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 Kobe 像失去摰友】
文:Tan Ha Lam
不論是否 NBA 傳奇球星 Kobe Bryant 的球迷、是否曾對他切齒痛恨,甚至有否打籃球,無可否認,他的離去,總令人感覺缺少了甚麼,也總會想起關於他的記憶。網民連日於社交媒體悼念,有人輕輕惋惜,但更多人淚流不止,猶如失去至親。社會心理學家就解釋為何對很多人來說,失去 Kobe 會悲痛得像失去朋友或親人。
事故消息一出後,整個美國都在哀悼,個多星期以來,到湖人隊主場館悼念 Kobe 的人仍是絡繹不絕。他的死震驚各界,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音樂盛事格林美頒獎禮和美式足球的「超級碗」均向 Kobe 致敬、總統杜林普及前總統奧巴馬表示慰問,更有從未親身見過 Kobe 的人告訴記者,他感覺像失去家人。
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心理及大腦科學教授 Edward R. Hirt 撰文,以心理學角度解釋人們與 Kobe 素不相識,卻受其驟然離世困擾、甚至感覺如家人逝世的原因。
一、熟悉的陌生人
心理學家 Shira Gabriel 及 Melanie Green 曾撰寫有關「擬社會(Parasocial)聯繫」的文章,闡述我們往往會與陌生人產生單向關係,雖不認識,卻感覺與之緊密相連。例如訪談節目主持人 Oprah Winfrey 及 Ellen DeGeneres 積極與觀眾建立密切的關係,令一直追看其節目的忠實擁躉產生強烈的依戀感。
此情況近年亦於社交媒體上出現,只要「關注」名人,就可以了解其人際關係、情感、觀點及人生起跌。Kobe 在 Twitter 上擁有超過 1,500 萬關注者,Instagram 更有超過 2,000 萬人關注,而他亦經常於各大平台發佈近況,離世前曾在 Twitter 上分享對 LeBron James 職業生涯得分超越他的喜悅。
二、悲劇成分
Kobe Bryant 的意外離世引起了大眾強烈的情緒。他死於濃霧下的直升機意外,可觸發不同的「假設」情況,亦即「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oughts)」。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及 Amos Tversky 的研究表明,人們很容易會提出逆轉結果的假設,像是「如果天氣晴朗,Kobe 還可以活著」,使人更容易深化對負面事件的憤怒或悲傷情緒,覺得意外本來不應該發生。
另外,Kobe 的 13 歲二女兒 Gianna 同在事故中死亡。今季 NBA 比賽中,2 人曝光率極高,Kobe 經常上載與女兒練球的片段,她亦一直被視為 Kobe 的接班人。女籃界失去明日之星、Kobe 的妻子及 3 個女兒頓失兩位至親,令人感覺更為不捨。
三、對死亡的反思
根據「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意外會提醒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從而推動生者做一些更正面的事,例如聯絡疏於問候的親友以尋求安慰。在 Kobe 離世的消息傳出後,前湖人隊友 Shaquille O’Neal 打電話給幾個已疏遠的朋友道歉。他的離去似乎是一個警示:生命短暫,不必拘泥於小事。
看著 Kobe 在電視上打了 20 年籃球,他彷彿成為很多人的老朋友、偶像、精神領袖,甚至永遠的對手。或者像 LeBron James 在球場致詞時說:「Kobe Bryant(退役時)說『Mamba out(離去)』,對我們來說就是永不忘記,他會活在我們心中。(So in the words of Kobe Bryant, Mamba out. But in the words of us, not forgotten. Live on brother.)」在精神層面上,Kobe 會永遠活著。
圖片來源:路透社
詳細全文:
http://bit.ly/2u756np
延伸專題:
【「過去我總是被討厭」—— 傳奇球星 Kobe Bryant】
http://bit.ly/36AJ9u4
【敢言大帝 LeBron James 的雙重標準】
http://bit.ly/35BnaUp
【紅眼:黑曼巴蛇黑歷史】
https://goo.gl/t7beoF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 http://bit.ly/2XdWXqz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llen degeneres近況」的推薦目錄: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Easy Shen Facebook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DJ Eva Facebook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Easy Shen Facebook 八卦
