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爆大量油外洩 美加強審查陸企上市!
◎下半年景氣率先復甦 工具機後市可期?!
◎週K三紅中多確立? 反壓重vs.量先價行?
◎費半打訊號彈 預告台股有望攻11800?!
◎大健康產業當道 追社交距離延伸商機!
◎美EDA成封殺華為屠龍刀 IC設計業因應?
◎美5大技術讓中卡脖 台廠利弊得失分析!
eda ic設計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八卦
這篇採訪還滿簡單易懂的,受訪者很中肯,尤其談中國那段非常正確,不熟悉晶圓廠但又想多瞭解的人可以看這篇。
————————
中國發展半導體業主要有一個大基金支持,規模很大,這個大基金什麼都要做,從系統IC設計、晶圓代工、記憶體,封裝測試再到設備跟材料,不像台灣的台積電只專心把資本支出投入晶圓代工。
從金額上來看,大基金無法集中投資,二來每個省的經營跟另外一個省沒有從屬關係,綜效沒有發生。
其次,有很多是從地方政府甚至到企業負責人,可能是先有這樣的計畫去做得到補助,再積極的累積經驗。
台灣半導體業早期也想跟其他國家競爭,很多廠商當時都不用台灣的設備跟材料,觀念不同,造成不同的文化。如台積電早期還是用美歐日的設備,期許自己是世界一流的企業,為客戶、股東負責,所以沒有太多民族大義,讓客戶得到最好的成果,就是整個企業思考的邏輯。
韓國在三星的扶植下,會培養自已的設備跟材料廠。三個地區的風貌跟生態就不同。台積電對於客戶或供應商,基本上採取的是一個大同盟的概念,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半導體很多的技術門檻跟專利是很難突破的,前段的晶圓代工設備,即使台灣現在是最大的設備購買國家來談設備的本土化,基本上也是非常大的門檻,所以半導體的技術跟專利其實進入門檻很高。
相較這二十年的發展來看,中國半導體絕對有長足的進步,但離台灣還有一段蠻大的距離。以中芯國際為例,現在製程技術從28奈米到14奈米,但以台積電來看,已經從7、5看到3、2奈米。
所以中國這十多年來確實是有長足的進步,但離世界一流的競爭對手,還有需要努力的地方。在過去五年,中國其實比較大的進展是前面早期比較多在做晶圓代工的部份,過去幾年才開始發展記憶體。
另外,不同的區塊都有不同的差距,原先台灣比較擔心是IC設計的部份,中國有自己的品牌、系統廠商,然後系統廠商養了自己的IC設計公司,這方面對台灣的競爭優勢是比較大的影響。
現在在整個的中美貿易限制過程中,其實對中國IC設計公司有部份的影響,三大EDA(電子設計)工具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及美國友好的盟友等,在晶圓代工的部份,每個世代約有兩年以上的差距,現在中國卡在14奈米,台灣已經往5、3、2、1奈米走,一樣的狀況,你做不到7就做不到5,這沒辧法彎道超車的。
現在全球在先進製程上的晶圓製造商,大概玩得起的只有台積電、英特爾跟三星,不管在資本上的實力,或以技術上的能力,即使在中段的晶圓代工,像聯電跟格芯也都放棄往先進製程的方向走。
如聯電自從宣布不往微縮的方向推下去之後,財務壓力狀況就減緩,可以去調整體質,不用去做先進的投資,把財務調整後,橫向的去購買如日本的半導體公司,成為成熟跟主流的一個玩家。
台積電跟三星的競爭已經很久,不管從7奈米、5奈米,或3奈米,三星在蠻多世代宣稱比台積電快,但從實際銷售成績與掌握度來看,台積電還是領先三星很多的。台積電三奈米在明年下半年試產,與三星時間點差不多,台積電領先的部份不只是技術,還有對客戶的掌握度,以及客戶的信賴度,這對三星來說,短期內或許難超越台積電,長期則未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1824/5109496?from=ednappsharing
eda ic設計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八卦
走一趟 Cadence 辦公室就會發現,有別於以往科技業給人男性居多的刻板印象,在這裡可以看到更多元的職場文化。
堅韌、細膩的女力,成為推動工作的重要特質!
科技新報採訪了 Cadence 女力軍團💪
透過四位受訪者,帶大家深入了解多元職場文化
聽聽她們給予欲進入半導體產業女性的建議。
eda ic設計 在 IC設計種類?EDA?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最近在逛104,發現IC設計有好多種,數位IC、類比IC、射頻IC,甚至有的只寫IC設計,想請問這幾種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另外,EDA是屬於數位還是類比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