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沐關門
其實知道這個消息有段時間了, 但是被下封口令, 不准提前洩漏. 現在選在這個時間點公布, 不知嵐舒是不是想藉米其林的熱潮, 悄悄掩飾過去?
是的, 樂沐將於年底關閉, 不是休息, 是關閉.
認識陳嵐舒是在巴黎, 中央社記者介紹的. 那時她好像在小胖子Jean-François Piège的Les Ambassadeurs餐廳實習. 留下的第一印象是: 這女生好纖細漂亮! 可是太纖細漂亮了! 然而她眼中有種堅毅與自信. 我們沒見過幾次面她就離開巴黎, 去了美國, 然後就回台灣開了樂沐.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樂沐吃到的菜, 有個真空包調理的肉, 再表面油煎後上桌, 吃起來肉質柔嫩, 看得出熟度的顏色不是漸層的, 是一致的. 我當時還批評了一下. 我沒有那麼愛真空包處理的肉. 不過在當時是一種流行, 非常討好.
可是嵐舒很快就跳開真空包做法了.
再度去樂沐是和一個編輯朋友去的. 嵐舒的手法變了, 變得極度纖雅細膩, 華麗複雜. 是非常認真製作的料理, 要很認真吃的那種. 可是這個華麗表面下可以找到一種類似我當年看到她眼神裡那種的堅毅氣質.
後來再去, 雖然有小胖子JFP的手法, 但是她已經開始從JFP的影響和表象下展現自己的姿態了. 這兩年再去, 她的作品已經是風格獨具, 技巧成熟了. 有幾道作品甚至讓我非常驚豔, 絕對是三星水準的作品. 比如玫瑰牛舌和鴿胸.
我總是幾年才去一次, 每次都感受到她的變化. 她是一個一直在演化追尋的廚師.
幾次被媒體問到我認為台灣最好的法國餐廳, 我總是說「樂沐」. 當然, 嵐舒並不知道我是這麼對外說的. 她也沒必要知道.
也很多人跑來告訴我, 他們不覺得樂沐有多好. 難免吧, 絕少餐廳會受到一致讚賞的. 可是台灣西餐廳少了樂沐, 少了很大一塊.
樂沐當然不是只有陳嵐舒. 大家都知道樂沐是過去幾年出過幾個台灣最好的侍酒師的餐廳. 可能也有人注意到陳嵐舒會跑去鄉下地區做菜給偏遠的小孩品嘗.
現在有幾家知名的餐廳主廚都出自樂沐. 我還笑過樂沐是廚師訓練班, 專門幫別人培訓廚師.
樂沐關門叫人有點失落. 年底前樂沐將請來日本三星主廚中道博(Molière餐廳), 以及她當年的啟蒙恩師小胖子Jean-François Piège做結束.
一場華麗十年的盛宴的結束.
陳嵐舒和樂沐這兩個名字都寫在台灣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西餐史上了.
祝福嵐舒, 祝福所有在樂沐努力過的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hungtaoparis」的推薦目錄:
chungtaoparis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了解
我家跟政治從來沒有甚麼牽扯.
父母都是老實的公務員, 都在公家機關, 同一個工作做了一輩子. 好像也都是一輩子的國民黨員.
家族裡也沒有甚麼跟政治有關的人, 除了一個舅舅當過政風處處長.
從小到大在家裡沒聽過關於政治的甚麼, 直到我上大學後, 有一天爸爸忽然故作輕鬆地說: 有沒有考慮加入國民黨? (太奇怪了, 有此一問.) 我反問: 為什麼? 爸爸說: 畢業以後進社會工作會比較順利.
會嗎? 大概看我的回答很冷淡, 爸爸沒有再說甚麼. 這是我記憶中僅有的二次和父親有過關於政治的對話.
其實根本也沒討論, 政治話題從來沒在家裡出現過.
我當時在台北的大學混得像個假文青, 文學看白先勇的「現代文學」, 雜誌訂「當代」, 而且嚮往紫藤廬咖啡, 去公館找茅盾, 沈從文的禁書, 也沉迷金庸古龍和瓊瑤, 膚淺地熱愛存在主義, 過著自以為是的輕微叛逆的學生生活.
