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短短的4分44秒,我計畫了19處經典翻玩+3個知名地標,需要符合這首歌探討的主題,言之有物,而非只是炫技,我在乎所有的細節,所有的劇情轉折,視覺轉場的流暢,甚至是每個畫面暗藏的意義,盡量讓每分每秒都不被浪費。希望不要辜負一首頂尖的好歌。
解密🔥GEM鄧紫棋-摩天動物園MV- 導演破解版!!!
歡迎來到摩天動物園,這是一場視覺的壯遊歷險!!!我們以致敬Joy Division的《Unknown Pleasures》唱片封面拉開序幕,這似海浪的黑底白線條,其實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 1919的脈衝信號,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欣喜若狂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以為找到了人類不孤單的證據?最終被證實只是來自2千光年之外,狐狸星座一顆垂死的恒星發出的規律脈衝信號,沒錯! 就是那麼遙遠與孤獨,如同我們“活在摩天動物園”看似繽紛,卻還是感到孤獨。
“傳說在伊甸 原始的愛沒有欺騙”(歌詞)
我們以Nirvana《NEVERMIND》唱片封面的嬰兒與蘋果來象徵伊甸園,後來蘋果被咬了一口我們則是翻玩了《Apple Logo》,象徵文明正在進化,也象徵著純真的善良開始有了些變化。
畫面來到了經典的浮世繪畫作,我們把富士山,形狀聯想換成金字塔,把畫裡的船換成了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符合這首歌詞想探討的人性與獸性。
站在金字塔頂端插上巨大”紫旗”的紫棋,金字塔形狀聯想到了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折射出來的彩虹象徵跨性別的愛與和平。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歌詞)
名畫《美國哥德式》象徵著艱苦的勞動,與19世紀社會的男權至上,畫面上我們刻意少了男主角,獨留鄧紫棋,象徵新時代女性獨立與力量。
鄧紫棋在愛麗絲夢遊仙境,騎著巨大的兔子,被巨大手抓住則是致敬經典電影《金剛》,因白色巨手狠狠擠壓滲出血則是致敬Green Day 2004年的反戰專輯《American Idiot》唱片封面,兩旁的惡魔抓住紫棋的左右手,絕望地呈現瑪麗蓮曼森《Holy Wood》經典封面。
紫棋站在屠宰場,穿著數十個洋娃娃頭縫製成的衣服,則是致敬經典恐怖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單純的一群小白豬 被名和利薰陶擺佈…一個個紅得快速 卻餓得變了排骨” (歌詞)
翻玩披頭四經典唱片封面,這群天真的小白豬,為了符合媒體、大眾審美觀,進了醫美診所,都變成了”排骨” ,失去了獨特的靈魂與自己原有的模樣。
美國知名地標HOLLYWOOD,也因地震崩塌變成了CRY。
巨大的藝術雕塑”雅典娜”在兩旁,在希臘神話她象徵女戰神、智慧女神與藝術女神。
從龜兔賽跑版本的大笨鐘,來到了重頭戲,致敬翻玩「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經典封面,最有趣的是,我們把原本唱片封面畫面裡的元素,全部換成了中華元素:青花瓷、福祿壽、雷峰塔、鳳凰、舞獅、仙鶴、石獅、廟宇常見的龍鳳雕刻…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歌詞)
我們翻玩了Nirvana《In Utero》的唱片封面,看似天使也像惡魔的造型。
穿梭進入大門後,最後來到了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的經典唱片封面,百般波折雷電交加,這趟奇幻的音樂冒險總算劃下了句點。
*知名地標:
《金字塔》;
《HOLLYWOOD》;
《大笨鐘》;
*19處致敬翻玩列表(按MV登場順序):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美國哥德式》;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愛麗絲夢遊仙境》;
電影《金剛》;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瑪麗蓮曼森《Holy Wood》;
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The Beatles《Abbey Road》;
雕塑《戰神雅典娜》;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電影《要聽神明的話》;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
*Tribute to (in order of appearance):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Ang Lee《Life of Pi》;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American Gothic》;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Alice in Wonderland》;
