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萬劑AZ疫苗,28日開打 5萬警消列優先》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16552
【紐約市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張凱銘分享,5-14-2021】附上分享:
其中AZ副作用:1)亞洲人比白種人少:2)國際因多起經驗,血栓可監控、醫治請參考: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
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
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
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
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
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
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
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
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
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
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
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
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
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
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
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嬌生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
*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
*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
*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
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
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
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 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
*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這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
*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
*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
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
目前僅有美國Pfzier、Moderna 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
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
*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Thank you for this most interesting consultation,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case. I shall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you.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原來我們唱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 HenHenTV奇異世界 十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Hmv2udty8 前五名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Srvn...
「blood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blood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blood意思 在 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 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 Facebook
- 關於blood意思 在 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 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 Facebook
- 關於blood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 關於blood意思 在 鍾舒漫 Sherman Chung Youtube
- 關於blood意思 在 ちきちきちゃんねる【ゆっくり解説・考察】 Youtube
- 關於blood意思 在 台灣人說的「熱血」是什麼意思? What does "hot ... - YouTube 的評價
blood意思 在 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 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 Facebook 八卦
一招改善英文寫作:重要的字放後
【明報專訊】今日叔叔同大家講寫作。叔叔今天所講,只是讀、寫、教英文多年的一點點心得,並非絕對真理;尤其是文筆純屬個人品味和判斷,絕無對錯之分。緊記學語文的所謂規則,都有無數例外,不要死學,不要走火入魔,要用自己的good sense and judgment。好,講完前言,入正題。今天講一個常見的寫作方法:重要的字放後。
好多人寫的英文難看,原因是詞序鋪排欠佳。寫英文,通常愈重要、愈想傳遞、愈unexpected的信息,在句子中愈放得後。相反,不重要或意思同上句重疊,只為敘述背景而存在的字,通常放前。多講無謂,請看例子。
例一:I would say to the house, as I said to those who have joined this government.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蕭叔叔短評:英國前首相Winston Churchill的名句,重點在於四個語氣好重的單音節字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留意如果把四個字置前,句子立即變得軟弱無力。
反面教材: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are what I have to offer.
例二:We have before us an ordeal 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 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long months of struggle and of suffering.
蕭叔叔短評:繼續看Churchill同一篇演說的下一句,留意這句詞序有點奇怪。學英文,稍遇到奇怪的地方,要即刻問:點解要咁寫?這句正常的詞序是把before us放最後,但這樣會浪費了語氣最重的最後位置。整句最重要的,是grievous,是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所以Churchill故意把它放到最後,讀起來有氣勢得多。又看看把grievous置前的反面例子,氣勢頓失:
反面教材:A grievous ordeal is before us. Many, many long months of struggle and of suffering is before us.
例三:I do not regard advertising as entertainment or an art form, but as a medium of information.
蕭叔叔短評:廣告大亨David Ogilvy的書Ogilvy on Advertising的第一句。這個人,寫作很有力,很簡潔。留意以上句子分開兩部分,都是把重點置於最後:art form和medium of information。又看看蕭叔叔改寫的反面教材。
反面教材:Acting as a medium of information is the aim of advertising, in my opinion.
例四:When I write an advertisement, I don't want you to tell me that you find it 'creative'. I want you to find it so interesting that you buy the product.
蕭叔叔短評:繼續看Ogilvy。廣告的主旨,是令人買該產品(buy the product),這也是以上兩句的主旨,所以放最後。
反面教材:I want you to buy the product because you find it interesting after seeing the advertisement that I wrote.
那麼,重要的字放最前又可以嗎?當然可以。有時強調語氣,重要的字放前,以達震懾的效果,也是有的。總之,今天所說只是蕭叔叔多看好文章後歸納的觀察,並非絕對真理,so feel very free to depart from it. And be guided by your own good sense and judgment.
