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點半,才剛剛入睡,就被簡訊吵醒。
這是ICU「控床」醫師,經由電腦系統發出的「訂床」簡訊。
表示待會有新病人要住進ICU。
我看了一下床號,不是從急診進來的,也不是從病房下來的。
那個床號是「LR」(Labor Room產房的縮寫),表示待會要進來的是一位產婦。
一年當中,會有產婦住進來的,大概兩隻手可以數完。
但是,少歸少,通常都會非常的印象深刻,因為有時候會很「慘烈」。
我就先睡了,因為此時打電話去ICU,護理Leader(小組長)也不會知道是什麼病人,通常從訂床到產房處理完再進來ICU,有時候是好幾個小時以後的事。如果不是太危急,值班醫師可以處理得來,Leader會在早上6-7點傳呼給我,告知病人的狀況,如果是比較緊急的,病人一入ICU,Leader就會馬上打電話給我。
雖然是想睡,腦中還是閃過了幾個可能的診斷:
1.子癲前症(以前稱作妊娠毒血症): 是在孕婦懷孕中後期的一種合併症,包話有高血壓、蛋白尿、腎功能異常、肺水腫、肝功能異常... ,如果影響到腦部,發生癲癇(抽搐),就是「子癲症」。
2.羊水栓塞: 這個罕見的情況,是產婦和產科醫師的惡夢。是因為生產時的羊水、胎盤組織進入母體,引發「免疫風暴」,導致心肺衰竭、意識喪失、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致死率很高。
3.產後大出血: 可能是因為子宮收縮無力、產傷與撕裂傷(子宮裂傷,子宮頸裂傷,會陰裂傷等)、胎盤碎片殘留(影響子宮的收縮)、凝血異常等,所造成的出血。
其實也睡得不安穩,不知道病人何時會轉入ICU。
再次起床時,看看手錶,5點了,反正也睡得不安穩,盥洗之後就去醫院了。
是一位高齡產婦,一看到之前的流產次數,就知道是個辛苦的過程、孩子得來不易(此刻也不自覺地想起太座的辛苦)。原來是產後大出血,還發生了「心跳停止」,所幸的,經過幾分鐘的CPR、插管,就恢復心跳血壓了!更難得的是,人也清醒了!
「還在出血嗎?」
「止住了,血紅素也沒有再掉了。」
「子宮收縮還好嗎?」
「還好,產科醫師剛來看過。」
「升壓劑開始調降,測一下呼吸器脫離指標。」
「好!」
真的好險,雖然一度心跳停止,但是在急救以後,很快的回復,而且人有清醒。
之前也有遇過,如果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的話,血就會一直止不住。
「X小姐,我是加護病房的陳醫師,請放心,小baby現在很平安。」
我想,身為媽媽的,此刻應該最掛念的是孩子,更甚於自己吧。
「等一下你先生過來,會用手機讓你看看小baby。」
「喉嚨會痛我知道,我們會給你止痛的。現在,我們來評估看看能不能幫你拔管?」
「你是X小姐的先生?」
「是」他看起來有些慌張。
(但是,卻沒有像之前遇過的一些家屬,劈口就說「怎麼會這樣?人好好的來,怎麼會心跳停止?不過是生個小孩,怎麼會... 」即使他真的這麼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家屬就是擔心、就是不瞭解啊)
先生沒有這麼說,表示他自己也知道生產的風險、也代表產科醫師的醫病關係不錯、彼此是信任的、先生也是個知道感恩的人~
「你知道嗎?太太生小孩,就是拿生命去拼的!」
他眼眶紅紅的微微點頭。
「來!」我拉著他的手去握他太太的手。
「好好感謝你太太!以後要好好的對她!」
看著他的眼淚潰堤,其實,我自己也講得有點哽咽。
護理師覺得我很壞,幹嘛弄哭人家。
可是,我覺得這是個最重要的時刻,一定要讓他牢牢的記住:「女人生產,真的是用命去拼的!」
如果公公婆婆有過來,我一定也會再講一遍。
(金粉提醒我說,以後要記得說: 每年這個時候,要送太太一個包,安太座!當然不是什麼菜包肉包!)
