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18【憂鬱症是不知足?19歲確診,專訪金曲歌手謝震廷:「我也不想想太多啊!」】
⠀
(詳見原文:https://bit.ly/3a1dLHp)
⠀
「活著固然很辛苦,但請一定要好好活著。」還記得星光弟弟嗎?爆紅後,名氣伴隨著陰影,謝震廷換了三所國中,上課都坐第一排,就不用看到同學。19歲確診憂鬱症,他害怕窗戶、馬路與浴缸,常無故哭泣,不吃藥就只能癱著。如今,拿下金曲新人獎的謝震廷,終於能與共存了8年的病做朋友,宣告:「儘管傷害我吧,我會活得更好,讓你跌破隱形眼鏡!」
⠀
謝震廷從小學就喜歡唱歌,旁人也知道他真的能唱。他曾在合唱團擔任獨唱,也曾在學校禮堂,當眾唱出《勇氣》對女同學告白。跟媽媽、舅舅去KTV時,媽媽總是點了張雨生、楊培安的歌,想聽他飆高音。2007年,謝震廷只有13歲,在舅舅的報名下,參加紅極一時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一路唱進前十強,還發了2張合輯。當時還是國中生的他,彷彿四周籠罩著光。
⠀
“有多強的光,就有多深的陰影。”
⠀
同學的嘲諷、霸凌伴隨名氣而至,謝震廷陸續換了3所國中,疏遠人群,甚至沒有買畢業紀念冊;加上雙親離異,種種因素,致使處於青少年時期的他,陷入憂鬱的泥淖中。
19歲時,謝震廷確診憂鬱症,開始服藥。在醫師建議下,他一頭栽進閱讀,3個月看了近百本書。他讀腦科學、心理學,也念哲學、經典文學。3年後,他帶著首張個人專輯《查理》重返歌壇,一舉拿下金曲獎最佳新人。
⠀
取名「查理」,是出自經典小說《24個比利》作者凱斯(Daniel Keyes)的處女作《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書中主角。
謝震廷反覆讀了這本書,覺得自己就像查理,「從書裡得到很多被理解、被接受,還有釋懷跟出口。」漸漸地,他找到了存在的意義,透過創作記錄生活。他的兩張專輯《查理》與《愛麗絲》,唱的是自己的故事,藉由音樂告訴聽眾「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籌備中的新專輯,則是探討「我是誰」。
⠀
如今,憂鬱症帶給謝震廷的折磨,已內化成他創作的養分,一如他所言,「借力使力,be water。」
⠀
以下是謝震廷專訪精華:
⠀
國中那時候,就像從天堂掉到地獄。
你就想,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人格塑造還沒完成,經歷一夕之間爆紅,在學校有好有壞的遭遇,又遇到變聲,很想找個洞鑽進去,很沒有自信⋯ 但我還是很喜歡音樂。
有一天放學回家,母親載我,我在機車後座問她,可不可以買一把吉他?那時候我們的經濟狀況不是太好,大概剩3、5千塊,是這個月要吃飯的費用,但母親二話不說,帶我去買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所以我很感謝我母親。
⠀
“上課坐第一排,就不用看到同學”
⠀
但在國一那年,我是學藝股長,要幫忙發聯絡簿,不小心翻到我最好朋友的聯絡簿,看到他一直在攻擊我,我很難過。從那時開始對人很有戒心,變得很孤僻,導致後來上了專科,都不太敢交朋友。我不想對任何人釋出善意,因為當我向你釋出善意,也代表你有百分之百傷害我的權利。那時候下課,我就自己跑去頂樓,偷偷帶吉他在上面練。
⠀
“我覺得那時候壓力很大,上課都坐第一排,因為這樣我只看得到黑板跟老師,看不到同學,也不用再看他們傳紙條。”
⠀
國中時期的朋友,其實年紀都比我長,比方說我的恩師王治平老師。當時受到很多哥哥姊姊的照顧,幫助我走過那段時期,要是沒有他們,我應該很可能就歪掉了。那時候,我父母也因為我的學業,或是要不要繼續參加比賽、跟著星光幫發片,想法上有滿大的分歧,所以他們後來離婚了。
⠀
“我也不想想那麼多啊”
⠀
不管是在家庭跟學校,那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尤其在13到18歲這個人格塑造很重要的時期,我是把自己關起來的,困在一個泡泡裡面。大概到了15、16歲,開始打工賺錢,我那時候住斗六,每週到台中駐唱,唱完下高雄練團,想說當練功,反正我在變聲。我坐客運時,幾乎每一趟都在哭,持續了兩年多,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是後來19歲時被經紀人帶去看醫生,才發現我生病了。
⠀
“母親曾經說,我就是想太多,我可以理解這不是惡意的,但聽到還是會不舒服,我就是因為想太多才會生病,可是我也不想想那麼多啊!”