蕭叔叔
PS:舊文一篇,見有網友問到寫作,就再放上來呃呃like😌
blood意思 在 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 Uncle Siu's British English Club Facebook 八卦
一招改善英文寫作:重要的字放後
【明報專訊】今日叔叔同大家講寫作。叔叔今天所講,只是讀、寫、教英文多年的一點點心得,並非絕對真理;尤其是文筆純屬個人品味和判斷,絕無對錯之分。緊記學語文的所謂規則,都有無數例外,不要死學,不要走火入魔,要用自己的good sense and judgment。好,講完前言,入正題。今天講一個常見的寫作方法:重要的字放後。
好多人寫的英文難看,原因是詞序鋪排欠佳。寫英文,通常愈重要、愈想傳遞、愈unexpected的信息,在句子中愈放得後。相反,不重要或意思同上句重疊,只為敘述背景而存在的字,通常放前。多講無謂,請看例子。
例一:I would say to the house, as I said to those who have joined this government.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蕭叔叔短評:英國前首相Winston Churchill的名句,重點在於四個語氣好重的單音節字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留意如果把四個字置前,句子立即變得軟弱無力。
反面教材: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are what I have to offer.
例二:We have before us an ordeal 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 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long months of struggle and of suffering.
蕭叔叔短評:繼續看Churchill同一篇演說的下一句,留意這句詞序有點奇怪。學英文,稍遇到奇怪的地方,要即刻問:點解要咁寫?這句正常的詞序是把before us放最後,但這樣會浪費了語氣最重的最後位置。整句最重要的,是grievous,是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所以Churchill故意把它放到最後,讀起來有氣勢得多。又看看把grievous置前的反面例子,氣勢頓失:
反面教材:A grievous ordeal is before us. Many, many long months of struggle and of suffering is before us.
例三:I do not regard advertising as entertainment or an art form, but as a medium of information.
蕭叔叔短評:廣告大亨David Ogilvy的書Ogilvy on Advertising的第一句。這個人,寫作很有力,很簡潔。留意以上句子分開兩部分,都是把重點置於最後:art form和medium of information。又看看蕭叔叔改寫的反面教材。
反面教材:Acting as a medium of information is the aim of advertising, in my opinion.
例四:When I write an advertisement, I don't want you to tell me that you find it 'creative'. I want you to find it so interesting that you buy the product.
蕭叔叔短評:繼續看Ogilvy。廣告的主旨,是令人買該產品(buy the product),這也是以上兩句的主旨,所以放最後。
反面教材:I want you to buy the product because you find it interesting after seeing the advertisement that I wrote.
那麼,重要的字放最前又可以嗎?當然可以。有時強調語氣,重要的字放前,以達震懾的效果,也是有的。總之,今天所說只是蕭叔叔多看好文章後歸納的觀察,並非絕對真理,so feel very free to depart from it. And be guided by your own good sense and judgment.
蕭叔叔
PS:舊文一篇,見有網友問到寫作,就再放上來呃呃like😌
blood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原來我們唱了那麼多年竟然不知道, HenHenTV奇異世界
十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Hmv2udty8
前五名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SrvnNh6As&t=4s
五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POVHDIL4k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從小都有聽一些童謠長大吧~其實那時那裡會知道童謠的歌詞真實意思呢!我們都是跟住童謠的旋律在唱,好像是这一首:小宝宝,吃蛋糕,饭仔mam mam 叔叔餵到。。。。
, 或者是: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等等的童謠,你確定你真的明白他的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說六個童謠背後的恐怖故事,为什么是六個?!!!因为我没时间做够十個!
6倫敦橋倒塌下來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大家都有玩過這個遊戲和唱過這首歌吧?這橋建於1014年,英國國王為了抵抗丹麥的入侵而燒毀了這條橋,在1091年被暴風雨摧毀,然後在重建,在1136年被燒毀。然後就開始建石橋,上面那時是有商店,屋子,教堂等等,但是在1212發生了一場大火,它是從石橋的兩端燒起,結果燒死了3000多人,也有一個傳說就是有人提倡人柱,就是把小孩子活埋在基石下面,就可以穩固橋不會再倒塌。
5. 十個小黑人 ten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nigger boys went out to dine;
十個小黑人出外用膳;
One choked his little 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ine.
一個噎死還剩九個。
Nine little nigger boys sat up very late;
九個小黑人熬夜到很晚;
One overslept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eight.
