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安,很多人都說最近亡國感太重,看得大家精神疲乏,希望能多提一下小英的經濟政策,讓大家有一點發大財的感覺。
讓我們來講一個「#發大財」的故事。
有天朋友問我一個問題:「美國加州的矽谷,是怎麼起源的?」
是從Google、Facebook開始的嗎?不是。
再往上一代,是英特爾、思科嗎?也不是。
再再往上一代,是仙童(Fairchild)、德儀嗎?也不是。
事實上矽谷的起源,跟美國 #國防產業 有很大相關。
山景城Google總部旁邊,有個不大不小的軍用機場,叫莫飛特機場。這地方從1930年代起,就一直是美國海軍的研究中心。
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很快進入美蘇冷戰的格局。1957年,蘇聯搶先把「衛星一號(Sputnik 1)」打入太空,震驚了美國朝野上下。美國政府下定決心要與蘇聯一較高下,整合美軍內部的航太科技研究能量,成立了赫赫有名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而莫飛特機場,也成為第一批改組、成立NASA研究中心的場址之一。
有了軍事研究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防產業的廠商。洛克希德(當時還沒跟馬丁合併)就是第一批跟著NASA西進的國防大廠之一。
再讓我們談談「矽谷扛霸子」史丹佛大學。美國的發展是由東往西,加州,尤其是北加,在美國算是發展很晚的小老弟。地處舊金山南灣的史丹佛,在二戰以前,都只能算是美國的二流大學,江湖地位遠遠比不上東岸那些常春藤學府,一流學者也多半直接跳過。
但是隨著美軍研究中心、國防產業西移,史丹佛大學很敏銳地嗅到了這個機會。戰後,史丹佛傳奇性的工學院院長,人稱「矽谷之父」的Frederick Terman,就大把大把地從美軍那邊拿到研究計劃,奠定了日後史丹佛「工學大校」的基礎。
拿到了美國國防部的大筆經費,史丹佛大學大有本錢,到東岸招攬優秀學者、大膽西進。「電晶體之父」肖克利,就是在這期間西遷的。
矽谷的起源,是由美軍與國防產業作為火車頭,當地大學跟上,銳意進取,才有今天的空前榮景。
✩ ✩ ✩
所以為什麼小英總統要推動國防產業自主?為什麼要國艦國造、潛艦國造、國機國造?
因為,國防產業自主,不只是抵禦外敵而已。它還有一個性質,就是政府出大本錢,帶動整個國家的高科技發展。
因為國民教育長期的忽略,台灣的多數人對國防感到陌生,覺得為什麼台灣政府要花大錢發展國防產業?尤其無良親中政客,一直用「國防經費換營養午餐」這種去脈絡的話術,來誤導選民。
事實上,國防與民生的關係,比您想像地密切。發展國防的同時,往往也是在發展民生。
您不知道的是,很多家家戶戶日常使用的民生科技,都是源自於國防。家裡的微波爐、手機無線通訊、開車用的GPS,甚至是眼前的這台電腦,都可以追本溯源到美軍的研究計畫。
萬事起頭難。科技發展,最難的一個階段就是剛開始。光靠民間資本力量,很難突破這個階段。我們每天用電腦、用手機,有誰想得到,電腦的起源,是為了計算對蘇聯丟飛彈的彈道?有誰想得到,手機通訊系統的起源,也是為了補足軍用無線電的不足?
很多事情,做下去才知道。如果不是小英總統推動國防產業自主,大家都不知道台灣的造船實力其實是世界級的,台灣可以做得出潛艦用的高級合金鋼材、做得出耐高壓的潛艦圓筒船殼、做得出耐操的軍規電子系統、做得出戰鬥機外殼用的輕量複合材料……
國防產業培養出來的技術專家,一旦完成了他們的階段任務,就會滲入民間產業。軍用也好、民用也好,這些,都是台灣外銷全世界的本錢。
不是工程專業的朋友們,也別氣餒。國防產業是未來台灣十年的經濟火車頭;經濟火車頭是做什麼用的?是用來拉動整體台灣經濟用的。有人帶頭賺到錢,就會有消費,商機就會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層各面。講句難聽話,在台船門口開一間珍奶店,都算是受惠於國防產業。
親中政客會告訴你,台灣很弱、台灣很爛、台灣什麼都做不到、台灣不需要發展國防產業、台灣一旦發展國防產業就會得罪中國、台灣應該把國防經費拿來換營養午餐吃、鞏固國防和民生經濟不能兩全……
台灣人,給自己一點信心好嗎?
