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遊戲?緊急授權是什麼?國產疫苗又在吵什麼?
別用片面解釋誤導民眾,本於事實的精確說明才能取得信任!
這幾天在網路上,針對海外疫苗的認證掀起一番論戰,許多人都提到「AZ、BNT、Moderna都是做了三期試驗,才得到主要國家緊急授權的」;昨天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卻說「AZ、BNT、Moderna等各家疫苗都是在完成第三期試驗前,即取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的」。
那到底是誰說錯了?
因為接下來的文章很長,我先說結論:這兩邊都只挑了想要呈現的事實來解釋,不僅不完整,也不夠精確。
準確來說,AZ、BNT、moderna等各家疫苗「都是在完成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後,確認試驗結果符合特定標準後,才獲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EUA)的。」
也就是說:
這些國外疫苗是不是二期試驗完成了就取得緊急授權(EUA)? 不是。
這些國外疫苗有沒有進行三期試驗才取得緊急授權(EUA)? 有,但是並沒有完成,提出的只是「期中報告」,指揮中心說得沒錯,完整三期試驗都要到 2021 年底之後才能做完。
本文開始囉!
首先我要先解釋何謂「緊急授權(EUA)」:一般來說,疫苗或藥品從開發到取得完整上市、完整授權,都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然而,像是 COVID-19 這種迅速傳播的傳染病,從去年到現在已經造成全球無數傷亡,顯然沒有辦法再等上數年的時間等待疫苗完整授權。
也因此,如美國 FDA 等主管機關就設立了一些條件(當然也包含了疫苗試驗的階段),在保障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形下,先用「緊急授權(EUA)」,讓疫苗能夠先開始施打。
一、【現在這些疫苗,到底在哪個時間點「獲得」緊急授權(EUA)的?】
從相關文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幾個廠商,「都是在完成三期中期試驗結果,確認試驗結果符合特定標準後,才獲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EUA)的。」
💉 BNT疫苗,2020/11/09 發布了 43,448 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12/11,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 AZ疫苗,2020/11/23 發布了 12,390 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英國在2020/12/30 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 Moderna疫苗,2020/11/16 發布了 30,420 人的三期試驗中期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12/18 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二、【他們做的三期中期試驗報告,到底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才能取得EUA?】
這個條件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在美國FDA的網站上載明得非常清楚。
首先它必須是「基於三期試驗的最終或中期分析成果」"based on a final analysis of a phase 3 clinical efficacy trial or an interim analysis of such trial"
再者它必須是「數據基礎必須超過三千位受試者」"an EUA request will include a phase 3 safety database of well over 3,000 vaccine recipients"
此外它必須有「第三期試驗中,過半受試者至少兩個月的追蹤數據。」" meaning that at least half of vaccine recipients in phase 3 clinical trials have at least 2 months of follow-up"
當然,普遍來說,也會要求第三期初步結果至少有 50 %的保護力。
也就是說,海外目前合格的疫苗,絕對沒有「只做」二期試驗就得到EUA的。然而,因為過去完成三期試驗必須耗時多年,因此縮短標準的EUA,要求的是「部分的三期試驗成果」。
事實上台灣目前的爭論,在一年前的美國也曾出現過,當時美國正在疫情高峰,單日確診數甚至達十萬以上,政治、經濟的壓力都非常強,但 FDA 最後還是秉持實證醫學的理念,要求藥廠要以臨床試驗的結果進行評估。