Movie《King Kong》;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Marilyn Manson《Holy Wood》;
Movie《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
The Beatles《Abbey Road》;
Sculpture《Athena》;
Aesopus moralisatus《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Movie《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人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一場視覺的壯遊歷險!!! 我們以致敬Joy Division的《Unknown Pleasures》唱片封面拉開序幕,這似海浪的黑底白線條,其實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 1919的脈衝信號,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欣喜若狂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以為找到了人類不孤單的證據?最終被證實只是來自...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 在 Zass17 Facebook 八卦
1973年的四月28號,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衝上專輯排行榜冠軍,這是是這英國前衛搖滾樂團 Pink Floyd的第8張錄音室專輯,之後The Dark side of Moon這張專輯總榜在榜週數已超過破天荒的1650週,也就是連續32年都一直在榜上,居史上第一在榜上時間最久的專輯。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在美國內銷售量超過1500萬張,等於美國每三個家庭就擁有一張,世界銷量據信超過3500萬,這是是Pink Floyd賣得最好的一張專輯,甚至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同時也是唱片史上錄音成就的里程碑,不論是樂評肯定,銷售成績及製作品質都是難以超越的巨大障礙,所以每到專輯的25周年,30周年,或是任何五的倍數周年都會發行紀念版,就算去年(2018年)沒買到45周年紀念版,再等四年就有50周年版了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1
在我漫長的吉他摸索學習過程裡,我一直疑惑著『會不會有一本萬用教學大全』,可以幫助我省略掉不必要的錯誤過程,更快、更有效地到達我想像的吉他彈奏境界?我猜想,坊間的許多學習教材,甚至是近年網路上已經完全研究不完的影像資料,應該或多或少都有因為了類似的心情,而以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姿態,展示在所有求知者的面前。
然後三十餘年就過去了,我每天都還是在摸索中除錯;唯一的心得是:『沒有萬用教學大全』這種『神獸』!
在各種型態的音樂講座中,不論是概念式分享,或是深入的實例分析,關於我自己的編曲構成,我非常喜歡用這句話來解釋:『我沒辦法告訴你在編曲那個當下我為什麼要那樣想、或那樣決定(產生什麼樂思或用什麼音),但我可以告訴你,在那個決定之前,我做過什麼樣的練習。』
回頭看看先前我寫過的十篇文字,裡面的曲例,我應該都是用聽力抓歌的方式,實實在在地K過、完彈了許多次;而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在當時每天一點點的抓歌進度裡,只要我一抓到一個新鮮的手法或處理的點子,我一定會在當天用同樣的概念,寫一小段自己的樂段,也許只是一個樂句,或是四拍、八拍的長度,或是四小節、八小節的長度,因為是自己的『習作』,所以反而比原曲還更能記得其中的訣竅。這樣的練習持續了三十年以上,然後,所有的『招式』就會很自然地混雜在一起,更然後,就會全部都忘光了,而在那個狀態下,『音樂的直觀』就融會貫通在每一個呼吸裡。
我大概可以這樣說:我所有的木吉他伴奏的編曲,八成以上都可以在前面十篇的文字、曲例中找到參考的出處,譬如說,『達爾文』的和絃聲響,就是來自於『Scarborough Fair』而只是更動了右手指法的順序,以及增加了左手一開始的滑音;又或者『她來聽我的演唱會』,完全是『Leader of the Band』的指法,混搭一點點巴哈的魯特琴曲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nRL5i7CZ0 ),像這樣的『習作源自於臨摹抄襲』,然後再轉換為創作的每一個步驟,應該就是我想像中『萬用教學大全』所應該揭露的,但,很不幸的,沒有人能寫得出這樣的書籍。
最靠近這本書籍的,大概就是時間的累積了吧?