「(身而為人,)你一定要認清你來到這個地球的目的。猩猩就是我在這裡的目的。他們是我的生命。所以如果要死,我會為大猩猩而死。」
根據維龍加國家公園的資料,過去二十年,已有一百七十六名護林員為了保護公園而死。
維龍加國家公園大約有七百位護林員(有些是女性),他們不少人都在周邊的村落有家庭,有小孩;他們每天真槍實彈從營地出發巡守,追尋盜獵者蹤跡、和盜獵者進行槍戰追捕;每一天,他們都抱著可能沒有辦法回到營地的決心。事實上,今年三月有一位護林員在保護公園的槍戰中喪生,導致公園因為安全問題關閉,這陣子才重新開幕。
盜獵高山大猩猩,並沒有什麼驚人的經濟價值(和盜獵大象可以賣象牙相比),多半時候是為殺而殺。它背後的假設是:如果高山大猩猩被殺光,那麼國家公園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那麼國家公園裡頭的大批自然資源,便可以理所當然的開發、掠奪、分贓。
2014年奧斯卡提名紀錄片「 Virunga」,談的就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當局,居然將維龍加山脈周邊的石油探勘權賣給英國石油公司索科(SOKO)--一而探勘權大部分都在維龍加國家公園境內。
這是違法的。徹底違法的。而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指揮官,看起來很靦腆的比利時皇族 Emmanuel de Merode(是他在2007年將剛果戰火肆虐後荒頹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給重新推上軌道),決定和剛果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抵抗到底。
紀錄片也以臥底拍攝的方式,揭露英國索科公司不僅滲透到國家公園周邊村落,跟居民洗腦「高山大猩猩擺在那邊有啥用啊挖石油才可以人出去錢進來大家發大財啊」(!),還行賄剛果著名叛軍集團 M23 將領,承諾可以有石油營利回扣,甚至連國家公園自己的護林員都被收買。
【石油,猩猩孤兒院,和 M23 叛軍:寫在大猩猩自拍照的背面】
你這幾天是不是也有看到這張大猩猩自拍照片,覺得好可愛然後按讚?
但你知道嗎,他們並不是一般大猩猩,而是處於紅色警戒的滅絕狀態、名列全球十大瀕危物種的高山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
全世界的高山大猩猩,數量加起來只剩不到一千隻。沒錯,一千隻。但說是「全世界」也不恰當,因為只有在非洲中部的維龍加山脈(Virunga,火山的意思),才有高山大猩猩的蹤影;而維龍加山脈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盧安達三國毗鄰交界--
那是一個地球生物多樣性數一數二豐富,卻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黑暗的地帶。1998 年第二次剛果戰爭就有五百萬人喪生,一百多萬人流亡;一直到今天,鄰國軍隊、叛軍集團、部落軍隊……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邊不時點燃戰火。
人類的權力戰爭遊戲、盜獵捕殺,使得高山大猩猩幾度瀕臨滅絕,據 The Guardian 報導,1994-1997 年盧安達種族清洗亂局時,高山大猩猩一度只剩下 300 隻。
你看到的,那張照片中的兩隻高山大猩猩,她們正是在種種人為磨難中少數活下來的孤兒猩猩;她們有名字,其中一隻叫做 Ndakazi。
Ndakazi 在 2007 年 4 月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媽媽就被盜獵者近距離獵殺。當 Ndakazi 被維龍加國家公園的護林員(也就是反盜獵員)發現的時候,已經嚴重脫水,奄奄一息,眼神中滿是驚恐地,躲在死去的媽媽懷裡。生命跡象極不穩定的 Ndakazi,被送到維龍加國家公園裡全世界唯一的高山大猩猩孤兒所(Senkwekwe Centre)。
小猩猩就跟人類幼兒一樣,需要關愛和密切照護,容易受到驚嚇。 Ndakazi 被送到孤兒所的那晚,維龍加山脈整夜雷雨轟轟大作--這張照片中站在後方的飼養員,他叫 Andre Bauma ,是他當時將虛弱的 Ndakazi 緊緊抱在懷裡,徹夜不眠地安撫。
後來 Ndakazi 順利活下來,才有十二年後今天這張舉世聞名的「自拍照」。
*
