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足月就給嬰兒吃含有雞蛋白、花生的副食品,會增加過敏機會嗎?答案是:【正好相反!這樣反而會減低過敏的機會!】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6年3月4日發表的一篇關於哺餵母奶嬰兒給予可能引起過敏之副食品的研究報告:
對象:招募到哺餵母乳的嬰兒共1303位
分組介入時間點:3足月(實驗組)與6足月(一般組)
給予食品:一般被認為會引發過敏的六種食物,有牛奶cow’s milk, 熟雞蛋cooked egg, 花生peanut, 芝麻sesame, 海鮮whitefish, and 與小麥wheat
劑量:每周給予含有2公克蛋白質的食物
結果:
以 意向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方式的分析(註1)的結果:
一般組有7.1%(42/595)出現過敏,實驗組則是5.6%(32/567)(P=0.32),顯示無差異性。
以符合計劃族群分析(per-protocol analysis)方式的分析(註2)的結果:
較早介入這些副食品的實驗組,過敏發生率遠低於一般組(2.4% vs. 7.3%, P=0.01)(有明顯差異)
分別看個別食物時,
花生過敏:0.0% vs. 2.5%, P=0.003(有明顯差異)
雞蛋過敏:1.4% vs. 5.5%, P=0.009(有明顯差異)
牛奶、芝麻、海鮮、小麥:兩組的過敏狀況沒有差異
【提早至3足月給花生與雞蛋白,與6足月才給相比,可以使過敏狀況減少。】
我的應用:【不需要限制或刻意避免副食品的種類】
註1: 意向分析(請參考: http://jerryljw.blogspot.tw/…/truth-of-iintention-to-treat.… )
註2: 符合計劃族群分析(請參考: http://jerryljw.blogspot.tw/…/ebm-what-is-per-protocol-anal… )
:-p 這些關於統計方法的論述,我怎麼看都還是灰膏膏地。反正就是這兩種方式在統計上是有差別,常會引起爭論,所以這篇報告的作者就把兩種方式的統計分析就都做出來了,請大家自己看囉。
原文: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oduction of Allergenic Foods in Breast-Fed Infants
http://www.nejm.org/doi/abstract/10.1056/NEJMoa1514210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abstract中文論文-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abstract中文論文-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論文introduction的推薦與評價,PINTEREST、GITHUB和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討論」與「結論」,要怎麼寫出分別?有什麼寫作建議嗎 ... 的評價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 寫作只會依樣畫葫蘆,死板的一塊塊填入制式文章格式?
「在昭慶學長說故事般的講授之中,除了大量舉例說明 title/abstract 的重要性之外,也仔細解剖了 introduction、conclusion 及 discussion,它們在 paper 之中所分別擔任的角色,以及各自需要乘載的重要訊息。」
🔥 被退件的稿子,想重新拿出來編修一遍的衝動。
「蔡校長以自身與 reviewer / editor 間往返的信件,精采的展示了如何以理直氣和、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文字,善引經典,以獲得研究出版所值得的公平機會。」
💊 成為持續進步的醫療工作者
「在繁瑣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好奇心,發掘好的問題,進一步用上所學到的心態與技巧,讓這些研究真的能對人們造成好的影響與改變,也是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的課後作業。」
--
你辛苦地想了一個主題、收集了大量資料、跑了統計、作了圖表、把文章寫好、英修、投稿送出,因為內容不差,通過 reviewer 的審查與 editor 的決定,給你「major revision」的機會。
花了幾週處理好,再次送出,卻因為 revision 的內容,不知道那邊不合 reviewer 的意,最後竟還是 reject。
想想你耗費掉的時間與精力,比一開始就被退稿,還要慘。
- 因為剛起步,所做的主題個案少。
- 因為個案少,所以很難通過常態檢定。
- 好多種不同建議,到底哪一種適合我?
- 我這樣努力下去,真的會有成績嗎?
- 有沒有剛走過這條路的人可以告訴我?
國際學者陣容,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為你而開。
11/26 (日)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八卦
#真正的LSE1984博士論文是長這樣:
(昨天PO的把1、2頁次序弄反了,已更正)
1. 藍皮硬裝本,論文題目不出現在封面。
2. 打開論文第一頁是倫敦大學論文的「版權聲明」頁;這一頁是硬裝本論文的一部份,不可移動拿開,而且它有很重要的訊息。在該聲明頁的最上面標示:
****「學位等級」,
****「頒發年度」,以及
****「論文作者姓名」。
另外,該聲明頁有簽名的地方。究竟是誰在上面簽名,目前我還不清楚,待查。
3. 打開論文第二頁是題目頁。
4. 打開論文第三頁則是論文作者的致謝頁(Acknowledgements)。
5. 緊接著「致謝頁」之後,分別是「摘要(Abstract)」,「論文大綱」(Table of Contents),「導論」(Introduction),... 等。
上面是LSE論文的標準格式,至少1984的論文都是如此。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就任何一位真實的LSE博士的1984論文而言,打開論文的第一頁是很重要的「版權聲明」頁,而夾在「題目頁」與「致謝頁」中間再也沒有其他東西。
以上我談的論文格式,大家可對照下面我PO的Dr. Molina博士論文前三頁,就可進一步了解。
大家想要看的當年博士論文口試委員與口試後的委員報告,都是收存在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已經退休的LSE教授,對我証實了這個情形。
今年8月,我搭飛機到倫敦親訪LSE查閱蔡英文的6/28/2019傳真送達,並於7月新裝訂好的所謂「黑色封面博士論文」, 我打開這本高度機密的論文一看,發現:裡面並沒有標準格式應該有的「版權聲明」頁,怎麽找都找不到。反倒是外面圈著一個莫名其妙的紙套,充當版權聲明,上面沒有註明論文的等級,年份,以及作者姓名。最離譜的是,上面加註了既過度又違法的種種限制,例如,不准影印。
昨天蔡英文的所謂「博士論文」竟然能夠列入國家圖書館典藏,同時又提供數位檔,允許自由下載。好戲劇化的轉變!
這本所謂的論文裡面,獨獨缺少了倫敦大學標準格式應該有的「版權聲明」這一頁,而介在「題目頁」與「致謝頁」中間,本不應有任何動西,但卻夾帶了標準格式所沒有的一堆沒人簽名的奇奇怪怪文件。不要再打煙霧戰了!
蔡英文還是怎麽找,也拿不出口試通過,並繳交到英國倫敦大學Senate House Library的最後定稿論文。Dr. Molina 有,蔡英文就是沒有!為什麽?簡單:一個是真博士,一個是假博士。
我的8/27/2019獨立調查報告說得很清楚:『蔡總統當年的學生身份至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辯護口試」的博士侯選人而 已。』
至今,我對於公理正義還是信心滿滿。日光已照進來了,不是嗎?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abstract中文論文-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八卦
abstract 中文論文相關關鍵字. #abstract摘要 #摘要英文abstract #abstract中文論文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前言例子 #論文摘要英文 #前言包含什麼 #論文英文 · 隱私 ... ... <看更多>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討論」與「結論」,要怎麼寫出分別?有什麼寫作建議嗎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Introduction 與Discussion 差別在哪裡,要怎麼寫出 分別 ?《臨床研究與 ... 論文寫作教學視頻1 – 撰寫論文摘要( Abstract ). AsiaEdit•3.2K views · 50:56. ... <看更多>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在 abstract中文論文-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八卦
abstract 中文論文相關關鍵字. #abstract摘要 #摘要英文abstract #abstract中文論文 #abstract introduction分別 #前言例子 #論文摘要英文 #前言包含什麼 #論文英文 · 隱私 ... ... <看更多>