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以前說過,我相信科學,但不相信科學家?
這個喔,嗯嗯...
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是這樣學的,至少在我念大學的時候,物理系教的第一個概念,叫做:
「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
重點不在於怎麼設定,也不是怎樣靠這個計算,而是「你有沒有認知到設下的條件,到底對結果產生何種影響,跟現實差異多少?」
理工科的朋友可能覺得這是廢話,我們怎麼可能不知道,但請恕小弟直言,真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
我在中研院時做過一個系列的研究,內容是半導體相關的光、電與磁與表面性質,延續國外某個國際知名研究單位,據說對未來半導體、記憶體等等都有重大影響。有常看我講的應該知道,這個研究在10多年後,差不多2010年被同各研究單位,重量級大老發的論文判死刑,認為實驗雖然都正確,但方向可能錯誤。
嗯,醫龍裡面第一集的經典台詞「手術很成功,但患者死亡」
唉,其實我做這研究的第一年就知道,這整個系列都有問題了,只是別說老闆很難接受,所長他們也很難接受,美國跟印度等來的合作朋友也很難接受,我自己也是。所以最後傾向「這個年輕小鬼一定哪邊做錯了」,所以我也算了。
好了,公布答案,哪邊有問題?
「溫度」
我看過外國的實驗儀器,裝在真空腔體內的溫度計,是固定式的。而敝單位設備老舊,自己都要去車铣工件安裝,溫度計(Thermocouple)是很克難的懸掛在空中。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是我做錯,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為。
但很早就發現,因為設備不好,每次都會碰到溫度計的位置,為了調整煞費苦心。累積大量資料的結果,統整出一個很奇怪但合乎邏輯的結論,那就是根據溫度計位置不同,整套實驗結果也不同(廢話),但某個錯誤的條件可以跟所有國外知名研究機關的論文結果符合。
蛤(*´・д・)?
總之,一不做二不休,把溫度計的位置全部調整固定做不同條件三次,結果發現依照各國研究的條件設定,死都做不出來,而做得出來的條件,與他們所說的差異甚大。
溫度差100度!
夭壽,假設這是高溫超導體實驗,差100會是多大,同業各位自己可以明白。
總之,我弄了很久後確定,其他國家的實驗室,因為設備齊全,固定所有參數,所以反倒漏了一點。就是基板的stage材料,跟加熱裝置與溫度計的差異。因為在真空環境下,溫度計升溫最大因素是熱輻射,使用加熱絲跟燈泡是不同的,而stage雖然都是不鏽鋼,卻有厚度之差。
也就是若我依照距離做梯度出來,光是stage差幾mm厚,燈泡放的近或遠,有沒有熱絲輔助,Thermocouple放哪,結果就完全不同。你說這廢話,看也知道?拜託,那是人家講了,所以你覺得這看也知道,沒做這實驗前看看,最好你知道差十萬八千里,每個做實驗的都會認為自己條件控制的很好。
這叫做後設認知,後來去教書後最常碰的理論,物理界很少人認真的去審視,往往因為固定的機器跟參數不變,就覺得結果應該也會不變,而當每次實驗結果出來「在預想範圍內」,就認為這不會有問題。
問題可大了,代表美國那家頂尖研究室,他們機器的裝設法,會讓Thermocouple測到的,跟你基板溫度差100度。原本認為製造出接近室溫可實用的材料,得在零下100度才有用,這是電影明天過後嗎?
好了,每個學長跟老師都會說,那一定是你哪邊沒做對。好啦,老師們,我早沒打算在學術界發論文當教授啦,直說好了。所有的條件我都調過,我一個人的實驗總數據比隔壁的整間還要多,熬夜不知多少次還被罵要注意身體,唯一可以做出跟國外實驗室相同成果的,只有「低溫」。
意即,根本沒有奈米性質出現,全部都是bulk的特性,而為了要驗證,我還額外做一系列,用單層、多層,厚度不同幾十個,去確認奈米性質的邊界在哪,結果出來的結果,只證明出這整套系列的數據,都不是奈米性質,全部都是塊材的低溫特性。
好了,我要講什麼?
