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誠懇的告訴我
如果是你打從內心認同這樣的政策
請你用最誠懇的眼神看著我
八小時間隔、日夜顛倒,
看到太陽會畏光、
胸口心悸的burn out感
我們聊過當年值班互相打氣咬牙撐著過去的日子
你忘了嗎?
我沒忘
我沒辦法忘
急診的同事倒下了被同事急救時的畫面
懷孕的大夜無休流產了哭嚎的眼淚
我沒忘
我無法忘
你怎麼能用那樣理智氣壯、左右而言他的把程序、規則都扯進來,然後用說服你自己這是正確的態度來說服我?
看著我,你忘了嗎?
你能說服你自己的
我不能
因為我的同袍流的血、流的淚
就是我的血、我的淚
它還沒有停
只要應做應為者不做不為
它就不停。
你的誠懇,如今是另一刀,讓它更流淌
曾經在做「醫糾過勞工作坊」的角色練習中
每個扮演「當權者」角色的學員
都同樣感受換了位置換了腦袋的魔咒
權利是脫不掉的魔戒
但一次最震撼的演練
討論「某南部醫學中心外科醫師過勞倒下後成三歲小孩智商」案例
大家依舊振振有詞唇槍舌劍
就像你一樣理直氣壯時
背後觀眾座位站起了當事人
蔡伯羌醫師
問他「你的工作是啥?」
蔡用最天真的笑容「外科醫生」
所有人都再也說不出話了
他已經忘記所有專業名詞
連最基本生活功能都無法自理
他還只記得自己是醫師
你呢?
我不能
我沾滿他們的淚與血
我不能
#反對勞基法修惡
醫勞盟原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5590183572388&id=118446058286811
明天週三立法院將再開勞基法修正案公聽會。
請大家持續關注
—
11/21 21:00補充
謝謝各位轉發
我不是「前同事」,但卻實有在跟林靜儀委員聊過值班的痛苦。那是一種傷過無法癒合的疤,對我而言。
我敬重的婦產科醫生們,更是過勞的受害者。
請大家持續關注,謝謝
如果有人不知道蔡伯羌醫師的故事,請見連結
http://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16144069
burn醫學 在 鄧惠文 Facebook 八卦
(雖然是2007年的演講座談內容記錄,但還是很值得一讀。小編)
座談尚未開始之前,簡單舒適的Youth Hub早已擠滿了喜歡鄧醫生的朋友們,期待著今天精采豐富的交流時間。一開始,婦女部許主任首先簡單地介紹了鄧醫生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教授、醫生、作家……但這麼多不同領域的工作,對鄧醫生來說並沒有太多的衝突,因為是在做自己開心的事情,鄧醫生也很無私的和各位朋友分享了自己個人的生命成長經驗……
鄧醫生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她獨立的個性,從小優異的成績讓家人期待著她成為一個醫生,而鄧醫生也就這樣一路的考上醫學院。第一次發現自己有女性主義意識,其實是在大學的時候,鄧醫生和班上的一群女生被男同學稱叫『台北查某』,一開始她還不了解這是什麼意思,直到某次和男同學有了爭執,隔壁北上唸書的女同學跟她說:『我對妳很失望、沒想到女生會用這樣的話跟男生吵架』,她才發現,有人會覺得男人有男人可以說的話,而女人不能說,而自己是屬於那種比較不屈服於社會世俗規範的一個女性。
鄧醫生也在成為一位女性精神科醫生的過程當中,經過很多的辛苦和適應,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醫療場域對女性醫療工作者的妖魔化看待、以及女性專業者在工作場域中被孤立的狀況:
當我一考進去臺大醫院當住院醫生的時候,看不見一個女性的醫生典範,而每個學長都會提醒我們不要去招惹那些女醫生,因為這個女醫生很難搞、那個女醫生很風騷,對大家來說,好像女醫生沒有一個是比較正常的…
我和另一個女住院醫生,一直都沒有相互往來,因為人家跟我說她討厭我,我也不想去碰一鼻子灰,直到某次沒有人可以幫我代班,我只好去拜託她,才互相發現原來她以為我討厭她、我也以為她討厭我,我們從來沒有機會互相了解,因為我們都被這個環境所孤立了……從那時候開始就變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現在。
而鄧醫生也分享了她在職場中,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女性的身分,她建議各位朋友,如果性別對大家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就不用去處理她,但是以她自己的例子來說,其實每天都不斷有人提醒她,她是一個『女』醫生:
我的風格是一個比較一針見血的醫生,我講話很直接,我也不喜歡浪費病人的時間,但是總是會有病人反應:妳這個女醫生怎麼那麼不親切;我覺得女醫生比較有耐心才來看妳的……,其實就算我自己不認為性別是個問題,也一直有人不停的提醒我,我是一個『女』醫生,這就是要適應的地方,病人會對妳有不同的期待……
而除了鄧醫生本身經驗的分享之外,在場的朋友也都有許多的疑問想和鄧醫生交流,現場反應相當踴躍,也激盪出許多不同的火花:
1. 裙子與褲子-如何建立兒童的性別意識養成?