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
Eight little nigger boys travelling in Devon;
八個小黑人在到丹文遊玩;
One said he'd stay there, and then there were seven.
一個說要留在那兒還剩七個。
Seven little nigger boys chopping up sticks;
七個小黑人在砍柴;
One chopped himself in half, and then there were six.
一個把自己砍成兩半還剩六個。
Six little nigger boys playing with a hive;
六個小黑人玩蜂窩;
A bumble-bee stung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five.
一隻黃蜂叮住一個還剩五個。
Five little nigger boys going in for law;
五個小黑人進入法院;
One got in chancery, and then there were four.
一個被留下還剩四個。
Four little nigger boys going out to sea;
四個小黑人到海邊;
A red herring swallow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hree.
一條紅鯡魚吞下一個還剩三個。
Three little nigger boys walking in the Zoo;
三個小黑人走進動物園裡;
A big bear bugg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wo.
一隻大熊抓走一個還剩兩個。
Two little nigger boys sitting in the sun;
兩個小黑人坐在太陽下;
One got frizzled up, and then there was one.
一個熱死只剩一個。
One little nigger boy living all alone;
一個小黑人覺得好寂寞;
He got marrie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He went and hanged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他結婚後一個也不剩。
他上吊後一個也不剩。
在歌詞裡面十個小黑人,最後一個也不剩。
這首歌詞原版是的小黑人nigger,過後被譯為小印第安人(nigger是非常帶有種族歧視的字眼)
到最後一個小黑人他覺得很寂寞,就自己上吊自殺了,過後因為覺得不適合兒童而改成結婚。而這首童謠也因為這黑暗的歌詞而被改成推理小說(無人生還 and then They Were None)大家可以去找這本書看看。而過後因為太過有種族歧視的意思在裡面而被改成現在的那首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Indians。。。
4.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莉淇波登拿了斧頭)
這首歌聽起來已經是毛骨悚然的,裡面的歌詞更是恐怖。它的歌詞如下: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莉琪波登拿起斧头
and gave her mother forty whacks. 劈了妈妈四十下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she gave her father forty-one. 又砍了爸爸四十一下。
这首童谣来自一个真人真事。在1892,一名美國银行家银行家安德鲁波登(Andrew Borden)被他33 岁的女儿莉兹波登(Lizzie Borden)发现用斧头砍死在屋内,之后莉兹的继母又被发现被斧头砍死在二楼。聽說是她殺了繼母過後被她爸爸發現而順手也殺了他爸爸。
但是最後她lizzie borden被法官判无罪释放,再次引起舆论哗然。所以才有了這首歌,但現在有哪一個媽媽會叫自己的女兒唱這首歌啊?
3. There is a crooked man
這首歌謠源自英國王室(Stuart)時期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
彎腰曲背的男人是指蘇格蘭將軍亞歷山大‧萊斯利(General Sir Alexander Leslie)。
這位將軍代表蘇格蘭,與英格蘭簽訂宗教及政治上的和平協約,「。. 但是其實crooked可以解釋為神經病患看這個世界也是扭曲的,在黑暗時期很多人因此而發瘋!這首歌也因為這樣而被納入在Conjuring 2電影裡面
2.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瞎老鼠
Three blind mice,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盲鼠,三隻盲鼠
See how they run, see how they run. 看牠們竄,看牠們竄
They all ran after the farmer's wife, 牠們全都追農夫老婆跑