這裡面出現了3個值得我們去想的東西
第一個叫做權威,當著作等身的專家,享譽國內外的研究單位做了個實驗,其他跟從的實驗室,顯然不敢挑戰,我還看到印度等較後進國家,發過點數很低的論文,說這實驗可能有問題,但更可能是自己哪邊弄錯了。
第二個是從眾,那麼多人都有相同的結果,就你不同,應該是你不對吧?啊就邊界條件不對啊,你們沒有用紅外線檢查,我有。然後有人理我嗎?所長跟指導教授都覺得,應該還是你哪邊弄錯了。XD
第三個是忽略基礎證據,其實指出有室溫材料可能的那篇論文,拿去跟塊材性質對照,曲線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scale差100倍。那麼我們應該第一個檢視的,是這個真的有奈米特性嗎?沒看到重要期刊刊登過類似論文。
我私下也有發信去問過作相同研究的國外實驗室,還真的沒人想過這個問題,因為越有錢的單位,都是買整套機器,由專人校正過,像我這種從頭到尾都要自己校正的很少,多半都是所謂的後進國家。有做的都覺得很怪,但一樣不敢質疑權威,畢竟你要拿論文畢業,走學術界路線,怎麼能初出茅廬就跟像是貝爾實驗室這種巨獸對幹?
====
如果連算最嚴謹之一的物理學界,研究都會有這種狀況,你怎麼能相信那些科學家說的科學,能百分百屏除所有疑慮?像是近年常見,邊界超大的暖化、全球氣候、環境等等研究,就我的標準來看,根本問題重重。但你一質疑,就會出現諸多的專業與否批評,因為你不是這行的。
更好笑的,質疑你越大聲的,九成以上都不是科學家。
我的經驗,在台灣跟學經歷比較有關,越是念頂大出身的,就越有這種「論文跟書本證據、國外知名研究單位說的,應該會比你現場作的正確」,的這種說法。在中研院我就遇過,台大來的暑期大學專題生,根本看你不起,死都不想動手,只想用理論描繪世界。要不是我們是學長,已經用鼻孔看人了。
科學界講究一致性,但這也很容易誤導你,因為當過去若是錯的,就會一直錯下去,很難被糾正。即便事後找到錯誤,也不會承認,而是用許多說詞,堆砌出一套完美的修正路線。
如果連科學界都這樣,你跟我說更複雜的人類社會,僅需要少量的社會研究,跟沒有實務經驗的純理論,就可以描繪一個天堂:
「其他人都要聽我們這些專家的意見改政策」
我當然覺得你在鬼扯啊!
我後來在教育界遇過很多學生,行為表現都是後設領域的東西,更多的狀況是,自己腦補跟修正記憶,美化經驗中的行為。而老師要怎樣搞定學生?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也後設回去,誘導他們的思維,控制他們的行動,在老師的權威下,多半學生都會聽。然後,你就會發現,所謂的開放學生自由自在學習,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方便給你洗腦的手段。
真正的自由學習存在?還是,這只是邊界條件設立下的假象?你真的認為你看到的是真實?一切都只是一個虛擬實境下的遊戲?