鄧醫生:穿裙子和穿褲子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那就覺得就是不好的。我自己有個小理論,當女生穿裙子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要把大腿夾緊,女生從小就被要求如此,所以女孩對自己的身體就有一種焦慮度。所以我覺得女生被統計起來憂鬱症是男性的三倍,其實不能怪女性,社會要求女生是對自己很嚴謹的,如果我是男生我省多少功夫,至少我不用努力夾緊大腿。而女人目前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女性比男人更在意別人的看法,女性也習慣性的不喜歡看到別人對她失望的臉,女性就因此給自己更多的壓力,沒辦法突破心狠下來去單純為了自己。
而且從小女性被養成的時候,性別角色不夠平均,沒有夠多女性獨立的典範,其實怎麼都突破不了女性自己被養成的心態,所以從小被爸媽教育和培育的時間就要平均。
2. 那種進入醫院之後被磨練、稜角被磨掉的東西,是什麼?自己的經驗是在公家單位實習被要求需要淑女和端莊,不知道鄧醫師會不會覺得被收編?!
鄧醫生:其實我覺得雖然也會有種收編的感覺,但是有些東西是不會被磨掉的,那是被壓抑,然後會用不同的方式扭曲再長出來,她依然存在。在工作上其實曾經也有過性騷擾、也有過感情的困擾,但夠強韌就可以生存下來,都是我的正增強,而我也很開心有教書的機會,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傳承給學生,讓他們少受一點苦,少走一些路,對我來說是很有能量的事情。
3. 因為女性的身分而有特別待遇,公平與否?
鄧醫生:其實我蠻驚訝的,我們以前的時候覺得讓男生付錢之類的是很老派的,但是最近我問學生,有不少女生還是認為要給男生付錢,因為自己的錢就可以存下來。其實這類的女生也可能會用撒嬌或是裝可愛的方式在逃避別人給予她的壓力,那我覺得沒有關係,因為這是她自己在給自己設限,自己矮化自己。
4. 會相信除了心理學之外有其他治療心靈的方式嘛?
鄧醫生:心理學是用於很鐵齒、很信任自己的腦袋、或是怕吃藥的人適用的。但是其實要讓心靈獲得安穩或治療,其實有很多方式,我認為只要自己心裡相信、可以讓自己獲得安穩平靜,不論是心理學或是算命或是一些祈禱,都會是很好、很幸福的方法。
5. 心理治療師的人格特質是什麼?有沒有過BURN OUT的感覺?
鄧醫生:傳統的心理治療,不建議讓個案知道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想法;但近來以人本主義的觀點來說,如果以女性主義的治療來說,是一個開放的、交流的治療。如果你很願意和人分享事情、不喜歡隱藏自己,或許別人會覺得妳不適合當精神科醫生,但是我覺得重要的是要怎麼用自己的特質,去突破妳職場上的限制,過去沒有妳這樣的人,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有。
然而我覺得這個社會對精神科醫生有太多的期待、有過多的希望,很容易造成精神科醫生的無力感,對我來說寫作是我一個紓解、和別人更多溝通的管道,所以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成長。
6. 個人會想生小孩嘛?