三、【指揮中心說國產二期就有可能拿到EUA是什麼意思?可能的問題是什麼?】
當然,雖然前面提到美國 FDA 如何堅持原則,但也必須要說,為了達到這樣的原則,美國傾盡了全國之力投入疫苗研發,這就是川普政府和民間共同出錢出力的「曲速行動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疫苗開發。
這個計畫基金總共有 180 億美元,正是因為三期疫苗試驗非常昂貴,以 BNT 來說,可能就花了數百億台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除了英、美之外,幾乎沒有國家有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製造疫苗。
另外,在這些有效疫苗問世後,新的疫苗就不適合繼續在臨床試驗中,給受試者打食鹽水當對照,等於讓他們承受感染風險,進而面臨「倫理議題」的批判。這也是為什麼,全球開始思考要如何避免現在三期試驗出現的高門檻;陳建仁前副總統前幾天提到:「若未來中和抗體量能與其他廠牌的疫苗保護力相同,就可以接受食藥署審查」,正是其中一種概念。
也就是說,透過已獲認證的疫苗來作為標準,尚未進入三期臨床的疫苗,根據中和抗體比較,只要能產生足夠的抗體即可證實他的保護力,這在過去的流感、肝炎等疫苗都曾應用過。
這就是 WHO 近期開始討論的「免疫橋接實驗」,包含 WHO 和歐盟,都正在努力制定一個「抗體保護力(COP)」標準,讓這樣的中和抗體評估可以成為一種認證標準。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的高端疫苗在近期(5/26)也收到 WHO 的邀請,參與了一場會議,除了討論這樣的標準,高端疫苗也表示等待準則公布後,會向歐盟 EMA 申請。
聽起來不是很棒嗎?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哪?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國產疫苗甚至連二期試驗都還沒解盲,而所謂的「抗體保護力(COP)」標準,目前 WHO 也還沒有真的提出來。
也有許多專家提醒,「理論上有效、初期人體試驗有效,但大規模臨床試驗發現是無效的記錄太多了」、「過去的疫苗是因為研究多年,才能確認中和抗體能夠當作有效性的替代指標」,甚至連陳時中部長都說,「國產疫苗目前是打算要用中和抗體的比較去確認有效性,確實比較不完整」。
而美國 FDA 也曾明確指出,「尚無數據可確認中和抗體的效價要多高,才能預防有臨床症狀的武漢肺炎」。
除此之外,即便我們的國產疫苗,很幸運獲得與moderna 同源(美國國衛院NIH)的技術轉移,但所用技術並不同,安全性也無法一概而論。縱使國產所用的次蛋白技術較為成熟,我們也還無法確定他的副作用如何,讓國產疫苗確實存在許多變數。
而且,雖然食藥署目前訂定的 EUA 條件為「二期受試者三千人以上,追蹤一個月的安全及療效」即可取得,但前幾天陳時中部長也強調,國產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要專家和科學的驗證。
四、【我當然支持國產疫苗研發,也具高度信心,不過呢?】
我要再次強調,國產疫苗當然有高度戰略價值,因為病毒未來很可能會持續變異,導致每年都要打新的一劑,甚至需要繼續研發新的技術,更遑論台灣的國際處境,讓我們勢必要擁有自給自足的技術。
因此,我高度支持國產疫苗的研發,我也希望這不只是短期的期待投射,而是長期的資源挹注!
除此之外,高端疫苗昨天發布聲明,當中提到,「本公司疫苗二期臨床結果如符合預期,將加速執行符合國際規範之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
而據媒體報導,聯亞生技則表示「已透過集團在美國的關係企業,向印度申請規模1.1萬人的三期臨床試驗,目標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分析。」
我們當然期待,也樂見國產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並取得相關研究結果。
然而,我還是要提醒執政黨,不應該在國產疫苗還沒完成二期解盲的情況下,就把它納入八月台灣會取得的一千萬劑疫苗當中,彷彿像一個連期中考都還沒完成的學生,卻事先拿到成績一樣,不僅將國人健康陷入風險,更有可能導致未來施打後仍無法進行國境間的移動。
在二期解盲、國際抗體保護力標準訂出來之前,不應該將民眾的健康視若罔顧。
因此,我呼籲執政黨應該繼續透過公私協力,儘速取得獲國際認證疫苗,才能做好萬全準備,應對這個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我也要呼籲指揮中心,不精確的說法會導致民眾的誤導,更疊高了社會溝通的成本,而信任、對話,才是疫情下台灣最需要的東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yson Yosh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rudolf_tyc/ Tyson Yoshi 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G9YrHZBgs&list=PLO-oR9e1BC5s-sOjzB1nkllg0hoJLG...