這也是我為什麼循序漸進地安排這些曲例的原因,我想像著一位對於吉他、音樂極有熱情的學習者,在終於理解和絃的基本構成法則之後,要練習些什麼作品,才能一方面能有足夠的營養成份來涵養音樂的美學與彈奏的份量,一方面又有足夠的空間來刺激學習者的想像而不致於宰制了學習者的方向。我很希望這些曲例會像它們在早年幫助了我那樣,對於你,也能夠有足夠育成的作用。
接下來,我想繼續討論對我產生重大影響的另外百分之二十!這些音樂用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對我展示了木吉他所能夠演繹的色彩。有趣的是,它們,幾乎都不是以『伴奏』的方式來存在的。
[一. 木吉他伴奏應該要練起來的曲目~番外篇]
曲目1-12 Pink Floyd-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LhxKpfCnA
Pink Floyd這個偉大樂團的偉大專輯『The Wall』,已經列為我在北藝大『製作概論』課程的基本教材,也是學生們在期中報告所必須上台報告的研究標的。做為一張真正具有音樂質量與商業價值的概念搖滾專輯,我認為所有的音樂愛好者都不應該錯過聆聽它的機會。而在兩張黑膠唱片的時間長度裡,這首『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用一把尼龍弦吉他、極為簡單的音樂語彙,銜接了主角的內與外的轉換,從製作的角度來說,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處理。而在音樂性方面,我想補述的是:
1. 事實上,這是我在還不懂和絃運作的原理之前,真正使用聽力與向他人請教之後,第一首能在吉他上操作的曲目,因為它的構成非常簡明:不流俗的根音轉位半音階上行與順階音階下行,在第一個樂段的後半才真正進入到VIm和絃的根音位置,而整個和絃聲響一直停留在相同頑固的高音序列,它對於單一聲部的『移動』對比其他聲部的『不動』,有著非常鮮明的突出感。
2. 為了照顧到旋律線所寫定的第二轉位根音,右手大拇指的指法必須打破習慣性的只處理一次根音的彈奏方式,取代的是連續兩次撥奏根音(轉位)的動作;而因為這是我所摸索出來的第一首曲子,因此這種特別去處理兩次低音聲部的大拇指的撥彈方式,完全型塑了我後來將近三十年的彈奏慣性。有時候,我去比較自己與別人在處理同一個和絃時,整體聲響會有『厚度』不同的主要原因,除了接下來要說到的第三點之外,我其實會比別人有更多去處裡低音聲部的習慣,因此在整體聲響上,似乎會有更厚實的感受。
3. 觸弦。
是的!我個人覺得真正能塑造、確認每一位吉他演奏者不同風格的極大關鍵,就是觸弦。我非常幸運的是,我所豎起耳朵用力抓,然後試圖要重現的第一首樂曲,其實是用尼龍弦吉他所彈奏的!我想強調的是,這不是『古典吉他』的音色呈現方式,而如果我一開始就是去練習古典吉他的彈奏,我很可能不會是現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同樣的,我如果第一首就是練習『Blackbird』這樣的鋼弦吉他聲響,我不覺得我會因此那麼去鑽研大拇指往下與其他指頭往上的各個觸弦面積、角度與力度。請再仔細聽一下這首曲子裡,每一根指頭在觸碰每一條弦、詮釋每一個音的力度些微的差別與音色的變化!當年,我為了要找尋到這種『又溫柔、又有顆粒感』的音色,真的就是在同一根弦、同一個音上,不斷用各個指頭嚐試各種的可能以及除錯,非常非常久以後,才稍微敢說『可以彈出這個曲子的七成味道』。
因為,還要等更久以後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器材叫做『Compressor』。
但那些Compressor可以或不可以做到的事,我其實都已經練到了。
而我有一種偏執的看法,覺得尼龍弦的觸弦比鋼弦還更難掌握,也因此,即便我後來大量用鋼弦吉他來編曲,但我始終不是很喜歡將鋼弦吉他音色彈得太明亮,反而是下意識地希望將鋼弦彈得有尼龍弦的溫潤感。
4. 音樂的極限。
很有意思的命題!如果你的人生中第一張最重要、幾乎可以倒背如流的音樂專輯,就是『The Wall』,我很好奇除了Pink Floyd的另外兩張更早的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Wish You Were Here』,還有什麼能真正滿足你的聆聽經驗?我應該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主觀地認定:Pink Floyd在八〇年代以前,就已經設下我超越不了的結界了!但其實這其中影響我最深的,反而是乍聽之下最簡單的作品。
只是,這種『簡單』,應該是『見山是不是山』的境界,而我還在山腰那一段迷路中。
用很簡單的音符、別人聽得懂的方式,說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比這個更難的事嗎?