我們的上一代,兩手空空,一卡皮箱賺遍全世界。我們這一代,自立自強,靠著手裡的技術,和全世界做生意。
這才是真正的發大財。
(圖片來源:@A RAY不要玩總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20的網紅Lisa hui 許靜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sa 的創作心靈: "沒關係"是Lisa 2016年五月份寫的原創歌曲。lisa 當時原本是為了愛情和新生命來臨而放棄了她最喜歡的音樂世界。也因為這種改變而令Lisa 那段時間意志非常消沈。 碰巧加拿大多倫多中文電台舉辦了"第九屆中文歌曲創作大賽"Lisa就藉著這個機會寫了"沒關係"參賽,因而重...
「fairchild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Lisa hui 許靜雯 Youtube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Lisa hui 許靜雯 Youtube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分享] Stuart Fairchild 響尾蛇台美混血- 看板Baseball 的評價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分享] Stuart Fairchild 響尾蛇台美混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播報看門道》響尾蛇台美混血Stuart Fairchild 速度快改良打擊 ... 的評價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討論] 邀請Stuart Fairchild入中華隊機會高嗎PTT推薦- Baseball 的評價
- 關於fairchild台灣 在 [新聞] SPC-日媒解析台灣隊戰力不俗! 點名王柏融、兄弟新王牌 的評價
fairchild台灣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大家晚安,很多人都說最近亡國感太重,看得大家精神疲乏,希望能多提一下小英的經濟政策,讓大家有一點發大財的感覺。
讓我們來講一個「#發大財」的故事。
有天朋友問我一個問題:「美國加州的矽谷,是怎麼起源的?」
是從Google、Facebook開始的嗎?不是。
再往上一代,是英特爾、思科嗎?也不是。
再再往上一代,是仙童(Fairchild)、德儀嗎?也不是。
事實上矽谷的起源,跟美國 #國防產業 有很大相關。
山景城Google總部旁邊,有個不大不小的軍用機場,叫莫飛特機場。這地方從1930年代起,就一直是美國海軍的研究中心。
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很快進入美蘇冷戰的格局。1957年,蘇聯搶先把「衛星一號(Sputnik 1)」打入太空,震驚了美國朝野上下。美國政府下定決心要與蘇聯一較高下,整合美軍內部的航太科技研究能量,成立了赫赫有名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而莫飛特機場,也成為第一批改組、成立NASA研究中心的場址之一。
有了軍事研究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防產業的廠商。洛克希德(當時還沒跟馬丁合併)就是第一批跟著NASA西進的國防大廠之一。
再讓我們談談「矽谷扛霸子」史丹佛大學。美國的發展是由東往西,加州,尤其是北加,在美國算是發展很晚的小老弟。地處舊金山南灣的史丹佛,在二戰以前,都只能算是美國的二流大學,江湖地位遠遠比不上東岸那些常春藤學府,一流學者也多半直接跳過。
但是隨著美軍研究中心、國防產業西移,史丹佛大學很敏銳地嗅到了這個機會。戰後,史丹佛傳奇性的工學院院長,人稱「矽谷之父」的Frederick Terman,就大把大把地從美軍那邊拿到研究計劃,奠定了日後史丹佛「工學大校」的基礎。
拿到了美國國防部的大筆經費,史丹佛大學大有本錢,到東岸招攬優秀學者、大膽西進。「電晶體之父」肖克利,就是在這期間西遷的。
矽谷的起源,是由美軍與國防產業作為火車頭,當地大學跟上,銳意進取,才有今天的空前榮景。
✩ ✩ ✩
所以為什麼小英總統要推動國防產業自主?為什麼要國艦國造、潛艦國造、國機國造?
