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的最佳治療方式,即為去顫電擊。VF發生之後,一分鐘未給予電擊,則成功率減為7-10%。如果在前一分鐘立即給予電擊,則存活率可達90% 。因此,儘速電擊在VF之緊急治療中扮演決定性功能。 VF如果發生在醫療院所之內,則3分鐘之內,應給予電擊。若發生在醫療院所外之一般地區,則3-5分鐘之內,應儘速給予電擊。研究調查指出,發生VF猝死時,3-5分鐘內給予CPR及AED,存活率高達41~74%。這是電擊VF的努力方向。因此,也衍生出自動體外電擊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與公用電擊器(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 PAD)。 在院外地區發生猝死的VF,在3~5分鐘之內,如果立即給予CPR,及使用AED,存活率可以高達41~74%。 AED是一種半自動式之電擊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亦有完全自動之電擊器),因為步驟三之電擊,必需經由施救者親自按下按鈕,才能發生電擊效果。 AED是經由兩個電極貼片,置於病人的胸前,依照機器電極片之圖示貼上,一個置於胸骨右側,另一側置於心尖位置。 貼上電極片之後,將導線插入AED中,此時,機器會出現EKG,會自動分析是否VF。如果是VF,機器會發出語音指示:「給予去顫電擊!」。當AED 自動充電後,電擊按鈕會亮起來,施救者就按指示,直接按下,去顫電擊。 使用AED的注意事項 若病人裝有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或心臟內自動去顫器(ICD),應離開該裝置5公分,避免直接貼在這些裝置之表皮上來做電擊治療。貼上之前若有水份,應先拭乾,若胸毛太多,應先剃除。有其他藥物貼片,應先拿掉。 若病人裝有心臟內自動去顫器,先等 ICD發生電擊作用,30-60秒後,再貼上AED。 如果病人有生命跡象,不要貼上AED。 如果病人在水中,先移出,迅速擦拭胸前水份,再貼上AED。 在冰上或雪上,亦可以使用 AED。 搬動病人時,不要作AED之心律分析,以免誤差。 AED使用的是雙向波電流,能量為120-200焦耳左右,每次電擊均是同一能量。其效果與單向波之360焦耳相同。 單型性或多型性VF,如果心跳速率超過AED內預設數值,則AED亦可電擊。但有些AED,則無法電擊VT。 1~8歲之兒童應使用適合兒童規格的貼片與AED。 小於一歲之嬰兒,勿使用AED。 醫院內亦可裝設AED,尤其在特定地區無法在3分鐘之內得到電擊器支援時,應訓練其醫療人員使用AED,發揮立即電擊急救之功效。 如果將AED置於公共場所,以供緊急使用,稱為PAD(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例如:機場候機室、學校、監獄、購物中心、賭場、或大型運動會。依據美國心臟協會之建議,設置AED的地方,具有以下之特點: 經常會有心臟突發的例子。(估計為每1000人一年中,有一個病例) 如果經一般急救系統(EMS),5分鐘之內,無法到現場提供電擊器。 如果5分鐘之內,EMS可以到達,並可以辨認心跳停止,給予CPR及貼上AED。 AED之推廣,應配合EMS之系統運用,及一般民眾對於心跳停止之認知與CPR之必要性。
https://medclinical.wordpress.com/2020/07/19/%e4%b8%89%e8%87%aa%e5%8b%95%e9%ab%94%e5%a4%96%e9%9b%bb%e6%93%8a%e5%99%a8-a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40的網紅Kuo Choyc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ed貼片位置 在 Lai - 愛旅行的男姑娘 Facebook 八卦
余德丞 Dickson 踢波時突然昏迷,並送往瑪麗 ICU 搶救。拉姑看了很多有開新聞,有知情人士透露,事發時幸好有球員是休班護士即時使用 AED 為其急救。但一般人沒有學過急救的話怎麼知道何時使用AED呢?所以拉姑在網上整理了一些資料寫出一些FAQ,希望幫到大家😃
(今次抱歉拉柴不能出場了,因為拉姑沒有AED和假人啊,所以在網上找紅十字的影片分享一下吧~😂)
Q1.什麼是AED?
A: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中文翻譯為「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或「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Q2.使用AED是否有法律責任?
A:在香港暫時還未有法例去管制對救心機的應用,擁有和銷售。
資料來源:Pacific Medical Systems Ltd. 官網
http://aed.com.hk
Q3.AED使用是否安全?
A:是的,AED會自動偵測病患是否需要電擊,唯有病患需要電擊時才會充電。
Q4.使用AED之操作步驟?
A: 第一步:打開AED。
第二步:將電擊貼片貼到病患身上(AED自動分析病患心律)。
第三步:AED語音確認病患需要電擊,按下電擊鍵。
Q5.建議如何選購好的AED?
