樣!!!
當然,我講的不只是網路新聞,
而是「網路」。
包含偉大萬能的FB,強而韌的BBS,有高傲感的爆料粉專。
當你,不再去把這些東西細分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心中的那把尺,才是你人生的信仰。
兩極化,是因為我們無法對這件事下評論
就算評論了,也不一定是事實,更不一定對,或許一點幫助都沒有,可怕的是我可能在浪費資源,也浪費到別人的人生
那.....
既然太多的不一定,是不是就不該輕易的在心中下定論。
就只是因為:"我朋友說他怎樣,新聞怎麼寫,我要爆掛之類的..........."
「鄉民的正義」
千萬不要再一部電影是「FB的個人主義」
正義一詞,是當洗刷冤屈,替人真正的善實伸張後,才完成正義。
連法庭都難給正義,憑什麼覺得自己今天在網路上對某某的批評就是一個絕對的正義呢?
那如果.....你的正義會害到無辜的人,或是混淆+扭曲這社會的價值觀跟習性的話.....。回到最初的根本,這還能稱的上是正義嗎?是乾淨純粹的正義嗎?
好的東西值得爭取,那當然,正義也是.....名譽也是。
但是斷定這件事,太輕而易舉。
是人,就不會完美。(我講了屁話:(...)
我們不一樣高,屁股不一樣大,那我們的內心一定也是這麼不一樣,我們該探討的應該不是我們的缺點,而是我們怎麼改進缺點。如果以愛出發,我們會去做壞事?會去搶錢?會開板爆掛?如何訓練盡量事事都從善跟愛出發......覺得這才是人生出來該努力的地方.....
這件事,本來就很難了........
可是我們卻選擇讓它更難........
那如果不是出自愛,那是從什麼出發呢??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1689&PageGroupID=1
以上聯結是新聞
[我感謝任何一位有看完我廢話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的推薦目錄: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黃薇渟weitinglove Facebook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超粒方 Youtube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Re: [詢問] "你可能認識的人"的依據是什麼啊? - 看板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關於FB的"你可能認識的朋友"測試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想知道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 依據什麼? - 閒聊板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fb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fb交友建議演算法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DCARD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Facebook關閉交友建議通知的方法! 的評價
- 關於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問卦]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只發生過一次的事件,我今天想到十次,就彷彿增加了十次的心理痛苦。我們並不需要否認那真實的情緒壓力,但要小心避免過度放大。
當自己感到很受傷和困頓時,不妨練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並表達出來,也嘗試敘說自己對於苦難的想法。別擔心自己的感覺或想法對不對,光是表達出來(可能是找個適合的對象說一說,也可能是自己寫下來、畫出來)就會有效果。
在面對困境時,愈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對困境的觀點,也會愈有機會促進創傷後成長。
取自《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
……………………………………………………………..
各位朋友,晚安:
嚴格來說,「困境」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因為牽涉到我們怎麼定義困境?還有,後續如何因應?
譬如說,他人無心講的一句話,但我們一整天放在心上,那我們顯然把「困境」放大了。如果我們當時狀況好,說不定那句話,根本左耳進、右耳出。
還有,他人的表達,常常最主要是反映對方的感受與需要。至於我們內在因此的起伏波動,我們也可以連結到我們的需要,深一層來認識自己。
有些「困境」的類型,則似乎沒什麼模糊空間,心理再健康的人,也容易感受到衝擊。健康是其中之一,像是癌症。
「這本書的誕生,來自於癌症希望基金會榮譽董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榮譽流行病學教授李明瑱。明瑱老師多年來鑽研癌症與營養生活習慣的關係,同時也是相關機構的義工,她接觸許多癌友,同理癌友面對的疼痛與哀傷,因而結合東西方哲學思考、設計完成並出版了《10堂愛與療癒的體驗課》一書,以期協助癌友面對悲傷、進而改善心靈。」~王正旭
我身邊有些癌症的朋友,包括老人家、中年人,他們的生命力驚人。作者之一是我的學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罹患淋巴癌,當初知道的時候相當驚訝,因為他身形比我壯碩,運動、體力都優於我許多。
我看的書多,印象中也看過癌友寫的書。當我們把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生命的視野因此不同,更願意珍惜與把握時光,更勇於做自己。
「本書四位作者,各有心理、藝術、文字專業,他們在癌症病友、癌友家屬的角色經歷了人生的失去、傷悲,不過他們真正最大的共通點,是藉著從經歷及轉念、成長過程中,將癌化成愛,並且成為助人者。」~王正旭
我常提到「痛苦是禮物,別輕易剝奪」,因為痛苦常帶來成長,只要我們妥善應對。所以,痛苦是動態的,我們可以決定痛苦的意義,並在其中學會自愛愛人,如同這本書的四位作者。
「面臨失去、壓力、傷痛、挫折⋯⋯這些不僅是癌友的人生經歷,也是身而為人難以避免的情感記憶,甚至可能深深影響各人的生命樣貌。」~王正旭
人們的需要,常常大同小異。癌症所引發的心理狀態,大部分人都會經歷。所以這本書並不只適用癌友,更可以是每個人走在暗黑低谷的良伴。
書裡面有眼球先生的作品,色調溫暖如春,讓人心安。我們也可以跟著這本書的引導,寫下我們的省思,帶著我們向內走去,去認識不熟悉的自己。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文集》
最近常跟版面上的朋友們聊,當我們臣服與接納,只過當下的生活。每次只走一步路,每次只過一秒鐘,那我們便能好好跟過去道別,我們刻刻失去,時時擁有,又寧靜又好奇,眼前天地遼闊。
或許,這種過於飄渺的說法,難以掌握。但這本書的文字親切,好讀易懂能舒心。
祝願您,能看見新的苦悶,也能同時感受新的美好!