鄧醫生:如果有機會的話不會排斥,只是目前沒有適合的機會,小孩對我來說是生命的延續,不是防老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但目前我和先生的生活型態比較是不停的移動,所以還沒有機會。但我希望可以把自己打造的很好,來為了這個孩子,我覺得這樣就是很好的事情。
2007/7/25
burn醫學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八卦
[生活美語] Time to work out!
同學有沒有發現台灣這幾年吹起一股健身風?
晚上7-Eleven的雞胸肉都會不見。
那健身教練英文怎麼說? Personal trainer? Fitness coach? The person who brings us pain?
讓我們一邊健身一邊學習英文~
★★★★★★★★★★★★
💪 Aerobics 有氧健身法;有氧運動
keep fit 保持身體健康
get in shape 來保持體形; get back in shape 來恢復體型
aerobic exercise 有氧運動
do some cardio 做一些有氧運動*
burn off calories 消耗卡路里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心肺耐力
a high-intensity exercise 高強度運動
keep lean 保持苗條
Do one more rep.** 再做一次。💪
*cardio: 可提高心跳頻率的運動;有氧運動
**rep = repetition 的縮寫,代表次數,也就是你每一個動作做了幾下、幾次。
★★★★★★★★★★★★
💪 Weight Lift 舉重
anaerobic exercise 無氧運動
body composition 身體組成
boost your metabolism 促進新陳代謝*
bulk up 通過大量的鍛鍊使身材變得更壯實、塊頭變得更大
Do another one! 再做一次! 💪
*metabolism: https://bit.ly/3nwAelY
在醫學上,新陳代謝(metabolism)其實是指生物體內用於維持身體機能的化學反應的總稱,又可分為同化作用(anabolism)和異化作用(catabolism)兩種。
★★★★★★★★★★★★
💪 Build Those Muscles 鍛煉肌肉
core training 核心訓練
circuit training 循環訓練
isolation exercise 分離動作
compound exercise 複合動作/多關節動作
free weights 自由重量(訓練)
strength training 力量訓練
gain mass 增肌,增重
get cut 讓肌肉很有切割度
One more, that's all! 再一次就好了! 💪
★★★★★★★★★★★★
💪 Feel the Burn 感受灼熱
muscle soreness 肌肉酸痛
a burning sensation 灼熱的感覺
lactic acid 乳酸
muscle cramps 肌肉痙攣
interval training 間歇訓練
injury prevention 傷害預防
That one didn't count, do another! 那次不算,再來一次! 💪
★★★★★★★★★★★★
💪 Eating Right 正確飲食
eat a bit of starch for energy 吃一點澱粉作為能量
replenish essential nutrients 補充必需營養素
get enough protein 得到足夠的蛋白質
absorb amino acids 吸收氨基酸
watch your calorie intake 注意你的卡路里攝入量
You can do it. Just one more! 你做得到的! 再一次就好! 💪
★★★★★★★★★★★★
💪 No Pain, No Gain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get advice from a fitness coach 向健身/健康指導師諮詢*
work out with your personal trainer 與私人教練一起運動*
achieve micro-goals and long-term goals 實現小目標和長期目標
lose body fat 減少脂肪
build 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
maintain focus 保持專注
achieve your goal 實現你的目標
*coach vs trainer: https://bit.ly/38GQgWx
OK. Rest for a bit before the next set. 休息一下再做下一組。💪
★★★★★★★★★★★★
圖中是我教練 (personal trainer) 黃鎮宇 ,他的二頭肌好像比我的頭還大...
His biceps are bigger than my head.
Check out hi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x____huang/
★★★★★★★★★★★★
生活美語: https://bit.ly/2H42k8T
文字轉語音: https://www.naturalreaders.com/online/
burn醫學 在 最強敵人現身!東大醫學系出身的菁英廚師堂堂登場!史上最早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