Ndakazi 的家--廣義上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同時也是 300 多隻高山大猩猩的居所,和大象、㺢㹢狓(Okapi)、和七百多種鳥類一起生活。維龍加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古老的國家公園,1925 年剛果還在比利時治下,以研究高山大猩猩為初衷,由比利時國王 Albert 批准成立, 1979 年成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根據維龍加國家公園的資料,過去二十年,已有一百七十六名護林員為了保護公園而死。
維龍加國家公園大約有七百位護林員(有些是女性),他們不少人都在周邊村落有家庭,有小孩;他們每天真槍實彈從營地出發巡守,追尋盜獵者蹤跡、和盜獵者進行槍戰追捕;每一天,他們都抱著可能沒有辦法回到營地的決心。事實上,今年三月剛有一位護林員在保護公園的槍戰中喪生,導致公園因為安全問題關閉,這陣子才重新開幕。
盜獵高山大猩猩,並沒有什麼驚人的經濟價值(和盜獵大象可以賣象牙相比),多半時候是為殺而殺。它背後的假設是:如果高山大猩猩被殺光,那麼國家公園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那麼國家公園裡頭的大批自然資源,便可以理所當然的開發、掠奪、分贓。
2014年奧斯卡提名紀錄片「 Virunga」,談的就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當局,居然將維龍加山脈周邊的石油探勘權賣給英國石油公司索科(SOKO)--一而探勘區大部分都在維龍加國家公園境內。
這是違法的。徹底違法的。而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指揮官,看起來很靦腆的比利時皇族 Emmanuel de Merode(這個人在2007年將剛果戰火肆虐後滿目瘡痍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給重新推上軌道),決定和剛果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對抗到底。
紀錄片也以臥底拍攝的方式,揭露英國索科公司不僅滲透到國家公園周邊村落,跟居民洗腦「高山大猩猩擺在那邊有啥用啊挖石油才可以人出去錢進來大家發大財啊」(!),還行賄剛果著名叛軍集團 M23 將領,承諾石油營利回扣,甚至連國家公園自己的護林員都收買。
在戰亂危及時刻, M23 叛軍開著坦克車和大砲攻進維龍加國家公園總部,而剛果政府當局早已落跑的前天,指揮官 de Merode 在集合場上對立正站好的護林員說,「如果他們(M23)進來,而我們抵擋不住,那我會是最後一個離開這裡的人。」
那位救了 Ndakazi 一命、照片後方的Bauma,這一天,並沒有在惡名昭彰的M23叛軍佔領村落前夕回到家人身邊,而是選擇留下來,陪伴他從小看到大的四隻小猩猩。淺淺的日光下,他坐在院子的空地上,一邊整理看起來很鳥的槍(是裡面要加木屑點燃的那種真的鳥到爆),一邊緩慢地說:
「(身而為人,)你一定要認清你來到這個地球的目的。猩猩就是我在這裡的目的。他們是我的生命。所以如果要死,我會為大猩猩而死。」
(對這紀錄片真的很好哭看到這邊我哭得亂七八糟哭得眼花撩亂)
*
一如你現在知道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倖存下來了,而且仍然正常運作著。(指揮官 de Merode 一度被暗伏突擊、身中數槍,不過他也活下來了,直至今日仍然堅守崗位積極募款)
但威脅一直沒有解除。高山大猩猩還是在貪腐的政府,戰事混斷的人類國界,和開發經濟利益的貪婪垂涎,眾多危機環伺之下,脆弱地,努力地生存著。
其實維龍加國家公園,只是維龍加山脈上三座有高山大猩猩棲息地的地點之一。艾倫脫口秀的艾倫(Ellen Degeneres,aka. 我艾)去年六十歲生日,成立艾倫基金會 The Ellen Fund ,和 Dian Fossey 基金會合作,在另外一邊盧安達境內的火山國家公園內,進行科學研究、追蹤保護高山大猩猩的工作。
Dian Fossey 其實也很有意思。她是第一位系統性研究高山大猩猩的靈長動物學家,和研究黑猩猩(chimpanzees)的 Jane Goodall,和研究紅毛猩猩(orangutans)的 Birutė Galdikas,為研究靈長類的三大女性先驅,被世人稱作”Trimates”(有人類學家或動物學家知道該怎麼翻嗎~?)。但 Fossey 1985 年在自己的盧安達營地內被謀殺身亡,一般認為跟她反對高山大猩猩盜獵的生態保護立場有關。不過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題外話--維龍加指揮官 de Merode 的妻子名叫 Louise Leakey ,很耳熟對吧?她的祖父就是當年派珍古德等三位女性到全球各地去研究靈長動物的 Louis Leakey 啊!是鐵錚錚的嫡傳孫女啊!現在也延續家族傳統成為優秀的古生物學家了啊!)