因為,國防產業自主,不只是抵禦外敵而已。它還有一個性質,就是政府出大本錢,帶動整個國家的高科技發展。
因為國民教育長期的忽略,台灣的多數人對國防感到陌生,覺得為什麼台灣政府要花大錢發展國防產業?尤其無良親中政客,一直用「國防經費換營養午餐」這種去脈絡的話術,來誤導選民。
事實上,國防與民生的關係,比您想像地密切。發展國防的同時,往往也是在發展民生。
您不知道的是,很多家家戶戶日常使用的民生科技,都是源自於國防。家裡的微波爐、手機無線通訊、開車用的GPS,甚至是眼前的這台電腦,都可以追本溯源到美軍的研究計畫。
萬事起頭難。科技發展,最難的一個階段就是剛開始。光靠民間資本力量,很難突破這個階段。我們每天用電腦、用手機,有誰想得到,電腦的起源,是為了計算對蘇聯丟飛彈的彈道?有誰想得到,手機通訊系統的起源,也是為了補足軍用無線電的不足?
很多事情,做下去才知道。如果不是小英總統推動國防產業自主,大家都不知道台灣的造船實力其實是世界級的,台灣可以做得出潛艦用的高級合金鋼材、做得出耐高壓的潛艦圓筒船殼、做得出耐操的軍規電子系統、做得出戰鬥機外殼用的輕量複合材料……
國防產業培養出來的技術專家,一旦完成了他們的階段任務,就會滲入民間產業。軍用也好、民用也好,這些,都是台灣外銷全世界的本錢。
不是工程專業的朋友們,也別氣餒。國防產業是未來台灣十年的經濟火車頭;經濟火車頭是做什麼用的?是用來拉動整體台灣經濟用的。有人帶頭賺到錢,就會有消費,商機就會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層各面。講句難聽話,在台船門口開一間珍奶店,都算是受惠於國防產業。
親中政客會告訴你,台灣很弱、台灣很爛、台灣什麼都做不到、台灣不需要發展國防產業、台灣一旦發展國防產業就會得罪中國、台灣應該把國防經費拿來換營養午餐吃、鞏固國防和民生經濟不能兩全……
台灣人,給自己一點信心好嗎?
我們的上一代,兩手空空,一卡皮箱賺遍全世界。我們這一代,自立自強,靠著手裡的技術,和全世界做生意。
這才是真正的發大財。
(圖片來源:@A RAY不要玩總統)
fairchild台灣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八卦
推薦好文,有關台灣半導體產業。
今天早上看到了黃欽勇談半導體產業的一篇貼文和因之引起的一連串討論,藉著今天聖誕假期,閒著也是閒著,發表一些我的看法,讓我的臉書朋友聽些不同的聲音。
任何開發中國家要培育發展本地產業,都會採取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進口替代 Import Substitution。提高整機進口關稅,迫使國外廠商在本地設廠,以節省龎大的外匯支出,同時增加本地就業機會。而國外廠商則在本地以CKD零件組裝或SKD大散件組裝的方式設廠生產。本地的附加價值以人工為主,大部分零件材料依賴進口。
第二個步驟:本地化 Local Content。當地政府不會滿足於組裝式的工廠,因此以政策為誘因,要求提高當地採購零件材料的本地化比例,通常在達到60%金額比例之後,給予「國民待遇」,視同本國企業。藉此培養發展中心衛星工廠和本地供應鏈。
第三個步驟:出口創匯 Export to Balance Hard Currency。利用更多優惠政策鼓勵出口,以達到出口創匯的目標,增加國家的外匯存底。同時進一步壯大產業及供應鏈。
如果因為本地市場太小,不足以吸引外資採取進口替代策略,則以低成本生產要素來吸引外資在本地設廠。一旦設廠,就採取同樣的步驟二和三。
至於外商海外設廠,有四個原因。每個原因都是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這四個原因分別是,靠近市場,靠近原料,靠近技術,靠近低成本生產要素。
過去台商去大陸設廠主要是因為要取得低成本的生產要素。人工成本、廠房土地、優惠政策等等,確實也讓台商增強全球競爭力。但是隨著大陸經濟發展,低成本的生產要素已經不再持續。大陸也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
半導體前端的晶圓產業由於高度的自動化,從來就不需要赴大陸取得低成本的生產要素。而半導體後端的封裝測試廠,自動化程度沒有前端高,需要的人工比前端多。因此海外設廠以取得低成本的生產要素一向都是封裝測試先行。
雖然大陸的低成本人口紅利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政策紅利隨著政府的重視反而加強。封裝測試比前端晶圓製造更需要取得靠近市場的競爭優勢。因此封裝測試赴大陸設廠比晶圓製造更加有誘因。