.
ps. 這本書在明天7/21(二)晚上8點會跟作者一起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文/ 劉惠敏, 周子勛, 葉北辰】
談了這麼多生活中的苦難、困境或惱人的狀況後,身邊的人們有時會出現一些安慰的說法。像是引用名人的名言,告訴你「那些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然後鼓勵我們要往好處想:
「這是你現在的人生功課之一,完成之後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好。」
「這些苦難是你生命中的養分,會讓你更茁壯。」
但人生一定要正能量嗎?
老實說,如果這些話是當事人自己的領悟,那非常有正向能量,但若是旁人鼓勵的話語,在受苦當下、情緒低落的聽者,多會覺得這些是「沒有意義的風涼話」。 正能量的金玉良言告訴我們,經歷了苦難、創傷後,就得要成長、茁壯……例如在癌症病友的成長團體中,當心理師提到「創傷後成長」這個概念時,有些病友很委屈地說,「為什麼一定要成長?難道我不能經歷癌症後沒有成長嗎?這樣壓力好大!」
其實,「創傷後成長」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並不是我們要或不要的問題!就好像腳掌常常踩在地上承重,腳底會長繭;常常需要舉重物,肌肉就會變得比較有力氣;又或者身體在生病後,會學習及記憶、產生抗體後,再次面對時更能夠有效和快速的反應,抵禦外敵。這些都是在壓力事件之後,自然發生的成長。
▍自然而然的心情免疫力
不用懷疑,心理狀態一如生理機制,當我們面對高度挑戰性的生活危機時,人們會自然而然產生正向改變。這樣的改變有時會被說這是正能量,而在心理學上的用詞,則是「創傷後成長」:也就是在重大壓力後的真實改變。
面對生活中顯著的威脅時,我們會有重大的心理痛苦。所謂的「創傷」,不只是天然災害、意外或暴力事件等急性創傷,也包括重大傷病、關係決裂、被霸凌等形成的心靈創傷。
而經歷創傷後成長,主要的表現途徑包括:
■ 全面性地增加對生活的感恩(appreciation of life),例如很多人在經歷過自己或身邊親友的生死交關,變得更珍惜生命,並改變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優先順序;
■ 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relating to others),與他人關係變得更溫暖、與他人更親密,例如父母、伴侶、子女……等親朋好友;
■ 對個人力量有更多的感知(personal strenth),覺得個人力量變強或更能掌握、自我價值感提升,像是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加堅強;
■ 新的可能性(new possibilities),更願意、積極拓展生活中新的可能性及新的生命路徑;
■ 靈性轉變(Spiritual change),在靈性層面的發展或對存在的發問,以及更豐富的存在感受和靈性生活。
經歷生命中的苦難與創傷,有些人會持續感到無助、害怕、生氣等情緒壓力,但也有人可以從中獲得正向改變,讓生命更圓滿或幸福。
可能有人以為後者是天生的或運氣好,但心理學研究發現,創傷後的正面改變有幾項重要的影響因素,提醒我們更認真的思索個人特質、個人處理情緒痛苦的方式。
但也有些癌友常不由自主地想到癌症復發、擔心自己會不會死、反覆閃過治療或檢查時的痛苦畫面……猶如牛吃草的反覆咀嚼一般,有些人會「反芻」自己的負向經驗和負向念頭。
這樣的「負向反芻思考」,會降低人們的創傷後成長。並不是說不能想到這些,而是每天反覆地思索,是很痛苦的心理經驗。我們的情緒無法區分這是真實經歷,還是它只是腦中的一個念頭?