說這麼多,真正只是想說,這張猩猩自拍照其實是來自維龍加國家公園的官方 IG ,目的是為園內高山大猩猩和不幸喪生的護林員(fallen rangers)的家人募款。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在按讚以外,歡迎到維龍加國家公園的網站(或是 Ellen Degeneres 的基金會),追蹤國家公園的近況、線上捐款,支持高山大猩猩的保護運動和維龍加山脈周邊居民——周邊居民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國家公園如果可以穩定營運,會對周邊地方經濟產生莫大助益。不論是相應的觀光資源或工作機會,都可以讓迫於生計的村民(特別是小孩),免於遭到周邊叛軍的組織吸收。
再不然,拜託你一定要看看紀錄片 Virunga ,真的很好看,也很好哭,一邊看一邊真心覺得人類不倒地球不會好。而且 Netflix 有買版權,在家也看得到。
再再再不然,就一起在心裡唸一段珍古德的話吧:
「人類終於來到這裡,這個有史以來最聰慧的物種。所以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毀掉我們擁有的唯一一座星球?」
(Here we are, the most clever species ever to have lived. So how is it we can destroy the only planet we have?)
——————————————
備註:
自拍照來源:維龍加國家公園的IG(追起來!
http://bit.ly/2J1gcz2
維龍加國家公園
https://virunga.org
艾倫基金會 The Ellen Fund
https://theellenfund.org
延伸:
紀錄片中隻身跟M23叛軍將領、SOKO公司員工對談,獲得稀有資訊的獨立戰線記者 Mélanie Gouby ,關於Virunga紀錄片的電視訪談(2014)
http://bit.ly/2GEzuHZ
The Guardian 有關護林員的報導(2018)
http://bit.ly/2GD66li
Louise Leaky 的TED演講(2009)
http://bit.ly/2PxhenG
——————————————
Medium 圖文並茂好讀版:
http://bit.ly/2vtJLBn
——————————————
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DJ Eva Facebook 八卦
文長,但值得閱讀。❤️
這是前些日子社群網站瘋傳的照片,背後的故事不可不知。
當然,台灣也有許多需要我們關注的議題,閱讀是讓我們知道更多,擴展視野和思考的高度,才能再面對自己愛的、有感的、關心的,有更多能量給予,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人。
【石油,猩猩孤兒院,和 M23 叛軍:寫在大猩猩自拍照的背面】
你這幾天是不是也有看到這張大猩猩自拍照片,覺得好可愛然後按讚?