但是,隨著封裝測試赴大陸設廠、大陸加強半導體的政策紅利、大陸半導體的用量不斷增加,晶圓製造業勢必為了靠近封裝測試廠、取得政策紅利、靠近市場,而主動出擊赴大陸設廠。
現今大陸已經有了許多晶圓製造工廠,但是製程工藝仍然落後於台灣業者。如果台灣業者赴大陸設廠,在戰略上來講就是採取攻勢。既然採取攻勢,肯定要派出精兵消滅敵軍於萌芽階段。不能任令敵軍佔據山頭,建立要塞,縮小技術差距。N+1是必須採取的策略。
談到N+1,肯定會有許多人擔心技術外流,導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失去競爭優勢。我在12/19T&F台北群聚會時,以電腦和半導體產業做例子,花了兩個多小時講可視化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今天沒有那麼多時間,我只能講講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的轉移和改變。
早期的半導體公司,例如TI、Intel、Fairchild等等,都是 IDM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從生產設備、生產工藝、IC設計、產品銷售、技術支持等都要自己做。隨著產業分工、資本和市場全球化、互聯網+的浪潮衝擊下,半導體產業也起了巨大的變化。
專業半導體生產製造設備廠商、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專業封裝測試廠、半導體零組件代理和經銷商、電子產品方案商、軟體開發商、各種領域技術公司、系統集成商等等,紛紛興起。這個在我的產業生態系統構建的演講中有詳細的說明。
傳統半導體IDM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也隨著產業生態系統的變化而改變。最早期時,半導體生產製造設備是決定因素,接下來是由摩爾定律主導的半導體晶圓生產工藝,封裝測試的技術,現在則已經演變到IC設計和各種領域的技術和專利。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生態系統裡面只佔據了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和半導體代理經銷。至於 IC 設計方面,聯發科帶頭的一些公司只佔據了一小塊,而且比較集中在 IT 和手機領域。這幾個領域都即將面臨不同的技術瓶頸和市場競爭的挑戰,並不是可以永遠維持領先的現狀。
先說封裝測試廠吧,大部分的技術來自生產製造和測試設備廠商,只要有錢有人,技術的進入障礙並不高。未來的競爭優勢來自於規模帶來的彈性和成本優勢。上游和晶圓代工廠的緊密合作也越來越複雜和重要。
再說晶圓代工廠,工藝進步已經快要走到極限,自動化、設備、晶圓更大化也到達一個game theory所說的平衡點,摩爾定律也快要撞牆了。也就是說,晶圓代工將要進入產業生命週期的成熟期。晶圓代工服務將變成商品commodity,商品commodity特徵就是“沒有差異化”。這時的競爭優勢來自,規模、成本、管理、產品策略、及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位置。
半導體代理經銷通路的競爭優勢將來自,規模(因此大聯大的併購和聯盟是正確的方向),產品綫(物聯網),技術支持,細分領域的參考設計開發能力,客戶策略(從抓大放小到長尾客戶及初創企業),互聯網+的策略應用。
IC設計公司面臨的挑戰是,產品的轉變(從IT手機到物聯網),隨之而來的產品應用技術和知識(domain know-how),特殊模組封裝的策略(SiP, SoM),產品綫的拓寛(擺脫一代拳王的困境),少量多樣的成本壓力,在生態系統的戰略位置,等等。
如果說台灣是半導體的大國,那麼我們就顯得不自量力。如果說我們採取鎖國策略就可以永保技術優勢,那麼我們也太高估自己了。
fairchild台灣 在 Lisa hui 許靜雯 Youtube 的評價
Lisa 的創作心靈:
"沒關係"是Lisa 2016年五月份寫的原創歌曲。lisa 當時原本是為了愛情和新生命來臨而放棄了她最喜歡的音樂世界。也因為這種改變而令Lisa 那段時間意志非常消沈。
碰巧加拿大多倫多中文電台舉辦了"第九屆中文歌曲創作大賽"Lisa就藉著這個機會寫了"沒關係"參賽,因而重投音樂的懷抱.