只發生過一次的事件,我今天想到十次,就彷彿增加了十次的心理痛苦。我們並不需要否認那真實的情緒壓力,但要小心避免過度放大。
當人有機會藉由各種方式將這些擔憂或負向念頭表達出來,例如在自己的信仰中禱告、祈求,與家人或朋友分享,甚至向醫護人員訴苦,藉此獲得社會支持,便能夠有效避免「負向反芻思考」,減少創傷後成長的阻礙。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嘗試增進面對苦難後的正向改變,研究者發現個性比較外向的人,因為較能面對和接受新的經驗,就更有機會從創傷事件的後果中發現正向意義或行動。
無論自己是不是外向的人,如果願意練習做點不一樣的事,增加生活中新的經驗。 例如回家時換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參加從來沒有參加過的活動,更簡單的,花一點時間嘗試本書中的各類方案,都有機會促進自己的創傷後成長。
在面對困境時,愈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對困境的觀點,也會愈有機會促進創傷後成長。
當自己感到很受傷和困頓時,不妨練習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並表達出來,也嘗試敘說自己對於苦難的想法。別擔心自己的感覺或想法對不對,光是表達出來(可能是找個適合的對象說一說,也可能是自己寫下來、畫出來)就會有效果。
當然,若能獲得家人或朋友等重要他人的建設性回應及情緒支持,也更讓我們能從苦難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然而,這些都要你願意嘗試,才有可能發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現在開始的第一小步會是什麼呢? 祝福你,也希望你能夠在遭遇的困境中,逐漸發現你的正向改變。
.
簽書會FB活動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49530538967306/
圓神FB的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ehopetw/posts/3130126710402637
《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bit.ly/S0100184-B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八卦
外文系畢業喜歡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所以報考移民行政特考三等,順便又準備高普考的戶政類科,在努力準備下今年终於豐收,同時考上移民特考三等、普考戶政。
老師邀請他分享準備心得,希望有助於各位準備國考,趕快金榜題名!
———————————
1.前言:準備兩年的考生,目標是移民特考,有去報考高普考戶政、地特戶政、關務特考當作練筆,今年終於考取:108年移民特考第4名、108年普考戶政錄取。
2.背景:畢業於高雄某國立大學的外文系,一直很想在機場上班且希望將所學的語文能力應用在工作上,因此選擇移民特考,於大四的時候,報名補習班準備考試,而大四的時候外務太多,於是就落榜了,但第一次考試的我離錄取標準差0.8分,這讓我覺得自己如果再努力一點或許就有希望上榜,於是我再度報名了補習班,當了全職考生,也很幸運的於今年順利錄取。
3.準備方法:由於準備了兩年的考試,心態上有不同的變化,我會針對第二年準備期間的方法分享,其中,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一在準備第二次考試的時候,我把自己當作是準備第一次考試的考生,全部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新的,這樣會更認真的學習而不會抱持著這些東西我都學過了的心情,二要抱著一年(短期)就要考上的決心,考試時有點壓力我覺得對自己是好的,尤其對我這種有點散漫自制力又沒很強的人,三選擇題一定要好好把握,申論是老師改的分數無法控制,但至少選擇可以控制。
(1)國文:田丹老師。我作文不太好一直無法得高分,但老師說只要不偏題且寫到4面,至少都有一定的分數,因此我一直記得老師所說的,考試時就拼命寫到4面。選擇方面我都是靠老本,老師的課本都會附上很多選擇題,因為我知道我回家不會特別複習國文,因此上課時我就會超認真,然後把題目全部寫完,讓自己保持一定的語感。
(2)公文:林嵩老師。老師的課本上有很多範例,尤其說明、辦法這兩部分,老師都有提供參考框架,注意基本的格式以及用字遣詞,也可以有一定的分數。