A:使用簡單、操作容易、易學習、無召修紀錄。
Q6.當第一次電擊失敗,是否須適當提高電擊劑量?
A:根據AHA2010年急救指南,建議初次雙相能量為120-200焦耳,如果失敗應以逐步方式增加能量。(一般AED都是自動的,所以略略知道就可以了)
Q7.AED會突然發生故障?
A:每台機器本身皆有自我檢測功能,如發生故障必會發出警示提醒使用者,再聯絡供應商處理。
Q8.AED是否須具備語音提醒CPR操作功能?
A:不建議!應著重於CPR之教育訓練,AED之功能只有除顫,愈容易操作愈簡便。
Q9.AED電擊量是否愈大愈好?
A:經2010年AHA所研究報告,初次電擊能量,需介於120~200焦耳之間。(一般AED都是自動的,所以略略知道就可以了)
Q10.AED初次電擊後病患未甦醒,第二次是否需提高電擊量?
A:經2010年AHA所研究報告,第二次電擊如適當提高,會有較好的效果。
Q11. 裝心律調節器(PACEMAKER的人)是否適用AED?
A:患者如有裝心律調節器但是已經需要CPR,那代表體內的心律調節器已失去功能,故同樣能使用AED。
Q12:孕婦接受電擊會影響胎兒嗎?
A:可以,電擊的位置在胸部位置(心臟),不會影響肚子中的胎兒。
Q13:於潮濕的環境、金屬板上或水攤上可以使用AED嗎?
A:如需於良導體環境下操作AED,需顧慮施救者因電擊導電的危險,建議施救者與患者需保持絕緣的環境下操作AED。
Q14:AED會受電磁波干擾嗎?
A:AED主機本體皆通過電磁波干擾測試通過才能上市,而因擔心電擊貼片於分析患者心律時,受電磁波干擾,故廠商會提出建議使用時避開電磁波干擾,其實主機本身並不受其影響。
Q15:電擊需要配合CPR嗎?
A:需要,根據臨床案例數據顯示,當AED使用電擊前或後做CPR(心肺復甦術),會提高生存機率。
aed貼片位置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八卦
臺大急診交流記(二):《重上急救課》
醫學系辦公室門外坐滿了年青男女,一張張左顧右盼的面孔顯然都在等待正式報到的時刻。我們逐一領過自己的名牌後,便分批跟隨教學助理走到所屬地點上課。
推了數次門,拐過幾個彎,原來這條路並非通往醫院的急診部,而是臨床技能中心的一個課室。頭兩天我都被安排到這裡來,跟一組五年級的同學上課,先理論後實踐,投影片結束之際,老師指示我們轉移到另一個房間。
似曾相識的急救設備鋪滿一桌,一比一的假人正攤睡在病床上。
已數不清這是我人生中的第幾堂急救課,由小學年代的幼童軍訓練開始,到初中時期加入紅十字會,高中時報讀過聖約翰救傷隊的證書課程,上到大學,醫學系當然亦有觸及急症科的知識。
但說來慚愧,到現在我還是對「急救」這回事有種莫名的恐懼,那感覺就像你學會了一種外語,卻從未試過運用於日常對話之中,日子久了自然會生疏退步,也就像急救箱裡那幾包生理鹽水一樣,光是放著一直用不上,慢慢就會變成一堆廢棄的過期物品......
三角巾與彈性繃帶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即使已經變皺發黃,它們仍然繼續留下來供每屆學生使用,急救班的第一節課總是有關傷口的包紮處理,這次亦不例外。但要是遇上較嚴重的創傷事故,應急設備就不只這些了,救護人員更要準備好一套用以保護傷者脊椎的救援物資。
老師找來一位同學扮演受傷的機車司機,戴上頭盔的他橫躺在墊上,我們小心翼翼地完成脫盔、戴頸圈的步驟後,再同步進行Log roll轉身,合力將傷者安放在長背板上,最後加放位於頭部兩側的固定器,就可以把他運上擔架送院治理了。
其實我們在三年級的時候也上過類似的交通意外模擬課,但我現在唯一能回想起的,就只有那些跟大家一起戴起頭盔裝帥拍照的無聊往事!