今天雖然是少睡幾個小時,能夠看到病人有好的結果,也很欣慰。
良好的醫療團隊合作,和醫病的彼此信任,在這種危急時刻,顯得格外的珍貴。
懷孕不簡單、生小孩不容易、接生也很不容易,
遇到了問題,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能夠彼此信任、不猜忌、不指責、一起面對,才會有好的結果。
生小孩如此,面對疫情時,也是如此。
=====
看看她所輸的血,才想起來,最近各地的血庫也在缺血。
捐血中心有請我發文呼籲大家去捐血,但是我擔心群聚。
在此小小的呼籲,大家如果剛好有外出,可以順便去捐血,去捐
之前,最好可以先電話預約,比較不會聚集太多人在排隊。
要記得,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有收到細胞簡訊、最近有照顧過確診患者的醫療人員,先暫緩捐血喔~
她算是幸運的了,以現在的醫療量能,還有能力處理這樣的緊急狀況。
希望我們還能持續保有這樣的醫療量能,不要讓遺憾發生~
請大家好好做好防疫,守護台灣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
歡迎分享~
(對!昨晚首播,今天這篇是重播喔~
但是有新增彩蛋你有發現嗎?)
更多溫暖故事在
《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reurl.cc/g7WLQ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人以為只要讓病人插管或氣切,病人可能就會躺在床上一輩子。但事實上,在某些狀況下,及時插管和氣切往往是搶救病人生命必須處置。不了解氣切與插管為何,可能就是造成誤會的原因,以下胸腔重症科蘇一峰醫師要教你,重症必學的3堂課! 插管是什麼? 插管,全名為氣管內插管,是維持患者呼吸的一種急救醫療措施。...
cpr呼吸器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再度來到負壓隔離病房,進行插管急救演練。
情境是「確診病人」突然發生心跳停止,需要CPR急救及插管。
我們需要再次審視整個插管急救的流程(SOP)以確保病人在獲得最好的救治之下,也能確保參與搶救的醫療人員自身安全。
這一次,我們一樣是模擬最危急的情境,也就是醫療人員將自己暴露在最高危險的情境:因為在急救的當下,醫療人員很容易因為奮不顧身的搶救病人、沒有時間檢視,而忽略掉自身的安全防護!
我們需要讓肺炎專區的醫療人員熟悉整個急救和防護流程,更需要協助他們仔細的檢視每一個環節,要確保防護滴水不漏!
整個過程除了有即時錄影,我們還出動了13名資深的醫師、專科護理師、品管師、感控人員,在隔離房內、前室、房外,協助檢視記錄醫療人員的每一個環節,再進行檢討。
此次參與演練的,共有7人:主護護理師、護理小組長、聯絡護理師、急救醫師、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和呼吸治療師。
是的,你沒看錯,一次急救插管,至少就要動用7名醫療人員!(酸民們,急救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動動鍵盤還是嘴巴就可以的,好嗎?)
雖然已經演練過幾次、SOP也修訂過幾次,我們仍然發現了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所以,當你以為SOP就是全部的時候,你就錯了!SOP是人訂的,不可能完美,也會隨著情境的變化,一定會有思考不週的地方、一定也會在事件發生的時候,才出現需要補強的遺漏!
不同的是:前幾次,都是參與演練的同仁在緊張,我們負責檢視的人員,都算是輕鬆以對。
這一次的演練,是在傳出北部多位醫療人員被感染之後,我們要保護醫療同仁的責任就更大了。
當我們在隔離室裡,看著年輕的護理師,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跪在床上CPR,一下一下用力的壓著模擬病人的胸骨。
壓下的速度比牆上的秒針移動的速度,還要快上一倍,不用多久,她就開始臉紅耳赤,汗流浹背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她孤獨的、擔心的等待著門外的醫師和小組長,還有聽到急救廣播趕來的麻醉科醫師、麻醉護理師... 穿戴好防護裝備,進來救援。
等待的時間,竟然是如此的漫長!
看著她臉上流下的汗水,絲毫不敢停下的雙手,在隔離室內的觀察員們,互看不語,這次感覺真的特別沈重!
我在想,如果這是真的急救,她要有多強的勇氣,才能撐過這段邊急救、邊等待救兵的漫長時間,我眼淚就不自覺的流下來了!
外面的救兵,不可能在防護裝備沒穿好之下,就馬上衝進來,那是極危險的事!
每一次演練,穿好防護裝備,最快也要5分鐘到7分鐘的時間,因為還要配上PAPR(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
所以,外行人不要再講什麼,被口水噴到就出去換個隔離衣再進來!光是穿好就要至少5分鐘,脫下受污染的衣物,至少得要花兩三倍的時間,因為脫下是最容易讓自己身體被污染的!