(3)憲法:韋伯老師。老師上課有他獨特的節奏,而且課本編排很好,可以很清楚明瞭釋字的重點及牽涉的觀念。我會在釋字的旁邊寫上它會考的觀念(像是平等權或是比例原則) 、關鍵字,有些相關的釋字可以寫在一起,這樣我複習時可以直接看釋字就知道他要考什麼,而不用再重新看一次全文,而且老師說特別重要的釋字都要背。
(4)法緒:陳志宇老師。我真的覺得教法緒的老師都超級厲害,法緒包含了超級多法,我很慶幸移民特考要考的法律真的超多,大部分考的科目法緒都包含到了,因此我把法緒當作複習的科目,這科我只能說狂做題目超級重要,從歷屆試題來看,很多相同概念的考題,而訂正更為重要,老師也會提供某些教授的獨門暗器,增加我們對考題的靈敏。
(5)英文:英銘老師。課本是很多考題集結而來,除了上面的題目,老師還會額外補充很多單字跟文法,不懂的單字都要查清楚才行。我覺得語文類都很像,不可能說補習一兩天就會有明顯的進步,是要經過長期累積下來的,平常就要多背單字、看文章,增加對英文的語感。
(6)外國文:威廉老師。老師上課教了很多翻譯的技巧,真的很實用,也可以寫作文與老師討論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人可能覺得外文系考英文很簡單,但我想說並不是這樣的,因為系上所學的與考試導向的英文還是不太一樣,只能說外文系的人對英文比較有語感這樣,而且,我覺得特考的英文真的比較難,很多單字我真的沒有看過,尤其是外交特考跟調查局的英文真的難到爆。我會看很多英文或雙語的文章,尤其是跟新移民、世界、科技或文化有關的文章,訓練自己看文章的速度及觀察他們是怎麼翻譯的,也會上網查有關移民局會用到的英文,平常搭捷運空閒的時間,會用手機app背單字,讓自己保持每天用到英文的習慣。
推薦的網站:自由時報中英對照讀新聞、台灣英文新聞、台北時報、內政部移民署雙語詞彙
(7)行政法:林清老師。行政法是我花最多時間的科目之一,一開始讀的時候真的有點不知所措,太多觀念了,但跟著老師腳步穩穩的打好基底,會慢慢的豁然開朗,而且老師的版書超級無敵完整又工整,喜歡筆記的同學我大推林清老師:) 我覺得行政法有點像是打怪的觀念,要一關一關的解,老師不會造著課本順序教課,而是一層一層的帶上去,而這些觀念要融合在一起才能解出完整的行政法。我會在每個觀念旁邊貼上便利貼,舉例像是比例原則,我會在便利貼上寫它的意義、原則、法條、釋字、救濟等,幫助我複習時可以馬上恢復記憶,而且要控制在一張便利貼內,這樣才會是精華中的精華,而這些也是我寫在申論題的內容,至於法條,老師每條都會講解很詳細,看很多次後,許多重要常用的法條都會記起來了,就像老師常說的,課本都要認真看5次以上,我覺得行政法不簡單所以看了超級多次,看到最後可以大概知道哪些觀念在哪個位置了。而且一定要寫申論給老師改,我每次上課時都會交申論給老師,讓自己有寫申論的習慣。
推薦的書單:林清-百分百申論題型、林清-百分百選擇題型(他有附解析)
(8)移民法/移民政策:程譯老師/白容老師。移民法規是移民特考裡很重要的一科,我也花了超多時間,這科與移民政策、國境執法跟國土安全環環相關,cp值相當高呀,移民法規內容相當龐大,而這些法條也都是要背的,母法基本上全部要背熟,尤其數字或是有條件的法條都要特別記,我會在法條旁邊寫上與它相對應的罰則法條與金額,而子法真的太雜範圍又廣,只能多看多記這樣,考試時遇到真的很難的不用緊張,因為大家也不會哈哈哈。兩位老師的教法有很大的不同,都各有特色因此想分開介紹。程譯老師-老師最強大的地方就是他的口訣,我不是很會背書的人,但老師都會發明一些口訣,一開始聽感覺很怪,但不知為何就會背起來了呢,真的很厲害,而上課時老師有時會突然很激動,會被嚇到尤其坐在麥克風下面時lol。白容老師-老師的課本也很厲害內容超完整豐富,很有主題式的學習,可以從內容中學習申論的答題技巧,老師也會提供很多補充資料,像是移民政策這種沒有範圍的科目幫助超級大。
(9)國境執法/國土安全:白容老師。這種沒有範圍的科目真的很麻煩,不像法條一樣可以知道要背哪,除了基本的移民理論、恐怖攻擊等需要背之外,只要有牽扯到的資訊都要看一下,時事超級重要,這樣寫申論時才有例子可以寫,白容老師的課本真的相當強大,很多主題式的內容可以學習,一樣也會提供額外的補充資料,畢竟世界每天都有事情發生,平時自己也要去看很多新聞、網站,知道越多時事對自己越有幫助。我有一本筆記本,專門寫下網路上看到的資訊,當作是自己申論可以寫的內容。
推薦的網站:內政部移民署雙月刊、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政策會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一起讀判決、中央社、芋傳媒(新聞網站我建議找國際的或是獨立媒體,比較中立)、警大恐怖主義網站