但你知道嗎,他們並不是一般大猩猩,而是處於紅色警戒的滅絕狀態、名列全球十大瀕危物種的高山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
全世界的高山大猩猩,數量加起來只剩不到一千隻。沒錯,一千隻。但說是「全世界」也不恰當,因為只有在非洲中部的維龍加山脈(Virunga,火山的意思),才有高山大猩猩的蹤影;而維龍加山脈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盧安達三國毗鄰交界--
那是一個地球生物多樣性數一數二豐富,卻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黑暗的地帶。1998 年第二次剛果戰爭就有五百萬人喪生,一百多萬人流亡;一直到今天,鄰國軍隊、叛軍集團、部落軍隊……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邊不時點燃戰火。
人類的權力戰爭遊戲、盜獵捕殺,使得高山大猩猩幾度瀕臨滅絕,據 The Guardian 報導,1994-1997 年盧安達種族清洗亂局時,高山大猩猩一度只剩下 300 隻。
你看到的,那張照片中的兩隻高山大猩猩,她們正是在種種人為磨難中少數活下來的孤兒猩猩;她們有名字,其中一隻叫做 Ndakazi。
Ndakazi 在 2007 年 4 月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媽媽就被盜獵者近距離獵殺。當 Ndakazi 被維龍加國家公園的護林員(也就是反盜獵員)發現的時候,已經嚴重脫水,奄奄一息,眼神中滿是驚恐地,躲在死去的媽媽懷裡。生命跡象極不穩定的 Ndakazi,被送到維龍加國家公園裡全世界唯一的高山大猩猩孤兒所(Senkwekwe Centre)。
小猩猩就跟人類幼兒一樣,需要關愛和密切照護,容易受到驚嚇。 Ndakazi 被送到孤兒所的那晚,維龍加山脈整夜雷雨轟轟大作--這張照片中站在後方的飼養員,他叫 Andre Bauma ,是他當時將虛弱的 Ndakazi 緊緊抱在懷裡,徹夜不眠地安撫。
後來 Ndakazi 順利活下來,才有十二年後今天這張舉世聞名的「自拍照」。
*
Ndakazi 的家--廣義上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同時也是 300 多隻高山大猩猩的居所,和大象、㺢㹢狓(Okapi)、和七百多種鳥類一起生活。維龍加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古老的國家公園,1925 年剛果還在比利時治下,以研究高山大猩猩為初衷,由比利時國王 Albert 批准成立, 1979 年成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根據維龍加國家公園的資料,過去二十年,已有一百七十六名護林員為了保護公園而死。
維龍加國家公園大約有七百位護林員(有些是女性),他們不少人都在周邊村落有家庭,有小孩;他們每天真槍實彈從營地出發巡守,追尋盜獵者蹤跡、和盜獵者進行槍戰追捕;每一天,他們都抱著可能沒有辦法回到營地的決心。事實上,今年三月剛有一位護林員在保護公園的槍戰中喪生,導致公園因為安全問題關閉,這陣子才重新開幕。
盜獵高山大猩猩,並沒有什麼驚人的經濟價值(和盜獵大象可以賣象牙相比),多半時候是為殺而殺。它背後的假設是:如果高山大猩猩被殺光,那麼國家公園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那麼國家公園裡頭的大批自然資源,便可以理所當然的開發、掠奪、分贓。
2014年奧斯卡提名紀錄片「 Virunga」,談的就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當局,居然將維龍加山脈周邊的石油探勘權賣給英國石油公司索科(SOKO)--一而探勘區大部分都在維龍加國家公園境內。
這是違法的。徹底違法的。而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指揮官,看起來很靦腆的比利時皇族 Emmanuel de Merode(這個人在2007年將剛果戰火肆虐後滿目瘡痍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給重新推上軌道),決定和剛果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對抗到底。
紀錄片也以臥底拍攝的方式,揭露英國索科公司不僅滲透到國家公園周邊村落,跟居民洗腦「高山大猩猩擺在那邊有啥用啊挖石油才可以人出去錢進來大家發大財啊」(!),還行賄剛果著名叛軍集團 M23 將領,承諾石油營利回扣,甚至連國家公園自己的護林員都收買。
在戰亂危及時刻, M23 叛軍開著坦克車和大砲攻進維龍加國家公園總部,而剛果政府當局早已落跑的前天,指揮官 de Merode 在集合場上對立正站好的護林員說,「如果他們(M23)進來,而我們抵擋不住,那我會是最後一個離開這裡的人。」