後續醫師和小組長進來替換主護護理師,大家隔著口罩和層層的防護,在核對緊救的步驟和給藥醫囑時,說話格外的費力。
麻醉科醫師和麻醉護理師,帶著影像輔助插管設備來,熟練的完成插管。
模擬病人恢復了心跳和脈搏,呼吸治療師推來呼吸器,完成「接機」和設定。
大家再逐一的離開隔離室,留下醫師和主護護理師。
在前室脫下防護裝備是最危險的步驟,因為防護衣外、頭罩、手套,可能都已經沾滿了病毒。
我們的檢視員,必須仔細的注意他們的每一個步驟和動作,是否會將自己曝露在危險之中?哪裡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急救的過程中,小組長防護頭罩裡面的頭套,滑了下來,遮住了眼睛,她只能透過小小的縫隙來看外面的世界,這個我們也要來討論如何預防?
大約半小時的演練結束了!我們就來逐一的回饋大家的觀察與建議。
這次我請廖醫師主持回饋,廖醫師很感性的謝謝參與演練的醫療人員,並感謝肺炎專區同仁的認真付出,也為她們加油打氣。
大伙的討論都非常的正向,也都知道,我們其實不是來「挑毛病」的,而是來協助大家,把防護做得更好!
當有人動不動就說醫療人員沒有遵守SOP的時候、動不動就在批評醫療人員怎麼不用心做好防護的時候,
他可曾想過,醫療人員是如何慎重的看待救人這件事?醫療人員是如何自律的自我要求?
醫療人員是如何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之下、這麼大的壓力之下,邊搶救病人,還要邊顧及自身和伙伴的安全?
這短短的半個小時,我們光是站在一旁觀察的人,壓力都已經超級大了,但是,感受可能還不及當事人的百分之一!
更何況,這還只是一場演練而己!你能想像,真正在急救的千鈞一髮之際的壓力和辛苦有多大嗎?
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責備,少一點酸言酸語或者馬後砲
尤其是,當你不知道醫療人員是如何在冒著自身的生命危險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這世界從來就不缺動口批評、講風涼話的人,缺的是,捲起袖子動手做的人!
請給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在搶救生命的前線醫療人員,多一點鼓勵吧!
cpr呼吸器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最新【台灣首任民選總統李登輝98歲病逝,推動寧靜革命被譽為「台灣民主先生」】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30日)晚間19時24分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病逝,享耆壽98歲。李登輝是在2月8日因喝牛奶嗆到,引發肺部浸潤轉為嚴重肺炎而長期住院,近日狀況惡化後因敗血性休克引發多重器官衰竭,今晚在家人陪伴下病逝。
李登輝的心血管阻塞病史達20年,體內先後裝置13支心血管支架,心血管病史也導致他的肺部感染僅能以弱效抗生素治療。
榮總晚上發布新聞稿指出,李前總統2月8日晚間呼吸困難緊急送到榮總後,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及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肺部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由醫療團隊全力照護。2月17日傍晚,李前總統坐輪椅於病房區活動時,突發心因性休克,立即進行CPR急救後使用呼吸器。由於李前總統已98歲高齡,本身又有多重慢性疾病,抵抗力弱,住院過程中反覆感染,產生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無法挽回。
蔡英文總統昨天早上已偕同賴清德副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往榮總探視李登輝,蔡英文今晚在臉書表示,她已經和李前總統的家屬通過電話,以國家元首的身分,代表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意,她也指示總統府及相關部門全力協助家屬辦理治喪事宜。
蔡英文指出,李前總統雖然離世,但他把民主和自由留給台灣,這樣的精神,將會引領新時代的台灣人,勇敢面對下一階段的考驗,追求「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1923年在新北市三芝出生的李登輝,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在省主席任內以訓練「八萬農業大軍」著稱。
1984年李登輝當選副總統,他在1988年1月蔣經國總統逝世後繼任第七任總統,1990年3月經國民大會選舉為第八任總統,1996年3月在首次總統民選當選第九任總統,至2000年5月20日卸任共擔任12年總統,任內大力推動民主化,被外媒讚譽為「Mr. Democracy」(#台灣民主先生)。