(10)刑法:駱羿。老師上課時會把法條作拆解,這樣能更清楚法條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而且老師會帶著我們寫申論,提供我們申論技巧,每次上課時我都規定自己要寫申論給老師看。我會在法條旁邊寫下爭點、釋字及關鍵字,然後一定要搭配小六法,隨時查詢及背誦,也可以上網看一些判例及新聞,然後自己想想看到案件要怎麼解題。我只能說上完刑法刑訴之後,看新聞的角度也會跟著變了呢,這兩科變成我很喜歡的科目。
(11)刑事訴訟法:城曉白。我很推薦老師的刑訴,一開始覺得老師的速度超級快,快到有需要錄音的程度,但習慣之後就還好了,同時也可以逼自己全神貫注免的漏掉,老師會帶著我們一條一條看法條,這對我超有幫助,因為有些法條文字真的看不懂,有了老師的講解覺得超清楚,老師的課本是筆記式的,可以把訴訟法變得這麼有體系真的超厲害,而且老師的課本也會提供擬答,寫得很清楚,平常上課我都會寫申論讓老師改。因為每個人看案件的角度不同,所以寫申論時答案不盡相同,但只要寫的合邏輯都是對的,因此我推薦的網站並不是說要造著他們的想法,只是可以當作參考,開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激發自己的想法、思辯的能力,這對申論很有幫助。
推薦的網站:思法人、天秤座法律網、紀綱刑法刑訴部落格、一起讀判決
推薦的IG:法律白話文運動、一分鐘法律教室
(12)民法(總則、親屬):花尋。移民考試對這科比例占不多,因此我都是上課跟著老師的進度,老師會一條一條的講解,印象會很深刻呀,然後用小六法註記,下課時直接看小六法背數字,但也要認真學習因為法緒用的到。
4.問題集:(以下是我朋友問過我的問題)
(1)有額外買解題書嗎? A:我覺得一本書主義真的很有用,除了行政法跟移民法之外(這兩科是移民特考裡超級重要的、cp值也無敵高的),我沒有額外買解題書,因為很多老師的課本上就會附上他們的擬答及考題,另外,我上網把103年~107年的歷屆試題全部印下來,跟移民特考相關的考科像是高普考戶政、地特戶政、調查特考、關務特考、身障特考戶政、原住民特考戶政、警察特考國境組、警大研究所考題,寫完之後每題錯的都要弄清楚為什麼錯,之後再全部複習,覺得這些題目就已經很足夠練習了,有個網站叫「阿摩」,它裡面很多考題可以練習也可以與他人一起討論,我也會用那個練習,但如果有需要買解題書的人我也覺得很好,可以增加更多的知識,寫申論的時候也可以有比較多東西可以寫。
(2)選擇面授還是函授呢? A:面授,因為我很被動,需要親自去上課,而且有問題可以直接問老師還可以給老師改申論題。
(3)有報名衝刺班嗎? A:沒有。考量補習班到家裡交通時間來回的關係,想說都是在某個地方讀書,我就選擇在家裡附近的圖書館讀書,還可以自己控制讀書時間。
(4)作息時間如何調整? A:因為是全職考生所以有很多時間看書,前期還有課時,早上都去圖書館念書,晚上去補習班上課,回家後就是自己的時間,可以選擇放鬆一下,我也會用這時間看一下新聞當作休息,到了後期沒課時,一整天關在圖書館,家就像是旅館睡覺用而已。
(5)有組讀書會嗎? A:沒有。因為沒有認識很多人,而且比較偏向一個人讀書。
(6)法條、釋字這麼多都要背嗎? A:只能說背越多越有利,至少重要的要知道,像是移民法規,真的就是背,當然不可能說一個月就全部背起來,慢慢背總會有背起來的一天的。
(7)有把社交軟體刪掉嗎? A:沒有。我還是過著正常的日子,只是要知道不能花太多時間在那些app上,讀書讀累時還是要休閒的,不然會爆掉,而且我也會用FB或IG看一些資料,還是有用處的呢。
(8)如何平衡友情或愛情方面? A:前期我還是會出去玩,因為我覺得這麼辛苦要給自己獎勵,但到了後期比較有危機意識才實施閉關,還好我的朋友都很支持我也可以理解我,都會用line給我鼓勵,所以我還是有跟他們聯絡啦,用不同方式而已,我也很感謝我的男朋友,我有先跟他說我想專注我的考試,於是他用他的方式陪伴我,讓我不用顧慮很多,只能說雙方溝通很重要,而家人方面當然是無條件支持,非常的感謝呢。
5.最後的最後:我準備了兩年才考上想要的工作(雖然還有二試,希望一切順利哈哈),考試期間真的很迷惘,尤其是畢業後看到身邊同學有工作或有研究所,自己卻什麼都沒有時,真的十分煎熬,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落淚哈哈哈,然後拼命查網路上的心得文。這次換我有機會分享了,希望分享我的考試歷程,可以幫助大家,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你並不孤單,只要相信就會成功,「你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星際大戰Star Wars是一個龐大的系列,到底該從何看起?到底該怎麼看? 想要在《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之前複習這個系列嗎? 這部影片教你怎麼入門星戰的世界?