我真的懷疑,那些天天發表教育高見的專家,真正的想法只是希望,學生腦袋可以空出來,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塞自己的思想,成就他自己的功名,達成他想要的社會。
因為,就我們這種死硬保守派理工人來看,有些工作的技能就是不能少,你沒有基礎訓練,學習不夠扎實,就是不會。人類不是可以替換的螺絲,每個長的都一樣,沒有教跟帶,知識經驗中核心的眉眉角角就是不會。
不會就是不會,跟數學一樣。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萬的網紅GamePlayHK短片攻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喺 GTA 上山下海就試得多喇,今次玩到上宇宙~ 鐘意就 Like 同 Share 影片啦! Grand Theft Space [.NET] http://grandtheftspace.com/#!/downloadsPage No Boundary Limits 1.0 https:/...
boundary遊戲 在 旅遊時刻 Travel Moments Facebook 八卦
// 再見,伊爾庫茨克
(西伯利亞鐵路上的第五天)
火車開走,我再一次站在窗邊,看著月台的時鐘變得越來越細,暗暗地跟伊爾庫茨克(Irkutsk),這個我待了五天的地方,說再見。
窗外下著滂沱大雨,而我也因為剛才在大雨中狂奔去車站而渾身濕透。不過,我沒有半點愁煩,反倒覺得很輕鬆。因為,我終於能離開這個沒讓我留住太多快樂的城市。
這次坐的是俄鐵的 K81 列車,從烏蘭烏德(Ulan-Ude)出發,又一個四天三夜,開往莫斯科(Moscow)。車廂的間隔與設施跟之前坐過的 K19 列車差不多,就只是走廊裏的地毯和房間內的臥鋪,換成了一種微醺的深紅色。
沒有上一程的好運,我這次買到的是上舖。上舖,除了意味著要爬上爬落外,對我而言,最麻煩的,就是沒有桌子可以用。上一程太幸福了,已經習慣了在桌子上寫字、畫畫的我,看來,要另覓我的小空間了。
剛上車的時候,包廂內就只有我一人。但幾個站之後,又有一家三口的俄羅斯人加入了,剛好塞飽了這個四人的包廂。
而我,不會俄文,又不是家庭的一份子,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包廂內的異類。
這個俄羅斯家庭也沒上次的那位大叔友善。我有試著跟他們溝通,向他們報以微笑,卻沒得到太多的反應。看見他們在「樓下」邊吃薯片,邊玩紙牌遊戲玩得忘形,我也想起了和家人旅行時的種種時光。
看著別人玩得快樂,自己卻無所事事,確實是有點無聊。我唯有打開我的旅行札記,帶上耳機,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裏,迅速地寫了今天日記。
寫著寫著,突然覺得,一個人的鐵路旅程,與其說是身體旅行,其實是一種思想上的旅行。火車上縱使日日如是,基本上連手與腳也懶得動,但思想卻不一樣。她還是會在沈寂中拼命尋找方向,在變與不變之間,嘗試找到屬於她自己的旅行方式。
後來,我翻開了一本一直在鐵路上閱讀的書,看到了挺深刻的一句:
「Enjoyment appear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boredom and anxiety, when the challenges are just balanced with the person's capacity to act。」
這句話就這樣靜靜的停留在我的腦海裏,直到我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夢鄉了。
boundary遊戲 在 Jo's 九萬的 Facebook 八卦
《關於築牆》
幾個月前有個閨蜜在感情上受了傷害,又因為對方是第一個讓她真的卸下心防的人,所以傷得更重。而她的自我保護機制告訴她,要把牆重新築起來。
而在她經歷那一切的同時,我剛好也和幾個不同的對象經歷過一些挑戰。那時,我曾經告訴過閨蜜,我還是要繼續把心打開去愛,用最真實的自己和別人連結,哪怕有再次受傷的可能。
所以當她問我,要怎麼樣可以『不受傷害、保護自己、又不對他人築牆?』還有為什麼我在受過這麼多次傷害之後仍然有勇氣打開心房,我是這樣回答她的:
「牆」還是我們的身外之物 —— 看似堅固,但依然可以被擊破,而每次被擊破都要重建:每次被擊破,我們只會想要在下次用更好的材料把牆蓋得更穩固。只是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從外而來的攻擊會不會一次比一次更強烈。我們可以把牆築得很漂亮,甚至蓋起護城河,但在牆內的我們依然脆弱。
我理解想要保護自己的背後是害怕、是沒自信,但這並不是「愛」真實的樣貌。