不過我始終也沒參加過政治社團, 佛學社倒是去過, 還上山打過禪七, 喫過兩個月的素.
後來聽到228, 是以前在彰化台中求學時從沒聽過的.
有一次回彰化問爸爸, 他是否聽過228的甚麼事, 認識甚麼人? 爸爸忽然臉色一變, 語氣嚴厲地: 你哪裡聽來的? 以後聽到這個都不要管, 不干你的事!
印象很深是因為爸爸是個脾氣溫吞的人, 鮮少厲聲嚴詞. 對我而言, 不過是問個已經過去的歷史的事情罷了, 卻換來一番莫名其妙的訓誡.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228是個禁忌, 是個傷口, 是個不能說的秘密.
從此我再也沒跟父親提過228, 只能自己從書本, 資料或是朋友間的閒談中去摸索探知.
1990年出國念書, 每年回去陪父母過年. 1996我回去投票選總統, 打聽爸媽的投票意向, 意外地發現爸爸竟然支持當時拋出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被視為叛徒的李登輝, 而不是郝柏村/林洋港.
此後越來越偏離國民黨的李登輝, 也越來越受到我爸爸的支持. 老實說我非常意外, 但是也沒多問.
直到父親2004年過世, 阿輝伯始終是他的偶像. 但是卻從沒干涉我票要投給誰.
倒是母親始終都是很堅定的國民黨員, 一輩子投給國民黨, 對於李登輝背叛國民黨也沒少罵. 記得很清楚, 陳水扁/馬英九第一次總統對峙時媽媽對陳水扁的難聽用語.
我則是很久很久以後才慢慢了解阿輝伯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說起來很好笑, 以前在台灣從沒聽過蔣介石的講話, 是後來在法國電視播放的紀錄片上聽到的, 他濃重的浙江口音轟雷一般地打進腦袋裡, 我驚呆了: 這人在說甚麼? 我完全聽不懂!
但是我記得小學時候因為他過世, 整整一天哭得淚流滿面, 如喪考妣. 為什麼要為一個我從沒見過, 也沒聽過他說話, 也聽不懂的人哭得如此哀戚悲傷?
長大之後每每想到這一點就覺得丟臉, 雖然那時我不過是個孩子, 但是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人是怎麼被政治操弄的.
前一陣子跟一個嫁給法國人的台灣朋友聊天, 她說: 台獨讓她覺得她的中國文化被 ‘絕子絕孫”了. 我乍聽非常錯愕, 沒能反駁. 好像也不需要反駁, 這種話題往往誰也說服不了誰, 只會引起雙方不快, 破壞交情.
可是我後來想: 為什麼我講中文寫中文? 為什麼我熟知的歷史地理是中國的, 不是台灣 – 我生長的地方? 老實說我很慚愧不知道王功溪湖在彰化市的東西南北, 也不清楚從彰化去二林芳苑該怎麼去. 小時候背了一堆中國36省簡稱, 省會, 鐵路, 可是我不知道高雄叫打狗.
後來很想跟這個朋友說: 如果台獨讓中國文化在台灣”絕子絕孫”, 請問當年我只會講台語日語的外公外婆突然面對一個講國語的政權進來, 他們是不是也應該覺得他們生長熟悉的台灣文化日本文化被”絕子絕孫”了?
我本來也只會講日語和台語的父母在10歲左右要開始學國語, 而我本來不是應該只會台語和日語, 如果沒有蔣介石與國民黨政權進來的話?
我從小跟外公外婆看楊麗花的歌仔戲, 跟著一個外省籍的同學聽吳兆南魏龍豪的相聲, 後來跟著余光聽美國排行榜. 我從沒覺得有甚麼違和之處. 可是我這位說中國文化被絕子絕孫的朋友從沒看過楊麗花歌仔戲, 她可能也覺得歌仔戲不是甚麼有文化的東西.
換句話說, 我是被教育成一個講中文讀中文死背一個與我無關的國家的地理歷史, 同時被刻意忽略自己腳下最貼近親近的土地文化, 以及人與風俗.