包含其中提到了觀看電影的順序,以及這個系列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該用什麼樣的心態看這些電影等等
想要隨時帶著星戰氣息 點連結了解Garmin星際大戰智慧腕錶: http://bit.ly/2PNGCpY
想要從小開始認識星際大戰 點這裡: http://bit.ly/35r7enk
監製/編輯: 黃豪瑞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英語: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也通稱作《星際大戰九部曲: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Episode IX – The Rise of Skywalker)是一部預定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太空歌劇電影,由J·J·亞柏拉罕執導,並與克里斯·泰瑞歐共同編寫劇本。本片為2017年電影《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續集,「星際大戰後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時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電影由盧卡斯影業和壞機器人製片公司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主要演員包括嘉莉·費雪、馬克·漢米爾、亞當·崔佛、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安東尼·丹尼爾斯、娜歐蜜·艾基、多姆納爾·格里森、理查·E·格蘭特、露琵塔·尼詠歐、凱莉·羅素、喬納斯·蘇歐塔摩、凱莉·瑪麗·陳、伊恩·麥卡達米和比利·迪伊·威廉斯。
《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講述新一代主角芮(身世未明) 與黑武士(達斯維達)的後代、第一軍團的首領凱羅忍之間產生的矛盾與衝突,探討如何連結過去並創造新的未來的冒險故事。
過去的主要角色:路克天行者、莉亞、藍多卡瑞辛皆全數回歸。過去的終極大反派 -- 西斯大帝(白卜庭)也並沒有消失並將回歸本作。
1977年開始陸續上映的八部STAR WARS正傳電影,故事環繞在包含知名黑武士在內的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STAR WARS : 天行者的崛起》將會是STAR WARS正傳電影系列的第九部作品,同時也是精心策劃超過40年的天行者傳奇完結篇。
超過40年前,一個名為喬治盧卡斯的年輕人放映他拍的新電影給他的電影人朋友們看,
這群朋友們在看完之紛紛毫不留情地說這是一部大爛片,完全搞不懂喬治在想什麼,
只有其中一位名叫史蒂芬史匹柏的年輕導演表示這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
誰都沒料到,史蒂芬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能夠成真,
而這部電影所創造的世界,到40年後的今天仍然熱度不減。
在這裡某些人大概在想,好啦好啦,我知道星際大戰在國外很紅,但是我為什麼要在乎?
你喜歡漫威電影,對吧? 我敢說你喜歡漫威電影。
如果我跟你說沒有星際大戰就不會有漫威電影呢? 事實上,沒有星際大戰,絕大多數的商業大片模式都不會存在。
若說《大白鯊》是推動了「強檔大片」這個概念的契機,那麼《星際大戰》就是那個直接將油門催到底的人,
在1977年推出之後,好萊塢的電影就從原本以角色為主的劇情片,轉移到的畫面驚人、節奏快速的動作冒險電影,
也可說是因為這個系列而開啟了重視續集的風潮,宣傳以及周邊商品也變得更為重要。
更別提它是讓電影特效的技術急速進步的大功臣了
基本上,電影這東西能夠成為眾人討論的「現象」,都是從1977年的《星際大戰》開始。
當然,這種影響的結果有好有壞,但是確定的是,沒有星際大戰,現代的電影樣貌會截然不同。
(現在應該要稱那部電影為《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但是我在這裡就直接稱它是星際大戰)
但是...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星際大戰》的特別? 為什麼全世界(除了台灣和中國以外)都為之瘋狂?
也許最簡單的就是從第一個畫面講起,在開頭配著約翰威廉斯經典的主題曲的背景交代跑完之後,
就緊接著一個在當時年所未見,到現在仍然會看一次就烙印在腦海裡的畫面:
一艘占滿畫面的巨大的太空船追著另一艘小船,緊接著又出現一個外型似日本武士的全黑反派。
這部電影用了前30分鐘就宣示了這個獨特的宇宙,緊接著出現了即將名留青史的主角-
路克天行者,不滿足於當個沙漠星球上的農夫,看著兩顆夕陽夢想著探索更廣大的宇宙。
這不是什麼史無前例的角色設定,卻是任何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也造就了往後許多電影「英雄旅程」的典範。
而在進入這個全新的宇宙之後,值得注意的就是其中新舊融合的美學,
開頭就說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所以這雖然是科幻的設定,
卻跟當時眾多科幻片中所想像的乾淨整齊未來感有著天壤之別,
星戰的世界是已經被居住已久,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傳統的,一切都顯得不切實際卻又觸手可及。
星際大戰從一開始就創造出一個辨識度極高的世界,到現在仍然是如此,
即使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會知道光劍長什麼樣子,揮舞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
聽過約翰威廉斯的經典主題曲(他同時也是哈利波特以及侏儸紀公園的作曲家),
你也知道黑武士的呼吸聲,認得機器人C3PO和R2D2
當然,還有全台灣人都認識的總統尤達大師。
為什麼星際大戰的辨識度如此之高,在這裡卻如此不流行?