以上。
我已經想不起來當時在練『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的那些晚上所寫的各個小樂段,不過我知道,其中應該有一些還不錯,有一些糟透了;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所有遺忘的都化作春泥,它們也都還在等著我再去試試看,看看在未來的生命歷程裡,還能不能為別人帶來些許的芬芳。
謹以這篇文字,感謝從高一時就帶著我聽音樂,同時出借給我第一把尼龍弦吉他的同學范皓揚先生。
謝謝你!
范皓揚 (Robert Fan)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一場視覺的壯遊歷險!!!
我們以致敬Joy Division的《Unknown Pleasures》唱片封面拉開序幕,這似海浪的黑底白線條,其實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 1919的脈衝信號,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欣喜若狂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以為找到了人類不孤單的證據?最終被證實只是來自2千光年之外,狐狸星座一顆垂死的恒星發出的規律脈衝信號,沒錯! 就是那麼遙遠與孤獨,如同我們“活在摩天動物園”看似繽紛,卻還是感到孤獨。
“傳說在伊甸 原始的愛沒有欺騙”(歌詞)
我們以Nirvana《NEVERMIND》唱片封面的嬰兒與蘋果來象徵伊甸園,後來蘋果被咬了一口我們則是翻玩了《Apple Logo》,象徵文明正在進化,也象徵著純真的善良開始有了些變化。
畫面來到了經典的浮世繪畫作,我們把富士山,形狀聯想換成金字塔,把畫裡的船換成了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符合這首歌詞想探討的人性與獸性。
站在金字塔頂端插上巨大”紫旗”的紫棋,金字塔形狀聯想到了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折射出來的彩虹象徵跨性別的愛與和平。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歌詞)
名畫《美國哥德式》象徵著艱苦的勞動,與19世紀社會的男權至上,畫面上我們刻意少了男主角,獨留鄧紫棋,象徵新時代女性獨立與力量。
鄧紫棋在愛麗絲夢遊仙境,騎著巨大的兔子,被巨大手抓住則是致敬經典電影《金剛》,因白色巨手狠狠擠壓滲出血則是致敬Green Day 2004年的反戰專輯《American Idiot》唱片封面,兩旁的惡魔抓住紫棋的左右手,絕望地呈現瑪麗蓮曼森《Holy Wood》經典封面。
紫棋站在屠宰場,穿著數十個洋娃娃頭縫製成的衣服,則是致敬經典恐怖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單純的一群小白豬 被名和利薰陶擺佈…一個個紅得快速 卻餓得變了排骨” (歌詞)
翻玩披頭四經典唱片封面,這群天真的小白豬,為了符合媒體、大眾審美觀,進了醫美診所,都變成了”排骨” ,失去了獨特的靈魂與自己原有的模樣。
美國知名地標HOLLYWOOD,也因地震崩塌變成了CRY。
巨大的藝術雕塑”雅典娜”在兩旁,在希臘神話她象徵女戰神、智慧女神與藝術女神。
從龜兔賽跑版本的大笨鐘,來到了重頭戲,致敬翻玩「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經典封面,最有趣的是,我們把原本唱片封面畫面裡的元素,全部換成了中華元素:青花瓷、福祿壽、雷峰塔、鳳凰、舞獅、仙鶴、石獅、廟宇常見的龍鳳雕刻…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歌詞)
我們翻玩了Nirvana《In Utero》的唱片封面,看似天使也像惡魔的造型。
穿梭進入大門後,最後來到了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的經典唱片封面,百般波折雷電交加,這趟奇幻的音樂冒險總算劃下了句點。
*知名地標:
《金字塔》;
《HOLLYWOOD》;
《大笨鐘》;
*19處致敬翻玩列表(按MV登場順序):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美國哥德式》;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愛麗絲夢遊仙境》;
電影《金剛》;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瑪麗蓮曼森《Holy Wood》;
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The Beatles《Abbey Road》;
雕塑《戰神雅典娜》;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電影《要聽神明的話》;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
*Tribute to (in order of appearance):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Ang Lee《Life of Pi》;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American Gothic》;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Alice in Wonderland》;
Movie《King Kong》;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Marilyn Manson《Holy Wood》;
Movie《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
The Beatles《Abbey Road》;
Sculpture《Athena》;
Aesopus moralisatus《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Movie《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