我不贊成”去中國化”, 但是我支持將認識自己台灣的文化歷史的比例成為教育社會生活文化裡的最大部份.
這, 本來就是剛好而已.
無論阿輝伯被哪些人如何咒罵, 他是成就今日民主自由人權台灣的偉人.
他的偉大, 不懂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chungtaoparis 在 巴黎玩家謝忠道 Facebook 八卦
其實沒有那麼清高
最近兩個大熱鬧我都關注得很認真, 一個是好萊塢的Harvey Weinstein的性醜聞, 一個是大廚”歸還”米其林星星.
關於後者我想到最近去的一家個人非常喜歡的巴黎三星餐廳L’Ambroisie.
主廚Bernard Pacaud自幼為孤兒, 不曾進入專業學校受訓, 苦學自成. 他的餐廳從不打廣告, 不接受採訪, 沒有公關, 不出來跟客人打招呼合照, 不賣衍生產品, 不代言廣告, 不出門客座, 不搞四手聯彈, 沒有分店, 不跟隨潮流搞分子廚藝或北歐風料理, 他每一季的菜單幾乎都只更換2-3道菜而已.
但是他不會故作姿態地宣告要退還三星, 或是只做蔬食環保愛地球沽名釣譽. 他的弟子遍佈各地, 但是他從不吹捧自己栽培人才, 也不標榜自己完美.
餐廳位在巴黎最昂貴的地段弗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上, 主廚低調得像閉關的隱者修士.
但是每一次 - 真的是每一次 - 我在L’Ambroisie餐廳吃的每一道菜 – 真的是每一道菜 - 都是一種難言的幸福, 無言的感動. 他早已不存在, 不需要存在, 他和自己的料理作品徹底融為一體. 你不需要跟他合照或是親眼看到他本人就可以感受到他和他的靈魂精神. 那是一種境界. Bernard Pacaud就是法國料理, 沒有第二人.
簡單地說, 他只做自己的菜. 米其林三星對他不是壓力, 不是限制. 他做菜自由的很. 他只做他自己.
好吧, 我承認, Bernard Pacaud是個特例, 獨一無二. 但是我衷心佩服.
回來談”歸還星星”.
關閉餐廳平常我們叫”結束營業”, 在法國或是哪個國家都一樣. 星星“歸還”的前提應該是餐廳會繼續經營下去, 不希望米其林繼續給予星星才叫”歸還”. 不然, 餐廳沒了, 星星自然也沒了, 哪來的”歸還”? 到時星星要頒給誰?
某媒體做了個統計報導: 過去有8個廚師”歸還”星星. 仔細看看, 這8個主廚在歸還聲明之後, 餐廳都是繼續經營下去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最近引起同樣話題的法國三星餐廳Le Suquet的主廚Sébastien Bras, 宣布希望不再被列入米其林指南, 要求”退還”三星. 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餐廳還是繼續經營.
如果我的觀察沒錯的話, 把”關閉餐廳, 結束營業”說成”歸還星星”, 這位大廚應該是史上第一人.
如果關閉餐廳結束營業都可以稱為”歸還星星”的話, 那史上”歸還星星”的廚師恐怕不止8個, 應該有上百上千. 只是他們都沒有召開盛大國際記者會把結束營業說成”歸還星星”罷了.
和Sébastien Bras相比, 我個人認為, 這種”歸還星星”其實沒有某些媒體說的那麼清高. 真的沒有. 只是結束餐廳營業而已, 和每年許多餐廳關門, 結束營業沒有兩樣, 更沒必要, ”歸還”.
我還是對這位大廚非常非常期待, 期待他給亞洲(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啟發, 栽培, 希望, 未來. 也給亞洲(台灣)餐飲界帶來專業, 眼界, 創意, 尊嚴. 告訴亞洲人(台灣人)甚麼是真實料理, 甚麼是職人風格, 甚麼才是真正的廚師.
還有誠信.
(圖片即為Bernard Pacaud和L'Ambroisie餐廳. 謝謝Jennifer提供主廚照片)
#michelinguide
#michelinstar
#michelinrestaurant
#etoilemichelin
#restaurantsingapour
#restaurantandre
chungtaoparis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