其中最明顯的原因大概就是台灣市場對於科幻電影的接受度向來都不高,
除非這些科幻元素只是其他類型的其中一個元素,舉例來說:漫威電影。
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星際大戰是「太空歌劇」,也就是較為著重於冒險成分,而不是有著嚴格的科學設定的類別,
其中的原力以及各種完全不解釋的設定更偏向是奇幻故事。
簡單來說,把它想像成太空中的哈利波特就好了。
但是認識星際大戰並沒有捷徑,沒有什麼懶人包或者快速看電影是能夠讓你馬上進入狀況的,
講得再多,你終究還是要自己去體驗這個系列,
「但是好多部電影喔」你說。 漫威23部電影都不嫌多了,星戰一天就看完了,很快的啦
你甚至不需要全部看完,如果真的要在第九集之前進入狀況的話,照我這個順序去看就好了:
7的前半段-456-7的後半段-8,相信無論是對星戰熟悉或是不熟悉的人現在一定滿頭尼克楊,
容我解釋。
7的調性和節奏最接近現代的大眾電影-簡單來說-最像是一部漫威電影,
緊湊的劇情、驚人的特效、時不時的詼諧成分。
事實上,當初拍第7集就是為了在帶回老粉的同時吸引新粉,
但是在這個現代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外衣之下,正是星戰最吸引人之處-它的世界觀。
而7的前半段在不需要知道歷史的情況下也能享受,你只需要知道兩件事-
路克天行者是456的主角,他是個絕地武士,也就是說他會使用原力,
而韓索羅則是他的好夥伴,沒有特殊能力,本來是個走私犯。
就是如此,這樣你就可以去看7了,享受它所帶來的冒險感,然後在女主角芮被綁架之後暫停!
現在去看456,再回來把7看完。
因為7的後半部要了解星戰的故事和角色之後才能完全感受其中的情感衝擊。
事實上,如果你對星戰一無所知,另一個很好的起始點是最近的新影集《曼達洛人》,
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看過超萌的尤達寶寶了,他就是從這個影集出來的,
那他是在演什麼?你就想像《捍衛任務》加上西部片元素,還有一點點的…哥布林殺手?
至於123則是前傳,講述黑武士達斯維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對它很有興趣的話再去看就好了,
因為123跟其他電影比起來著實有點...
詭異。
那幾集最大的價值就是無窮無盡的meme
不過我得先說,我會推薦用這種奇異的順序看,正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456的節奏可能會有些慢,
相較於現代電影,它還是較為著重在角色以及世界呈現上,
不過這正是星戰如此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做好了期待,就能體會其中精髓。
關鍵就在於「隨它去」,星戰其中某些部分感覺有些過時,而其中也因為使用實體特效,
某些部分會顯得有些「僵硬」,但是在看的過程中絕對要記得這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之舉,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實體特效,才能讓這些電影經得起40年的時間考驗。
正是這部電影將「英雄之路」這種說故事模式給大眾化,正是它讓整個好萊塢意會到特效的可能性。
而第五集的轉折更是在電影史上至今最驚人的橋段之一。
簡單來說,你很難在不探究星際大戰在現實中的影響力的情況下欣賞這個系列,
那些為了看新電影而連夜排隊的粉絲、那些真正成立了絕地教的狂熱者們、那些在電影首映時揮舞著光劍的觀眾。
而星戰的續集,也就是現在的789,絕對不只是現代商業片續集常見的「噱錢」,
其中對於舊角色滄桑以及衰老的探討,對於新角色的塑造,尤其是反派凱羅忍,都是有層層的主題探究以及矛盾衝突。
而第八集雖然在粉絲群裡評價極為兩極,說「有爭議性」還只是有禮貌的說法,
但是對我來說卻是整個系列之中最值得反思的一集,更是一個在英雄主義氾濫的時代最需要的解構性電影,
對我來說,它所講述的是
「當英雄並不見得是件有益或是善良的事,有時候,所謂的『英雄』不過是一個謊言,一個混亂的開端」
這些星戰電影都有著絕大多數商業大片所無法達到,或者說懶得達到,對於世界、角色、以及主題的營造。
它們更延續了這個系列的傳統,動用許多實體特效以及化妝,
你在銀幕上看到的絕大多數場景、外星人以及機器人都不是電腦動畫,
這所營造的觸手可及感是絕對無法取代的。
漫威賣的是英雄,而星戰賣的則是一個世界,
當你一頭栽進這個世界,它絕對會成為你一生的電影經驗無可取代的存在。
也許我沒辦法替那些從小跟著星戰長大的人說話,這方面你可能要問呱吉。
但是我也許能夠理解現在在看這部影片的你的感受,
因為我也是在經歷了將近20年「聽過星際大戰,但是從沒有認真看過星際大戰」的人生之後,才真正進入這個世界。