Who cut off their tails with a carving knife 她用切肉刀斬掉牠們尾巴
Did you ever see such a sight in your life 你這輩子是否看過這奇觀
As three blind mice? 三隻盲鼠的奇觀
16世紀正是歐洲宗教革命時期,雖然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提倡基督新教,但他女兒瑪莉皇后卻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舊教)。她非常排斥新教,殺了很多基督教徒,因為這樣她也稱之為血腥瑪莉(Blood Mary)。
那三隻老鼠「three mice」是指三名堅守新教信條的貴族,他們因為信奉新教,因此被冠上「密謀抗后」的罪名處刑。
但是和童謠唱的不一樣,瑪莉皇后沒有將他們分屍,而是將他們活活燒死
1. 杜樹記裡面的 My mother has killed me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mother has killed me, 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father is eating me, 我的爸爸在吃我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sit under the table, 我的兄弟姊妹坐在餐桌底
Picking up my bones, And they bury them, 撿起我的骨頭,埋了它們,
under the cold marble stones。埋到冰冷的石碑下
這個童謠是源自格林童話The Juniper Tree 杜樹記,那種血腥黑暗的原版故事為:故事描述一名小男孩,被狠心的繼母殺害,並將屍體煮成肉湯 ,當作爸爸的晚餐;小男孩的妹妹傷心欲絕,於是將爸爸吃剩的哥哥的骨頭,拿到杜松樹 下埋葬,沒想到小男孩化身為小鳥,並藉由美妙的歌聲取得三樣東西,回家殺掉繼母。
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對於死亡的態度從童謠就可以看得出來,東方國家比較避忌談論這個話題而西方國家從小就直接和兒童灌輸死亡的觀念,但無論如何,教導兒女如何做人處事,黑白分明是比考試考滿分更重要。
今天我們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讚和分享給你的朋友看。大家還有什麼主題是想看的?也歡迎大家留言給我,我會試下做的。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blood意思 在 鍾舒漫 Sherman Chung Youtube 的評價
在「模造自己」的過程裡,必然遇上很多衝擊,當困難像硬石般重力的向你擲去時,若然你也打算跟它一樣變成硬石,硬碰硬最後可能兩敗俱傷。但如你選擇化身成永遠都不能被擊倒的水,柔軟靈活,随屈就伸,不但硬石不能傷害你,而且最後也能保持原本的你!? 這就是致勝之道!!
Step 1:首先要「奪回初心」❤️《從不信自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V-3lucGcY
Step 2:再給勇氣去「尊敬你的真本性」❤️《隱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TWY8w22w4
Step 3:尊敬後必定要「堅持」❤️《小碎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gRP9BnmTA
Step 4:堅持當中,必然要「模造自己」❤️《Be Water My Friend》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water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 Bruce Lee
btw 我這次MV中是 7個景換7套衫
17位Dancers跳足17小時?
我跟填詞人陳詠謙說了這一次的題目是想講關於「模造」的,他閉關思前想後,替我想了李小龍的名言去帶出裡面的意思,我驚訝萬分,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表達,同時我親身被歌詞鼓勵,希望大家都可以細味!
這是非常我鍾舒漫的音樂類型,充滿90s味,對我而言,90s音樂節奏與質感是最最最有型的,包括舞蹈!排舞師Rock@Studiodanz最清楚我這一點,把我的BLOOD完全投射在舞蹈中,可能不是你們常喜歡看到的舞步,但我好想跟你們分享我心目中最有型的動作!就像李小龍所說的「The Art of Expressing Human Body」。
這次是我與偶像 王雙駿 (Carl叔叔) 第二度合作的作品,不過今次又有新合作模式。Carl叔叔這次還擔上我MV的Creative Director!不過這位新晉MV導演,相當貪心?,單是取景就要求一日走7個景,還要每個場景配上一套衫,造型師 Inggrad就是這次的SuperStar,她為我塑造了7個sherman,帶著不同的自己,由朝拍到晚,Dancers連同我,一行18人跳足17小時,我可以好肯定對大家說︰「呢個係我入行以來,拍得最辛苦嘅一個MV!」,但,值得!!!