⠀
我找了很多醫生,後來遇到何俊憲醫生,他很有耐心地聽我說,有點像是幫我諮商。就是我在海上漂流,終於抓到一個救生索,然後他把我拉上來。他推薦我去閱讀、旅行。我自己排書單、逼自己環島、去聽講座,只要有免費的講座就去。
⠀
我花了兩三年才逐漸接受這件事,我心情就是很低落,所以乖乖吃藥,跟它(憂鬱症)和平共處。
⠀
“我有斷過藥,那時候有種想法,我一輩子都要依賴藥物了嗎?結果大概一個月癱在地上,沒辦法行動,後來想說算了,就吃藥嘛!”
⠀
如果真的吃了藥還是沒用,那就創作吧!所以第一張唱片聽起來比較憂鬱,反映我當時的心理狀態。
⠀
“害怕窗戶、浴缸,枕頭常是濕的”
⠀
其實我有寫一首歌,但沒有發表過,因為太黑暗了。就是我害怕看到窗戶、馬路、浴缸,會想到很不好的事。那時候常常要換枕頭套,因為每次醒來都是濕的,都是眼淚。我有另一首歌《You Found Me》就是寫當時的狀態。
⠀
音樂是一個一直push我,是我醒來會覺得有幹勁、有動力去做的事。可能我戶頭剩下3000元,我還是會去買吉他的弦,我會把音樂做好。而且我做這件事的同時,會渲染到其他人,他們有他們的解讀,可能就影響他們的一生。
⠀
有人因為聽《燈光》認識,後來結婚了,我覺得這很不可思議,就是Why not?做音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是我跟世界溝通的方式。
⠀
“每次唱《燈光》時,我都會對台下說:「活著固然很辛苦,會遇到很多挫折與磨難,但請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因為只有好好活著,才是推翻一切不幸的籌碼。我們不用做24小時開朗的太陽,但是可以做彼此心裡的燈光。」”
⠀
它(憂鬱症)是我的朋友,也幫助我很多,帶我看到不同視野,可能是其他可能沒有生病的人察覺不到的。我可能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思考怎麼寫一首歌給他,鼓勵他,或是我能察覺自己情緒有點低落,怎麼療癒自己。現在的我已經OK,來吧,儘管傷害我吧,因為這會讓我變得更強,我會活得更好,讓你跌破隱形眼鏡。(笑)
⠀
*小辭典:憂鬱症不是不知足,那是什麼?*
⠀
常見病因/
生物學因素(腦內生物傳導、內分泌、大腦構造等)、心理社會壓力(生活壓力、病前人格、早期失親、失落、仇恨內射、無價值、學習來的無助感、錯誤認知等)及基因遺傳
⠀
9大症狀/
體重減輕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度、精神激昂或遲滯、疲倦或缺乏活力(生理)、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無價值感或罪惡感、注意力減退或猶豫不決、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心理)。具以上2項症狀且持續2週以上,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
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及休養。服藥需至少2週至1個月才能逐漸看到效果。憂鬱症治療分為急性期、持續期和維持期,急性期治療至少需3個月,持續期達6個月
⠀
求助資源/
.校園諮商輔導中心
.企業內部、外部合作單位
.張老師1980、生命線1995、自殺防治中心
.社區諮商中心
.合法線上諮商平台FarHugs
.心理諮商所、身心科診所
⠀
採訪整理:蔡立勳 共同採訪:何綺
資料來源: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實習心理師程威銓(海苔熊)、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
採訪整理:林倖妃、蔡立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
dsm 5憂鬱症 在 海苔熊 Facebook 八卦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往往最辛苦的不是病痛本身,而是要花一輩子和別人解釋⋯⋯
.
他們不能理解的是,你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能力下降、思考能力遲鈍、重複聚焦在負面的事情上、每天好累好累的感覺⋯⋯凡此種種並不是因為你不努力,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你已經好努力了,可是卻還是無法達到他們的期望,然後這第二層的壓力,才讓你更為絕望。
.
前陣子我們在心理祭討論「貪婪」這個主題的時候, #方格正 心理師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細節我記不太清楚,但大意大概是說——過度的貪婪當然是不好的,但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都失去慾望、甚至沒有動力去要一點什麼,那麼很有可能也是一種憂鬱的狀態。
.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了這篇文章*,雖然是某農場翻譯的,但不得不說實在是道盡了憂鬱症患者的心境:得花好大力氣試圖去說服別人自己的狀態並非自己所能控制,但同時卻要被別人貼上「不努力」、「懶惰」、「想不開」等等的標籤。
.