李登輝從1990年起積極推動憲政改革,先後完成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會全面改選、地方自治法制化、北高兩直轄市長及台灣省長直接民選、總統直接民選、精省等重大改革,在任內完成6次修憲,奠定台灣民主化各項重要制度,被稱為「#寧靜革命」,並掀起確立台灣主體意識的本土化風潮。
李登輝在國際外交方面推動「#務實外交」政策,1991年11月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1992年9月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稱成為「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觀察員,1995年1月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延續我國為觀察員。
而在兩岸互動方面,李登輝於1993年與對岸開啟「辜汪會談」,兩岸舉行歷史性首度談判。但隨著台灣產業逐漸西進,李登輝在1996年9月14日提出對台灣企業界投資中國大陸的「戒急用忍」主張,台塑董事長王永慶與中國大陸簽訂「海滄計畫」也因而受阻。
此外,李登輝在1994年1月推動南向政策,1995年6月訪問美國並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歷史性演說,為我國元首首次訪問美國。而在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主張,以「特殊國與國關係」(被稱為「兩國論」)定位兩岸關係。
2000年3月台灣首度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李登輝辭去國民黨主席,此後脫離國民黨權力核心。2001年9月,李登輝為台灣團結聯盟候選人站台,因而被國民黨撤銷黨籍。2007年5月,李登輝赴日本探訪「奧之細道」,並參訪靖國神社祭拜其亡故長兄李登欽。
李登輝掌權期間伴隨各項政爭。1990年前後,國民黨主流派、非主流派激烈鬥爭,最後李登輝在1996年總統大選擊潰非主流派正副總統候選人林洋港、郝伯村。其後李登輝在1998年精省風波中與省長宋楚瑜決裂,導致宋楚瑜在2000年脫黨參選,在三強鼎立局面拉下李登輝力挺的連戰,選後李登輝則與連戰分道揚鑣。李登輝與被稱為「台灣之子」的陳水扁一度「情同父子」,但在陳水扁執政後期關係降至冰點,直到去年1月陳水扁北上為李登輝祝壽才重新破冰。
李登輝也引爆若干重大爭議。從1994年接受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訪問時強調「生為台灣人的悲哀」,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的「空包彈」說,到李登輝對於釣魚台主權、慰安婦問題的說法,以及兩岸互動的戒急用忍、兩岸密使,再到卸任前夕的「兩國論」,在在牽動台海兩岸、美中台關係、台日關係的敏感神經。反對者更批評李登輝助長台獨,並導致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緊密結合的黑金政治崛起。而其日本名字「岩里政男」及早年加入台灣共產黨等背景,也都是反對者長期抨擊焦點。
李登輝晚年淡出政壇後,仍是蔡英文等綠營領導人的重要請益對象,但因身體健康不佳,2011年底曾接受過大腸癌手術,近年已少公開露面。他在卸任總統前即已出版《台灣的主張》,卸任總統後又陸續出版《「武士道」解題》、《最高領導者的條件》、《新.台灣的主張》、《餘生:我的生命之旅與台灣民主之路》等著作。2017年他開設源興居生技公司培育台灣和牛,由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執行培育工作,並以李登輝在三芝的故居「源興居」命名為「源興牛」。(文/編輯部;攝影/吳逸驊、林彥廷)
●更多新聞議題追蹤,都在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
#RIP #台灣 #總統 #李登輝 #報導者
cpr呼吸器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不少人以為只要讓病人插管或氣切,病人可能就會躺在床上一輩子。但事實上,在某些狀況下,及時插管和氣切往往是搶救病人生命必須處置。不了解氣切與插管為何,可能就是造成誤會的原因,以下胸腔重症科蘇一峰醫師要教你,重症必學的3堂課!
插管是什麼?
插管,全名為氣管內插管,是維持患者呼吸的一種急救醫療措施。蘇一峰醫師說明,做法主要是將呼吸管透過鼻孔或口腔放入我們的氣管。氣管導管約有30至35公分,放置過程會壓住口咽,「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蘇一峰醫師舉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時,會需要機器代替呼吸,就會採取插管的方式。此外,還包括一些緊急狀況,例如:車禍受傷、需要開刀等,得維持呼吸道穩定時也會用到。
插管適應症
全身麻醉手術患者
搶救危重與呼吸心跳驟停患者
非手術患者須氣管插管治療者
氣切是什麼?