接下來是每個醫學生期待已久的臨床技巧課 ——「插管」與「電擊」的教學,學會了這兩款招式看起來才像個真正的醫生嘛,大家都被電視劇荼毒得太深了。
放置氣管內管(Endotracheal Tube)的過程又稱為「Tube人」、「插喉」或者「On endo」等等,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一條塑膠管子放進病人的氣管裡施予急救。而醫學生常犯的錯處則包括把管子誤放在食道中,泵氣時兩邊肺部動也不動,但扮演胃部的袋子卻變得鼓鼓的,在初學的時候,我們甚至連如何接駁喉鏡的手柄與葉片都要研究良久呢。
至於那部老是在劇集裡出現、貌似熨斗的「放電機」,其實就是心臟去顫器(Defibrillator)。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它才能發揮恢復正常心律的作用,對於那些在心電圖裡只剩下一條水平線的Asystole病人,根本一點幫助也沒有,希望廣大觀眾不會再被誤導吧。
不止醫院,其實現時很多公眾場所亦有設置AED,全寫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但一般民眾對它的認識似乎仍不是太深。
AED的操作其實非常簡單,語音提示亦十分清晰,只要根據示範圖在病人胸前黏上兩塊貼片,它就會自行分析心律,再判斷是否需要電擊。所以大家毋須對它如此恐懼,平時不妨多加留意它的位置,在必要時候也可以參與救援,畢竟這部機器正是為非醫護人員而設的呢。
連續兩天重新上了這幾節急救課後,壓軸登場的還有「情境模擬綜合演練」。我們四個醫學生分別站到假人的兩旁,負責指導的醫師則安坐在隔壁的房間,透過單向反光的玻璃窗監察著我們的行動。
他用咪高峰簡述了病人的情況後,我們就要開始進行模擬搶救,還以為可以把剛剛重溫過的急救技巧實踐出來,誰知道大家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簡直比電視劇的情節更加胡鬧!要是躺在床上的不再是個塑膠假人,我們已經白白斷送一條寶貴的生命了。
上過了無數次的急救課,原來仍不足以讓我們救活一個人,因為親歷其境的臨場經驗是無法被複製出來的,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到這裡來的原因之一,登上救護車追蹤最前線的院前護理,留在急診重症區觀摩學習,曾經置身現場才能夠體會這一切吧。
職前訓練的常規急救課即將又來臨,希望我能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好好裝備自己,在未來的一年,成為一個盡責稱職的實習醫生。
上一篇 《楔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47930661888965&substory_index=0&id=1157523670929666&ref=bookmarks
aed貼片位置 在 [雜談] AED - 看板E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之前的討論提到了 AED
大家也提到了許多的觀念跟想法
那就繼續把 AED 的觀念跟想法繼續跟大家分享
這是在之前好幾年前受訓時的筆記
距離現在已經有點時間了
所以部分 AED 的操作程序或許跟現在略有不同
在不同的地方小弟會註解作說明
很抱歉
昨天晚上 POST 出來的版本
小弟沒有把現今跟過去的操作流程區隔清楚
以致部分資料是有誤的
在此跟各位版友說聲抱歉
如果資料內小弟沒有更改修正到的
煩請各位學長學姊予以協助提醒小弟
以利大家能夠收到最精確的資訊
-------------- 正文開始的分隔線 --------------
1.AED 的電擊板有沒有電流方向性?有沒有正負極性?
某些有而某些沒有,以目前國內 EMS 普遍使用的的兩種廠牌機型來說,
FR2 有極性限制,而 SurvivaLink 沒有極性限制。
原因係 FR2 為單向電流而 SurvivaLink 為雙向電流。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就本人的專業部分
回應以上兩點
目前台灣所有有上市的 AED,全部都是雙相位的
就算已經停產很久的 PHILIPS FR1 也是雙相的喔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廠牌與機型
都要特別要求要按照貼片的圖示位置來貼呢?
且為什麼(從前兩篇的文都有提到)電流是由心尖往鎖骨再往心尖呢?
因為
這是實驗的結果
治療效果最好的方向與比例(一塊較大一塊較小)
因此
貼反有沒有關係?
一樣可以電擊
只是電擊成功的機率比較低
其實就算是 Survivalink 牌,現在叫做 CardiacScience了
他的專業版 AED,型號叫做 Powerheart G3 pro
說明書上寫配合使用的貼片也是具有方向性的喔
但是 FirstSave 或 Powerheart G3 配的貼片則是沒有方向性的
理由是甚麼我就不知道啦
不過既然他的程式還有 P 坡倒置的功能的話,我想他還是有方向性的..
另外
為什麼要右上左下貼
這個就是電流通過心臟最大的面積啦
可以使作用的範圍最大囉
2.AED 的電流,單相位電擊跟雙相位電擊的差異性在哪?