但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受傷、允許自己接受訓練和挑戰,讓那些傷痕結痂生繭,生成更堅固的皮膚表層,那麼我們還是我們,心依然柔軟,但卻更強壯了。我稱這樣的保護為 "soft armor(柔軟的盔甲)"。只有一次又一次,我們面對類似的情形才能更得心應手。當我們把心練得厚實,久而久之,我們便不會再吸引那些欺負我們的人。
越是逃避和抗拒,宇宙越會一直給我們一樣的人生課題,這是吸引力法則的不變定律。嬰兒不會因為跌倒了一次就放棄學習走路,決定一輩子坐嬰兒車。我們身上所有的肌肉都需要鍛鍊才能有力量,包括心也一樣。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真心以對,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把真心藏著 —— 那些一點都沒有用的破爛盔甲是這個社會教我們的遊戲規則。
又,「允許(allow)」自己受傷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更了解自己,不等於當pushover、讓別人不尊重自己的底線(boundary/bottom line)。這個巧妙的一線之隔是只有靠不斷的練習和有意識的檢視才能更清醒,否則只會變成不健康的「循環(cycle)」。
我們大都錯把「愛」當成互相依賴,要別人先給予自己才願意付出,要別人先證明他們對我們的愛是不離不棄不放手。然後在追求那種共存關係(codependent)的同時,我們已經先離棄了自己。
要別人給予我們想要的愛和尊重之前,我們還是得先尊重和愛自己,否則我們所建立起來的關係 —— 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都會變成一種被恐懼操縱的情緒勒索。
Take all actions from love, and it begins from you.
——
📷:Peter Gonzalez @ 柏林圍牆
——
✨ 練習吸引力法則傳送門:https://mailchi.mp/d5bd8798272c/loa-consciousliving
🌱 加入 有意識生活・Conscious Living (完整回答問題 + 閱讀同意守則 = 通過審核)
🦄️ 追蹤IG(能量文 + 鋼琴音樂):http://instagram.com/notesofjo
boundary遊戲 在 GamePlayHK短片攻略 Youtube 的評價
喺 GTA 上山下海就試得多喇,今次玩到上宇宙~
鐘意就 Like 同 Share 影片啦!
Grand Theft Space [.NET]
http://grandtheftspace.com/#!/downloadsPage
No Boundary Limits 1.0
https://www.gta5-mods.com/scripts/no-boundary-limits-unknown-modder
Instagram : gphk_gallery
討論區 : http://forum.gameplayhk.com
GameplayHK 短片攻略: http://gameplayhk.com/
Facebook 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gameplayhk
遊戲短片攻略唯有GameplayHK~
boundary遊戲 在 GamePlayHK短片攻略 Youtube 的評價
喺 GTA 上山下海就試得多喇,今次玩到上宇宙~
究竟可唔可以成功登陸太陽呢 XDD
鐘意就 Like 同 Share 影片啦!
Grand Theft Space [.NET]
http://grandtheftspace.com/#!/downloadsPage
No Boundary Limits 1.0
https://www.gta5-mods.com/scripts/no-boundary-limits-unknown-modder
Instagram : gphk_gallery
討論區 : http://forum.gameplayhk.com
GameplayHK 短片攻略: http://gameplayhk.com/
Facebook 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gameplayhk
遊戲短片攻略唯有GameplayHK~
boundary遊戲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評價
■ 新 Game 報到
→ 1.《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 2.《伊蘇 塞爾塞塔的樹海:改》
→ 3.《XCOM 混血戰隊》
→ 4.《Guilty Gear -Strive》
→ 5.《終極戰士:狩獵戰場》
→ 6.《王牌威龍 3》
→ 7.《Boundary》
■ 特別企劃
不只健身環!宅家防疫高手必備 Switch 八大健身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