氣切,全名為氣管切開術,蘇一峰醫師指出,假如我們認為這個患者插管時間會需要2至3週,甚至更久以上,這時候就會建議執行氣切。
氣切是在脖子開一個大約1公分的小洞,導管由此接至氣管,所以不會像插管的管子那麼長,氣切導管大概是7、8公分的C型管。
許多人會說千萬別做氣切,因為「氣切一做,人就死定了!」對此,蘇一峰醫師則說,這其實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迷思。
「病人做氣切,其實反而比較舒服。」蘇一峰醫師說明,氣切因為導管更換容易、管路短,所以比較不容易細菌感染、造成呼吸器肺炎;此外,同樣因為管路較短,未來患者脫離呼吸器時,克服的呼吸阻力也較輕,所以脫離呼吸器的成功率會上升。
氣切手術優點
病患較舒適
易清潔、不易細菌感染
患者易脫離呼吸器
蘇一峰醫師表示,氣切是重要的醫療處置選項,比起插管也能讓患者更舒適,因此是一個有待大眾好好討論及澄清的項目。
醫療小百科: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蘇一峰醫師解釋,心肺復甦術是環環相扣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的執行步驟:
壓胸:維持心臟輸出
電擊:將心律不整整流回正常心律
插管:維持呼吸道順暢、提供氧氣
急救主要是為了恢復心律功能,所以上述步驟缺一不可,因此蘇一峰醫師透露,在急救過程中,三個步驟常常是不斷變換的。「時常這時候插管,等一下變壓胸,突然心律不整又要電擊。」然而他說,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家屬「點菜式選擇」,同意實施CPR,但三個步驟卻只願意執行一、兩個。
蘇一峰醫師分享,曾碰過一個心肌梗塞的患者,家屬雖願意做CPR、也願意插管,卻不要電擊。「偏偏這個患者是心律不整型的狀況,過程中需要電擊卻不能做。」因此造成心律一直不正常,只能不斷靠壓胸維持心臟輸出,「甚至壓了一個小時心跳還是沒有恢復正常。」
蘇一峰醫師強調,醫師非常不推薦這樣點菜式的選擇,因為容易延長患者急救的痛苦。若是患者因病情需求,例如已到末期,可以考慮拒絕全部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授權醫療人員施予全部的急救措施,「限制一樣、兩樣,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更多早安健康影片】
重症醫師的生命課程。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陳秀丹醫師
https://youtu.be/cG-F2baV7Bs
不抽菸卻得末期肺癌!醫師警告:空汙正嚴重威脅你我生命!|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Ej3_8PNlee4
必學!照護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蘇一峰醫師
https://youtu.be/xnb2oZUVs3U
【相關文章】
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431
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醫師忠告:錯!其實氣切有5大好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85
陳秀丹醫師: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44
#蘇一峰 #插管 #氣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iVvzoP-2f8/hqdefault.jpg)
cpr呼吸器 在 ちえとく Youtube 的評價
★犬の心肺蘇生法 (CPR)|愛犬の為に知っておきたい犬の心臓マッサージ・人工呼吸★
犬は人間の親友ですが、悲しいことにペットの寿命は人間よりも短いもの。多くの飼い主は定期的に愛犬を獣医に連れ定期検診を受けていると思います。それでも愛犬が体調を崩し、心臓や呼吸器の問題で突然倒れてしまうことも。犬の場合は、獣医にたどり着く間に息を引き取ってしまうことがほとんどです。犬の心肺蘇生法(CPR)を知っておけば、かわいい愛犬の命を救うことができるかもしれません。脈の確認・心臓マッサージ・人工呼吸を含む、6つのステップを覚えておきましょう。
詳しい手順はこちらをご覧ください↓
https://www.chietoku.jp/save_dogs_life/
Pinterstに保存しておく📌 ↓
https://bit.ly/2USRK68
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もしよろしければ高評価&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DZWCv3q1LRL9mKjoDKEVw?sub_confirmation=1.
************************
1. 人差し指と中指で、犬の肘が胸に触れる場所、足首、またはくるぶしの下や内腿の付け根で脈を取ります。
2. 平らで安定した場所に、犬を右側を下にして横にします。
3. 犬の胸部の胸の上に両手を置きます。
4. 1分間60〜90回の速さで、1/4から1/3ほどの深さまで両手で胸を押し下げます。
5. 30回胸を押したら口をしっかり閉じます。完全に閉じる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それから鼻から人工呼吸を2回します。
6. 犬が反応を示すまで、10〜15分間4と5の手順を繰り返します。この間、家族や知人などに連絡を取って獣医へ運ぶ準備をします。
犬への心肺蘇生法は以上の手順です。獣医で専門治療を受けるまでの時間を生き延びることができるでしょう。こんな事態は起こらないことが一番ですが、でももし起きてしまったら、以上を思い出して落ち着いて心肺蘇生法を行なってくださ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pOcxhs1SA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