簡單的說:
單向:一巴掌把人打醒。
雙向:左右同時開攻,兩巴掌把人打醒。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關於單相與雙相
之前有人在我的 blog 問過我
所以有寫了一篇簡易版的說明
(其實我以前還有做過說明單張,有圖解,但是是2004年做的有點過時了)
簡單說明如下
完整版請見
https://tw.myblog.yahoo.com/little-orange/article?mid=426&prev=727&l=f&fid=21
( https://0rz.tw/wXGfE 此網址為上列網址之縮網址)
最早的電擊器就是所謂的單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方式是單一方向的電流,從A(Apex)的paddle放電傳到S(Sternum)的 paddle
就物理學來說是單相位的
單位時間內電流穿過心臟一次
從圖上可以看到波型與坐標軸間的面積就是能量
電擊成功的因素在於"穿過心肌的足夠又有效的電流"(註1)
為了達到這個足夠的電流
就必須用高能量與高電壓來放電(所以舊的 ACLS 電擊能量是200-300-360 joule)
而產生高能量則會產生一個峰值電流(peak current)
即上圖尖尖部分
越高越尖對心臟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
因此
為了減低電擊對心臟預後的傷害
因此產生了雙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電流是兩個方向的,從 Apex 流向 Sternum 再流向Apex,
電流來回共穿過心臟兩次
經研究雙向(相)電擊不需要像單相電擊那麼高的能量與電流就可以
達到同樣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預後更佳
但是又沒有達到到底要多少能量的定論
因此對雙向(相)電擊的能量
就依照各廠牌電擊器的建議能量來使用囉
醫院最常用的 PHILIPS 的小藍,建議能量是150(P牌建議) or
200(2005 ACLS 說直接調到最大那個能量)
如果是 ZOLL 的小白就是 120 啦
Medtronic 的小白則是 360
而如果是同步電擊請看電擊器的使用說明囉
3.為什麼電擊貼片一定要貼在病患的右上左下呢?顛倒行嗎?
FR2 機型一定必須依其極性位置貼放貼片,SurvivaLink 屬雙相位電流,其
貼片並無限制,也因其無貼放位置之限制,所以所得到的波形常會出現上下
顛倒,這就是為什麼 Rescuelink 作業軟體的工作列上會有一個波形倒置的
功能。
4.AED 兩次評估後都不建議電擊,你要先上車還是先 CPR 在上車?
個人的做法是:上車!搬運過程中持續找機會 CPR,太多次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
患者都是在搬運及送醫過程中因持續 CPR ,使得原本不建議電擊的心律轉換成建
議電擊的心律。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移至病人胸部側邊以便能在電擊後馬上開始胸部按
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一人 CPR
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馬上開始胸部按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
一人 CPR
5.AED 是以電位來評斷,不建議電擊時,你還會重新評估頸動脈嗎?
那是絕對要的!沒有第二個答案!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且 AED 在判讀的同時,EMT 要同時檢查脈搏
6.AED 電擊一次後就不建議電擊,會有什麼原因發生?
那代表著除顫成功!電擊不是要把人電活,而是要去除顫動。
患者心肺功能停止可能出現建議除顫及不建議除顫的兩組心律:
建議除顫之心律:VF、VT
不建議除顫之心律:PEA、Asystole
AED 依心率、振幅、波長、斜率...等分析出 VF、VT,若經電擊後可能出現
Asystole、PEA、NSR(正常竇性節律),則不會再建議電擊。
7.AED 是對心臟亂跳的病人在用,電過之後就一定會正常跳動嗎?
絕大多數不會!絕大多數會變成 Asystole!
8.CPR 的心外按摩是不是會產生電位?
電位差的產生是因為心肌內鈉、鉀、鈣離子流動所產生,CPR 時胸壓或許有可能
造成這些離子流動,但電位差的產生並不是源自心臟主動或被動的收縮。或者我
們這麼說:電位差造成心臟收縮,而非心臟生縮造成電位差,這是因果關係,不
可以顛倒的!
9.你喜歡用 Philips FR2 還是 SurvivaLink FristSave?為什麼?
Always FR2...........真的很不想說............ SurvivaLink 在個人的評價
裡無異於玩具。
(註:這是教官的使用心得)
問了這些問題,有時間大家來思考看看
去顫一次之後就不建議電擊,你測量頸動脈還是摸不到!
你會重新測量嗎?還是直接就開始 CPR 準備送上車了?
就 BLS 層級而言,同時 CPR 並準備後送似乎是唯一的做法。
那你會不會希望說 CPR 一分鐘後又能再電一次?
那你有沒有想過,既然去顫後不建議電擊,是不是心臟不亂跳了?
那既然心臟不亂跳了,那為什麼要 CPR 呢?
除顫一次後不建議除顫,並不代表心臟已經恢復正常,也可能代表心臟已經停止
放電及收縮了,心臟不動了血行動力消失,要不要 CPR ?
(註:上面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流程:只電擊一次
-------------- 正文結束的分隔線 --------------
祝
出入平安
--
支持我一生的信念有三:
知識、情愛、和對人類的苦難無可抑扼的憐憫
※ 編輯: southernwood 來自: 61.62.243.227 (01/28 09: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