cop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COP25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特別報導:記者李瑞玉.溫明書/馬德里
西班牙人總愛說「從馬德里可以去天堂」,因為這座位於梅塞塔高原上, 海拔670米的都市,不只是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自古以來更因戰略地位重要,素有「歐洲之門」的稱號。
然而,這座城市雖然一直渴望來自歐洲,甚至是全球的目光,除了2004年3月那場火車炸彈恐怖攻擊事件之外,三度申辦奧運全都鎩羽而歸,對抗暖化上也始終是歐盟表現不佳的後段班,這次意外在智利宣布放棄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後24小時內,挺身而出接下重擔,沒有人給予期待,只將之視為左派總理桑切斯,搶救政治聲望及選票的救命稻草。
(抗議民眾)
我們要的是什麼,氣候正義,我們什麼時候要,就是現在,我們要什麼,氣候正義,什麼時候,就是現在
近期在全球高調崛起的「反抗滅絕」組織,週二以近乎哭求的方式,泡在馬德里市中心麗池公園的噴泉抗議,他們也是今年會議開始以來,第一波敲響警鐘的跨國NGO悲觀與無力的來源,來自當地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有此盛會,馬德里街頭也只在太陽門廣場周邊,看得到COP相關旗幟,以及抵達會場時,入口看板上如當頭棒喝地,要各國別再空談「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而是立刻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他們說,失控的暖化,不僅在2019為法國和西班牙帶來有紀錄以來最奪命的極端熱浪,全球天災也在各地接棒上演,讓人應接不暇。
(古特雷斯/聯合國秘書長)
未來十年 我們將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是投降 在那個夢裡我們無路可退 地球上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都受到危害 我們難道真的想成為 把頭埋進沙子裡 任由地球燃燒卻毫無作為的一代嗎 另一個選擇是希望的道路 所謂的解決方法 是可持續解決方案 應該讓化石燃料留在他們原本該在的地方 埋在地底 這樣我們才能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COP25開幕式上難掩急迫感,他坦言,2020巴黎協議即將開始實施,環境署最新報告卻直指各國必須將2030減碳計畫提高至少五倍,才足以抑制地球升溫超過攝氏1.5度,問題是這樣的雄心,得不到世界最大排碳國美國,及G20國家的全力支持,不只美國已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議機制,澳洲和巴西明白表態不會做出改變,歐盟理事會開完雖有共識,但包括波蘭捷克匈牙利都要求提供財務擔保,只剩下中國.日本和印度值得期待。
(李瑞玉/世界周報撰述委員)
今年國家館的最大亮點是印度,他們以民族英雄甘地誕生150周年作為主題,用他的經典金句,來凸顯印度環保政策的歷史傳承意涵
印度國家館用LED環場勾勒願景,號稱要在這個人口大國打造智慧城市,完成上百英里地鐵線540座地鐵站,並於2030年前省電3千億個單位,日本也在國家館強調行動的重要,民間組織不約而同大聲疾呼,地球的氣候狀態已嚴重到快送進加護病房,但座落在最顯眼位置的中美兩國卻最靜默,這也讓美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的意外造訪,成為「美國還在」的僅有證明。
(裴洛西/美眾議院議長)
美國國會做了很多事,我們在這裡也派出很大的代表團,因為我們有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倡議,無論是在州層級 城市層級,奠基於社區的組織,都在氣候議題上投入非常多心力,所以我們正在努力準備,在明年選舉時做得更多,但我們不會等待(總統換人後)才做
《文茜的世界周報》在馬德里會場親眼見證裴洛西腳踩高跟鞋,走遍每個來自美國的展場攤位,她說自己是帶著感謝而來,因為每個為地球付出的力量都值得被看見和鼓勵,同一時間在會場中穿梭的,還有一對來自中國,從20萬人選拔中脫穎而出的九歲男女孩兒,以可愛的熊貓裝扮穿梭全場,收集與會者簽名,他們也將代表青少年環境教育聯盟發表演說,呼籲各國重視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威脅,至於台灣民間企業今年把重心放在水的議題,周邊會議由向來重視節能環保的台達電,邀請海綿城市JW生態工法發明人陳瑞文,共同分享成功經驗,引發極大迴響。
(陳瑞文/海綿城市JW工法發明人)
以前的觀念是有建設就有破壞 我們是有建設就有修復 也就是說我的道路在建設的時候 在修改的時候 它損壞了 我要重新去修補的時候 把JW生態工法套上去 它就等於是地球植了一個新的皮膚一樣
環顧全場,Action and Ambition行動與抱負是出現最多的關鍵字,在2020巴黎氣候協議正式啟動前,今年將是檢視各國政府提交國家自主減碳目標的關鍵時刻,而COP25的首要任務是訂出執行細節,同時將碳交易的市場概念,更進一步地落實具體化,正式開啟一個所謂新的「氣候時代」,只是今年輪到南美國家舉辦會議一波三折,凸顯了各國在面對國內經濟困境與社會抗議不斷下,規劃與執行氣候政策的困難,這場氣候大會能否真的讓「馬德里不思議」地化解已開發國家與落後國家的政策對立,並及時挽回國際氣候治理的威信,為期兩周的會議,將是這個城市展現魄力的重要一役。
cop是什麼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 過了多年,中共還是連學生都不放過】
昨天看到香港學生穿著制服被港警逮捕的照片,差點掉下淚來。身為一個父親,我好難想像如果那是我的小孩,該怎麼辦?