那位救了 Ndakazi 一命、照片後方的Bauma,這一天,並沒有在惡名昭彰的M23叛軍佔領村落前夕回到家人身邊,而是選擇留下來,陪伴他從小看到大的四隻小猩猩。淺淺的日光下,他坐在院子的空地上,一邊整理看起來很鳥的槍(是裡面要加木屑點燃的那種真的鳥到爆),一邊緩慢地說:
「(身而為人,)你一定要認清你來到這個地球的目的。猩猩就是我在這裡的目的。他們是我的生命。所以如果要死,我會為大猩猩而死。」
(對這紀錄片真的很好哭看到這邊我哭得亂七八糟哭得眼花撩亂)
*
一如你現在知道的,維龍加國家公園倖存下來了,而且仍然正常運作著。(指揮官 de Merode 一度被暗伏突擊、身中數槍,不過他也活下來了,直至今日仍然堅守崗位積極募款)
但威脅一直沒有解除。高山大猩猩還是在貪腐的政府,戰事混斷的人類國界,和開發經濟利益的貪婪垂涎,眾多危機環伺之下,脆弱地,努力地生存著。
其實維龍加國家公園,只是維龍加山脈上三座有高山大猩猩棲息地的地點之一。艾倫脫口秀的艾倫(Ellen Degeneres,aka. 我艾)去年六十歲生日,成立艾倫基金會 The Ellen Fund ,和 Dian Fossey 基金會合作,在另外一邊盧安達境內的火山國家公園內,進行科學研究、追蹤保護高山大猩猩的工作。
Dian Fossey 其實也很有意思。她是第一位系統性研究高山大猩猩的靈長動物學家,和研究黑猩猩(chimpanzees)的 Jane Goodall,和研究紅毛猩猩(orangutans)的 Birutė Galdikas,為研究靈長類的三大女性先驅,被世人稱作”Trimates”(有人類學家或動物學家知道該怎麼翻嗎~?)。但 Fossey 1985 年在自己的盧安達營地內被謀殺身亡,一般認為跟她反對高山大猩猩盜獵的生態保護立場有關。不過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題外話--維龍加指揮官 de Merode 的妻子名叫 Louise Leakey ,很耳熟對吧?她的祖父就是當年派珍古德等三位女性到全球各地去研究靈長動物的 Louis Leakey 啊!是鐵錚錚的嫡傳孫女啊!現在也延續家族傳統成為優秀的古生物學家了啊!)
說這麼多,真正只是想說,這張猩猩自拍照其實是來自維龍加國家公園的官方 IG ,目的是為園內高山大猩猩和不幸喪生的護林員(fallen rangers)的家人募款。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在按讚以外,歡迎到維龍加國家公園的網站(或是 Ellen Degeneres 的基金會),追蹤國家公園的近況、線上捐款,支持高山大猩猩的保護運動和維龍加山脈周邊居民——周邊居民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國家公園如果可以穩定營運,會對周邊地方經濟產生莫大助益。不論是相應的觀光資源或工作機會,都可以讓迫於生計的村民(特別是小孩),免於遭到周邊叛軍的組織吸收。
再不然,拜託你一定要看看紀錄片 Virunga ,真的很好看,也很好哭,一邊看一邊真心覺得人類不倒地球不會好。而且 Netflix 有買版權,在家也看得到。
再再再不然,就一起在心裡唸一段珍古德的話吧:
「人類終於來到這裡,這個有史以來最聰慧的物種。所以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毀掉我們擁有的唯一一座星球?」
(Here we are, the most clever species ever to have lived. So how is it we can destroy the only planet we have?)
——————————————
備註:
自拍照來源:維龍加國家公園的IG(追起來!
http://bit.ly/2J1gcz2
維龍加國家公園
https://virunga.org
艾倫基金會 The Ellen Fund
https://theellenfund.org
延伸:
紀錄片中隻身跟M23叛軍將領、SOKO公司員工對談,獲得稀有資訊的獨立戰線記者 Mélanie Gouby ,關於Virunga紀錄片的電視訪談(2014)
http://bit.ly/2GEzuHZ
The Guardian 有關護林員的報導(2018)
http://bit.ly/2GD66li
Louise Leaky 的TED演講(2009)
http://bit.ly/2PxhenG
——————————————
Medium 圖文並茂好讀版:
http://bit.ly/2vtJLBn
——————————————
ellen degeneres近況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DTkTKi5p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