而我當初也沒有經過什麼捷徑,就只是如一張白紙地看每一部電影,
再讀它的漫畫,再追它的動畫。
現在,我真心誠意地邀請你也踏上這個旅程,只有一個要求:
不要把任何形式的懶人包當成惡補的工具,就連我四年前做的「認識星際大戰」也一樣,
星際大戰不是一個你可以十分鐘看完的系列,而是一個你必須體驗的世界。
經過了42年,現在這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故事即將結束,
對於我們粉絲來說確實是充滿感傷,但是更希望這部影片以及電影能夠讓更多人加入這個世界。
願原力與你同在。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關於FB的"你可能認識的朋友"測試 的八卦
只要單方面搜尋過非好友的人,並且點進對方的FB觀看, 日後雙方就會互相出現在對方"你可能認識的朋友"中, 所以我就開始把我以前不管是國中同學 ... ... <看更多>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想知道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 依據什麼? - 閒聊板 的八卦
想知道是依據什麼不太可能是共同朋友因為我很多都是只有1位共同朋友不然就同一位兩天可能出現一次然後兩天又出現一次請問是她來我FB逛嗎? ... <看更多>
fb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順序 在 Re: [詢問] "你可能認識的人"的依據是什麼啊? - 看板Facebook 的八卦
※ 引述《sunnydida ()》之銘言:
: 玩facebook不想牽扯太多人
: 所以我的facebook只有加入高中,國中,國小同學
: 大學,同事,客戶一律不加
: 個人經歷也沒有寫工作和大學,
那是參考,實際上臉書的依據是『共同朋友關係』
打個比方好了
假設我有加了同事A、B、C,然後同學D剛好是業界同行所以認識C有加臉書
他就會看到跟C有關係的推薦名單有我出現。。。
阿如果A的女友a,或B的男友b也因為某些原因加我又剛好跟D有連結時
這樣子你的名字會出現在推薦名單的機率更大
這種在共同興趣時更多,像我加過某個版的版主(現在是群組長)
大概半年左右新增的夥伴就統統是該圈子的同好
而且同好還一直加新人又一直推薦,有陣子推薦名單都大叔好囧喔XXD
: 為什麼很恐怖的,他的建議清單裡常常出現我公司的人還有我的客戶呢???
: 且客戶出現超多的 = ="
表示你臉書上的同事和上級都有加客戶
像我加同事就有加到供應商、廣告代理商,然後有同事結婚所以有婚禮企劃公司的
不過說真的啦,在推薦名單但不活躍或是只玩遊戲不回感想不寫心得也不上傳相簿的
說真的隱私就比較沒那麼公開了
最簡單的保護法就是限制朋友才能觀看你的塗鴉牆,這樣別人就算知道你有帳號
他也不知道你作什麼:P
: 我都騙大家我沒有facebook耶><
: 雖然我已經設定無法被搜尋到名字
我覺得你說有但是不常玩就好,然後也不要抱怨公司的人什麼的
或是有事情用聊天室聯絡就好不公開貼塗鴉牆
要抱怨另外開一個帳號給自己姊妹兄弟閃光看的這樣
有在玩BBS的其實可以去批吐開個版自己吐比較安全
因為BBS介面比較原始,玩的人其實不多啦XD
: 但還是很擔心我也成了他們的建議加入對象....
: 請問facebook為什麼會這樣押??
因為臉書本來的設計就是交友平台,不是線上遊戲平台啊XXD
--
2:8 在伯利恆郊外,有些牧羊人夜間露宿,輪流看守羊群。
2:9 主的天使向他們顯現;主的榮光四面照射他們,他們就非常驚惶。
2:10 可天使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有好消息告訴你們;這消息要帶給萬民極大的喜樂
2:11 今天,在大衛的城裏,你們的拯救者─主基督已經誕生了!
2:12 你們會看見一個嬰兒,用布包著,躺在馬槽裏;那就是要給你們的記號。」
2:13 忽然,有一大隊天軍跟那天使一起出現,頌讚上帝說:願榮耀歸於至高之處的上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46.102
還有一個說法是臉書會分析上站位置ip,就算你宅到沒朋友也會推薦幾個新上站住附近
的帳號給你充充面子,像我就遇過那種完全沒有共同朋友的。。。
基本上就是交朋友用的啦XD所以連接人群超快超直接
我自己是都不刪,朋友加到近400個。。。
※ 編輯: LUDWIN 來自: 61.64.146.102 (02/16 23:42)
※ 編輯: LUDWIN 來自: 61.64.146.102 (02/16 23: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