幾個月前,當我談及香港逃犯條例時,我在文章中寫下「50年不變的期限是2047年,這是提早28年被引爆的議題」。
現在回想起來,似乎事情發展的確照著這個脈絡走。
其實很希望我當時講的是錯的,這樣香港朋友們就可以有多一點自由的可能。
無論中共為何要在此時推港版國安法,對台灣來說,我們應該要想的是:「習近平會在一年之內自我羞辱兩次嗎?」
我比許多人都討厭中共政權,但我不認為中共是個笨蛋。
逃犯條例是中共在外交戰場上的一大挫敗,但問題是,中共去年在外交上跌了好幾回,包括逃犯條例及中美貿易戰等議題都跌跌撞撞,這一次,如果沒有把握,它會出手嗎?
電影《教父》經典台詞:“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我想問的是,中共提出給川普的條件,是什麼?
No matte what the offer is, it must be tempting.
對美國來說,其實很明顯地,川普已經進入了campaign mode。最後半年的時間,川普會將所有資源放在有助他連任的事情上。
所以該問的是:拯救港人的自由,對川普來說,有票嗎?
很抱歉我這樣說,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是川普決定的關鍵。
不要忘記,某些民調顯示,拜登已經贏過川普。雖然川普對民調嗤之以鼻,但川普幕僚肯定沒那麼樂觀。
再問一次,香港議題川普應該怎麼做,才會有助他連任?
經濟當然是關鍵。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嗆地很白:賭川普不敢。
Pompeo認定香港失去自治是一回事,但要不要取消美國給香港的優惠經貿關稅待遇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不會影響川普的選票,但後者會。
我們當然可以期待川普扮演正義凜然的國際警察角色,good cop or bad cop, right?
但川普是商人,不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超人。
最可悲的是歐洲。
聽說前陣子很流行「蒼白無力」這個詞,我想,歐洲政要對香港國安法的回應,用蒼白無力來形容,再準確不過。
很可悲,但國際政治就是這樣。
台灣呢?我們該怎麼做?
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是小國,我們很難衝到前線,尤其在外交上我們高度仰賴美國的羽翼,如果歐美在香港議題上選擇沈默或消極作為,台灣的態度該如何?
悲。
#港台同心
cop是什麼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Tyson Yosh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rudolf_tyc/
Tyson Yoshi 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G9YrHZBgs&list=PLO-oR9e1BC5s-sOjzB1nkllg0hoJLGJp7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2018年6月 Ricegum 到達Hong Kong香港, 並做出不尊重香港人華人的行為. 香港有貓狗肉吃?性服務?後給大陸香港網民及YouTuber回應許多批評. 其實Ricegum怎麼成名? 他對YouTube文化, Diss track文化影響有嗎? 他的5個爭議又是什麼? 打女人, 欺負小孩, etc... 其他YouTuber h3h3, idubbbz Content Cop, Gabbie show, Jacob Sartorius又跟他什麼衝突?
笑波子回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CVWIo4cDs
Ricegum最新醜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IuWzFrpQs&t=1596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jjC5XIZdL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