如果當一個人發燒的時候,你不會叫他多努力一點就不會發燒了,那為什麼當一個人憂鬱症狀發作的時候,你還要叫他努力呢?
.
#我們來看看DSM裡面列出來的症狀
1.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呈現憂鬱情緒
2.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對於全部(或幾乎全部)的活動都喪失興趣或無法從中感到愉悅;
3.體重明顯減少/增加(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都有食慾減低/增加的現象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思考或動作變得遲鈍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沒有力氣
7.幾乎每天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過度或不合理的罪惡感
8.幾乎每天都感到思考或專注能力的下降,或變得猶豫不決;
9.反覆出現輕生的念頭,或反覆出現沒有具體計劃的自殺意念,或已出現自殺企圖或已有特定的自殺計劃。**
.
換言之,一開始提到的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想太多,其實並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因為這些症狀就像發燒一樣,並不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其實,在這樣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能夠懂你,能夠輕輕地跟你說沒關係,不是你的錯,就很夠了。
.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人,請不要再用外在的聲音來責備自己,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當你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記得呼吸就好了。
.
#黑暗心理學 #罪生夢死 #失落戀花園
#懶惰 #貪婪 #ig報名看限動
搶票 https://reurl.cc/0Gdyo
* https://reurl.cc/zLDXk
—————
** 修改引自本文 《心情不好就是憂鬱症嗎?憂鬱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陳裕雄醫師、劉英杰醫師撰寫,丘彥南醫師編修
dsm 5憂鬱症 在 Facebook 八卦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往往最辛苦的不是病痛本身,而是要花一輩子和別人解釋⋯⋯
.
他們不能理解的是,你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能力下降、思考能力遲鈍、重複聚焦在負面的事情上、每天好累好累的感覺⋯⋯凡此種種並不是因為你不努力,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你已經好努力了,可是卻還是無法達到他們的期望,然後這第二層的壓力,才讓你更為絕望。
.
前陣子剛好在網路上看到了這篇文章*,雖然是某農場翻譯的,但不得不說實在是道盡了憂鬱症患者的心境:得花好大力氣試圖去說服別人自己的狀態並非自己所能控制,但同時卻要被別人貼上「不努力」、「懶惰」、「想不開」等等的標籤。
.
如果當一個人發燒的時候,你不會叫他多努力一點就不會發燒了,那為什麼當一個人憂鬱症狀發作的時候,你還要叫他努力呢?
.
#我們來看看DSM裡面列出來的症狀
1.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呈現憂鬱情緒
2.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對於全部(或幾乎全部)的活動都喪失興趣或無法從中感到愉悅;
3.體重明顯減少/增加(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都有食慾減低/增加的現象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思考或動作變得遲鈍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沒有力氣
7.幾乎每天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有過度或不合理的罪惡感
8.幾乎每天都感到思考或專注能力的下降,或變得猶豫不決;
9.反覆出現輕生的念頭,或反覆出現沒有具體計劃的自殺意念,或已出現自殺企圖或已有特定的自殺計劃。**
.
換言之,一開始提到的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想太多,其實並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因為這些症狀就像發燒一樣,並不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其實,在這樣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能夠懂你,能夠輕輕地跟你說沒關係,不是你的錯,就很夠了。
.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人,請不要再用外在的聲音來責備自己,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當你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記得呼吸就好了。
—————
** 修改引自本文 《心情不好就是憂鬱症嗎?憂鬱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陳裕雄醫師、劉英杰醫師撰寫,丘彥南醫師編修
dsm 5憂鬱症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復正常。
憂鬱症會不斷侵蝕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在沒有事情發生的情況下陷入強烈的痛苦和極度的悲觀中!
資訊爆炸、繁雜的現代社會人人容易就有憂鬱的情緒
前陣子理科太太也表示丈夫患有憂鬱症的事情,但目前已得到好轉
所以憂鬱症如果在正確的方式和調理下是會好起來的。
我們要給予憂鬱症患者的幫助影片裡也提過了,不要只是一味的歧視或嫌他們煩。
-------------------------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pression_(mood)
https://medicaidmentalhealth.fmhi.usf.edu/_assets/file/Guidelines/2017-2018%20Treatment%20of%20Adult%20Major%20Depressive%20Disorder.pd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A%91%E9%83%81%E7%97%87
https://www.who.int/topics/depression/zh/
https://www.5914.com.tw/Questions/28400
http://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inform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anchol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3%E8%8A%82%E6%80%A7%E6%8A%91%E9%83%81%E7%97%87
http://mindpro.hk/%E8%AE%A4%E8%AF%86%E8%BA%81%E9%83%81%E7%97%87/?lang=zh-hans
https://www.psycom.net/depression-definition-dsm-5-diagnostic-crite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