這是她再次回到音樂舞台寫的第一首原創歌曲,描述關於一個為音樂而生的女生,經過不同的愛情歷練,走進愛情的虛假世界而迷失,連唯一支援自己動力"音樂"也放下不管。 可惜無論她多麼的努力都只是在渴望得到真愛的邊緣遊走,現實都給她重重的打擊, 今天這女生從謊言中醒覺,痛苦中成長蛻變,終於學懂了放下,再次回到她最愛的音樂世界,站上舞臺再次發亮。 她發覺原來只要走進音樂的世界,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只是一個經歷,一切都不重要,因此這首歌叫《沒關係》。
希望觀眾會感到音樂的真實和生命,無論受多大傷害, 只要有音樂, 一切的苦難都會是《沒關係》。
這首歌有在「多倫多中文電台」有播放過,「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Canada」,與商業電台 嘅《馬路的事 我哋的事》, 還有台灣電台「獨立音樂講堂 -第二十八集」(DJ罐頭)。
這是我的真實寫照,希望大家能在輕鬆中的音樂中感受到我的經歷。
"It's Okay" is an original song written by Lisa Hui in May 2016. Lisa had given up her beloved musical world for her love and new born son. The change in circumstance left Lisa very depressed at the time. This song was written for the "9th Chinese Song Writing Competition", sponsored by the Canadian Chinese radio station.
Lisa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write and record "It's Okay" while rejoicing in her return to music.
"It's Okay" describes a girl who is reborn to create music... capturing Lisa's return to writing original songs. The story of a woman who's experiences through a false world of love left her without her creativity. Leaving her alone in a place where no matter how hard she tries the reality of lost love leaves her on the edge. The reality of life has hit her hard.
Today, this girl wakes up from the lies, grows and transforms the pain into strength. She learns to let go and return to her beloved musical world again. Standing on the stage and shining again is where she wants to be. She has realized that as long as she walks in the world of music the pain and hurt are no longer important... "It's Okay"
Lisa hopes that her audience and listeners feel the truth and the life in her music. No matter how much damage or trauma we have experienced as long as there is music "It's Okay"
This song has been played on stations such as ; "Toronto Chinese Radio" , "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Industrial Radio station "The Road and us", "Taiwan Radio's Independent Music Lecture ep.28"and shown live on Fairchild Television
English translation Lisa Hui & brett beatt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eS-dexOm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eOtYYzlN8eJxPxlnUKW8rho2G0g)
fairchild台灣 在 Lisa hui 許靜雯 Youtube 的評價
心滿意足
作词作曲&和音:许静雯Lisa Hui 编曲混合:Awesome Studio
Lisa 的創作心靈:
經過漫長有如地獄般的愛情歷練,無論終點是什麼風景,我們都應該懂得"心滿意足"。
寫這首歌曲的時候真的是心力交碎,而且碎得一塌糊塗,那種對愛情失望而破碎的心靈,你有感受過嗎?
錄製這首歌曲時候,進了三次錄音室,都是淚流滿面的走出來,沒有一次成功的完成錄音。到第四次時候更是崩潰嚎哭,我不斷問自己應該怎麼辦? 那時候加拿大已經不能再給我停留,要準備回香港了,事情已經不能再拖延,不錄完就真的前功盡廢了,每次都哭得停不了,怎麼可以完成呢?
於是再次豁出去,在錄音室一邊哭一邊錄,錄了好多個小時,直到凌晨4點多。才錄完主音旋律。錄完了之後又感覺少了些壓迫力,畢竟這首歌真的讓Lisa迷失在崩潰邊緣,那種疑幻疑真,徘徊得失之間的情感邊緣,迷幻而不實在的感覺,令Lisa決定在最後段的副歌部分多加幾重和聲。Lisa當刻隨心即興的和唱讓這個原本R&B的歌曲有了自己的靈魂。
「 心滿意足」告訴我們,懂得當刻的放下才能領匯心滿意足。
等待一個人回到妳的身邊,那種漫漫長夜的痛苦煎熬,日夜顛倒,自己卻逐漸失去了照顧自己的本能,每日心裡痛苦糾纏,歲月與時光同步逐漸逝去。
要努力的放下心裡唯一掛念和信任的那個「他」,近乎不可能,你能懂嗎?可是現實的一切一切,都太殘酷了...