Now available on:
---------------------------------------------------------------------
iTunes – http://apple.co/2ypzVQr
Apple Music – http://apple.co/2xtfbdW
hmvPLAY – http://bit.ly/2xA5ieE
JOOX Hong Kong – http://bit.ly/2jYZqpw
MOOV – https://s.moov.hk/r?s=h9dl9M
KKBOX – https://kkbox.fm/bSJrJj
MusicOne – http://bit.ly/2fvqag2
Spotify – http://spoti.fi/2wRjGQ5
3HK – http://bit.ly/2hvnL1K
myMusic – http://bit.ly/2huQLXg
---------------------------------------------------------------------
曲: 王雙駿
詞: 陳詠謙
編: 王雙駿
監: 王雙駿
人哋話 成熟不止一套方法
有青春 有心機 任我花
Be water, my friend
點解雕一個銅像 受萬人景仰 但望落去表情好僵
點解榜樣淨係得呢個樣 yee-ah yee-ah yee-ah
七十個巴仙水份 人類有水嘅特質
我哋可以係杯 可以係樽 可以係茶壺肥又矮
人哋話 存在不止一套風格
人哋話 模範不止一個她
人哋話 成熟不止一套方法
有青春 有心機 任我花
Be water, my friend
你動 我靜 你問 我搖頭不答
太多聲音可以啞
你怒 我樂 你罵 我悠然插花
人說欺山不欺水你懂嗎
九點鐘公共交通 一齊返工 但發嘅夢各有不同
尊嚴溝水飲咗會止到痛 yee-ah yee-ah yee-ah
我一路一路浮沉 漂流到夢想附近
終於可以做浪 可以扮潮 但未知上唔上到岸
人哋話 存在不止一套風格
人哋話 模範不止一個她
人哋話 成熟不止一套方法
有青春 有心機 任我花
Be water, my friend
你動 我靜 你問 我搖頭不答
太多框架可以打
你怒 我樂 你罵 我悠然插花
人說欺山不欺水你懂嗎
即使怎麽再雕刻
盛載不起各位每杯茶
算吧 我要變水 要作主 然後一滴滴滴下
你動 我靜 你問 我搖頭不答
你怒 我樂 你罵 我悠然插花
無固態更有性格
你動 我靜 你問 我搖頭不答
太多框架可以打
你怒 我樂 你罵 我悠然插花
人說欺山不欺水你懂嗎
==========================================
關注更多鍾舒漫消息 | Get Closer to Sherman Chung
==========================================
英皇娛樂 @Facebook: http://www.fb.com/eegmusichk
英皇娛樂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eg_music/
鍾舒漫 @Facebook: https://www.fb.com/eegsherman
鍾舒漫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ungshersher/
鍾舒漫 @英皇娛樂 Official Website: http://eeg.zone/#/artist/218
鍾舒漫 @YouTube: http://bit.ly/1VDXw9g
鍾舒漫 @新浪微博 Sina Weibo: http://weibo.com/chungsherman

blood意思 在 ちきちきちゃんねる【ゆっくり解説・考察】 Youtube 的評價
PON!CRUSH!CRUSH!PAPAPA!
鬼滅の刃×フジテレビの可能性で戦々恐々されていますが、今までどのような改変があったのかフジ放映ジャンプアニメで考察してみます。
投稿者のTwitter https://twitter.com/FateTKTK
0:00 はじめに、PON!CRUSH!CRUSH!PAPAPA!
0:56 「マジンガーZ」初のフジ×ジャンプ、アニメで増えたボスボロット
2:13 引き延ばしの"D"の意思。「ドラゴンボール」から「ワンピース」へ
5:49 「北斗の拳」南斗人間砲弾だヒャッハー!
7:50 「トリコ」グルメスパイザーだけでない、ティナはいらない子?
10:02 「暗殺教室」合計4クールで全21巻を駆け抜けた殺せんせーと3年E組
11:14「約束のネバーランドseason2」消えたおじさん、謎の生物・ヌルリン
13:57 おわり、「鬼滅の刃」は助けてください…
投稿者のメールアドレス
TKTK80@outlook.com
立ち絵
星野ニア(目浮津ママさん)
https://twitter.com/syannhaineko
紲星あかり(MtUさん)
https://seiga.nicovideo.jp/seiga/im8013511
BGM
星野ニア(セミニア)さん
https://twitter.com/HoshinoNia_
【オリジナル曲】彗星【星野ニ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bWOBpOr2c
【オリジナル曲】業 Karma 【星野ニ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bWOBpOr2c
MELTY BLOOD -Remastering- : MELTY BLOOD OST'(コノメニウ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Z8HTB6PJE
#フジテレビ #週刊少年ジャンプ #グルメスパイザー

blood意思 在 台灣人說的「熱血」是什麼意思? What does "hot ... - YouTube 的八卦
台灣人說的「熱血」是什麼 意思 ? What does "hot- blood " mean in Chinese? | Learn Taiwanese Mandarin Podcast 學中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