當醒覺的那刻倒過來想,只要愛過,擁有過,自問真心愛過,享受過浪漫熱戀的時段,我們都應該「心滿意足」了吧。
雖然寫這首歌和錄唱的時候,Lisa還是處於沒放下糾纏的心態。可是面對現實的殘酷,壓抑著的情感是無法控制,激發了無可奈何的「心滿意足」的出現。
这首是繼"沒關係"之後寫的第二首歌曲,雖然說“沒關係”,可是心裡還是放不下, 也得說服自己要“心滿意足”。
這首歌有在「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Canada」有播放過,,與商業電台 嘅《馬路的事 我哋的事》, 還有台灣電台「獨立音樂講堂 -第二十八集」(DJ罐頭)。
Satisfied-
An Original Song from Lisa's song mind
When I wrote this song I was completely heart broken and had a really hard time recording it. Have you ever felt broken hearted and disappointed by love?
I entered the recording studio three times trying to record this song but each time I left in tears. I couldn't complete the recording. By the forth time I kept crying and crying. I kept asking myself what should I do? At that time I was no longer able to stay in Canada. I was ready to return to Hong Kong and my departure could not be delayed. How could I finish recording if I couldn't stop crying? So I tried again no matter how exhausted I was. I was crying in the studio and I recorded for many hours until it was 4 am. The main melody was recorded and I still felt it was not enough... something was still missing. So I added a few more harmonies to the last chorus to make it sound more full. When the harmonies in the last chorus were done, I felt relieved and was sure this is what I wanted. It gives a perfect “soul” addition to this R and B style of song. I always improvise, sing and record as many tracks as possible to make my original songs as best as they can be .
After all, this song was really about Lisa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On the emotional edge between wondering and loss. The psychedelic and unrealistic feeling that made Lisa 's impromptu chorus gives the song it's soul.
"Satisfied" tells us we don't need to be down to be satisfied.
Waiting for someone to come back to you, the long nights of pain and suffering. But gradually she had lost her instinct to take care of herself, the pain had entangled her heart everyday and time gradually passed away.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let go of the only "he" in your heart that you care about and trust. Can you understand?
But everything is reality and it is cruel. When we wake up and think about it, as long as we have loved, owned, sincerely loved and enjoyed the romantic times we should be "Satisfied".
Throughout writing and recording this song Lisa was in a state of mind that couldn't let go of the entanglement. However, in the face of cruel reality and suppressed emotions that cannot be controlled the inspiration for 'Satisfied" crystallized.
This is the second song written after "It Doesn't Matter". Although it says "it doesn't matter", I still can't let go of it in my heart, and I have to convince myself to be "Satisfied".
This song has been played on stations such as "A1 Chinese Radio Toronto" ,”Industrial Radio station "The Road and us", "Taiwan Radio's Independent Music Lecture eps.28"and shown live on Fairchild Television
Photo taken by potato
VIdeo edit by Lisa Hui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saHui1994/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isahui9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mT3fVvyu5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RNvYNTsMMGTCMcKT9Cq7doInlwQ)
fairchild台灣 在 [分享] Stuart Fairchild 響尾蛇台美混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響尾蛇除了Corbin Carroll 外還有另一個台美混血的Stuart Fairchild ... 13 F 噓ericisfish: 外野手真的沒必要啦對他打擊比台灣人都好靠別人真 01/01 08:57. ... <看更多>
fairchild台灣 在 播報看門道》響尾蛇台美混血Stuart Fairchild 速度快改良打擊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謝謝大家我是小哥如果您喜歡我的播報分析懇請您的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期待再相見 … Show more. Show more. Show less. Comments. 147. 有 台灣 名嗎XD, ... ... <看更多>
fairchild台灣 在 [分享] Stuart Fairchild 響尾蛇台美混血- 看板Baseball 的八卦
響尾蛇除了 Corbin Carroll 外
還有另一個台美混血的Stuart Fairchild
IG連結:
https://instagram.com/stu_fairchild4?utm_medium=copy_link
之前在紅人隊後來到響尾蛇
並在2021年7月在大聯盟敲出生涯首安
與家人合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121.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40995489.A.4E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